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恐怖片 老笠

    老笠

    评分:
    0.0很差

    分类:恐怖片香港2015

    主演:郭伟亮,林雪,冯淬帆,曾国祥,姜皓文,马志威,卢惠光,崔碧珈,雷琛瑜,周祉君 

    导演:火火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尸咒

    • 正片

      危险室友

    • 更新HD

      血船

    • 更新HD

      夺命之爱

    • 更新HD

      我心略狂

    • HD

      安娜贝尔

    • 午夜6号房

    • HD

      我们得做些什么

     剧照

    老笠 剧照 NO.1老笠 剧照 NO.2老笠 剧照 NO.3老笠 剧照 NO.4老笠 剧照 NO.5老笠 剧照 NO.6老笠 剧照 NO.16老笠 剧照 NO.17老笠 剧照 NO.18老笠 剧照 NO.19老笠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这夜很离奇,自认废青的阿平来到谜之便利店第一晚上班,先遇上刻薄老板和神经质女同事,转头黑警来借厕所;刚出狱的愤怒老人即兴玩老笠,又有富豪和性感女伴乱入。众人各有故事,各怀鬼胎,一场大龙凤在便利店热闹上演。当炸弹狂徒来袭,最后殊途同归但又意想不到。笑他们太疯癫,只是这个城市病了我们看不穿,导演火火掌控节奏和精警对白非常准确,几位老戏骨交足功课,成就一部港片少见的黑色荒诞困兽斗好戏。

     长篇影评

     1 ) 庆幸香港电影还有拔出颈上剪刀的两秒钟

    作为一部B级片,电影本身勉强够7分,加上感情分也就7.5不能更多了。

    但是,令我惊喜的是在这一派错乱跳脱之后那股近年香港电影久违的“劲”,浑然难掩。

    曾经辉煌的香港电影近来愈迫于政治、人才、票房等诸多原因而雄风不再,佳作渐少,但最大的症结莫过于曾经以小成本为主的主力电影类型濒危,而周边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电影产业在中大成本制作及类型拓展上越来越强势,在这个娱乐产业化、快速化的时代,香港电影已难以凭其特有的“港式风味”
    争取受众,甚至保留受众也无能为力。由此形成桎梏,原来的小成本快速大量制作难以存活,要吃饭只能离开自家小厨房,拼厨凑宴,菜色口味,难以由己。

    而本片,是道料实味足的家常菜,虽然猛火怪味入口略齁,让人想起金像禁片。港人港事一番谐谑,其他的,去他妈的吧。在大导明星纷纷慎言笃行,出于利益、审查、形象等考虑而不能通力重振本土电影的趋势下,香港需要这样这样‘’无从删改‘’的电影保存血脉,当然代价是有的:拔掉脖子上的剪刀杀死那条龙。


    电影本身,有意思的一点是冯淬帆的那段说教,颇同于十年前《AV》里的詹瑞文,同样有曾国祥,电影里的“废青”十年后依然是“废青”,现实里曾已数次导演,港味正宗,究竟几何,再等十年吧。

     2 ) 老笠:最少是年度最佳港片

    今日,刚满三十二岁的我,看这部讲述三十二岁主角的电影,说着三十二岁的李小龙,当然本片与李小龙无关,只关于三十二还依然失败的我们。
    如果不是最后的结局,略有点意外且不好接受,它必然是我收藏的一部佳作。是一部能让我数年都不会忘记的佳作,如前几年的《低俗喜剧》那般。
    整个剧情的发展,是你跟本就想像不到的,不单是用大尺度、cult片来形容。如此荒诞的剧情设定,让人脑洞大开。每个人、每个演员、每一段故事,每一个衔接以及导演某种变态的美感,是这几年港片里所没能看到的。
    而且这片里边还包含了很多东西,一下子我却不知道如何去形容,这正是我不专业的地方。
    比如说后边说华仔那段,有意思。
    前边笑点还不少。
    其中一个女主角的胸太猛了,真的怀疑是假的。
    有些台词也超赞
    二十年后,华仔还是华仔,而你已经从小朋友变叔叔了。
    辣就好了,辣就是痛,痛就是死不了,我们做人,宁愿痛,都比没感觉好。
    理想分是8分,看总评分太低了,有些垃圾故意评1分,所以给个9的高分拉回来。
    另外,这确实有点像《夜店》……怀念当年的《夜店》啊,很多好片都是被埋没的。


     3 ) 做人,会痛好过没感觉

    老笠,在港语里,是打劫(Robbery)的意思。

    废青阿平是典型的香港高压环境下无力改变现状的青年一代的缩影,经济无法独立,与父母哥哥挤在狭小的公屋里,哥哥与情妇在上铺做爱,父母在一旁干架,阿平盯着电视屏幕中的李小龙,喃喃自语,“李小龙死的时候是32岁,是神话。我今年32岁,还有很长时间不会死,是笑话。”

    阿平代表的这一类青年,既没有改变现状的能力也缺乏改变现状的欲望,对社会外界的一切讯息趋于麻木。他们活着,又好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生命。

    这一晚,阿平因为上班第一天就请假被炒了鱿鱼,又因为付不出酒钱而被朋友抛弃,继而游荡到一家24小时便利店打算打工挣点钱,荒诞的一夜就这样开始了。

    精明奸诈又大腹便便的便利店老板,对外貌格外在意的女店员,上了年纪却雄心依旧的前强盗犯,目中无人的企业大亨,身材火辣却性格软弱的外科医生,脾气火爆的在逃杀人犯警察,生无可恋的个体经营户。

    这一伙人在便利店中上演了一幕幕黑色荒诞短剧,浓烈鲜明的电影画面,黑暗的人物性格走向,强烈的反差与冲击感充斥着整部电影。

    每一个人物,都在属于自己的个人命运中抗争着,都想做天亮前最后活下来的那个人。废青阿平在这一夜,做足了这辈子不可能实现的英雄梦,摆脱了懦弱犹豫和冷漠,又重新拥有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活下去的动力。但英雄梦总归是梦,阿平燃起的斗志最终被子弹击穿,死去。

    死去的阿平,看到了真相,每一个鬼魂都卸下面具,露出真我。那些狰狞扭曲的表象底下,是小人物被命运枷锁禁锢的呐喊,对生活血腥暴力的还击。看到这些人连死去了都还在对抗着命运,感受生活的痛感,阿平这才真正的活了过来。

    活着的时候个个都觉得自己没得选,生活太苦太累,只剩下去死。死了之后却没命了也要拼命,大费周章,折腾得天翻地覆,只为了一副谁也看不上的躯壳。

    所以,做人会痛好过没感觉,会哭好过哭不出,活着永远比死了有得选。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DING(DING0612_),谢绝转载]

     4 ) 我还挺看好曾国祥的

    故事概念不差,但是制作稍显寒酸,所以时而出戏时而入戏。

    姜皓文总是有点用力过猛。结尾受贿那个场面也太随便了,哪有一对三的。

    林雪是有明显的口音吧,又有寓意?现在看港片看不懂寓意简直会被瞧不起。

    卢惠光出场的反应真不错。捆绑大胸女那段是典型的港片恶趣味,今时今日都显得落伍。打劫几次都不关店门,半夜三更小孩子出入,这种情节上的不合理到最后结尾也算是给圆了,差强人意。但是即便有这个结尾兜底,前面也应尽量符合逻辑不要让观众出戏——暂下不表,是评书的说法,电影除非先让角色问出来,不然观众会以为编剧疏漏又得强脑补——这年头观众真的不相信职业工作者的。

    我的反感是从美图(开头她人和照片有反差,可见大家对美图秀秀多么反感啊)因为毁容而爆发洪荒之力反击开始的。我并没有把她当丑女,如果真化妆到丑样,再结合后面阐述的这个角色的遭遇,那还合理一点。她的正常反而又坐实我的偏见——男性对女性样貌的不宽容和judge起来的理所当然简直是香港特色。爆基佬丁丁这个反转情节非常不友好,基佬简直连流氓都不如。勃起就代表变心这种想法,放在情侣吵架都觉得是缺乏常识的无理取闹,真是觉得如今的青年还不如二十年前的《烈火青春》想得开——的确是不如。

    差不多从此开始点开弹幕,让自己可以看下去,冯淬帆的黑化更奇怪,完全依赖结尾来强行合理化。幸好,有结尾,调子表演都是对的,才扳回一星。

    对曾国祥印象不错,《鬼计》《PTU绝路》,这部也不错,港片杰青。

     5 ) 那些没有在大陆上映的电影之《老笠》,非类型片荒诞风格告别戏谑闹剧

    老笠,在香港来说是打劫的意思,这是一个发生在一家大型便利店连环打劫杀人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背景和场景设置有些熟悉,不过结尾相当出人意表。主人公名叫刘建平,废青一名。何为“废青”,简单地可以直接地理解为最底层的屌丝。

    暴力的循环轮回 在这个便利店里面,每一次当观众以为坏人已经被打倒,人质将会得到释放获得新生。第一回,魔警枪杀了自己所有的同僚之后,开始挟持所有人作为人质,在这个阶段中,黑帮大亨死去,士多店小商贩吞枪自杀。 第二回,女孩美图将魔警制服,所有人的挟持危机得到解除。就在这个时候,便利店老板枪杀了自己的受伤妻子,他拿起警枪接替了魔警的位置。老板用计算器计算,向每个人收钱,作为铺面的经济损失赔偿。老板将美图的未婚夫引来,竟然揭穿其为同性恋的秘密。美图意气之下开枪打伤了未婚夫的重要部位。正当老板引导未婚夫枪击美图和刘建平之时,老嘢拔开了他颈部大动脉上的剪刀,血液喷张倒地而亡。 第三回,老嘢首先击毙了美图的未婚夫,他站起来,影片画风特变并伴随背景音乐。老嘢把接下来的两颗子弹给了两位女士——美女医生和美图。既消灭了火辣身材的外在美丽,也毁灭了为同伴挡枪的内心善良。最后,刘建平挑衅老嘢向剩下的那个炸弹开枪,就这样所有人全部死亡。

    老嘢的社会理论 老嘢说,社会跟娱乐圈一样,一线的红星,过了几十年仍然是一线。三四线的跑龙套则永无出头之日。他举了刘德华的例子,刘建平无法反驳。片中那个换玩具的小朋友叫刘建平做叔叔,当刘还是小朋友的时候,大家都叫刘德华为华仔。今年刘32岁,华仔仍然是大家的华仔,而刘就变成了小朋友口中的“叔叔”。 老嘢是最后一名持枪者,杀了5个人,也是数量最多的一个。他出手开枪很迅速很决绝,既不玩变态的游戏,也不听动人的说辞。他甚至不给机会你思考遗言的造句,就这样轻松地结束你的生命。因为他对社会感到绝望,因为在他的世界里,这个社会没有给过他任何一次新生的机会。他认为烟斗是用来享受的,所以他从来不点,因为他在受罪不在享受;他认为女医生虽然性感无比,但是自己年老体弱无法消受,所以一枪了结这肉体。老嘢蔑视刘建平,认为刘虽然逞得一晚英雄,就算能见到明天的太阳也依然是废柴一条。对就是废柴,老嘢是这么称呼那位台型十足的坐馆大亨,不过当知悉别人的身份时,老嘢的手发抖了。他的末世社会理论让他的内心得到平静,可以将自己潦倒的一生都归结到社会。 废青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一名废青,刘建平在影片开头就提到只要不惹到我,不影响到我就可以了。只要还能苟且偷生,他就可以不上进、不争取、不抵抗。他就可以继续在拥挤的笼中继续吃面。然而这些价值观并不影响他在关键时候,成功拆了第一个炸弹,拯救了所有人的生命;砸烂玻璃展示柜,将限量版公仔玩具换给稚嫩的小朋友;当美图遭到未婚夫欺骗和抛弃时,挺身而出告之“你还有我”!老嘢指责他,即便他今天做了一晚的英雄,明天走出这个大门,你刘建平又会跟平时变得一样。 废青这种懒惰的心态,很有可能就被老嘢说中,他不去对抗周遭的环境并不是一种伟大的隐忍,而是将自己做人的底线不断放低再放低,直至满足生命的最低要求。就像他能够忍受破败混乱的家庭生存环境,从没想过改变,却会为了一件高级名片衣服而爆粗。因为这是刘建平唯一的一件名牌,他实在是太微不足道、太可怜了,那件被血染红的名牌将这种最底层的现实和心态暴露在他的面前。他无法回避,内心无法平静,唯有爆粗来获得片刻的宣泄出口。 影片最后令人意外,也是出彩的地方,以上提到的种种剧情并不是发生在一群活人之间,他们的死因延续了便利店故事闪回的剧情。但是制造这一场混乱抢战的原因是要找一个人来上身。结果,每个已故之人都嫌弃刘建平的躯体,刘深深体会到了这种来自天地人三界的厌恶。在这种情况下,刘建平终于顿悟了,想给自己再一次的机会,他举手,询问可以要回那具躯体,大家都乐意地让给他。于是,他从爆炸废墟中醒来。刘建平经历了一次这么彻底的“没人要”,他过往的无所谓和苟活价值观都被逼烧成灰烬。全剧终。


    作者:令希丰 公众号:影逅 日期:2016年6月12日

    官方海报

     6 ) 不管怎样只能活下去

    许多年了,香港电影弥漫着一股挥之不散的沉沉暮气。谁都不是那个谁了,曾经的天马行空与英雄血气皆垂垂老矣,只能怀旧,怀旧。眼看着当年的韩国徒弟一骑绝尘,自己却靠着满脸赔笑地往大陆送盒饭糊口。幸好大陆人嘴不刁,送盒饭也能送成暴发户。可是过不了多久大陆人就会发现一个事实,香港的外卖和自家的快餐味道越来越一致,原来是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指定了配方。没去过香港,却从港片中深刻体会到香港人活得很纠结。有时候我会想:我们的文化可能真的存在一个神秘的黑洞,它能把我们的一切智慧和创造性都吸纳进去,把我们变成一群无知无明的困兽。《老笠》无疑是今年到目前为止最令人振奋的港片,把港人的困兽之境酣畅淋漓地呈现无疑。深深的颓丧、迷茫、绝望,深深的愤怒、呐喊、反抗。漫长而广袤的个体人生和众生相被急剧缩小,地理和政治上的香港都浓缩成深夜小小一家便利店。题材颇似《夜店》,内容和意义却超过《夜店》很多。我们不是香港人,我们体会不到香港人的绝望,我们的思维长期以来被一种奇怪的逻辑占据:人与人之间从来不是平等的契约关系,而一定是主从关系。我养你,你就一定要卑躬屈膝;你养我,我就一定要感恩戴德。人与人始终不能处在平等的位置上,以卑贱为荣并齐心合力把高贵拉下马,在比自己卑贱的人面前又盛气凌人。理解了这一点,或许才能明白为什么会有“*中”。这事改变不了什么,本质上就是绝望。《老笠》的结局是一次超现实主义的重生,却不是新生,唯一的改变是死加固了对生的信仰,尽管这个生仍旧是死前的生。如同过年,除夕对旧年期期艾艾,初一对新年喜笑颜开,浑然不觉新年就是旧年的反复。不管怎样,你只能活下去。

     7 ) 三十多岁的你,这部港片不能错过

    微信公众号:燚见(ID:xiaoyizhijian)
    这部电影的开篇是这样的:男主角穿着睡衣,叼着雪茄,在落地窗前俯瞰香港。
    他并不掩饰自己的富豪身份。
    紧接着,镜头回拉, 他的房间躺满了各种只穿内衣的美妞儿。


    更加紧接着,打回现实。
    土豪身份只是意淫。
    这个32岁的年轻人和老爸老妈以及哥哥嫂子住在一个狭小的公屋。
    老爸老妈整天都在打架,他们认为这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哥哥又在上铺哼哼哈嘿,可是嫂子明明回了娘家,上面那女的到底是谁?
    这些都不重要,只要没有惹到自己就好。
    他依旧看着电视,吃着面。享受着乏味无聊的人生。


    他想要逃离这个家,可也只是想想,如果能做到,也不至于等了三十多年。
    但这些丝毫不影响他穿着自己唯一的一件名牌上衣上街瞎晃。
    如果不是溅上了跳楼女的鲜血的话,他那件名牌或许可以穿很久。
    是的,这就是命。不会因为你很衰而对你仁慈一些。


    他选择了到便利店打工。
    却遇到了神经兮兮的女同事和奇葩的刻薄老板,以及到便利店借厕所的古怪警察,刚出狱的反社会人格老人,还有兑换公仔的小朋友,大亨和性感女伴等人。
    本来互不相干的一众人,却因为一个小摩擦而产生了交集,并且激发了各自心中的恶,不过几个小时的时间,人们在便利店完成了各自变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选择。杀戮相继发生,反转不断上演。
    之后的一幕幕真实又戏剧。


    人性到底有几种可能?
    每个人都在压抑自己?
    只是缺少适当的时间点?
    来自社会,还是家庭?
    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病?
    问题就一定需要答案吗?
    好吧,我承认自己也凌乱了。
    答案在风中飘啊飘,地上人儿在地上追。


    电影中的老者有段话:刘德华这么多年依旧是主角,依旧被人们称之为华仔。可是你,已经从当年的小孩子变成了小孩口中的叔叔。社会也是娱乐圈,有些人可以永立风头,而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上位,就是临时演员的命。
    老者无情地揭示了一个现实,这段话也命中了他的内心。换个角度想想,照这样下去,老者何尝不是多年后的自己。
    当你习惯了一种惰性模式,以后只会越来越习惯,也就意味着难以改变。
    你可能一辈子都是一个人生的十线演员。


    但人生是很奇妙的事情,也许你听过很多道理,都过不好这一生。
    可是,当有一天,一个瞬间或一个事件,让你有所感触的时候,你就会有新的想法。
    就像电影最后,灵魂出窍的年轻人看着自己的尸体,所有鬼魂都不愿意附他的体,因为觉得他是废青(废掉的青年)。被人嫌弃已经很丢脸了,没想到连鬼都这么想。
    这是多么重的打击,多么痛的领悟。


    所以,32岁的他终于被唤醒了。
    致三十多岁的我们:找到自己,认识自己,一切都来得及。
    最后,推荐《老笠》这部香港电影。
    更多文章、电影资源,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燚见(ID:xiaoyizhijian)
    燚见——一个新乡八零后的生活态度。关于电影、书籍、美食、音乐。

     8 ) 港片真的死了吗?

    和《僵尸》差不多一样的结尾逻辑神反转,为这部本来就已经极其惊艳的cult电影更上一层楼。
    这些年港片江河日下,老一代的香港电影人,其实不应该叫他们香港电影人了,因为他们身上的“香港”标签已经没有了,他们和内地导演炮制出来的垃圾烂片是一样一样的,做快餐电影现在是人家的主业。
    从2010年的《打擂台》开始,接着《僵尸》,《踏血寻梅》,再到现在这部《老笠》,基本上港片的话题性电影和精脉都由现在的年轻人在担当。即使是专注于拍港式文艺片的老人家陈果,其对香港社会的触觉上的敏锐性,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感相比他年轻的时候,都差了不是一般两般,这点从他的近作《开往大埔的红VAN 》即可看出。
    我们来看现在活跃于本港的、并有志复兴港片的青年演员是哪些人?70末85前:黄又南、曾国祥、麦浚龙、翁子光、火火、郭子健…… 我们可以把这批人称之为“后彭浩翔时代的香港电影人”
    再来看和他们配戏的老戏骨都有哪些人?: 吴耀汉、冯淬帆、泰迪·罗宾、梁小龙、邵音音、陈惠敏、林雪、惠英红、廖启智、陈友、卢海鹏 ,这批人我们同样可称之为“前四大天王时代的香港电影人”。
    香港影坛现在就是这个样子了,老的老,少的少在留守,在内地较有影响力的一班中坚力量全部北上……
    近几年港片由于快餐电影市场的冲击,艺人换代青黄不接,为圈钱不择手段等因素,已被折腾得残花败柳,鲜少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但这部特立独行的「老笠」,却让人看到了久违的港片之魂。
    在网上看到《老笠》的时候,已是2016年6月。而这部低调的另类港产片,早在去年夏季就问世了。但它备受两岸三地影迷关注,却是这三个月的事。
    但就是这么一部慢热的电影,就算不是一出杰作,至少也能证明香港本土电影一息尚存。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初引起争议的一部与陈奕迅代表歌曲作品同名的电影,这部短片合集创作制作水准并不比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作品高多少,却因为其中的情绪表达和主旨立意戳中了香港电影金像奖评委的G点(注:笔者不想让广大香港朋友背这个锅),于是在只有一个提名的劣势下,拿下了最佳影片奖。而《老笠》的存在,无疑是对(主动或被动)肯定、认同这部获奖电影以及它的思想表达的港人的一个嘲讽。
    电影故事改编自同名舞台剧,所以本片也保留了舞台剧当有的戏剧性与冲突性。在喜剧的气氛之下,无时不刻不在透露着荒诞和怨气。
     不过,这都是用主流的标准得出的评价,有一种区别于主流电影的电影类型,叫CULT片。《老笠》就是典型的CULT片,而且它也是一部很有建设性意义的CULT片,至少对于香港是这样。
    B级片指低预算、多元素,场景偏少,谈不上大制作的那些电影,这部老笠,就集结了一票谈不上大红大紫,但却演技精湛的著名港配。
    老笠在粤语中的意思是“打劫”故事就围绕在一家24小时便利店中,形形色色的人都来“打劫”废青、大亨、魔警、变态、同妻、流氓,蜂拥在这个小店中剧情一次次的反转再推翻,让你根本猜不到结局有暴力有血浆,又情色又荒诞,全片充满了黑色幽默和影射。
    影片剧情开展到三分之一后,各色人等的来路一一揭晓:三陪原来是医生,大亨身患不治之症,老劫匪不是个简单的劫匪,老板不是个称职的一家之主,就连女店员也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去......一个个都是有故事的女同学,哦不,极品人物。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当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奇葩。对于人生绝望的他们,几乎都逐渐放下脸面,暴露自己癫狂过火的一面,只有废柴青年还保持着积极的信念。
     乍一看很狗血,但如果联系香港的发展历程,你会明白这绝不是无缘无故的“洗白”“黑化”。香港由上世纪末的繁华,到如今的毫无生气,这十几年间,难道就没发生过什么吗?真的就是回归的代价吗?知乎有个网友写过,对一个人而言,世界对待你是善意还是恶意,很多时候不取决于世界,而是取决于你自己;同理,对于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而言,能否经得起时代潮流的考验,往往也是取决于这座城市、这个国家本身。
    经过一场赌命大爆炸,死后成为鬼魂的废柴青年意外发现,便利店里的各路奇葩除了他自己之外,其实都是鬼魂,也就是说,之前都是一帮鬼魂在他这个唯一的活人面前做戏,为的就是争夺他尚且年轻的肉身继续活在人间。
    这样一来影片就足够点题且有现实隐喻了:影片前半段,老劫匪到便利店“老笠”;结局一帮鬼魂“老笠”废柴青年的肉身;现实上改革开放后,香港的经济生力军贪图眼前的利益,过度消费现有的资源,“老笠”了香港的未来和下一代人的发展空间。
    结果大家都看到的,香港(还有台湾)产业空心化,经济发展后继无力,而大陆也存在着诸多经济问题。要想发展得更好,最好的办法只有重振旗鼓,改头换面,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然而上一辈人一方面又放不下曾经辉煌的过去,一方面又对新生代各种嫌弃,就好比片中便利店的鬼魂对废柴青年的肉身各种不满意。
    一个曾经发展滞后的经济特区尚能勇于在新起点重新起跑,那么一个活力大不如前、但一息尚存的国际化城市也可以做得到!港片还没死,香港也还活着,希望和机遇还在!那些以“香港将要灭亡”为噱头哗众取宠的港灿,本身就已经死了!

    <图片6>

     短评

    果然一萧条就拍B级片,管中窥豹看看香港多困顿与绝望。

    6分钟前
    • 大蒂茎蕾
    • 推荐

    结局画蛇添足 到最后一枪就可以了 否则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线索都是后置的 也就全无公平性可言 没必要强行逆转 剪得一般 后半的节奏勉强架住 倒是比今年看过其它几部同类型港片要好些 林雪、老冯和曾二的演技都值得一看 cult枪戏软色情之类却乏善可陈 可看可不看

    7分钟前
    • 文泽尔
    • 还行

    李小龙死的时候32岁,是神话,我今年32岁,还有很长时间都不会死,是笑话

    10分钟前
    • Marty McFly
    • 还行

    說好聽是致敬 說不好聽是新人扮內行。留意到了不錯的dramatic色調,幾處笑料都來自於致敬惡搞,人物性格塑造有些欠缺,如突然出現的林雪老婆除了切入背景外毫無意義,結尾沒什麼韻味,也不帶驚喜。但總得來說一點環狀結構,一些滿是粗口和血漿的昆汀,再來一個斯坦尼康的開頭,算是這樣咯?

    12分钟前
    • 虚茧
    • 还行

    故事略浮夸,人物范儿不足,摄影烂,呆,闷,像电视剧一样运镜,给彭浩翔拍,估计会好一些。类似被打劫的超市一夜故事,不如杨庆的《夜·店》。

    14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29/3/16 @ Metroplex (40th hkiff)。3星半,節奏和拍攝手法太重舞台劇味道,劇本對白偶有佳句。好久不見的馮淬帆簡直老馬有火!

    15分钟前
    • KLY
    • 推荐

    不好看,故弄玄虚装模作样,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地为反转而反转。要看一夜里发生的故事,去看《PTU》;要看便利店,去看《夜.店》;要看店员,去看《疯狂店员》;要看反转,去看《三分之一》;要看低俗喜剧,去看彭浩翔;要看无厘头,去看周星驰;要看CULT,去看昆汀和罗德里格兹。

    20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较差

    很顺畅的故事,各种反转和意外,最后的浓鸡汤猝不及防。音乐塞的特别满,好在都不算难听,港摇美摇电音放克什么的弄了一堆

    24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3+] 其實都不錯呀,可以再玩盡啲就好。你話曾國祥同馮粹帆同歸於盡有無政治隱喻先?

    29分钟前
    • cowb
    • 还行

    港产片少见的黑色类型,有点瓦伦蒂诺的意思了。

    30分钟前
    • Marilyn
    • 推荐

    有昆汀的影子,只是劇本跟節奏掌控上還是有點幼稚,感覺可以玩得更大,現在則有點太離地得來又不夠放開,卡在中間,不過還是港片少見的,值得支持,美術和攝影風格還是可圈可點,演員的組合也很有意思,最大的問題可能還是劇場味太重了點。

    31分钟前
    • DINGAYIN
    • 还行

    This city is fucking stuck

    34分钟前
    • feelzero
    • 还行

    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这是电影存在的意义,喜欢多角度解读但极厌恶换着花样儿去诋毁。

    36分钟前
    • Hey Johnny
    • 推荐

    有几个地方逻辑不清,不过为了这么带劲的过程值得忍。现在的港产片可能因为投资少了,伸手来管的也少了,所以拍起来反而有种歇斯底里的快感。要是开头走隧道的时候暗示意向做得明显点,人物与男主关系做紧密点,最后结尾让男主在隧道里醒来,这片就能封神了

    38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阴府鬼店一夜游。

    41分钟前
    • chan
    • 还行

    港产神级cult片 一个半小时全程无尿点…曾国祥马志威两位靓仔很性感

    44分钟前
    • 荒人
    • 推荐

    行尸走肉的救赎

    46分钟前
    • Carf
    • 推荐

    就喜欢这种一本正经的扯淡,一言不合就爆头,猝不及防就反转。喜剧其外,悲剧其中。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49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香港較少見的擺明車馬的cult片,可惜是畫面雖然有 cult味,但骨子裡依然太保守,而且扭橋位突兀了一些;本片一眾老戲骨演出倒是可觀的。

    54分钟前
    • 過客
    • 还行

    又见冯淬帆。昆汀风混港味,想法和立意可以,但部分桥段比较刻意,鬼马荒诞之余略显乏味。评论别遇到便利店就瞎扯《夜·店》了,早在89年香港自己就有部《夜疯狂》在先了好吗

    56分钟前
    • LeungChanXXX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