• 正在播放:信笺故事-HD中字版

    信笺故事

    恐怖片/美国/2018
    当前位置:首页 恐怖片 信笺故事

    信笺故事

    评分:
    0.0很差

    分类:恐怖片美国2018

    主演:劳拉·邓恩,约翰·赫德,伊丽莎白·德比茨基,科曼,艾伦·伯斯汀,弗兰西丝·康罗伊,杰森·雷特,劳拉·爱伦,伊莎贝尔·内利瑟,伊莎贝拉·阿玛拉,切尔西·阿尔登,马修·劳奇,贾克琳·弗莱明,蒂娜·帕克,乔迪·朗,诺亚·罗麦克斯,艾米莉·桑迪弗,斯科特·武田,索姆·毕绍普斯 

    导演:珍妮芬·福克斯 

    猜你喜欢

    • 正片

      恐怖计划

    • 更新HD

      世界奇妙物语 25周年秋季特别篇 电影导演篇

    • 更新HD

      FPS

    • 正片

      游乐设尸

    • HD

      神偷伊克巴尔

    • HD中字

      鬼娃回魂6

    • HD

      鬼娃回魂3

    • HD

      鬼娃回魂7

     剧照

    信笺故事 剧照 NO.1信笺故事 剧照 NO.2信笺故事 剧照 NO.3信笺故事 剧照 NO.4信笺故事 剧照 NO.5信笺故事 剧照 NO.6信笺故事 剧照 NO.16信笺故事 剧照 NO.17信笺故事 剧照 NO.18信笺故事 剧照 NO.19信笺故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詹妮弗(劳拉·邓恩 Laura Dern 饰)是一名纪录片制作人,她正在制作一档关于世界各地女性生活状况的纪录片。一天,詹妮弗意外的收到了母亲奈特(艾伦·波斯蒂恩 Ellen Burstyn 饰)的来电。奈特告诉詹妮弗,自己发现了她在13岁的时候写的日记,日记中记录了当时的詹妮弗和骑马教练G夫人(伊丽莎白·德比齐 Elizabeth Debicki 饰)以及跑步教练比尔(杰森·雷特 Jason Ritter 饰)在夏令营中一起度过的时光。
      詹妮弗幼稚的记录暴露了一些让奈特感到非常不安的消息,在奈特,以及未婚夫马丁(科曼 Common 饰)的鼓励之下,詹妮弗决定找到G夫人和比尔,询问当时到底发声了什么事情。哪知道这个举动打开了詹妮弗记忆力紧锁的潘多拉魔盒。

     长篇影评

     1 ) 不是影评

    The Tale《信笺故事》

    电影有几处我消音后才能看下去,直视画面那几秒会引起强烈的心理不适。作为此类事件艺术化后的旁观者,我们会觉得恶心,愤怒,不可理喻…而对于无数个真实存在的詹妮弗·福克斯,那些亲历者…

    他们躲在心灵深处的黑屋里不断被提示着伤害。

    初长成阶段多数人有过对年长异性的“错爱”,或是被恶意的诱惑,而这种单纯私密的心理一旦被别有用心的大人引导或是利用,结果不言而喻……我们小时候受过的真实伤害远远大于记忆中的不悦,而在成年后能被唤醒的痛点或是说敢于直面的又有几个?甚至在更小的时候,我们无法思考,更没有记录分析的能力,不知道陌生叔叔伸进裙子里的手有多肮脏,不知道被糖果诱惑进小房间后的龌蹉…而对于再大一些的孩子,脏手会贴上“以爱为名”的标签,用谎言麻痹叛逆期最为薄弱敏感的心智,暗处温柔的强暴,实则将身心意志埋入炼狱的仪式。

    The Tale的侧重点并不是描述事件本身,而是聚焦于受害者自我和解的过程,平行时空的对话,采访叙事,多重蒙太奇以及一些暗喻的引用,旨在唤醒观众的意识,从而给予更多可以观察及讨论的角度。

    盛夏的清晨看完此片,还是出了一身冷汗。

     2 ) 我们怎样面对性教育

    林奕含:“所以为什么我要写思琪的事,甚至细到有点恶心、情色变态。我要用非常细的工笔,去刻画他们之间很恶心色情很不伦的。大家都看到统计数字,所以我不想谈结构,大家都忘了,那是一个一个人。” 我也不想一次又一次提到房思琪的故事 可事实上房思琪的故事无处不在上演 文学真是种罪恶 它是悬在纯洁的心灵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少不经事的时候最该提防崇拜心理 你无法预测狡黠的人会怎么利用它 为什么发生这种事后多年都没有人发现呢 因为家人在性教育这堂课上缺席却自以为还没有开学 因为耻感…… 我要爱他 相信他也爱我 才可以麻痹自己 “你爱的人对你做什么都可以,不是吗?思想是一道多么伟大的东西!”以至于只有把不理解的 不明白的痛苦都假装成美好的回忆才能自救 有勇气在过去35年后走进回忆 推翻回忆 直面被美好包裹的罪恶而站出来发声的 恐怕只存在于电影里了

     3 ) 真相离童话偏差了35年的记忆。

    Fiction allows you to fake your memory a tale,

    but documentary forces you to rebuild your memory into the truth.

    年近半百才能接受commitment,经前性爱导致无法拥有小孩,多年以后都无法享受性爱没有orgasm,enough to make her a victim but far from enough to save her from the damaged soul.

    最后的对峙太精彩。

    女主已经足够幸运,拥有一个富裕的家庭,关心她但有心无力事后追悔不已的妈妈,事业的追求,成年后如此支持理解她的男友,以及最重要的年幼但诚实的及时止损的身体,但即便如此都无法改变她是victim的事实。

    What I learned from this tale is, never regard yourself special by others telling you.

    最后,整个故事最让我震惊的不是人渣还能功成名就,因为我知道这种巧舌如簧的人是受社会偏爱,也不是Mrs.G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因为女主自己也曾睡过有妇之夫。

    是女主母亲明明怀疑过被告知过那个kiss却未曾深究,是在这篇文章评语后老师不曾劝女主做个心理咨询,是那个人渣竟然在实施狩猎前读rumi的诗。

    What a tale.

     4 ) 一些想法

    这是我看过的电影里关于未成年人被性侵最有深度的剖析。

    (本文出现的未成年人特指没有性承诺权的未成年人,每个国家法律不同,我国规定是14岁以下)

    我们现在谈论的是非暴力形式的性侵。在这种畸形的关系中,经常被“性侵者”和“被性侵者”拿出来当作“借口”的一个说辞是:所谓“未成年人”或者“儿童”难道真的不了解“爱情”吗,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当然在法律层面上,和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那就是强奸。但是就像成年的界定一样,跨过法定成年年龄,你只是成为一个法律上面的成年人,而你在思想or道德上的成年可能在这之前,也可能在这之后。所以我们真的能从道德层面去批判,去定罪吗?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由于个体的差异以及真正沟通的困难(就像本片里主人公对自己记忆的粉饰,他者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可能只有上帝才能做出评判。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这个“借口”最大的问题就是:该接受道德审判的本就不应该是身为受害者的未成年人,而是那个身为施害者的成年人。

    在这种畸形的关系中,身为施害者的成年人往往凭借着各种不对等(信息上的不对等,知识上的不对等,财富上的不对等等等),自知or不自知的去“欺骗”(“压迫”)受害者。这不是身体的暴力,而是另一种层面的暴力。

    难道就不存在对等关系下未成年人自愿与成年人发生性关系吗?对不起,存在可能性极低,低到不可能。退一亿步讲,就算有这种可能,成年人仍然面对另一个道德问题:“爱情”等同与性关系吗。

     5 ) 关于「恋童癖」,你知道的还是太少

    在追求性平等、多元、自由的时代,但对于恋童癖,全世界还是零容忍。

    去年七月,林肯乐队主唱查斯特·贝宁顿自杀。

    童年时,继父六年性侵,给他带来数十年抑郁。

    在他人生第四十一个年头,要了命。

    ©林肯乐队主唱,查斯特·贝宁顿

    无法想象查斯特死时的内心,而那年恋童癖的罪恶,却清晰可循。

    也如詹妮弗·福克斯

    13岁时,被恋童癖性侵,余生一直耿耿,庆幸是,她并没有被打倒。

    四十多年后,直面梦魇,将那段苦难拍成了电影。

    ©[信笺故事],导演自传电影,几封沉寂多年的信,詹妮弗回忆起来年少的黑暗往事,控诉当年的恋童癖

    恋童癖令人发指,身体创伤或许可以治愈,但在心理上,它是核辐射,毁掉人的一生。

    正如今年七月,[银河护卫队]导演詹姆斯·古恩,因早年恋童癖言论遭迪士尼开除。

    在追求性平等、多元、自由的时代,但对于恋童癖。

    全世界,还是零容忍

    恋童,字面释义,对儿童会产生性冲动。

    19世纪末,心理学家才明确定义,开始研究,但关于它的故事却能追溯到更早的从前。

    ©理查德·冯·克拉夫特·埃宾,维也纳心理学家,1896年在其编写的《性病态研究》一文中定义了恋童癖

    而在中国,春秋时期便有恋童的影子。

    《诗经·卫风·芄兰》曾写: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意思是,佩戴着饰品的童子,不解我风情,走起路来摇摇摆摆。

    恋童意味十足。

    ©《诗经》,最早提及恋童元素的古籍

    古人非但不反感恋童,更是上流社会风气

    当时,人们管这叫“娈童之好”,特指对美少年的恋童,而在达官显贵之流中,充当“娈童”的,多是那些书童。

    未成年人,明面是公子哥陪读,私下还负责解决生理需求。

    《金瓶梅》里,西门庆有个书童叫张松,十五六岁,生得俊俏,西门官人也是爱的不得了。

    ©《金瓶梅》,西门庆

    至于女童,更为悲剧,由于寿命不比当今,为承担传宗之务,普遍还未成年,便嫁做人妇。

    低龄化婚姻和“娈童之好”的盛行,恋童变得稀松平常。

    而国内恋童之风萌芽那会,遥远的地中海沿岸,古希腊的恋童也粉墨登场。

    其神话中,便有层出不穷的恋童故事,宙斯爱上美少年伽倪墨得斯,为占有他,将其劫到奥林匹斯山。

    ©伽倪墨得斯

    神话是群体意识的反映,且当时的雅典律法,性行为并无年龄拘束,大环境下,恋童蔚然成风。

    甚至柏拉图在记录老师苏格拉底与文人政客宴饮的《会饮篇》中还提了这么一嘴——

    成年男子和少年之间是最高贵的爱,象征长者智慧和年轻美丽的结合。
    ©《会饮篇》

    后来,古希腊被罗马帝国吞并,恋童风潮顺势被初期的罗马帝国遗承。

    ©公元1世纪,古罗马沃伦杯,上面雕刻的是成年男子与未成年少男之间欢爱的场景

    可见,对于古人,恋童是常态,不是变态

    作为西方文明主要源头,古希腊算是给西方恋童癖开了个头。

    至于国内的娈童风,唐朝时,被前来取经的日本僧侣空海一并学了去,其回国后,更名“御幼儿”,随后,风靡东瀛。

    大抵也算助长了整个东亚的恋童气焰。

    那么,恋童癖到底是天生,还是后天形成?

    行为学家发现,恋童癖多为左撇子,智商上普遍低于常人,身材也是较大众矮小。

    此外,科学家还发现,其大脑中“白质”要比正常人多出不少,而白质作用是负责在脑部各区域间传输信号。

    这意味着,恋童癖要比正常人越容易兴奋

    尤其在面对儿童,正常人产生的是保护欲,而他们,则是性欲。

    ©恋童癖的大脑

    这些迹象表明,恋童癖很可能是与生俱来。

    因此,2013年5月,美国精神病协会发布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尝试把恋童癖定义为性取向,前提条件是——其并未付诸实践

    ©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然而,该举措无疑是为恋童癖正名,手册出版后,舆论哗然,迫于压力,六个月后,协会将“性取向”改为“性偏好”。

    也是由于其社会危害性太大,学者们也无有力证据佐证恋童癖为天生,只得将其锁在道德与法律的潘多拉盒子。

    成因虽未摸清,但结合众多案例,专家将恋童癖划分成了三类。

    最普遍的是固定型

    这类对成年人毫无兴趣,专挑熟人孩子下手,用买零食,带其玩耍与儿童建立友谊,最后,原形毕露。

    类似的是[信笺故事]中的比尔,几番欲擒故纵,一步步让詹妮弗放下戒心,最终得逞。

    ©[信笺故事]的比尔

    第二种是回归型

    这种接近正常人,对成年人也会有兴趣,有过正常的恋爱史,社交和谐。

    但由于某个巨大变故,导致性癖好失常,一时冲动,成为恋童癖。

    [洛丽塔]里,大学教授亨伯特就是,少年时的初恋刻骨铭心,却因恋人早逝无疾而终,之后,对青春少女的情愫无法消磨。

    ©[洛丽塔],亨伯特

    最后一种叫攻击型

    这种不但是恋童癖,还是施虐狂,兽欲发泄通过虐待实现,属于恋童癖中最畸形那类。

    [神秘河]伊始,绑架十岁的戴夫,并性虐他的劫匪,便是典型。

    ©[神秘河],劫匪性虐戴夫

    不论天生还是后天,又或是何种,未作奸犯科前,恋童癖或许只是“性偏好”。

    而控制不住欲望的恋童癖犯,才是真正的过街老鼠。

    全民唾弃,电影里的恋童癖犯也向来没有好下场

    正如影史上第一部恋童元素电影[M就是凶手]

    虽然30年代,舆论对恋童癖的口诛笔伐还不像如今这般激烈。

    但弗里茨·朗在影片结尾,仍将这位虐杀女孩的连环杀手送上了审判庭。

    ©1931年,[M就是凶手],虐杀小女孩的连环杀手M,攻击型恋童癖,算是银幕上第一个恋童癖

    而在05年的[水果硬糖]中,恋童癖更是成为萝莉的阶下囚,物理阉割算是开胃菜,精神摧残直入人心。

    ©[水果硬糖],萝莉反虐恋童癖,可以说是最让人解气的恋童电影

    还有[七日复仇]

    女儿被恋童癖奸杀,抓捕后,法律并不能带来父亲心灵的救赎,只有亲自折磨血刃,才能泄心头恨。

    ©[七日复仇]中的恋童癖,被受害者父亲绑架,折磨了七天

    当然,这些恋童癖犯罪有应得,但在另种情境中,恋童癖却矛盾又争议

    还是[洛丽塔],亨伯特是恋童癖,也是个痴情种。

    为洛丽塔,亨伯特娶了不爱的女人,成为其继父,他并不胁迫洛丽塔,反而是用尽一切温柔讨好她,十几年如一日。

    而洛丽塔对他始终只有厌恶,影片结尾,梦碎后怅然若失的亨伯特选择自杀。

    他是恋童癖,却从未胁迫洛丽塔,甚至为爱执拗到付出生命,反倒让人唏嘘。

    ©[洛丽塔],亨伯特驱车坠崖

    然后是[这个杀手不太冷]

    说是亲情,玛蒂尔达和里昂之间更像是爱情。

    然而,始终无法将里昂和恋童癖对号入座,常年孑然的里昂,心中当藏匿着少年般的灵魂。

    唯有这样,才能解释他克制又不惜性命的爱。

    结尾,里昂闭上眼睛,玛蒂尔达怀抱花盆,他俩的爱早已过滤掉恋童的污垢。

    ©[这个杀手不太冷],里昂和玛蒂尔达

    这是有争议的恋童癖,而[信笺故事]里的比尔则简单清晰。

    不管他在年幼的詹妮弗面前如何伪装,那股鲜艳欲滴的恶心,仍是满溢银幕。

    ©[信笺故事]

    当然,比尔固然可恶,但电影里,家庭和社会的缺位,也是恋童癖得手的原因。

    与其防患,不如防患于未然。

    因此,孩子的性教育便显得弥足珍贵。

    所以,为人父母,永远别嫌性教育太早,毕竟,恋童癖从来不会嫌孩子太小

    -

    作者/夭夭酒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6 ) 你不是谈恋爱,你是性侵!

    2017年,《嘉年华》一经上映就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电影中年仅12岁的小文被刘会长性侵的经历让人触目惊心,如鲠在喉。

    从《熔炉》到《素媛》《嘉年华》,关于性侵的电影越来越多。

    但这绝不仅仅是虚构的故事,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上演,而且每年都有。

    更为可怕的是,现实往往比电影更加恐怖。

    《信笺故事》由詹妮弗·福克斯担任导演和编剧,讲述的就是她的亲身经历。

    电影刚开头就声明:本电影改编自詹妮弗·福克斯的个人经历,内含敏感题材。敬告观众,谨慎观看。你即将看到的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詹妮弗是一位制片人,在48岁那年,她的母亲内蒂在储物室找到了詹妮弗小时候写的故事,詹妮弗由此展开了回忆。

    詹妮弗13岁的时候,教练简、比尔每周都会训练她骑马和田径。

    年逾四十的比尔,利用了詹妮弗的天真无邪,谎称他爱着詹妮弗,渐渐和詹妮弗谈了恋爱,并一步步性侵了詹妮弗。

    电影主要围绕詹妮弗展开,描写她身为一名受害者的心理活动,从而让观众知道她当年是怎么想的。

    人们作为一名旁观者,很难知道受害者的所思所想。对于受害者,人们可能会去鼓励Ta说出自己的经历、鼓励Ta站出来控告施害者,但人们都不知道这是不是受害者想要的。

    所以受害者的想法就变得尤为重要,事实上这也的确远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加复杂。

    让人意外的是,很长一段时间里,詹妮弗并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她觉得比尔只是她的第一个男朋友而已。

    因此,她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母亲内蒂,直到35年后内蒂翻到她写的文章才知道这件事。

    而詹妮弗之所以会产生这样(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的心理,都是因为比尔的引导。

    和《熔炉》中的校长、《嘉年华》中的刘会长相比,比尔更加可恶。

    现实不像电影,现实比电影可怕多了。

    校长和刘会长都是真小人,他们明摆着是性侵儿童,而儿童也知道自己被性侵了;

    比尔是伪君子,他明知道自己性侵了詹妮弗,却把他们的关系包装成谈恋爱。

    他利用了詹妮弗,并且引导她,让她不知道自己是被性侵了,误以为她和比尔是真爱。

    比尔对詹妮弗说:“你父母害怕这个世界,害怕自由的活着,他们无法接受你即将成为一位女性。你不应该恨他们,你该可怜他们,他们无法像你一样勇敢,你无惧于生活。”

    “詹妮弗,你真的很特别。你很成熟,我想把你从那些愚蠢的年轻男孩那里拯救出来。”

    比尔用大量这样的话来引导詹妮弗,让詹妮弗渐渐以为和比尔做爱是她成熟了、长大了、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的体现。

    多年以后,内蒂问詹妮弗为什么不拒绝比尔,还要一直接受他。

    詹妮弗说:我只是想让别人觉得我与众不同而已。

    比尔的目的达到了,在他的引导下,詹妮弗并不认为自己被性侵了,也并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而是以此为荣:“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个决定,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我感受到纯粹的幸福,就像在天堂一般,我终于有了归属感。”

    “你觉得我是可怜的受害者,可是又怎么样?我不是受害者。我拥有的是独一无二的。”

    于是,詹妮弗心甘情愿的被比尔性侵,还对自己说:“我爱他,他也爱我。”

    但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比尔的阴谋罢了,是他引导詹妮弗这么想,让詹妮弗以为他们是在谈恋爱。

    詹妮弗以为她和比尔是在谈恋爱,她以为比尔是她的男朋友。她不知道自己是受害者,她从来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也从来没有报警。

    没有人知道比尔的真实面目,也没有人将他逮捕,所以他可以继续去伤害第二个、第三个……女孩。

    詹妮弗并不是唯一一个被比尔性侵的。

    比如詹妮弗的朋友艾莉丝,她同样是比尔的学员,也和比尔发生了关系,并且比尔骗她说他俩是在谈恋爱。

    甚至,比尔还和艾莉丝、简玩了一次三人行,而简还是有夫之妇。

    (由于简小时候也被性侵过,她长大后就由受害者转变为了施害者。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比如詹妮弗小时候被性侵,长大后也去睡了有妇之夫。很多人小时候受到了伤害,长大后就可能去伤害他人。)

    有一次,比尔提出要和詹妮弗、艾莉丝、简一起玩四人行,詹妮弗突然胃痛发作才逃过一劫。

    性侵只有零次或者很多次,比尔显然是后者。他堪称是恶魔一般的存在,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有无数少女惨遭毒手。

    比尔用他娴熟的手法,高超的计策,“循循善诱”,利用少女的不懂事,一步步实施性侵,并且让受害者蒙在鼓中,误以为自己是在谈恋爱,不会告发比尔。

    35年后,比尔不但没有受到丝毫惩罚,反而步步高升,扬名立万,成为了体育界的传奇人物,还获得了杰出公民奖。

    也是在35年后,詹妮弗终于决定面对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她将自己13岁的时候被比尔性侵的经历公之于众,并当众和比尔对峙:你不是称呼我是你的小女友吗?

    毫不意外,比尔否定了。

    是啊,他刚刚才得了杰出公民奖,怎么可能当着所有人的面承认自己性侵幼童呢?

    如果比尔真的不是利用教练的身份性侵詹妮弗,如果他真的认为他是在和詹妮弗谈恋爱,如果他真的爱詹妮弗,詹妮弗问他“你不是称呼我是你的小女友吗”的时候,他为什么不敢承认呢?

    因为他知道性侵幼童是不对的,他一直都知道。

    所以说啊,和儿童“谈恋爱”都是扯淡,成人和儿童之间根本不存在“真爱”,无非是利用儿童的不懂事来满足自己的私欲,然后再用“谈恋爱”和“真爱”这样的鬼话让受害者不知道自己受到了伤害,也就不会去报警。

    48岁的詹妮弗已经拥有了非常丰富的阅历和非常强大的内心,但她仍然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才鼓起勇气去面对这件往事。

    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她从忘记这件事,到重新记起这件事,再到承认自己是受害者,经历了多少痛苦。

    詹妮弗的男友刚刚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说道:你为什么要帮比尔找借口,你才是受害者。

    然而詹妮弗立马就炸毛了:我不是受害者,我不需要你或者任何人称我为受害者。

    詹妮弗之所以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受害者,原因在于人们对于痛苦的经历,如果无法承受它的时候就会选择逃避,告诉自己这也不算很坏,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比如一个人小时候被抢劫了,他从此就会产生心理问题,他渐渐的会告诉自己:“可能对方确实很需要用钱,所以我不是受害者,我是做了好事。”通过这种歪曲事实的方式淡化内心的痛苦。

    詹妮弗也是如此,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承认自己是受害者,她坚持认为自己没有被伤害,这样她才能好受一点。

    她说:他爱我,他哭了。故事里的我不是受害者,我是赢家。崩溃的是他,不是我。

    但事实恰恰相反,即便没有詹妮弗,比尔的生活还是可以活得好好的。即便没有詹妮弗,比尔还是会去性侵其它女生。

    可怕的是,像比尔这样的施害者不需要去反省、忏悔、乞求原谅,却要詹妮弗这样的受害者去调节自己的心理。

    比尔都还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抱歉,詹妮弗却不得不率先原谅他。这是多么的令人痛心。

    现实中同样如此,很多受害者被性侵后,他们不愿意公开,因为有些人不去谴责施害者,反而对受害者议论纷纷、指指点点,从而造成二次伤害。

    现在网络暴力的问题愈发严重,人们总是要求受害者拥有完美的人格,却不去谴责施害者。

    只要受害者有一点缺点,就会有人说:你竟然做过这种事,活该被性侵/殴打/伤害。

    我们以电影举例,《复联3》中,因为星爵的犯错,导致灭霸成功打了响指,消灭了半个宇宙。

    于是,观众开始了对星爵的口诛笔伐。殊不知,真正消灭半个宇宙的不是星爵,而是灭霸。

    《猩球崛起3》中,凯撒因为性格太冲动,被上校钻了空子,把所有猩猩都抓起来做苦役。观众纷纷说凯撒很蠢,却不谴责上校太残忍。

    回顾至少95%的电影都是这样,观众不会去谴责反派,但主角一旦失误导致了同伴的死亡,就会被骂得狗血淋头。

    人们总是对受害者太苛刻,对施害者太宽容。

    前段时间一名空姐凌晨坐滴滴遇害,竟然有人说她不关心社会新闻,活该遇害。

    更为可怕的是,下面还有很多人赞同他说的。

    微博上甚至还有人说,面对这种情况,就应该老老实实被性侵,至少能捡一条命。

    情感博主Ayawawa也是如此,她说慰安妇也没多惨,至少还能留下一条命。无独有偶,支持她的粉丝大有人在。

    人们总是说受害者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被性侵的时候就该配合罪犯,不要试图反抗,要是被杀了就是活该;凌晨不要打车,不要穿着太性感,否则被性侵就是活该……

    就像人们不去指责罪魁祸首灭霸,却去指责试图阻止灭霸的星爵。就因为灭霸是反派,所以他们觉得灭霸做什么都是应该的;正因为星爵是主角,所以他就不能犯错,犯了错就该被骂。

    同样的道理,在他们看来,那位滴滴司机、那些性侵犯是坏人,他们做什么都是应该的,他们性侵你也是应该的,所以你应该白天才出门,应该结伴出行,否则被性侵了就是活该,就是蠢。

    《素媛》上映的时候,人们说素媛为什么要独自去上学;《嘉年华》上映的时候,人们说小文为什么要到处乱跑;《信笺故事》上映的时候,人们说詹妮弗为什么不拒绝教练……

    空姐遇害了,人们说她为什么不关注社会新闻;广州女童被性侵了,人们说她为什么不告诉父母;义乌一位女性被网友下药性侵,人们问她为什么要见网友;17岁留学生在美国被性侵,人们问她为什么要出国留学;柳岩被闹伴娘,人们说她为什么不多穿点……

    女性要想安全的活着,要关注社会新闻,要经常和父母沟通,不能见网友,不能出国留学,不能穿少了,不能在凌晨坐滴滴……在有些人看来,让女性避免受害的最好办法是人人穿上黑色罩袍,一年365天都不出门。

    在有些人看来,永远都是受害者的错。

    人们总是谴责受害者打扮得太美,却不谴责施害者的禽兽行为。

    人们总是安慰受害者要学会坚强,却不让坏人接受应得的惩罚。

    人们总是教育女生好好保护自己,却不教育男生不要伤害别人。

     7 ) “最令人最呕的现实,是那些看起来强壮的人也不过如此。”

    聚焦女性,关于性侵,这类题材的电影早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了,大家熟知的《素媛》、《熔炉》讲述了少女性侵事件背后的虐心和残酷,还有去年那部《嘉年华》更是带我们认识到了白裙下的黑暗社会。

    这部《信笺故事》讲述的就是又一个有关少女性侵的故事。但它最特别的一个地方在于,电影是由故事原型詹妮弗·福克斯自编自导的,自己写自己,自己拍自己,由此也让这部电影更具真实性,更为残酷。

    整个故事由詹妮弗的母亲偶然发现的一封女儿40年前写的信展开,电影采用了现实与回忆交叉的叙述方式,打开了她写的这封信,打开了她的故事。

    詹妮弗在假期的马术课上认识了她的骑马教练格拉夫人和跑步教练比尔。在詹妮弗眼里,他们两个都是有极其有魅力的人,她把他们之间的发生故事形容为是一件完美的事。“我想要以一些美好的事物,来开始这个故事”是詹妮弗写的故事开头,也是电影中反复多次出现的一句话。

    这也是电影刚开始带给我们的感觉。

    童年时期的詹妮弗讨厌自己的家庭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死板的家规和父母的不理解都让她痛苦不已,可是当她与格拉夫人和比尔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格外轻松,格拉夫人和比尔这对灵魂伴侣似乎也能给詹妮弗带来灵魂上的慰藉。

    他们不仅仅教她骑马和跑步,在她没有在农场上课的时候,他们也会与她通过书信的方式彼此交谈,告诉她如何面对成长中遇到的种种困境。这种状态让詹妮弗觉得欣喜,同时也对他们建立起了信任。

    虽然詹妮弗在自己的家庭中得不到理解,但是比尔告诉她,他们三个人会组建一个属于他们的家庭,以爱为家,坦诚相待。詹妮弗觉得农场的生活让她感到幸福,就像在天堂一般。

    电影从中段开始,渐渐引出了詹妮弗与比尔之间关系的改变,故事也随之进入高潮。比尔不再只是詹妮弗的老师,在她的认知里,她觉得比尔把她当作小女友、恋人,觉得比尔是爱她的,他们也因此发生了关系。比尔甚至还提出要和詹妮弗、格拉夫人来一次“三人行”。

    当时的詹妮弗只有13岁。

    其实从外人看来这就是性侵,包括詹妮弗的妈妈和男友都认为她受到了伤害,只有她自己一再否认,并且当她得知比尔说他曾性侵过詹妮弗时,她还坚持认为当时的他们是恋爱关系。

    这是《信笺故事》又一个与众不同之处。

    故事的主角,也是受害者詹妮弗,缺乏自知,没有分辨能力,她非但不认为自己被伤害了,反而深陷其中并享受这种“爱”。模糊了性侵与爱的界限,不是以单一的判断来描述这件事,这种视角也是以往此类题材的电影中很少见的。

    过去与现在来回穿插,影像来回交替,詹妮弗透过一面镜子与过去的自己对话,彼时与此刻也在不断转换,蒙太奇的剪辑打破了时空界限,也让电影具有穿透力。

    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的不断交替旨在突显“成长”的概念,虽然詹妮弗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事情真相,从她的文字里能看出来她始终在美化这段经历,有意识地混淆美好与丑陋,但是电影通过这样一来一回的自我对话开启了一场自我认知。

    从电影后半段开始,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真相被一层层揭开,而詹妮弗对自我也进行了一次次地审视。

    身为纪录片制片人和大学教授的詹妮弗在制作世界各地妇女生活的片子时,还有在与学生的对谈过程中,抛出性与爱的问题,从妇女和学生的回答当中意识到自己与别人对爱、性的不同理解。

    后来她又找到过去在农场的那些人,通过和她们的交谈,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原来比尔并不是只对她一个人这样,原来比尔还有其他的“小女友”。艾莉丝甚至告诉她,她一直以来欣赏的格拉夫人其实才是那个扮猪吃老虎的人。

    光亮背后的黑暗,人性的复杂与丑恶暴露在眼前。从劳拉·邓恩的表演里能看出来,在不断寻找真相的过程中,在无数次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詹妮弗对过去自己的无知感到困惑和迷茫,对未知的真相感到恐惧和紧张。

    她想到过去比尔让她读的那首诗:

    一举让自己脱离自我,
    就像一把没有一丝软铁的剑,
    就像一面钢镜一样,
    忏悔会彻底清除所有的锈迹,
    而后你可以看到你自己纯粹、明亮的本质。

    这首诗和本片想表达的主旨也如出一辙。

    其实此片把性侵的话题讲得很隐晦,即没有冲突暴力,也没有受害者的过度悲伤,甚至没有直接点出“性侵”。而悲剧还是藏在平静、光亮的表象下,是非交给观众自己判辨。

    到了最后詹妮弗终于认清了真相,一封30年前的信让她回忆起这段遭遇,而整部电影都是她揭开现实、不断审视自我的过程。相比起那些讲述一个事件、一个现象甚至宏观社会问题的性侵题材电影,《信笺故事》更注重受害者的自我意识觉醒。

    詹妮弗在授课时讲到一句话:“我们为了生活而讲述自己的故事。”

    讲述事实,记录现实的纪录片制片人詹妮弗将自己的亲生经历写成了书,拍了电影,不畏惧向众人展现这个黑暗的故事,这种成长对她来说就是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面对成人世界的复杂,13岁的詹妮弗写下这样一首诗:

    最令人最呕的现实,
    是那些看起来如此强壮的人也不过如此,
    只是用语言说谎骗我而已。

     8 ) 她该怎样陈述那仿佛自己甘愿参与其中的罪行?

      准备报送圣丹斯的时候,《信笺故事》大概没想到它会如此生逢其时。2018年初,这部根据创作者真实经历改编、追溯自己13岁时遭受性侵回忆的电影在帕克城首演之日,距离好莱坞制片人韦恩斯坦被指控、“MeToo(我也是)”运动发生,刚刚过去三个多月。

      吕克·贝松、摩根·弗里曼、金基德等知名影人纷纷被曝光卷入相关舆论,都是后来发生的事。在这个议题上似乎隔岸观火了小半年才刚刚发声的中国,其时一度关注的焦点幼儿园和《嘉年华》正随新年的到来而缓缓退潮,这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成为林奕含的绝笔也才过去不到一年。

      艺术作品刚好切中社会热点不一定是幸运,尤其当它建立在当事人受害的不幸事实之上时。如果使人涣散和健忘的是当代瀑布流似的信息生活,《信笺故事》的幸运或成就则在于它在其里逆流而上的勇气和自觉。它不单是指控,而是寻访真相、复原现场和诚实剖析自我,它们恰比脱口而出的指控困难得多。

      《信笺故事》是女导演詹妮弗·福克斯第一部剧情长片,她1959年生人,此前主要职业身份是影视纪录片导演和制片人。剧情片里的女主角用的就是导演真实的姓名和职业,这是一部自传式电影。

      故事发生在女主角48岁时,母亲整理旧物,找到她13岁那年写的作文:“我愿以美好的方式,为你讲述这个故事。我曾遇到过两个很特别的人,两个使我深深沉迷的人……”

      詹妮弗和母亲追溯着文中线索展开回忆,那段日子,年幼的詹妮弗在暑假参加了马术训练营,遇到马术教练G女士和田径教练比尔先生。后来有段时间,詹妮弗每周五都会去到两位“充满魅力”的成年人那里,躲避厌倦的学校和家庭,认为自己找到了乐土。

      就在这美好乐土,充满魅力的大人们,把懵懂无知的詹妮弗哄骗上床。比尔温柔地笑着说:“能让我看看你吗?你愿意脱下你的上衣吗?”年幼的詹妮弗心想:“我非常信任他,从来没想过他要把我引至何处。”直到比尔以“超越婚姻之外,无视所有规则和承诺”的名义,想要组成一个“团队”玩“四人游戏”,詹妮弗才生理上预感到抗拒,从此不再赴约。

      “我已经知道,联想、象征、隐喻,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东西。”《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样写。用阳光健康的身体运动,用诗歌和温暖火炉,用远离尘嚣的桃花源,用躲避日常的归属感,所有修辞都在美化着恶行。

      施暴者美化自己恶行同时,还催眠般地让小詹妮弗深信自己是处于一段爱情关系之中。在詹妮弗的回忆里,马场阳光明媚,G女士和比尔先生的脸上总挂着优雅笑容。

      无论出于无知、孤独还是羞耻感,疏离的家庭和学校关系都使詹妮弗求助无门,或者说是它们的冷漠,让她宁愿不去求助。老师问你是怎么想出这样的故事,小詹妮弗回答“我编的”。父母永远劳碌顾不上自己,祖母窥见成年人的不伦行径,却并未告诉监护人,只让詹妮弗在家庭里更担惊受怕。她甚至开始庆幸自己有了一段不同于他人的经历,“我是独一无二的,才不是什么没存在感的小孩,而且我的作文还得了A。”

      关键问题不在于性侵事件的发生,而在于事件发生的前后因果: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被纵容,是什么使人噤声,是什么让13岁的经历,要直到35年后才揭晓和领悟。

      接受IndieWire采访时,导演说:“我希望人们不仅仅就电影和电影所讲的故事展开讨论,还应该关注电影与他们生活的关联。它只是个例,但我想它也连接着许多的创伤事件。无论它是你或你亲友的经历,或是你在治愈创伤时该如何对自己来讲述故事。”

      该如何对自己讲述创伤故事?《信笺故事》做得尤其出众。可能是创作者纪录片出身的缘故,影片对于话语的人称、地点、时间等细微元素的差异非常敏感。与恶行的修辞相似,主观的记忆也可能欺骗自己。

      成年詹妮弗起先回忆的自己是少女模样,直到翻阅相册,才找到自己更年幼的形象,而回忆里的扮演者,也随之换成更小的演员。马场环境中其他在场的人物,是成年的她通过不断寻访后,逐渐加入到回忆里来,使自己恍然“我不是唯一一人”。数次,电影里成年詹妮弗与三十余年前包括年幼自己的当事人隔空对话、争辩,才把曾经认为合理甚至浪漫的东西,一点点抽丝剥茧地剔除。

      “在性侵主题以外,我认为电影的主题还有叙事方式。如果我们想要获救,该如何向自己复述故事。”成年詹尼弗的饰演者劳拉·邓恩这样说。“电影中有一场,我很气愤地说:‘我不是受害者!’说自己不会被侵害很容易,但如果犯罪者依然沿用羞辱我们的手段,一切都不会改变。”

      詹妮弗的困惑,就像网络上对于受害女性那些“穿这么暴露还不是想勾引男人”、“这女的自己不也爽了”、“小小年纪就这么骚真不要脸”等等言论。它们和性侵者美化自己恶行的修辞如出一辙,是更大的权力阴影施加给人的压力。她该怎样陈述那仿佛自己甘愿参与其中的罪行?年幼的詹妮弗曾经被动及惘然无知地主动接受了他人的设定,选择配合沉默并封存记忆。直到35年后她才意识到,那从根本上就是不对的,是被美化后自圆其说的伪证。

      不似《熔炉》直抒苦难也并非《狩猎》指鹿为马,女性作者视角的《信笺故事》却兼具了前者的批判和后者的全知。跨越时间,它不局限于事件的发生,因为它们随时还在发生,而更关注对待自我的态度,是一次心理泅渡,从不同立场的反省。电影将矛头指向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失职,巨大的共谋机器同声言说受害者的自愿——直到自己想通并有勇气说明:当时的自愿只因并不知能有其他选择,才可站出来揭穿施暴者看似迷人的谎言。

     短评

    刚看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就看到这个,吐了。成年人诱奸未成年人,并令未成年人以为他们之间是正当爱情。等小孩们成年,意识到自己当年受到了怎样的伤害,却毫无证据,犯罪者逍遥法外。教练、老师,这些本该是守护孩子的角色,却成为了孩子童年的噩梦。

    4分钟前
    • Syfannn
    • 力荐

    赶上现在性侵话题的风口浪尖,《信笺故事》比《嘉年华》更好。对于还处在成长的懵懂和塑造期的小孩,急需关注、呵护的心理无法得到父母关爱,则极易无法抵抗诱惑而受害于外人,一些伤害(尤其是性伤害)看起来随着成长和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其实仍化为你人格的一部分伴你一生,和工作、生活混杂在一起,左右你的情绪、对人生和婚姻的态度,甚至直接决定你幸福与否。人生最可怕的在于,走过了40多个春秋,你还不知道一些谎言的真相以及对你的人生造成的影响造就了如今的你。全片最戳人心的就是詹妮的母亲最后说的“我失败了,我不希望那是真的,我告诉我自己那不是真的,我做错了这件——作为母亲最应该做好的事,保护好她的孩子,我对不起你”。PS:美国13岁的小孩日记的语句优秀到让人吃惊。

    8分钟前
    • Soke
    • 推荐

    圣丹斯首映。没法评价。整个看电影的过程中第一次有作呕反应,心跳极快、血液膨胀到无法呼吸。电影完成度极高,双线剪辑的严丝合缝,两位女主跨时空跨年龄的对话真的是猛敲人心。正是因为这是一部完成度极好的作品,但由于故事的社会价值深度、压抑程度足以将每个有良知的人击垮... 谨慎观看。

    9分钟前
    • Roderick
    • 力荐

    A powerful story。到底是长大后的真相毁了童年,还是童年的她伪造了记忆。伤害,有时会迟到,但不会不到。

    13分钟前
    • 私~川流
    • 推荐

    「十三岁的模样」和「他哭了」是两处神来之笔, 建构了「爱」的柔软与刺目。「女孩对女性的向往」映衬着「女性对女孩的捕猎的」,两相对比更觉冷漠与伤感。故事结尾,小女孩呕吐后回到床上,身穿小圆点图案带蓝色蝴蝶结的睡衣,简单的儿童样式,但小主人已经历了世间最复杂难言的关系。

    17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力荐

    35年后,詹妮弗终于决定面对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她将自己13岁的时候被比尔性侵的经历公之于众,并当众和比尔对峙:你不是称呼我是你的小女友吗?毫不意外,比尔否定了。是啊,他刚刚才得了杰出公民奖,怎么可能当着所有人的面承认自己性侵幼童呢?如果比尔真的不是利用教练的身份性侵詹妮弗,如果他真的认为他是在和詹妮弗谈恋爱,如果他真的爱詹妮弗,詹妮弗问他“你不是称呼我是你的小女友吗”的时候,他为什么不敢承认呢?因为他知道性侵幼童是不对的,他一直都知道。所以说啊,和儿童“谈恋爱”都是扯淡,成人和儿童之间根本不存在“真爱”,无非是利用儿童的不懂事来满足自己的私欲,然后再用“谈恋爱”和“真爱”这样的鬼话让受害者不知道自己受到了伤害,也就不会去报警。

    21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只有以自身经历为蓝本,才能获得如此立体的“受害者”形象:明明是刻骨铭心的伤害,却需要对回忆反复确认,因为她逼自己忘却了曾经的痛苦,可痛苦是流动的,人生如此有迹可循,没有一道伤口能被轻易掩藏。这些伤口推翻了她,亦造就了她。

    24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不是简单地的说侵犯儿童的成年人多可恶,始终留有疑惑和余地,探寻那个13岁时自己的心理——而这种经历又是怎样影响到她后来的人生。

    26分钟前
    • Ai
    • 推荐

    预定十佳。豆瓣导演贴错成同名制片人了,其实福克斯是另一位纪录片导演。电影讲述她13岁时被性侵的事。与其他同话题作品不同的是,此片由当事人自己编导,而且把13岁时自己的想法呈现得十分全面,并通过采访/纪录/演绎多种电影手法,把幸存者那像梦一般不准确的经历和体验成功呈现出来。节奏非常好。

    28分钟前
    • 610
    • 推荐

    任何人13岁的时候遇到这种又帅又会用各种“你是最独特的”“你是最深刻的”“你是完美的”这样的甜言蜜语轰炸的短跑教练,都会很容易堕入性侵陷阱吧。女主穿越时间与曾经的自己、当事人对话,扣问出赤裸裸的真相。原来是曾经为了忘记疼痛,用美好的谎言欺骗麻痹了自己

    30分钟前
    • 雨夜飞行
    • 力荐

    电影比现实艺术,现实比电影残酷

    32分钟前
    • 乔京
    • 还行

    去年《嘉年华》去威尼斯放映的时候,还看到有评论讲如今被种族、难民、恐怖主义等问题笼罩下的西方几乎没有电影人再愿意关注这个“过时”话题,结果美国就又拍了部,而且更直接更勇敢。在如今电影形式、内容、技术都有来自各个国度的导演推陈出新的情况下,这类永不过时的社会学文本才更显得弥足珍贵。

    35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仿佛回到了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过程,溺水般的窒息感,不断被淹没。真相无法承受时,人只能躲进故事。告诉自己是幸存者,才能淡化幼年被侵犯的受害身份。看完最不愿面对的是开头的那句,你即将看到的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36分钟前
    • 糖刺猬
    • 力荐

    3.5;以静止在某一刻的记忆抗争跌入黑暗过往陷阱,以篡改记忆编造出的谎言迷宫,以重返现场的方式直面刻意的遗忘,从恐惧隐形到自揭伤疤,她的勇敢背后是令人窒息的创后阴影与失去爱的能力;真相在双时空交流中慢慢显形,郁闷愤懑如潮翻滚,宛如重温一遍房思琪式的悲剧。

    3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记忆到底会怎样欺骗我们,我们到底会怎样欺骗记忆?

    41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就像吃下了一口变质的食物,胃里一阵不适。利用儿童的想要长大自以为成熟的心理而一步一步的达到自己恶心的目的是多么的可怕。而受害人的自我封闭和70年代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让坏人更加逍遥法外得意忘形,毫无悔改之意。希望父母能给予孩子多点关心,让坏人无可乘之机,及时得到应有的惩罚。

    44分钟前
    • 东月鱼
    • 推荐

    主角追问Mrs. G为何当时知情却没有举报,G说因为她自己也被幼年性侵,而且是G帮Bill找猎物,这跟Bill的性侵同样恐怖,一对美丽的变态啊。Wounded leading to wounded。Jason Ritter好帅。

    46分钟前
    • ハヴィエ
    • 力荐

    你也许可以催眠自己不去想男人是如何戕害你,却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有女人也要为他们递上锁链,在你的记忆里吐出冷漠的烟雾,遮掩着自己同样伤痕累累的身体。

    51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想了这几天,我想出唯一的解决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欢老师,我要爱上他。你爱的人要对你做什么都可以,不是吗?思想是一种多么伟大的东西!我是从前的我的赝品。我要爱老师,否则我太痛苦了。”

    54分钟前
    • 烧信的玛嘉烈
    • 推荐

    看完电影之后我第一时间去问了女朋友 “为什么你选择了我 我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吸引了你”,是不是人与人之间——特别是情侣 就有一种冥冥中注定的独一无二相互吸引?就像电影里面Jenny想知道的 为什么Bill选择的是自己,后来看到演技炸裂的那一段 小Jenny在走廊走着回答大Jenny的问题我才知道 Bill只是禽兽 没什么狗屁唯美的浪漫主义观 而我们普通人也一样 哪有谁什么过人之处 大家都是容易受伤容易满足的小马驹 只不过比Jenny幸运一点点 找到的是不伤害自己的那一匹而已。

    55分钟前
    • 黄悦_
    • 推荐
    加载中...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