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恐怖片 恐怖直播

    恐怖直播

    评分:
    0.0很差

    分类:恐怖片韩国2013

    主演:河正宇,李璟荣,全慧珍,李大卫,金弘波,崔正贤,崔代勋,姜信哲,韩成天,孙成灿,金素辰,金大明,金海仁 

    导演:金秉祐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尸咒

    • 正片

      危险室友

    • 更新HD

      血船

    • 更新HD

      夺命之爱

    • 更新HD

      我心略狂

    • HD

      安娜贝尔

    • 午夜6号房

    • HD

      我们得做些什么

     剧照

    恐怖直播 剧照 NO.1恐怖直播 剧照 NO.2恐怖直播 剧照 NO.3恐怖直播 剧照 NO.4恐怖直播 剧照 NO.5恐怖直播 剧照 NO.6恐怖直播 剧照 NO.16恐怖直播 剧照 NO.17恐怖直播 剧照 NO.18恐怖直播 剧照 NO.19恐怖直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韩国首尔某个平凡的早上,广播电台Daily Topic节目的主持人尹英华(河正宇 饰)正就税率改革与听众进行连线,这时一个自称住在首尔昌信洞的普通工人朴鲁圭打入电话,大肆抱怨超高的电费和相关部门对他的威胁。尹英华颇不耐烦,以偏离主题为由强行切断电话。谁知连线无法单方面由电台方面中断,愤怒的朴鲁圭继续抱怨,并扬言炸掉汉江大桥。尹英华不以为然,进而怂恿对方想做就做,谁知话音刚落,窗外的麻浦大桥便炸作废墟。大惊失色的尹英华很快冷静下来,他决定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打一次事业的翻身仗。  在他的主持下,针对恐怖分子的连线直播就此展开,无关良知的节目拉开帷幕……

     长篇影评

     1 ) 从几个细节来看这恐怖的人性直播

    这是一个让观众一直绝望到尾的电影,而且这种绝望是层层叠加的。就像先射了你膝盖一箭,又趁你跪倒时在你背上猛刺了一刀。影片最后,观众的心随着崩塌的电台大楼坠落。最后,声音戛然而止,而人的心也被这无底的黑暗所笼罩。电影结束。

    电影里没有一个完全正直的人。从为了上位不惜抛弃媒体的道德操守的主角即整个演播室的共组人员,到满嘴国计民生但最终仍未露面的不负责任的总统,[恐怖直播]绘制了一幅纯黑色的韩国浮世绘,将媒体政客批了一个狗血淋头。电影满满的负能量,却也让主播尹英华最后的一番人性悔悟提高了一个层次。可惜,深陷流沙的他的这一次动作却只能让他陷入更深的绝望。这一点星火在漫漫凄冷的长夜,虽然带来一丝温暖,但熄灭之时却更显悲凉。

    除了整个电影对政治和媒体的批判,电影中的一些关键元素也有着比表面更深的含义。

    [直播的耳机]
    主播尹英华在得知恐怖袭击的第一时间没有报警,反而为了搏出位违背媒体道德将这场恐怖袭击变成了没有职业操守的直播。当他在戴上直播耳机开始直播的一刹那,他已经为了名利而抛弃了自己的良心。同样的,之后来到直播间的公安部部长也是抛开紧急的事件和民众的安危,在镜头前大放厥词,表现自己正确的政治决心。对于尹英华和公安部长来说,面对镜头不是为了展现一个严谨公正的态度,他们反而利用了媒体来成为放大自己欲望的工具。而就像后面揭露的一样,这枚耳机就是一个定时炸弹,是对操纵公众事件来博眼球的无良知的人的一种惩罚。公安部长被当场爆头,而主播也因为这枚耳机而痛苦不堪。最终,尹英华在直播的最后甩开了这枚控制自己的欲望而直播耳机,他的良知也在最后被逐渐唤醒。

    [被炸掉的桥和大楼]
    桥是连接两地的通道,也是连接人心的枢纽。看完整个电影,恐怖分子朴鲁圭虽然可恨,但也有可怜之处。他所代表的底层劳动阶层因为社会的偏见和歧视,过着贫困艰难的生活,他的爸爸和伙伴也因为一点点工钱而配上了性命。他们与外界的连接的桥已经被毁坏,而这次,他也要去毁其他的桥。在影片的开始,当朴鲁圭扬言要炸桥时,被不耐烦的尹英华一遍遍催促让他快炸。这种事不关己的态度足以可见韩国社会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多么淡漠,那座”桥”有多么岌岌可危。而当面对被炸桥上的幸存者时,即使尹英华已经有所良心发现,但他的上司却对此毫不动心,要求他一次次地激怒朴鲁圭继续炸桥,从而牺牲人质吸引眼球。而就像被毁的桥一样,片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脆弱的关系甚至比毁坏的桥还不堪一击。
    类似的,最后被尹英华按下按键炸毁的广播大楼也是一个媒体形象和一个政府形象在一个普通人心中的崩塌。尹英华本想在这座楼里一步步晋升,实现他的名利梦,但在直播的短短九十分钟里,他认清了媒体的嘴脸和政府的苍白无力。自己本可以借助这次直播平步青云,结果最后却成为了幕后黑手的一枚棋子,一个替罪羊。这种深深的绝望感让他最终按下了手中的按键,摧毁了自己,也摧毁了自己心中的梦。

    [直播间]
    恕我在广播电视方面的零知识,但在看这个电影之前,我真真切切地觉得所有的直播都是来自现场的第一手、未经任何处理客观公正的报道。但这个电影让我真的对新闻界失望了。连直播也可以用金钱和交易来操纵,我们平时生活中的新闻又有几分真假呢。我们看到主持人严肃认真地播报新闻,但怎么能知道藏在摄像机背后那指挥着媒体喉舌的一双双幕后黑手呢。恐怖分子固然罪不可赦,而藏在直播间玻璃后的那些电台高层为了收视率而采取的卑劣手段又有几个人能知道呢。这直播间隐藏的“不透明性”,正是对其以往鼓吹的“透明性”的一个有力的反击。媒体只是喉舌,这话说得真的太对了。

    [电台和电视]
    电影的最开始的镜头是一段声音频率的特写,是尹英华和朴鲁圭的第一次通话。尹英华一身悠闲的打扮,以看似关系实则冷漠的态度聊着事关国计民生的大话题。他无心听来自听众的抱怨,而对自己目前处境百般不满。对于他来说,纵使朴鲁圭说着再令人难过的事情,也不过是无意义的声音频率信号,不带任何私人感情。而意识到了事件的严重性,进入电视直播后尹英华的表现就像换了个人,极力迎合着朴鲁圭,希望从他的身上获得更多的爆点和线索。现在的朴鲁圭对于他已不是那个事不关己的陌生人,而是可以助他事业扶摇直上的契机。而通过直播时一次次的接触,主播渐渐意识到自己和朴鲁圭不过时这场混乱闹剧的两个替罪羊,而扔掉他们这两枚小旗子,巨大的政治机器还是会正常运转。他对朴鲁圭的事情渐渐产生了超越采访者和被采访对象的联系,这种同病相怜的情感让他最终在面对面见到那个少年的时候产生了“人”应有的感情。他伸手拉住了即将下坠的少年,想挽救这个被绝望包裹的丧父少年。那一刻,我相信他所有对少年的劝阻和开导都是发自真心的。脱离镜头的尹龙华终于找回了自己本真的心,想最后帮助少年一把。但他的一双手怎么能救起一颗负罪的、绝望的心。少年最终被击毙坠落,而留给了尹英华启动炸弹的开关。绝望是可以传染的,在短短的九十分钟里,一个少年的绝望传给了另一个人,已经他们所在的整个社会。
    总体看下来,在话筒和镜头前的尹英华对待采访对象和事件事不关己、只想为自己带来名利,但随着与采访对象的一步步互动和加深了解,他在最后与朴鲁圭面对面接触的时候,动了自己的真心。可无奈,一切都已经太晚。如果他在广播节目的当初就抱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倾听朴鲁圭,悲剧也不可能酿成。

    [炸药]
    这一点可能过于牵强,但我始终认为用炸弹来作为本片的恐怖袭击也有其特殊的意味。在这个眼球时代,不劲爆的新闻就不应该被报道出来,这不仅对于媒体,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也是这样。每天这么忙碌,看一点刺激劲爆却事不关己的新闻才是正经事。而影片的冷漠的人际关系设定也更烘托了这一气氛。诚然,发生爆炸在谁看来都是痛心的,但如果身处在险境,会有几个人会真正地感受到那种绝望。不过就是看客般地唏嘘不已,然后返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罢了。不得不承认,这直播节目的初衷也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独家”的好奇和需求,而节目过程中节节攀升的收视率也让电台负责人的野心和欲望一发不可收拾。炸药这个真正的'爆点",是建立在无辜人的牺牲上的一次成功直播案例。这无法责备任何人,因为这是人的天性,但想想尹英华和朴鲁圭用生命换来的头条即使上了第二天的报纸,却被别人读完就丢在了一边,成了事不关己的唏嘘谈资,心中总是有万分感慨。

    谁让我们就活在这么一个时代。

     2 ) 以剧作与表演决胜

    这个直播不恐怖,没有什么鬼神丧尸之类的异象,只是与恐怖分子的电话连线。“紧张”更能形容影片的气氛。 男主角是个知名主播,爆炸发生后为了抢新闻,在有线索的情况下选择不报警,他是个实打实的小人物。但他为了保护人质,不肯逼迫罪犯杀人,因此被领导搞得身败名裂。他是有良知的,这种良知却一直在被利用,被领导利用,被罪犯利用。他是腐朽的精英阶层,却也不失可悲可叹之处。正是这各种矛盾使得影片更加耐人寻味,值得一看。

    官方的虚伪冷漠,媒体的利益至上,还有个人的自私自利,电影在一个狭小空间之内,冰冷而血腥地将社会的残酷现实剖开来看,血淋淋地没有掩饰,结局的选择更是将人民的绝望和无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客观来说,故事越扯越离谱,编剧忽略逻辑强行加戏,但节奏控制和气氛营造,以及黑色主题,却带来震撼!

    这电影不多赞了,从第一分钟屏气到最后一分钟,过瘾,题材也确实是我国不会触及的。痛定后会发现,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元首都不会在那种状态下道歉,那将意味着对恐怖主义的妥协和之后一系列的灾难...但恐怖分子不这么极端确实也永远表达不到他的诉求,真是虐心无解...也许现在通过微博自媒体曝光不良事件,用群中的眼睛和喉舌去监督,引发社会大关注大探讨,是一个相对折中的办法吧...总之,不生气的看客心里会一点点煮死人民的自由。

     3 ) 《恐怖直播》:以剧作与表演决胜

    曾经评价何正宇的《柏林》是空有国际大背景的小格局之作,顺便吐槽了韩国电影的格局观,没想到未过半年,他便以另一部《恐怖直播》颠覆了我的判断。

    90分钟的电影,大概只有开篇2分钟左右的舒缓铺垫,紧接着便进入了全程让观众情绪紧绷的高能模式。知名主持人在一档清晨电台节目中意外接到了恐怖袭击预告,为吸引收视率和满足个人私欲,他大胆对犯罪预告进行了电视直播。然而事件进展完全超出意料,在犯罪分子提出总统公开道歉的要求后,整个状况朝着失控的方向狂奔而去。这样的故事算不上复杂,个人对抗国家政权的格局也难以在逻辑上真正构建起势均力敌的空间。于是,作为个体的罪犯化身为不可琢磨的声音躲藏到了幕后,而呈现出的却是“掌控一切又破坏力巨大”的恐怖犯罪,可能的动作场面由此让渡给了大段对白,剧作文本及演员表演的优劣成为了决定电影成败的关键。作为一名80后的年轻导演,金秉宇交出了一份上佳答卷,而几乎独自担纲的何正宇,更是又一次献出了无比精彩的演绎。

    在整个事件进展过程中,90%的内容发生在狭窄封闭的直播演播室内,出场的人物也不过寥寥数名,主角与外界发生联系的主要渠道便是一部直播电话,而导播间的电视监控画面则构成了情景的外延。就是在这个几乎封闭的空间里,导演凭借对细节及节奏地良好把握,使得观众的情绪不知不觉被剧情所带动,节奏在对白的推动下不断加速,故事更是写出了一波三折,使得主角由一开始的自信满满转而陷入手足无措的被动惶恐,到洞悉真相后的奋力出击,直至最后的决绝选择,他的态度与目的发生了180度的彻底转变。而作为对立面的犯罪预告者,虽然表现出了足够的震慑力与控制力,却在一开始便直陈身份与目的,其间也非一般高智商罪犯般冷静笃定,各种情绪波动与态度的变化几乎是在暗线上与主角同步而行,即便缺乏形体表演的空间,也使得角色意外地清晰和明确,对峙的状况竟然在不知不觉中部署完成。

    而在二人交锋的过程中,又有电视台高层、前妻记者、反恐队长、警察厅长等一干人物见缝插针地填入空隙,在多方关系的绘制中不断丰富主角的背景与性格,使得主持人这一角色在有限的时间内换得更多被描绘的空间,因而更加立体和真实。同时随着剧情的推进,罪犯作为恶者的形象逐渐消退,其孤苦无助却又绝望的可怜状态逐渐替代了恐怖犯罪实施者的罪恶形象。原来导演所想要真正抨击的,是高高在上的国家政权以及唯利是图的社会。这样的角度自然算不上新鲜,但是论及控诉的姿态与程度,《恐怖直播》比它的前辈们做得更加决绝和彻底。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对权威的反感与讽刺,并不是概念先行的植入,而是在一步步剧情的铺垫之下一点点地引导着观众的态度,所谓润物无声。

    《恐怖直播》体现了当下韩国电影在题材和形式上的不拘一格,而年轻导演血气方刚的态度更让人感受到了其中生机勃勃的活力。它当然不是一部完美无缺的作品,同样类型的电影好莱坞已经有过很多。电影中的一些细节也经不起仔细地推敲,导演则干脆完全回避掉了犯罪实现的可行性与现实性,只是在情绪的积累和角色状态的变化上做文章。最后,释放的情绪完整地替代了对逻辑的纠结,而出色表演则成就了剧作的成功。

    如果抛开那些只算是锦上添花的大桥爆炸及大楼坍塌特效,电影的制作成本相信应该相当低廉(全部投资约2000万人民币)。而就是这样一部花费不高的电影,却动员了超550万观众入场,性价比之高,甚至超过同档期奉俊昊集合一干国际明星的年度大作《雪国列车》。电影就好比一瓶二锅头,物廉价美,虽然不适合细细品评,却劲头十足,热辣过瘾。

    值得探讨的依然还是《恐怖直播》的角度与结局,虽然“反权威”的主题从来就是获取大众欢呼的灵药。然而抛开能力本身不言,稍微设想一下,若公权轻易向反社会行为妥协,那么权威被消解,制度与架构便会在无形中崩坏。以这样的代价换取一份微观的公正是否值得,至少答案并不像电影所给予得那么痛快和直接。至于最后伴随着激扬音乐而至的毁灭,如此结局出乎很多人意料,甚至让部分观众有了一丝反高潮的愉悦。然而正如电影借罪犯之口所责难的那样,在痛快宣泄的时候,他们何尝考虑过其他人的生命和想法?如果角色对调,他们要做的选择又会是什么?而如果是银幕前的你,手攥那个爆破开关,会不会又是另一个不同的结局?人性之复杂,也许就算扪心自问,不到那样的情景时刻,或许都不会有真正的答案。

     4 ) 逆天的韩国电影

         这么牛逼闪闪的片子现在才看,跑来吭哧吭哧写评论,对自诩为资深影迷的我,特别是一直对韩国电影保持关注并发自肺腑尊敬的我,实在是件很羞愧的事。许多感慨其他人也已经说了,这里速记几笔刚看完的感受。
         1 悬疑和反讽,最极致的商业性和最深刻的社会批判,谁说不能做到完美的结合?用社会犯罪题材做社会批判,金秉祐不是第一个,但操作过程中难免偏向某一方:对商业性的考量多了,社会批判性就会减弱,太注重社会批判了,好看性上常常要打折扣。这部片子可谓难得的在哪一方都不逊色。站着把钱赚了。
         2 决绝的、彻底的、甚至激进的社会态度。主流渠道上映的商业片,因为要顾及最大范围的市场,即使对社会有所批判(某种程度上也是讨好观众),仍不能偏离主流价值观太远,所谓“扇一耳光再温柔地抚摸”,个别警察、法官是腐败的,但整个公检法系统还是好的,个别政客是坏的,整个国家还是会给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以公道的……因此如《恐怖直播》这般决绝、彻底的反机构的片子还真是少见,别说天朝了,美国也是少。官方审查倒还在其次,很好奇制片人、投资方是如何被说服的。但不管怎样,最后呈现的东西是很牛逼地宣誓:电影人也是有屌的!
          这里顺便说远一点,韩国电影里对“机构”的不信任似乎是一以贯之的,如《杀人回忆》、《老男孩》等很多好片都弥漫着无政府主义的色彩。个人想到两个原因,一是东亚国家机构确实普遍操蛋,有权有势者把持一切,屁民备受压抑,即使是名义上已民主化了;二是民族性格,高丽人向来以刚烈、暴躁、爱走极端闻名。
          3 全片到处都在提“总统”,但自始至终一个总统的镜头都没有,很有深意的布置;
         4 绝大部分镜头在一个小小的摄影棚内完成,但牵扯到的棚外的世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却波澜壮阔,足见导演功底;
         5 几乎所有戏码吃重在一个主角身上,可谓是逆天的赌注。所幸主演没让人失望,人物的求胜心、自负、猥琐、怯懦、同情心,直至最后的悲愤、绝望,全在脸上了,这样一个形象在现代社会中是如此典型,许多观众都可心有戚戚;更厉害的我觉得是编剧,在和“恐怖分子”纠缠的主线之外,还不忘加入主角和上司、和前妻、和政府反恐专家的各种较量,因此观众可以看到主角是在一个如此复杂、多层次的“力场“中做出每一个决定的。我常说优秀影片和烂片最大的一个区别在人物动机,烂片里的人物的行动常常都是缺乏合理解释的,只是编剧为了剧情发展想让他这样做他就这样做了。真的别!别!别!以为这点有那么容易做到,一般电影人物的行动,有80%放在现实世界中合理,我都觉得相当不错了,而这片子我还真没找到主角哪个地方的行动不合理。
         6 这部片子在很多方面让我想到多年前的,可载入史册的《电视台风云》,现代性对人的蚕食、异化,最后以疯狂的、歇斯底里的方式呈现,大学里偏左翼的、搞社会文化批评的教授力荐——当然批判归批判,走出影院暗厅歌照舞,马照跳,影院的好处是给了现代人暂时脱离那一套,适当发泄的渠道罢了,但别忘了电影也正是这”现代性“的产物——扯远了。anyway,每个电影人应该都会为此生拍出这样的影片而无憾,但这恰也印证了现实世界几乎不给这样的电影土壤的——韩国近年来这样的片子一茬茬出来说明了其整个电影工业(注意不是单个的影片)的成熟,已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我不怀疑从中国贫瘠的土壤中偶尔会冒出那么几例异苗,冲进国际电影节去拿个奖,但论整个工业、生态、文化,呵呵,韩国已然在天上飞了,我们还匍匐在庄稼地里刨食。

     5 ) 要句道歉那么难

    这部电影看过两遍,每次看完每次看完心里都会非常的难受,对政府的失望,对总统的失望,我想大部分观众都是这样的心理吧!
    在电影刚开场的时候,主角接到电话听到恐吓说有炸弹的反映其实正是反映出了正常人的心理,试问任何人,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不相信,谁会相信突然有一天一个恐怖分子打电话到广播台说要炸桥呢?
    而后桥真的炸了,但是主角这时候所想的并不是立刻报警,而是利用这次的事件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想恢复自己的职位,说白了是自私,但是,这又何不是任何人的心理呢?每个人都会自私,没有人会大气凌然的去为别人考虑,总统不也一样吗?
    随后主角和恐怖分子一直保持通话,现场直播,过程中桥又面临了第二次的爆炸,将退路完全堵死,利用人质胁迫总统道歉,这点上有人可能会说,这个人其实并不善良,为了一个道歉竟然去用其他人的生命去威胁,不值得同情,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小男孩的爸爸在当时因为政府的工作而死,而政府却没有任何的道歉以及慰问,小男孩要有多难受呢?多失望呢?一个国家的法律,又怎能让国家的元首去道歉去面对呢?所以胁迫或许是最佳的办法,虽然我个人也并不赞同这种做法,但我理解!
    可是不管是警察还是总统,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丝道歉的意思,小孩也说的很直接,只需要一句道歉,说白了就是三个字,对不起!但是就因为这三个字,总统不能说导致了人质以及大批警察的死亡,尤其是警署,在直播中威胁男孩,让对方投降,态度非常坚决,他觉得一个人的恐怖袭击根本撼动不了国家,但是他却小看了这个男孩以至于最后被耳机炸弹炸死。
    在影片的最后,主角被秘书长打电话告知他会被起诉,贪污受贿,而且还将这次的恐怖袭击定在主角的身上,让主角去承担责任,在这点上,主角被微微激怒了,但为了求生的本能,他还是选择了对抗男孩,也就是恐怖分子,在最后男孩告知主角他的爸爸一直看他的新闻联播,说主角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的时候,主角醒悟了,在这个国家,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会相信他了,而这个小男孩却依然相信着他,并且耳机炸弹也是假的,之前的秘书长通话中,秘书长说了这么一句话。“你觉得现在还会有人相信你吗?”正是这句话,让主角知道了这个社会的黑暗,即使为国家做的再多,之前再多的努力,也换不来一点点的回报,反而国家要将他抛弃,如果说,仅仅是因为贪污受贿被起诉,被定罪,我想主角并不会怎么样,正是因为秘书长说要他顶罪,没有人会相信他,才导致了他彻底的绝望,对国家的失望,再加上小男孩对主角说的话,在回想小男孩的种种故事,主角终于明白了,政府,永远不会支持自己,不管自己做的再出色,也无用,想起对讲机中那名女警说立即击毙的时候,主角想通了,也是在这时候,特警上来了,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击毙主角的,而且在小男孩被击毙的同时,狙击手也在寻找主角执行击毙,所以在影片最后,主角按下了小男孩最后的筹码,整座楼坍塌了。
    当总统义正言辞说匪徒被击毙的时候,在总统得意忘形说事情已经得到控制的时候,他永远不会想到,一直在帮他的主持人,已然对他失望,对政府失望,成为了第二个“恐怖分子”,实行了最终恐怖袭击!
    总得来说,这部电影反映出了社会,政府,人情,心理,人性等等因素,是真实的,是值得让所有观众深思熟虑的,但是,就电影而言,如果现实真的出了一样的事情,我想,剧情一定和电影中出入不大,因为这就是社会,就是真实的世界!

     6 ) 最后一幕,巨大的升华。(剧透,观影前千万别看!!)

          边看电影边想了很久这篇影评该如何下笔,因为我喜欢从技术层面说电影,此片剪辑明快,镜头切换老道,剧情紧凑,韩片一贯以长镜头见长,此片却用极快的镜头切换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效果,而特技也非常有“苜蓿地”的风格,绝对不输任何好莱坞同类题材的影片,甚至可以说是密室题材电影的佼佼者。
         看完电影以后觉得。。。这他妈都是废话。。。。。

          还是从被禁播开始说吧。
           每个热爱电影的国人都会埋怨广电总局剪片禁片严重阻碍了国产电影的发展,可是我看完这部电影,实在是觉得无论从哪个角度,被禁播都有充分的理由。且不说好人获胜坏人失败这种广电审片的一贯思路被扯得粉碎,连作为被赶鸭子上架可能成为公平喉舌民众呼声的主播先生,最后也在绝望中代替恐怖分子按下了引爆按钮—————我一直以为cult电影或是拍摄手法独特,或是画面神经质,或是满篇的黑色幽默,却从没有想到一个处理恐怖活动的密室电影结局却是灵魂上的经典cult,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如此电影,我宁愿相信广电总局禁播此片也带着无比的遗憾,作为一部电影实在是无可挑剔,但是作为大众媒体作品,它对社会矛盾、人性险恶毫无遮掩的揭露确实远远超过了审查部门的底线————赶紧实行分级吧,这部画面看来老少咸宜的电影我却认为应该分到适宜25岁以上神智健全的人群。
           如此题材如果好莱坞来拍,一定是主播被恐怖分子压迫到极限,总统道歉但是恐怖分子不予接受,而后机敏的主播暗度陈仓配合神勇的反恐小组抓到罪犯拯救人质于水火,当然罪犯也获得了大家同情,甚至结局要来一正义之拳打在某某只顾自己利益的上司的脸上。。。
          可是韩片不这么拍, 一个受贿被降职的主播一门心思要利用这个机会打个翻身仗;一个因为被踢开而报复的电台导播告向对手泄密;一个snc电视台的领导为了收视率可以牺牲人质和自己下属主播;一个刚愎自用的警察总署署长根本没把恐怖分子放在眼里结果被炸死;还有一个栽赃恐怖活动罪名的青瓦台办公室主任和一个拒不道歉、最后只闻其声的总统,演出了一台在各自立场上维护各自利益的好戏。剧情纠纠结结无法预测,当我们用好莱坞的习惯思考剧情发展的时候发现总是失败,就像用力一拳打空搬的难受,甚至一度我要怀疑导演干嘛真么折腾人——————直到最后,电视台大楼被安装了炸药,主播先生被青瓦台告知此事关系重大必须当替罪羊承担一切后果;包括他前妻在内的人质死亡;有认罪倾向的恐怖分子在主播先生的救援下——竟被警察一枪打死;而警察,居然向主播先生开枪。
           是的,看到这里我知道是个人都会那么做。
           主播拿起了引爆器,看着前来抓捕自己的特警,按下了引爆大楼的按钮。 没有投降没有争辩,在这短短几个小时经历了一次次被出卖被忽悠和生离死别之后,他按下了按钮。
           没有好人,没有坏人,没有输赢,没有正义邪恶,有的只是一幕幕政府的高傲和丑恶,人性的卑劣和肮脏,有的只是从恐怖分子到主播这些小人物的抗争,用自己的生命。
           写得很乱,每个人身上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以我的能力尚不能用简洁的语言笼统概括出来,只是一些胡思乱想而已。很“cult”的影评,我觉得。

     7 ) 《恐怖直播》:影帝级表演,个人私欲的绝对至上

           自1998年韩国建立电影分级制以来,其电影质量逐渐挺高,尤其是描述社会现实的严肃剧在近几年达到了惊人的创作水平。《恐怖直播》有两点最吸引我,一是何正宇的独角戏,绝对是影帝级别的;二是电影反映出的政治与人性的黑暗,真实地让人感到恐怖。
        河正宇饰演的主播尹英华并不是一个正面角色,为了重振自己的事业,他选择了与恐怖分子合作上演新闻直播赚取收视率,而不是在收到爆炸消息的第一时间报警。于是,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表现尹英华在直播间与恐怖分子的电话连线,恐怖分子直到电影的最后才出现正面镜头,这也成就了何正宇的个人表演秀。在狭小的直播空间里,思索着如何能够与恐怖分子周璇逐步提高收视率的尹英华表现得冷静且沉着;在发现自己随时可能会被恐怖分子引爆致死时尹英华表现得恐惧却又小心翼翼;亲眼目睹警察局长被引爆致死,尹英华感到恐怖、恶心、愤怒;自己妻子在爆炸现场命悬一线,尹英华表现出了担忧与心疼;当局为了挽回政府的颜面将罪责嫁祸于尹英华,他愤怒、生气、暴躁;当得知了恐怖分子导演这出爆炸袭击的真正动机时,尹英华感到无奈、同情与失望。以上这些所有感情展露与内心活动都被河正宇出色的表演功底完美地消化,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令人信服又由衷佩服的角色。
        当年有个朴鲁圭的民工为政府打工修建大桥,苦苦干了30年却依然一无所有,政府却在不断向老百姓征收税金。为了多挣点钱,他答应了维修同个大桥的高危工作,不料某日多个民工不慎掉入了汹涌的大河中。其实当时的情况并不算特别危险,只要救援部队及时赶到就能救出他们,然后当时救援部队以参加军事演习为由拖延了救援时间,民工们全部溺水而亡。朴鲁圭的儿子为了为同他父亲一样的民工讨回公道,不惜策划恐怖爆炸,以引爆大桥为开端,要求总统道歉,却也害得两个普通的小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爸爸,多名无辜的群众受难。尹英华作为知名主播在电视上揭露各种政治社会丑闻,现实中自己却深陷受贿丑闻甚至丢掉了主播的饭碗。尹英华的上司为收视率不折手段不惜付款给恐怖分子要求合作,同时让尹英华激怒犯罪分子,由此帮助政府挽回正面形象,完全不顾人质的死活。政府推卸责任,一方面总统不愿出面道歉不惜把罪责嫁祸于主播尹英华,以此转移公众的视线;一方面道貌岸然的警察局长出现在直播间振振有词地指责恐怖分子的犯罪事实,完全没有自己两天前还在被调查收受贿赂一事的尴尬。电影呈现的是一个几乎黑暗的社会,这里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有的只是利益之争,个人私欲的绝对至上。这是恐怖的社会,也是现实的社会。

     短评

    放中国肯定是犯罪分子被感化自首了,不对,中国压根就没有恐怖袭击。

    7分钟前
    • 推荐

    这种题材的电影有漏洞在所难免,但韩国电影能做到这一步值得称赞,几乎是一间房子中的故事,格局却相当大,节奏紧张,剧情张力太强,舆论、媒体与政治的黑洞令人反思,结尾比搏击俱乐部还激进,美国估计都不敢拍,但韩国敢拍能拍。河正宇的独角戏太强大,五星。

    12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力荐

    《狙击电话亭》的空间,《搏击俱乐部》的格局。天朝是改编电影的国家,韩棒却有改变国家的电影,甚愧!

    16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力荐

    够狠哪!象征层面有国会旁的媒体大厦、桥梁、未完工的大楼、逐渐被剥去神性的演播间,情节层面,把恐怖袭击题材从美式中产阶级的虚伪道德绑架中解放了出来,失意主播不是官复原职夺回原配,而是被逼到了蓝领无产者一边,最后与官僚同归于尽。有种日本老电影的血气。

    20分钟前
    • 风间隼
    • 力荐

    爽,国内不可能有的剧情

    24分钟前
    • Lyra Vega
    • 力荐

    过于主题先行,细节和逻辑安排上都太粗糙,意图一眼看透,全没什么空间。

    25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底层无法发声。全网下架的原因:“这个国家像对待狗一样对待我。”

    30分钟前
    • 大天使加佰列
    • 力荐

    小人物,大成功。低成本,高票房。热电影,冷导演。旧模式,新包装。雅追求,俗定位。内棚衬,外景托。熟表演,生情境。远特效,近手持。慢推入,快剪辑。有利益,无朋友。左警察,右悍匪。正势力,恶交锋。假道德,真和谐。恩未报,怨已结。问有主,答无解。单兵战,双人桥。哭邻国,笑天朝。

    34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韩国电影中一直有一种东西,合适的时候叫『热血』,过量了就是『狗血』。但从来没见过不足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37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总统道个歉真难呀

    40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只有在所有人质被杀光,歹徒被击毙后,总统才会带着“为了这个国家的自由和正义”这句鬼话而出现,片中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行动,自始至终,政府对待民众特别是恐怖分子都是藐视的态度,会加剧社会矛盾而不是缓和,最终受害的还是无辜民众,顶层人并不会收到影响。

    42分钟前
    • 笑笑朗爱豆瓣
    • 力荐

    一个演播室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人性的丑恶、传媒的势利、政治的可怕,美国都不敢这么拍。

    46分钟前
    • LJ
    • 力荐

    大失所望,就这水准也入豆瓣电影Top250,难怪豆瓣这些年都没落了。

    48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还行

    韩国人要逆天了,即使一听就知道那不是50岁男人的声音,即使任谁也安装不了如此犀利的炸弹

    50分钟前
    • 陈大乘
    • 推荐

    今年最好的韩国电影出现了,《恐怖直播》恐怖直播,绝对五星。韩国人再次一人之力对抗政府,在几十平方的演播室内,闪展腾挪,河正宇一个人撑起一部戏,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宛如911直播,悬念绷紧紧张到手心捏汗。韩国电影人用小成本好故事,再次告诉我们故事为王,其余是浮云,好莱坞快去买改编权吧!

    5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天朝刀客杨之韩国炸药版——任何事情,你要给我一个说法,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

    52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一部戾气如此深重的影片,注定能在我朝获取广泛共鸣。

    57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一想到有生之年都无法参与这样的电影,忍不住呜呜哭了起来

    60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有点明白为什么全智贤说上午的理想型是河正宇了。尤其是脸上还烂,太有亲切感了。

    1小时前
    • 王大根
    • 力荐

    有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有导演想传达出来的比恐怖炸弹还要严重的媒体、政治顽疾,还有河正宇超棒的表演(大势所趋,成影帝)。超喜欢最后一幕,河正宇摁下按钮,媒体大厦砸向国会议堂!!

    1小时前
    • 多多以南夫斯基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