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七十七天

    七十七天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大陆2017

    主演:江一燕,赵汉唐 

    导演:赵汉唐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七十七天 剧照 NO.1七十七天 剧照 NO.2七十七天 剧照 NO.3七十七天 剧照 NO.4七十七天 剧照 NO.5七十七天 剧照 NO.6七十七天 剧照 NO.16七十七天 剧照 NO.17七十七天 剧照 NO.18七十七天 剧照 NO.19七十七天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电影《七十七天》是以探险作家杨柳松77天孤身穿越羌塘无人区的真实事迹为蓝本创作。电影中,在生活里迷失了自我的男主徘徊在雪域高原独闯无人区,影片女主身体残疾仍然乐观面对生活,她让他坚定了去尝试世人眼里无法完成的无人区奇幻探险之旅……两个非常状态下的真实人物,真诚、勇敢的面对命运选择挑战,不懈的追寻着内心最初的梦想与真正的自我...影片在节奏、画面、张力上会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观众跟随主人公经历一场无与伦比的探险之旅。

     长篇影评

     1 ) 被美震撼的同时,还留下一波疑惑


    首先,咱们不谈命运,不谈远方
    只谈电影,谈疑惑,谈杨柳松

    对于向往自由,向往青藏的人来说,也许这是一部难得的电影
    但对于不太了解户外探险的好奇宝宝来说,也许这是一部充满疑惑的电影

    杨柳松是谁?羌塘在哪里?他最后活着出来了吗?
    为什么狼群听到口哨声就驱散了?
    为什么男主自行车后面会带把雨伞?
    男主水源急缺时,为什么要在嘴里塞一个金属夹子?
    野外求生时,尿液真的能补充水分吗?
    ......
    你是否和我一样,带着一堆疑团走出了影院

    经过几天的资料查阅
    疑团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疑惑1
    为什么狼群听到口哨声就驱散了?

    其实就是一个口哨
    形象点叫它防狼哨
    狼群听到哨音后
    以为有救援人员赶来就先驱散了

    虽然并不是神奇装备
    但哨子对于在户外行走的人来讲
    也是必带物品之一
    他的作用不仅是驱赶狼群那么简单
    当你遇到危险,吹响哨子时
    哨声可以帮助对方确定你的距离和放向
    高级一点还可以传递暗号

    疑惑2
    为什么男主自行车后面会带把雨伞?

    在原著《北方的空地》中
    杨柳松称它为“伞帆”
    由他自己亲手制作
    并为它设计了转向系统和自动开关伞装置,
    意图借用羌塘的风能提高骑行速度
    不过很可惜的是
    它仅使用了几小时便彻底毁了

    但是它却化解了杨柳松身体与荒原的生疏感
    让他可以更好的控制自行车
    也算是伞帆牺牲得很有价值了

    疑惑3
    当男主没有了水源
    他把一个金属夹子塞到嘴里刺激干裂的口腔?

    人在极度干渴时,口腔会黏在一起,喉咙合拢
    会导致无法吞唾液,无法进食,无法说话等
    到了最后口腔张不开,导致死亡
    所以男主用了一个长尾夹塞在嘴里
    既是物理隔绝也是刺激唾液分泌
    避免睡着了,失去自我控制

    疑惑4
    野外求生时,尿液真的能补充水分吗?

    答案是:不能
    电影里面男主喝自己的尿液,以求补充水分
    但喝尿如此销魂的事情真的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啊

    请务必记住,尿液里除了水,还有溶解盐、矿物质和从肝脏排出的微量毒素
    身体脱水程度越高,排出尿液里这些污染物的浓度就越高。
    如果你处在极度缺水状态时,污染物浓度只会更高,喝了反而会加速脱水

    仅针对自己对电影的疑惑整理此文
    关于电影更多的东西,希望你走进电影院真切感受

     2 ) 《七十七天》骗了我的感情,还好没骗我的票钱

    看完,朋友说,江一燕演得太弱了,我认同,还要增加一点,情怀和场面相距甚远;等我刷了豆瓣评论,发现大家所见略同。没错,论电影,只服摄影;剩下的,都是男主的无痛呻吟和女主的矫情。具体说来,我不赞同的是电影里蓝天这个人设。尽管江一燕对角色很投入,在冈仁波齐爆发的那一段尤为真挚,但由于铺垫不足,表现不当,令原本可以好好塑造的刚强坚毅的形象,毁成了一个情怀泛滥却外强中干的玻璃心倔强女。还有男主那欠佳的野外生存能力,让人在担忧其安危的同时,难免质疑他执意徒步的初衷,多少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无知和任性。总之,摄影和两位原型的事迹绝对值回票价,导演做电影之初心可敬可佩,独独可惜了故事没讲好。#继续支持国产电影#

     3 ) 七十七天 | 为了自由,为了梦想,为了远方

    很多人三十岁就死了,等到八十岁才埋,我就是想让自己觉得,我还活着。 |七十七天

    .本文约1633字,预计阅读时间约4分钟


    从出生到死亡,走过的路无非就是两种,朝圣和毁灭。

    电影《七十七天》就是这样一部关乎爱恨生死热血逐梦,关乎精神朝圣个人毁灭的良心之作。根据探险家杨柳松77天穿越羌塘无人区的真实事迹为蓝本创作。此次穿越,从青藏高原的西端界山大阪开始一路向东横穿整个藏北无人区后再北上进入阿尔金无人区,经可可西里,昆仑山脉…77天,孑然一身,所有横穿羌塘的决心,都源于自身的执念。世界第三极,大多数平凡人类一生都无法企及的地方,荒原和物种,离文明很远,有人选择进入,是探险,亦是逃离。

    或许很多人不理解杨柳松用付出生命的代价来探险的行为,沙尘暴,冰川雪流,饥饿冰冻,缺水断食,狼群围攻……每天睁开眼的那一刻,面对的是数不尽的艰难困苦。但是当走出帐篷,看见眼前天堂般的美景和一大群温顺安详的藏羚羊,无人而自由的羌塘,海拔5000米的风光,大美无言。在艰险与秀丽并行的情况下,“活着”成了整部影片十万火急的重要提示。

    《七十七天》剧照

    我印象最深的,是杨柳松对陷于洪水险境中的小狼崽的同情施救,他频频回顾的眼神,其后人狼相伴绝境,彼此慰藉的温暖。一个人追逐梦想的路上,注定很孤独,在陷于绝境的情况下,内心有多脆弱不堪。当看到一人一杖一背包行走于茫茫沙漠中,背包中小狼崽探出头来四处张望。那一刻,生命是一种另外的组合,不问前路,不问归程。我不知道什么叫参透生死大义,只感觉这部片子很接近。

    《七十七天》剧照

    而且,这部片子很善良。

    女主人公蓝天是拉萨客栈的老板,重回当初摔伤的冈仁波齐。她说,她现在的人生只分为两部分,轮椅前和轮椅后,她其实活得很累,她也很想站起来,可命运真的太残忍了,也想过用死来表达对命运的不屑,可是她还要每天笑容满面激情澎湃地给别人演讲,有时候讲着讲着,她把自己都骗了,要不然,靠什么活下去……曾经劝杨柳松放弃横穿羌塘,可是她自己又何尝没有一个探险梦,生命在自然面前有多脆弱,她再明白不过。

    《七十七天》剧照

    电影少有繁琐的人物对白,更多呈现的是广袤无垠的旖旎风光和男女主角的内心独白。蓝天身残仍乐观面对生活,杨柳松一意孤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蓝天让那个失去自我的杨柳松,那个徘徊在雪域高原的人坚定了去尝试世人眼中无法实现完成的奇幻探险之旅。两个非常态下真实的人,默默相伴不断追求内心最初的梦想和真实的自我。

    “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应该是很少吧。一蜉蝣,一须臾,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坚持,都是对自由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敬畏。

    《七十七天》剧照

    “很多人三十岁就死了,等到八十岁才埋,我就是想让自己觉得,我还活着。”平静地开始,开放式地结束。为了自由,为了梦想,为了远方,去TMD命运。影片结尾,意识中男女主执手仰望星空,杨柳松面对窘迫的条件,未知的远方,他选择了知难而退。同样,蓝天有收有放,很勇敢地接受自己。他们都是内心强大,思想成熟的人。所以,在自由与生命面前,他们没有什么遗憾。

    很喜欢不知在何处看到的这段话:生命的意义,因为红尘中带有很多附加的标签之后变得不那么清晰,但依然有人在为自由,远方和诗不断组合自己生命成长周期的另类基因,完成一次壮举,完成活在蝇营狗苟的世界里一个平凡的自我救赎,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我们这一群人,苦没有真正苦过,爱没有用力爱过。每天碌碌无为还心安理得,三观未定又备受曲折,过早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勤奋又不过三天,像一群没有根的孩子,在别人的经历和精神里吵闹。我们都曾想要一片天空,山高路远,辽阔无边。如果你曾因看到某种美景而感动,如果你也执着于自己的梦想。那么,愿你像《七十七天》的他们一样,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胆量。

    《七十七天》剧照

    如果你曾因看到某种美景而感动

    如果你也执着于自己的梦想

    想对自己说

    作者|巫师遗忘咒

    编辑|鳜鱼

    版式|博


    柏舟故事

    微信号 : bozhoushuo

    新浪微博:@柏舟故事

     4 ) 只有一个建议:零台词

    我的国真的是强大了。强大有个很刺眼的特征,就是不给理由,做事爱谁谁。《七十七天》里,自行车男要横穿羌塘无人区,没有原因,这么想就这么做了。这种拿美好的生命不知如何是好的精神,在《荒野生存》里有过,在《摩托日记》里有过,在《七十七天》里也有。这部电影好就好在不给前史,自行车男是离婚了也好,是丧爱了也好,是买房限购受刺激了也好,是完成朋友的遗志也好,电影都不给交代。自行车男拿生命死磕这个世界,在羌塘发现自己残存的野性,这理由就足够刺激了。


    当自行车男遇见轮椅女,这个楔子也很不错。两个人结伴上路,他帮她实现了高原看星空的梦想,她把他载到了无人区的起点。接下来自行车男遇见的是荒野主题电影里常见的桥段:饿狼跟踪、洪水来袭、粮食短缺、自制力失控……《七十七天》的结构不错,自行车男与轮椅女的呼应,让叙事显得更加有节奏感。不过自行车男的塑造还是有点粗糙:他可以是一个精打细算的行者,每天的食物、饮水、里程都经过精细算计;也可以是一个狂热的动物权益保护者(宁可舍身饲兽),或者是功利主义户外活动家,或者是暗存死志的伤心人。现在电影里的自行车男,就是一个见招拆招的常人,没有更强大的内在驱动,他的旅程虽然艰难,却找不出内在冲突的亮点。

    对大自然来说,人类的存在几乎毫无意义,这个道理在荒野里更加明显。实际上,这个世界对人类恶意满满,不论是在有地铁和24小时热水的城市,还是在饿狼尾随、喝尿舔瓶盖的戈壁,这种恶意都触目皆是。荒野电影的两大固定高潮,一是在行者脱落城市人的身份,变成荒野生物的瞬间;二是在走出荒野,由野性动物变成两足高级生物的瞬间。走进荒野,是为了更细腻地体验人类在聚居地的脆弱的权能,这一点,《七十七天》做的不够彻底;自行车男最终没有把小狼吃掉,这是自杀。
      
    《七十七天》的豆瓣评分只有6.8,这个分数还算公允。如果将来出一个导演剪辑版,我建议把所有台词、对白音轨去掉。自行车男和轮椅女的每一句对白,都铺向“你的梦想是什么”这个烂梗。如果去掉对白,自行车男变得缄默、英武、强悍,轮椅女更加执拗、喜怒无常。对于荒野电影来说,不解释、零对白,可能是更加贴近荒原本意的状态。

     5 ) 我应该吐槽还是赞美

    急不可耐,下班之后,定了《七十七天》的电影票。看完,听着仙乐飘飘的主题曲,久久不愿离去。就象第一次在大屏幕上看到《变形金刚》一样,看到心中大神的经历出现在大屏幕上也满是激动,尤其是里面的鸡汤:为了自由,为了梦想,为了远方。活就是要活的不一样。虽然看到这一段有些出戏,但对这鸡汤的口味还是不拒绝的。

    西藏戈壁的磅礴,雪山的壮美,龙卷风,野狼袭击,洪流雪崩,惊险又震撼,风景广阔豪迈。所有这些都是很值得赞美的地方。
    盐湖上那一段纯色的影像,把大屏幕的美完全的释放了出来。
    看到电影中一些细节:三秒快刀,救命哨,控制不住食欲,小腿的伤口,突出其来的降雪......一边看电影一边对应中《北方的空地》中让人记忆深刻的片段。

    可是你把众多驴友心中的大神如此塑造真的好吗?他是对相关地理、历史以及实用信息有着极为丰富的知识储备,为了迷恋的羌塘而孤身前往的旅行家,杨这个角色理应是极为丰满而深刻的。
    然而在电影里双线讲故事真的好吗?非要穿插进男女主的暧昧,你可以为了电影效果将丁丁带领蓝天转山的事情转嫁到杨柳松身上,你也可以安排蓝天送男主去旅行。然而你为什么将杨的角色塑造的如此简单与鲁莽。这个电影主要是要讲爱情的伟大力量支持一个人战胜自然的吗?为什么不能讲杨为了梦想而不顾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哪怕你讲为了祖国的荣誉,为了党为了人民,为了历史的使命成为第一个横穿羌塘的地球人。我要看的是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坦然!对命运的不妥协!对生命的尊重!而不是狗血的爱情剧。

    杨在《北方的空地》中反复提到关于野生动物,关于自然的理解都是超出常人的。他反复的说:不向荒原索取一份食物,你居然让他拖着残腿去砸冰河以期捕鱼。
    还有羌塘的风,除了一次卷走所有装备与食物的龙卷风,影片开始时借助风力撑伞帆骑行之外,很多时间羌塘安静得如同的夏日的正午。因为无风,居然可以将单层帐篷换成双层帐篷,要知道,让杨得意的事情之一就是选择了单层帐篷,如果是双层帐篷完全无法一个人操作。
    还有每天早晨在太阳升起之前利用夜里冻硬的土地进行一段愉快的骑行,在影片里成了日光下的HAPPY。日出之后或浮沙、或粘土,完全没有体现。以至于没有看过原著的人不会理解受伤的腿的原因。
    杨不是一个鲁莽的人,他不会在湍急的河流中推着满载的自行车强行逆流横渡险些被淹死,他是探路之后一次次搬运的。
    《北方的空地》中有七次遇到狼,电影里为了效果,两匹狼纠缠半部电影,我几乎怀疑我看的是狼图腾,而且赋予了男主强大的主角光环,假的一比。是不是帐篷厂家出了很多的赞助,可惜我没看清牌子,那衣服到是不错,那么多天依然洁净如新。

    关于蓝天,关于仙足岛屿的卡蓝,我没有丝毫的不尊重的意思,不是说她不能成为一部电影的主角,相反这也是一位让我佩服的大神。



    附上某位网友写给蓝天的小诗一首:


    蓝天

    是一个人

    是一个姑娘

    她现在就站在对面 离我不远的地方

    她上网

    她听维塔斯的歌

    她会洗床单洗被套

    她会洗全部的杯子

    她会打酥油茶

    她会和糌粑

    她会煮粥

    她会炒菜

    她会煲汤

    她会做米酒酸奶

    她会逮着谁就让谁给她晾衣服 套被套

    她说 现在最想要的就是一台全自动洗衣机

    她会扭着我 让我帮她除去院子里的那些杂草

    因为那些杂草淹没了她喜欢的格桑花

    她会吆喝我打扫房间

    她会提醒胡须大哥 该吃苹果啦

    因为她狡猾 自己想吃了就提醒旁边的好朋友们

    她看着自己一天萎缩的双腿

    她不会哭

    她会很开心地笑

    因为她明白生活一定要继续

    曾经 她是合格的运动健将

    现在 她是病友们心中的偶像

    去年的6月3号

    她在墨脱 就是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那个墨脱

    半夜的时候

    她从房间里跑出来看满天的星星

    她靠在二楼的栏杆上仰望星空

    可是 那腐朽的木头怎么承受得了她的体重

    她就这样仰面掉了下去 背部着地

    经过很多很多的辗转才从墨脱出来

    从此以后

    她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她必须坐着

    她的下半身完全瘫痪 失去知觉 没有了康复的可能

    每天 她要靠器具站立2小时

    因为 老是这样长时间坐着不动会长褥疮

    她要调节她的肠胃系统

    她要靠腿部辅助支具和助行器才能艰难地向前挪动了几步

    她要走给我看

    蓝天 你的乐观和坚强感染我

    也可以感染到很多很多的人

    所以

    我亲爱的朋友们

    从容地面对以后的生活吧

    勇敢一些

    不要畏惧和退缩

    就像我们的蓝天一样……

     6 ) 情怀不是行骗的接口,江一燕从神坛跌下

    只能说这是一年来看的一部垃圾到不能再垃圾的电影,没有之一。毫无讲故事的能力,没有一点经验常识,就用舆论和西藏把大量的文青骗进电影院,这比那些拍烂片的更可恶。
    勇敢不是傻逼的代名词,梦想不是无知的出走,情怀更不是行骗的借口。把江一燕看成女神的,也该醒醒了,这片子还零片酬赠送!

    我仔细地看完它,只是想让我愤怒的情绪完全爆发!杨柳松的《北方的空地》三年前看过,不说文笔和思想性,就真实性而言,还是相当震撼的。

    这个片子算是把这本书给毁了。。。

    千万万语,不想多说了。只想说,导演,你真牛逼,看片无数,你第一次成功地点燃了我的愤怒!从这点来说,你是五星级的!!!

     7 ) 我与《七十七天》的缘分

    10月30号《七十七天》点映观影回来,就想写一篇影评,也道一道我与《七十七天》的缘分。但一直迟迟未动笔,这其中原因有一部分是我拖延症和懒癌的表现,更有的是一种慎重!

    说起与《七十七天》的缘分,就不得不说两本书——《艽野尘梦》和《北方的空地》。这两本书与电影《七十七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描述了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羌塘无人区。

    羌塘,中国最大无人区。它是世界独有超级荒原,也是最神秘探险之地,深度寒荒,野兽横行……一个不属于人类的死寂区。

    《艽野尘梦》

    《艽野尘梦》记录的是清朝末期“湘西王”陈渠珍援藏、离藏的经历。1909年,陈渠珍随军入藏,参与工布、波密等战役。然而平定波密之后,武昌起义消息传至军中,军中人心大动,哗变四起。陈渠珍身处不同权利帮派的旋流之中,连自保都成问题,无可奈何携百余人由工布入青海、走兰州,以图远离祸患,返归故里。其中这段出藏的经历占全书总内容之半,但危险程度却远高于援藏。离藏之际,同行115人。200余天后,唯7人生还。无人区里一路之上荒野漠漠,狂风萧萧。寒冷、饥饿、迷失方向,无不是对生存意志与人性的拷问。而粮尽时,人性根本种种毕现。没有野物可猎便杀牛马骆驼;杀尽牛马后,竟图吃同行孩童;偶遇善心喇嘛驼队,再起恶心欲杀劫之。其间还有军帐之内的人心倾轧尔虞我诈。是作残酷、凄清、惨烈。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高中,那也是我第一次得知羌塘这片无人区。对羌塘,陈渠珍是这样描述羌塘的:“道路迷离,终日暝行,无里程,无地名,无山川风物可记。但满天黄沙,遍地冰雪而已。”初次了解羌塘的我,就对这片无人区充满了惊叹和好奇。惊叹于这世上真有荒凉死寂的无人区,而且就在我们国家;好奇于它现在的模样,是否仍和陈渠珍时期一样荒芜?

    《北方的空地》

    《北方的空地》讲述的是杨柳松独自一人77天横穿羌塘的故事,他穿越的路线前无古人,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探险旅程。这本书也正是电影《七十七天》的原著。 两年前,我有幸从朋友手中得到一本签名版的《北方的空地》,这本书刚好延续了我对羌塘的认识。与《艽野尘梦》一批人逃离羌塘不同的是,杨柳松是独自一人去横穿羌塘,他说这不是探险,只是探索,对自然,对自我。

    77天,1400公里的藏北羌塘,杨柳松孤身一人,仅靠一辆自行车、两个包袱、部分户外装备、干粮,完成了一次令人敬佩的旅程。

    然而这样九死一生的故事,杨柳松却总是淡淡道来,该沉默的地方沉默,绝不啰嗦。这才是我喜欢的强者:他从来不会眉飞色舞地诉说“哥当年死过多少回”,而是轻描淡写地越过一座又一座山、跨过一条又一条河,直到最终的目的地,把不可能的征服变成现实。杨柳松说“对于荒原而言,我们都不过是光阴驹隙里的过客”。确实,自然就是自然,造物主不会为谁低头,人面对自然,怎样都是渺小的。正如杨柳松走出荒原所说的那段话,“事实上,走出荒原没有想象的幸福感,或是什么成就感,甚至是一种轻度的抑郁和迷茫。巨大的幸福并未如期而至,偶尔的幸福也是短暂。生命是一条贯通的河流,一切皆是没有开始的复始。我们所期望的终点并不存在。” 《七十七天》

    刚开始得知《北方的空地》要被拍成电影,我内心是有点小抗拒的。应该说,我对任何文学作品被翻拍成电影或电视剧,都是抗拒的。因为我始终认为,文字的想象空间远比影片大!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段文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然而影片或电视剧呈现出来的只是创作者的一种理解。而且,现在的影视圈,为了市场,为了噱头,为了迎合大众,为了票房和收视率,很多影片和电视剧都会大肆改编原著,导致作品被改的面目全非。这也是每一个原著党担心的地方。此外,要想拍摄《北方的空地》,绝非易事。制作团队能否冒险进入羌塘去拍摄,还是只是通过后期特效去合成羌塘那个环境呢?对此我都是深表怀疑。因此,对于《七十七天》的拍摄我也几乎没有去关注过。

    直至后来得知小江老师要出演这部电影,我才对这部电影的拍摄有了一丝期待,这种期待源于对小江老师的信任。其实我喜欢小江老师的时间不长,才两三年,始于《有种你爱我》的左小欣。但是小江老师是那种可以无条件去相信她挑选的角色而且每个角色都不会让人失望的演员!不管是外表彪悍,内心柔弱的左小欣,亦是痴情哀怨、敢爱敢恨的慕容秋荻,还是外柔内刚的“大佬”女人可柔……她真的是演什么是什么!

    后来也慢慢地了解到越来越多《七十七天》的消息,得知该影片的导演兼男主赵汉唐,也是一枚户外极限运动的发烧友,他曾登顶过N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连续多年独自驾车游历青藏高原、塔卡拉玛干沙漠、帕米尔高原腹地等。

    为了拍摄这部影片,他真的带领团队深入可可西里、阿尔金、昆仑山、藏北、柴达木等五大无人区实景拍摄,拍摄地海拔平均超过5000米,最高达到了6700米,这也是中国电影人首次探秘五大无人区。期间还遭遇资金短缺,不得不撤出藏区,停止拍摄。等筹够资金,再进藏区进行拍摄的状况。就这样,整个拍摄团队最终历时三年,三进三出羌塘才完成影片的拍摄。而小江老师在这部影片中,为了节约制作经费,更是零片酬出演!

    看到这些消息时,我甚感欣慰,之前所有的担忧也消失不见。因为拍摄这部电影的人也是一群“疯子”,他们身上有杨柳松当初走进羌塘的决心和干劲,也有当今时代人们身上缺失的匠心精神! 有些人,无病呻吟;有些人,为死而生;而有些人,只是单纯想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而已。导演赵汉唐就是这样一个人,谈起拍摄《七十七天》的缘由,他说“活了半辈子,就想干一件自己想干的事儿。”所以他拍了一部只表达不迎合的电影。小江老师也是这样一个人,零片酬出演此片,只为做更纯粹的事,呈现更纯粹的表达。

    而这部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果然不负众望。当真正看到影片中男主被藏牦牛追赶、被洪流卷挟、从龙卷风下逃出生天的场景时,我无不被深深地震撼,也深感自己之前想象力的有限。影片呈现出来的往往是活生生的画面,远比我之前脑海里想象的画面震撼的多。此外,声音设计也非常独特,荒原里的风声、水流声、狼嚎、牦牛奔跑的声音,人的呼吸声伴随着男主的身影不断出现。羌塘无人区虽然不适合居住,但是大自然的美不容忽视。影片很好地纳入了这些魅力非凡的自然风景,每一个镜头都美的让人心碎,每一帧都是一张绝美的壁纸。尤其是中间海天一色的画面。可以说这部影片的画面满足了所有我对羌塘的所有想象,观看这部影片也绝对是一种视听享受,甚至有种“朝圣”般的意义 。当然,这一切都只能在电影院才能感受得到。

    对于大家都在担心这部电影由于题材新颖,排片率很低,我想说的是,即便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但单纯用数据去评判一部作品的好坏是很愚蠢的做法。 记得一位学新闻的朋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艺术和美从来都是,鉴于现实和想象之间,将抽象的感受具化的介质。一个接收者可以欣赏,可以感动,也可以排斥,可以厌恶。但是,用世俗、用数据去比较艺术的表达,一定是对艺术、对美,以及它们的创造者,最大的不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浅薄的世界观,最坦白的暴露。真正的艺术家,最在意的永远是自己的作品。有的人生来就不该属于纷争,他们也不曾在乎无谓的争斗。”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美!】

    但我始终相信,这部充满了电影人真挚感情和浓浓诚意的匠心之作,一定不会被埋没!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仍可以静下心去做一些自己心底真正想做的事的这群人,一定值得被肯定!

    如果你热爱生活,如果你对大自然心驰神往,如果你期待心灵的涤荡,请千万不要错过这部作品《七十七天》!

    我们约定,你会来么 一起赴约会 壮美山河,扎西德勒

     短评

    看得出拍得很努力,也付出了很多。但叙事还是有点笨拙,也缺乏真正打动人心的力量。关键还是我对这些展现都市青年到藏区花样作死的片子一直就没什么耐心。

    10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探险精神从来都值得敬佩,但是处理得这么矫情,只能是文艺中年喝高了。

    1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就为了西藏打四星!江的笑声有些出戏,她看到珠穆朗玛峰那天清晨激动悲愤交加喜极而抽泣那段倒很真实,因为风大空气稀薄且冷。羌塘风光无限好,只是太凶险!狼野牦牛藏棕熊龙卷风融雪性洪水…户外探险,量力而行。杨《北方的天空》,说杨是户外界的乔布斯。感谢老爸老妈还有柠檬的成全。171105

    16分钟前
    • 紫领 爱
    • 推荐

    老实说,导演浪费了一个好题材,从头顺序到尾,中间插叙坐轮椅的江一燕怎么羡慕男主可以穿越羌塘,但是你会发现这两部分切换甚至没有区别,所以跳戏有点厉害。而且没重点😊

    21分钟前
    • 玉木大河
    • 较差

    (剧情)不够(视听语言)来凑。题材与拍摄难度很自然的就拉了好感:但这么一来反而觉得是在看国家地理了。江一燕一如既往的漂亮又有气质,但是她的故事多少有点画蛇添足;如若是赵汉唐独自在无人区“战狼”、斗恶劣天气的故事会更加贴近求生向的《127小时》或是《丛林》。总之能拍出来,是一件好事。

    22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画面非常美,25块钱花的值。

    25分钟前
    • 申由己
    • 推荐

    真•流水账,带着文青特有的高高在上、藐视一切的腐朽的酸臭味,结尾还突变成了神棍片。我觉得导演压根儿就没想明白自己到底想拍啥,项目就匆匆上马了。也许拍成纪录片更合适,或者说真正对户外极地探险感兴趣的话,干脆就去读杨柳松的原著吧。

    27分钟前
    • m89
    • 还行

    同意导演说的,旅行、探险、穿越……并不为什么寻找生命意义的心灵鸡汤,只为想做这件事情啊。所以电影都不必拍。

    28分钟前
    • 惘然
    • 还行

    景色很美,江一燕很美,只是只是理解不了,怎么穿越了羌塘就证明你有自由你有勇气你有理想了呢?

    33分钟前
    • 恋恋风尘
    • 还行

    剧情台词都很弱,唯一看点就是李屏宾的摄影了。

    35分钟前
    • ahbing
    • 还行

    很美的景色,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能有些人生来就是为了梦想和自由,勇敢、拼命地去追寻是他们最想做的。

    40分钟前
    • 美神经
    • 推荐

    那几只狼是花了大价钱,所以不得不用到最后是吧……

    45分钟前
    • 一度的微苏
    • 较差

    1.片名应该叫《战狼》。2.男主徒步70多天,经历了沙尘暴、龙卷风、洪水之后衣服还那么干净,真是讲卫生的好孩子。

    48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2017.11.03 GTS 风光无限好,只是太凶险

    52分钟前
    • Crazy Ivan
    • 推荐

    冲着李屏宾的摄影而来。为了避免拍成纪录片,拍成两条线,可以理解,景色唯美震撼,但刻意的抒情和鸡汤还是有人觉得矫情和遗憾。

    57分钟前
    • Hachiko
    • 还行

    本以为就是风光片,但却出乎意料的好。风景壮阔那是必须的,但导演节奏把握特别好,几个点的处理都特别抓人。配乐特别出色,可磅礴,可清冷……配乐为影片加分不少!结尾很多人讨论,到底穿越成功了吗?结局重要吗?敬,自由

    59分钟前
    • 小黑大白
    • 推荐

    摄影赞,故事弱,演员差

    1小时前
    • Mr沛过日子
    • 还行

    完成度还挺高,高原风光大赞。纯纪实的拍一匹户外孤狼? 没女人没小狼搭理的,野人一样,最后纯靠运气挣扎到被救,唉 ~

    1小时前
    • boks
    • 推荐

    有的人在30岁就死了,还有的人在30岁得了失心疯

    1小时前
    • 妙年
    • 较差

    除了自然景色,其他一切人为的都很差劲,故事差,表演差,台词差。这个片子就是一种极端的中年文艺男人释放自我的意淫。浪费了很好的题材和机会。

    1小时前
    • 🪨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