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三体

    三体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中国大陆2023

    主演:张鲁一,于和伟,陈瑾,王子文,林永健,李小冉,张帆,白客,涂松岩,寇振海,王传君,何杜娟,赵健,张峻宁,马东,高亚麟,季晨,梁振华,唐家三少,郭靖宇,江南,侯鸿亮 

    导演:杨磊 

    猜你喜欢

    • 第04集

      沸腾的群山 2024

    • 第6集

      消失的大象

    • 第21集

      执行法官

    • 第24集完结

      我家娘子惹不起

    • 第32集

      颜心记

    • 第8集

      你比星光美丽

    • 第19集

      时光代理人 2024

    • 第32集

      海天雄鹰

     剧照

    三体 剧照 NO.1三体 剧照 NO.2三体 剧照 NO.3三体 剧照 NO.4三体 剧照 NO.5三体 剧照 NO.6三体 剧照 NO.16三体 剧照 NO.17三体 剧照 NO.18三体 剧照 NO.19三体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2007年,地球基础科学出现了异常的扰动,一时间科学界风雨飘飘,人心惶惶。离奇自杀的科学家,近乎神迹的倒计时,行事隐秘的科学边,神秘莫测的《三体》游戏……纳米科学家汪淼被警官史强带到联合作战中心,并潜入名为“科学边界”的组织协助调查。迷雾之中,汪淼接触到一个名为ETO的 组织,发现其幕后统帅竟是自杀身亡的科学家杨冬的母亲——叶文洁。随着ETO与作战中心你来我往的不断博弈,汪淼和史强逐渐确定《三体》游戏中的世界真实存在。而所有事件的源起,是两个文明为了生存空间,孤注一掷的生死相逐。在联合作战中心及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汪淼、史强等人坚定信念、重燃希望,带领大家继续准备着在今后与即将入侵的三体人展开殊死斗争。

     长篇影评

     1 ) 如果要「客观」评价剧版,还请先「放下」原著

    我看到很多人都在说剧版《三体》非常「忠于原著」,甚至「照搬原著」。 如果大家都是原著党,且对原著里的故事非常熟悉,那么照搬原著这种事,就相当于承认了剧版只是把「文字描述」单纯转化成「人物对话」,就相当于在说剧版除了这个再没别的优点了…… 但我认为剧版即使暂时抛开原著不谈,它的影像化处理仍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毕竟剧版《三体》是一个独立的影像化作品,既然是独立的作品,那么我就想先暂时忘记原著和我已知的故事,去客观评价一下剧版。 目前已经播出的四集,算是对三体世界的一个背景铺垫。 判断一部剧是不是好剧,其实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你看完这一幕的剧情后,还想不想看下一幕,看完这一集后,还想不想看下一集…… 假设你从来没有读过《三体》原著,剧版一上来就讲死了一大堆科学家,你想,这帮搞科研的头脑都不笨,一群聪明人有啥想不开的要去自杀?你好不好奇,想不想继续看下去? 那个叫申玉菲的,为啥能这么神通广大,实验结果没出来就未卜先知?她怎么做到的?你想不想知道? 还有汪淼,他研究的那个「纳米飞刃」究竟有什么了不起的,会让申玉菲和她背后的势力忌惮,还要逼迫他必须终止实验? 「倒计时」是怎么做到的?申玉菲说「整个世界都将为你闪烁」又是什么意思?你看完这些,还想不想看后面的剧情? 我知道,你肯定要说我都看过原著了,我知道后面是怎么回事。 但是假设你没有看过,你没有先入为主的用剧透过的视角去看这些,就会发现前四集的悬念铺设是非常成功的,这个剧情节奏也不比那些美剧差多少。 有一个很著名的戏剧理论,叫「呈现」优于「描述」。 我举个例子,假如戏里有一个人物非常冷,那么如何让观众知道他很冷呢? 「描述」就是直接让这个人物说出“我很冷”,而「呈现」则是让人物表演出打哆嗦的动作,这样的话就算他不说他很冷,观众也知道他很冷。 因为「呈现」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所以它比「描述」更能让观众理解和共情什么是冷的感觉。这就是「呈现」优于「描述」的原因。 其实《三体》的原著作者刘慈欣,在想象力层面虽然厉害,但他在文笔和人物塑造方面却稍逊一筹。 当然,瑕不掩瑜,这一点并不影响《三体》成为杰出的科幻小说,也不影响大刘是杰出的科幻作家,但剧版对这一点做出的改进也是不能忽视的。 我认为一部科幻剧要做出好的「呈现」,按照难度依次分为「人物塑造」、「剧情推进」和「理论思想」。尤其是最后一点最难,因为它最抽象。 先说「人物塑造」。 我前面说刘慈欣不擅长人物塑造,如果你看原著,就会发现大刘笔下的人物都是靠对话的内容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的。 像是动作、神态、情境、氛围这些就没有太多好的呈现了。这或许是因为大刘是理科生,不屑于在文笔上精雕细琢吧…… 反观剧版。我认为目前出场的人物,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申玉菲。 她说话的语气冷冷的,淡淡的,看上去没有任何攻击性,但其实她对交谈对象和场面有很强的掌控力。这些都是依赖演员的表现力呈现出来的。 比如,她的眼神就似乎在告诉你,我已经明白了一切真相。接下来的一切都在主的掌控之中,没有任何意外。 尤其是在面对汪淼的时候,她表现出来的感觉,就像早已看透了汪淼的恐惧和迷茫,同时又没有任何同情的反应。 她看汪淼那种疏离淡漠的眼神,就和她看窗户上的一只虫子一样。当然,这种疏离淡漠本身,对于角色而言仍是十分迷人的。 除了她,大史,汪淼,常伟思都是通过演员本身的表现力在塑造角色,让角色形象更加丰满,我认为这填补了原著角色塑造的不足。 再说「剧情推进」。就像前面提到的,前四集的悬念铺设,剧情节奏,放在小说里需要好几十万字的长篇累牍,如此大的信息量,却都能浓缩进几十分钟的剧情里,这就很了不起。 最后我想重点说一下「理论思想」。 既然这是部科幻题材的作品,那这里说的理论思想,自然就是指科学的理论和思想。 我很认可卡尔·波普尔对于「科学」的定义,他说:“所谓的科学,就是尚未被证伪的假说。” 这是什么意思呢?还是举个例子吧。 哲学家休谟有句名言:我们永远都不能确定明天的太阳是否会照常升起。 虽然我们已经用过去千百年的经验证明,太阳每一天都会从东边升起,但我们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证明「明天」也会升起。 因为只要「明天」没有到来,那就不能「确定」太阳是不是会升起。 所以,即便我们人类已经用千百年的时间总结了这些有关太阳升起的「经验」,总结了这些「规律」。我们仍然不能把话说满,一口咬定它明天一定会升起。我们需要对此保留必要的怀疑态度。 什么是严谨?这就是严谨。所谓的科学理论,也应当遵循这样严谨的态度。所以,我们才会说:科学是尚未被证伪的假说。 也就是说,由科学实验总结出来的「规律」和「经验」,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情景下,被证明是有效的。但不能保证它永远都是有效的。 我认为剧版做得很好的地方,就是把科学理论的这种「假定性」诠释得很清晰,没有那种民科般的“信誓旦旦”,像真的掌握了什么“真理”似的。 虽然这看上去是个很小的细节,好像不值一提,但是作为一部科幻剧它确实传达了一种严谨的看待科学的态度,没有误导观众。 另外,剧中对于科学理论的呈现,也是做到了严谨和通俗的平衡,堪称「保姆级」的讲解。 毕竟科学理论大多都是抽象枯燥的,对于缺乏相关知识背景的普通观众而言,很容易就听蒙了。 就像剧中出现的粒子对撞实验,它的实验结果发现「规律」已经完全消失,这个结论其实预示着人类将失去对世界的理解。 问题是这么可怕的结论,要如何「呈现」才能让普通观众意识到它的可怕呢? 剧版除了用台球来类比对撞实验,还用台球飞出地球的特效加强这种恐怖感。一瞬间就让我们理解了科学家们为何会崩溃自杀。而且,这种恐怖感的营造,也在汪淼看见「倒计时」后很好的延续下去了。 总之,我们初读《三体》原著时的惊艳,以及我们对于故事后续的预知,在很大程度上会让我们忽略剧版的好。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你觉得剧版拍得「还行」,那它实际上就是比「还行」还要更好一些。 当然,目前只播出了四集,我还是期待它后面能带来更多的惊喜,至少以目前的表现来看,这个可能性还是有的。

     2 ) 国内目前最好的科幻电视剧

    三十集已经全部看完,由于是一次性放送,就不再逐集说了,直接来个总结。

    你们可以不喜欢它,不去看它,但不能否定它。

    整部剧以尊重原著的态度大部分地还原了原著中内容并做出了合理的改编,虽然在前几集中有了一些瑕疵,但在之后的剧集我们能感受到这部剧正在渐入佳境,基本上从第十集之后就很少出大问题了。不过作为剧中的工具人,做的最不好的就是沙瑞山了。且不说表演浮夸,所应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删掉后两处戏份几乎不会影响这部剧的情节。还有遗憾的是,疯狂年代没能拍出来太多,智子工程那部分也拍的太快了,没给人反应的时间,以及一些涉及到价值观的对话也被删去了。

    总的来说,这部剧完全达到了期望,对三体迷来说是一个满意的答卷,希望以后能越来越好。

    对于那些无理差评的言论,我建议不用过于理会。与他们理论永远不会使他们改变想法,我们最好的武器就是沉默,让它为未来的人当个笑话吧。

    说个题外话,在我看了大量的评论之后发现,真正对剧情有清晰了解的其实并不多。基本上分为以下几类:

    1.看过三体原著,但是时隔较久,剧情基本上上靠印象。这类人大多对细节上的内容记忆都很模糊,所以评论就显得胡言乱语。

    2.看过广播剧,我的三体,或其他三体小说衍生作品的。与第一类人特点相似,而且看广播剧的这类人对剧情会更模糊些。因为声音作为信息载体的话,它相比文字是不利于记忆的,你只能顺着广播剧线性地阅读。而文字可以来回往复地看,也便于理解。所以大多所谓云读者可能是出自这两种人中,不过我觉得说他们云的也不准确,其实他们只是凭印象说话,没有取证而已。

    3.最近完整看过三体原著并且是连续性的。对于剧情细节都了解很透彻。这类人是少数,毕竟现在很少人有大把时间来读小说了。

    我还是希望大家对剧情有所怀疑时,先翻阅原著求证一下,再发表言论,因为有可能原著里真的有。我自己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所以目前也是在跟电视剧同步看小说。

    以下是零散的一些评价:

    第十三集至第十七集:

    节奏很稳定,十五集出了大彩,可以说还原到了极致。十七集的片尾广告和花絮真的很讨人厌,破坏了剧的完整性。

    好消息是:从22集的预告来看,惹人众厌的慕星终于是领了盒饭。

    第十二集:

    遇到慕星就开三倍速,看看台词就得了。徐冰冰至少还能养养眼,慕星是真的没法看。除了这点其他都比较完美。

    第十一集:

    没法说。

    这一集被剪得只剩三十几分钟,本来这应该是叶文洁最绝望的时刻。内容上的缺失使得观众不能完全体会到叶文洁对人类的厌恶,对世界的绝望。就这点人人都知道的事,总忌讳个什么意思,实事求是的道理如今都忘干净了。唉,现实的引力是在太沉重了。

    第十集:

    成功把外星人的心锚种下,一切事实即将浮出表面。有一说一,现在看徐冰冰感觉有些可爱了起来。

    红色往事拍得非常完美,几乎是一点不落地还原了原著。不要嫌节奏慢,原著真的也是这样的节奏。

    第九集:

    还是铺垫,但有一说一,为什么看慕星总会不舒服,她还不如徐冰冰顺眼呢。

    第十集开启叶文洁线,到这里故事才真正有意思起来。

    第八集:

    这一集还是平淡的剧情铺垫集。只有一点问题:沙瑞山的那段戏没什么太大必要。

    第七集:

    没有什么多说的,可以吹爆了。这集完美还原三体游戏,这就是游戏应该有的画面,不像某画连游戏实时渲染都比不上。

    现在明白原创的角色是为了刻画角色,让每个角色都更加有血有肉,不过看着总感觉怪别扭的。

    第六集:

    中规中矩,镜头和对话略有拖沓。在我看来第五集算是一个小章节的结束,第六集作为新一章的开始,又回到了第一集的状态。徐冰冰这个角色我认为不必这么酷,虽然原著描写不多,但一上来人物形象太有特点,显得有点做作。这一整集几乎都在铺垫,等到第十集应该还会来一波高潮。

    在原著中一切答案到最后才一切明了,各位都不要急躁

    第五集:

    宇宙闪烁那里感觉有点用力过度,但如果只是天空闪烁的话,可能无法让观众理解汪淼感受到的恐怖。如果不是对物理理论有太多了解的人,真的不好共情,所以我一时半会也不出来什么好方案能更好展现。

    后半部分我认为做的非常好,对于汪淼敢于正面面对倒计时的决心我是真能感受到的。宇宙闪烁的插曲也很好听。

    看了后几集预告,有一丝担忧。好像原创剧情慢慢多了些,包括沙瑞山和女记者,总觉得会不太好。

    看完234集补充:

    非常细致的表现了汪淼倒计时的情节,并且终于原著,就这一点已经值得尊重了。我对倒计时要怎样表现出恐怖感也想了很久,剧中跟我想的真差不多,并且还对汪淼妻子李瑶加了一下比较接地气的台词,我觉得让人很舒服,很容易入戏。不过没有汪淼对着太阳看那段有点可惜,不然恐怖感应该会上个层次吧。

    后面几集证明了这部剧描述单一时间线的能力是可以的。但时不时插入叶文洁的镜头总有点感觉突然,我可以理解这也许是为后面汪淼找叶文洁谈话做铺垫,但我觉得并没有起到效果,删掉这些镜头对这几集的情节毫无影响。

    还有一点我很疑惑:为何用英文歌作文插曲和片尾曲?

    相比中文歌对氛围的渲染降低了,只能起到背景音的作用。并不能像《我的三体》中黑暗森林和夜航星这种歌曲提升观众的情感层次,通俗来说就是一种音乐一想就起鸡皮疙瘩那样。(在看完之后这点疑惑已经没有了,这次是我庸俗了。)

    总的来说是不错的,至少没有让我快进的欲望,我可以一秒不差的仔细看完一整集。不像艺画,三倍速都不够,恨不得赶快结束。

    一句话:瑕不掩瑜。

    第一集看下来,首先调子的对的,符合三体的风格,无论对话还是原著都很符合原著。各个角色选角还是表演都还说得过去,毕竟是第一集,期望后面都能渐入佳境。对于有些人对于史强的意见,我个人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原著里表现的其实也差不多的样子,等后面汪淼参加ETO会议的时候r史强的能力一体现出来,这个角色魅力就起来了。

    但是缺点也很突出。最让人不适的是杂乱的剪辑,把时间线搞得过于杂乱,可能会让观众不知道目前的情节在什么时间段发生的。尤其是杨冬做实验那里,如果路人观众不明白前后时间逻辑,是无法感受到申玉菲的恐怖的,至少在转换时间线时在屏幕角落做个标注。其次,对一些人物出场时介绍的不够,路人都不一定能看懂谁是谁。然后就是一些花里胡哨的镜头,也许是为了营造氛围吧,我觉得可以简洁一点,把故事讲清楚更重要。

    目前大部分言论都还是好评居多,喜爱三体的可以放心了。那些恶意评论的就让他去吧,不用去理论免得消耗情绪。真正的好作品是经得起时间沉淀的,恶意的言论只会被时间慢慢淹没。

    我想这应该是目前国内第一部硬科幻真人剧了。作为开创者,难免会有缺点或瑕疵,我们只需静待它越变越好。就如同我的三体第一季到第三季的蜕变,如果能一直保持这种认真的态度,我相信真人剧也可以。

     3 ) 好就是好,大家不要颠倒黑白

    剧版三体好在哪?

    1、尊重原著:全集台词、剧情安排、场景设定、人物选角、节奏把握、细节处理、悬念制造……在剧中都能看到和原著相同!甚至将原著中很难表现出来的悬念,在剧中都能很好体现出来。

    2、演员表演:人物选角导演能看出很用心,每一个角色的从外在的形象到内在性格,都符合原著给我们的感受。演员对剧本和原著,应该都阅读过,前几集来看,老戏骨的演技都在线,很多地方呈现出来的东西,很明显就是很用心雕琢过的。

    3、悬念营造:《三体》第一部之所以很多人觉得枯燥无味,是因为小说对于悬念营造的效果没有影视剧明显。然而剧版三体,将这里面应该有的悬念营造给表现出来了,也就能够引着广大观众,牵着大家的思路,一直往前走,往更深处走。

    4、播放时间;中国的发展此时此刻正需要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来将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所以,保持下去,看好剧版三体!

     4 ) 第一天感想:纸糊大型cos剧(全集看完更新)

    2.17全集看完更新:

    这两天把《三体》《平原上的摩西》两个小说改剧都看完了,两个剧都有不同程度的遗憾。

    《三体》是把原书结构整个改了。小说连载版是从「疯狂年代」开始平铺直叙的,好处是开门见山,现实感极强,也没有任何难以理解的地方。

    而剧版相当于史汪查案线、叶文洁线双线并行。史汪线开头没什么吸引力(大史咬住不放归根结底就是“杨冬死了”,可杨冬到底是谁呢?只会反复复读“物理学不存在了”,剧和书一样的单薄工具人)。

    叶文洁线又受审x影响无法全面展现她的动机,没法直观地拍爸爸和妹妹的死使她对人类绝望,使得她后面抛夫弃女、毁灭全人类的疯狂都动机立不住。

    更雪上加霜的是,原创的人物完全是多余。潘寒环保魔怔人,女记者变炮灰,慕星仿佛个AI,这几个人写的又没意思、也不能推动故事情节,除了水时长、拉低全剧观感(以及硬增加“含女量”),到底有什么用呢?

    王文洁:喜欢我70年代艰苦条件下崭新的棉袄、一丝不苟的伪素颜妆吗?

    之前我说《三体》剧组布景很差,肉眼可见地穷,年代感还原上完全是一坨x。看完后明白了,全剧的经费都花在古筝行动上了。

    平心而论古筝行动是拍的不错,但那个屎黄色滤镜太QQ空间廉价质感了。看了花絮明白,哦原来是疫情影响不能去国外拍,所以就在国内取景,面对可能会穿帮的植被环境就只能死命糊滤镜了😅 这又是另一层遗憾。

    所以总结来说,《三体》第一季就是内有缺钱(虽然想不通三体这种级别的大IP为什么企鹅不舍得多点投资),外有各种不可说因素影响,再加上主创有自己的想法(改全书结构、加原创人物),使得成片「可看」,但也充满遗憾。

    年代感全靠屎黄色滤镜

    好的部分全是忠实地还原了原著(全宇宙闪烁,三体游戏,古筝行动),差的部分都是剧版原创莫名其妙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拍(前几集的银翼杀手式慢镜头色彩,后面加的几个原创人物无意义猎杀情节)。

    古筝行动和大史最后在蝗虫地的演说给8分,但前面说过的种种缺陷又扣分,最后我还是维持最初的判断,给7分吧。

    哦对了,虽然史汪bl线原创了太多不是耽改胜似耽改的地方,但作为张鲁一眼镜受爱好者,我表示很喜欢多来点😋 ao3上的各种史汪肉可太香了!

    假期出游后回来继续补剧,看到12集。

    好的地方都是原著的(叶文洁与渣男、两个“上面的人”威逼利诱那段,一比一拍下来就很有感染力),冗长无聊无意义的都是原创的(环保魔怔人boss、莫名其妙记者线)。

    剧版把叶文洁爸爸和妹妹的前史直接去掉了,从进林场开始拍,把和渣男的那一段作为对人类失望的动机(白客演的还挺精髓的)。也不是不行,但还是忍不住想要是能把人物动机完整拍出来得有多震撼。

    但剧版整体还是太苍白了,明明是小说里一模一样的情节,但布景太干净简陋,导演镜头语言也不行,导致只有“复原”而没有更多的影像叙事和韵味。叶文洁看到巨木倒下的震动,看小说很容易共情,剧里多机位反复拍了八遍也只感受到笨拙。

    叶文洁下直升机那段,我妈说:“这拍的太假了,雪下得那么大,地上却只有薄薄一层。”是这样的,现实部分布景细节用不用心,观众是会从生活经验出发的,说它是cos剧真的不冤。

    5~6集观感:

    这几集不再广告片式疯狂慢镜头闪回空镜,而是老老实实拍故事后,观感好了不少。感觉123集像一个导演,456集又换了个导演,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算是汪淼感动中国式演讲有点媚俗,也比之前不明所以乱闪回要好不是?

    文*到第六集终于拍了,嗯,指轻描淡写盖棺定论的那种,放在CCTV播完全没问题的那种,言辞之外的东西只可意会。就,放在国产片的尺度下我完全能理解,毕竟我也是搞这行的太知道申核的镣铐了。但之前无数评论区里对我叫嚣着“文*怎么就不能拍了你等着打脸吧”的评论,你们的“能拍”,就这?

    什么you jump I jump啊😂

    这几集最大的看点是,大史和汪淼真的太基了!!万万没想到2023开年第一基会出现在三体啊!😂大史怎么那么主动直球!“我会永远陪着你”是怎么回事!在自己胸口上放个炸弹倒计时,“你归零我也归零”又是怎么回事!吓得我赶紧回忆了一遍小说,确认了原著里的美帝cp不是大史x罗辑吗!nbcs的史汪怎么天降感情线了!正主舞到脸上不嗑一口都不礼貌了😂

    截止到第六集,原著粉、科幻粉、国产剧粉我都不敢打包票推荐,唯独BL嗑学家我是强烈推荐来看看的😂 一方直球坦荡热烈主动,另一方从高岭之花到被驯养(我在说什么x)。大过年的,来都来了,我们史汪虽然人工,但很甜:)

    什么叫叔圈第一耽改啊😂

    (看过原著,以下1~4集评价原文)

    1.总体来说感觉豆瓣开分会在7分左右。

    2.纯粉丝向,属于看过原著的话再看剧能回想起“哦!这个角色”“哦!这段情节”。对坑外人来说。。。我妈跟我一起看,我觉得她很努力去尝试理解了,但片子叙事依托答辩。假如我没看过小说的话,纯看剧我是看不懂的。

    3.感觉导演可能是拍广告片出身?《银翼杀手2049》极端粉?优点是光影霓虹效果拍得很绚烂,张鲁一脆弱感爱好者看各种怼脸特写会看得很爽,大史x汪淼cp存在感很强:)

    请问这是三体还是银翼杀手?

    4.缺点可太多了。

    小说的叙事是很清晰的,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但因为不能拍文*,整个红岸基地的前因后果只能故弄玄虚空镜闪回,没看过小说的观众压根看不懂你闪回是什么意思。

    这样就使得第一集成了辣鸡中的辣鸡,毫无叙事信息量,就是这里空镜一下那里谜语人一下。做不到用画面讲故事,哪怕你像国产玄幻片一样开场用台词讲个5分钟设定呢?

    后面进入到原著情节后观感稍好,但二三集几乎可以砍掉一半时长。汪淼陷入倒计时焦虑这个情节水了两集却毫无信息量,又慢又拖音效一惊一乍,「物理学不存在了」到底意味着什么也没讲清。除了可怕音效物理意义上给观众心理压迫感,根本没有叙事效率。

    甚至每集中间还给你插首歌整点空镜MV,我都看笑了,上次看到这种操作还是《山河令》,这就是鹅式注水吗?

    这是丁仪???

    5.演员基本上味道是对的,唯一出戏的是王传君演的丁仪。外形完全不科学家,念台词方式和其他人也不在一个次元,感觉像艺术家王传君本君来片场客串了一样。

    画面质感比较贫穷,看起来是真经费不足,也是导演能力不足,不能用有限经费拍出高级感(国内电视剧导演高级感第一人还得看陈正道)。

    经费不足的段落,比如召开全人类会议的指挥部,简陋得像个传销窝点似的,一股贫穷网剧质感。

    各种迷幻霓虹灯光其实也是在取巧,这是用最廉价成本拍出“科幻感”的方法,可惜它跟三体这个作品本身的气质并不兼容。

    刘慈欣的美学是苏联式的,钢铁、冷硬、宏大、壮丽。而霓虹灯美学是赛博朋克式的,二次元、轻浮感、迷幻感、反乌托邦。就目前所看的剧集里,最有大刘美学的画面只出现在海报里:)

    大刘美学类似这样

    片子里绕来绕去就是几个主角怼脸拍,简直像日漫里「世界系」动画,全世界末日了只有几个高中生主角拯救世界。鹅版三体里也是,没有群演,布景也缺乏生活感。除了主演很努力地hold住了范儿,整体是既没有真实世界代入感,也没有科幻的壮丽想象感的。

    (布景缺乏真实感具体来说,背景设定在07年,汪淼家的性冷淡装修像07年还是17年?手机知道用诺基亚,为什么给汪淼家装了个挂墙上的56寸超薄液晶电视呢?要不导演回忆下07年中国家庭的电视是什么样的呢?

    不是说07年不可能存在这样的电视,但戏剧作品是存在一个东西叫“解释成本”的。如同王传君演的丁仪,现实中存在这样的科学家吗?肯定有,但这是反直觉的。若通过演员扮相、通过场景置景,一眼就能让观众信服的话,就能少了很多额外的解释成本。

    粒子对撞机什么的都借了真实的实验室场景来拍是有心了没错,但这不正说明除了现成的能借到的场景,需要美术自己布景的地方就做得廉价、缺乏细节么?众所周知样板间是最便宜的,需要做旧、需要做细节才最花钱。场景美术好的国内电视剧比如隐秘的角落、长安十二时辰,正是无数细节堆叠起来才使观众产生“这是个真实场景”的信服感啊。)

    6.一句话简评:大型cos剧,唯一做对了的是找了还算贴脸的戏骨演员们,信念感让他们努力hold住了廉价的场景美术和谜语人编剧。

    适合粉丝拿来当素材库剪视频,看5分钟浓缩版就挺好的

    要问我会不会继续追?答案是会。毕竟身为张鲁一脆弱感爱好者,光看脸也能支撑我看下去(笑)。身为三体原著粉也还是想看看真正与观众见面的第一部真人版三体,后面还能给我整出什么活儿。

    如果是冲着“听说《三体》很牛逼,我没看过小说又想知道故事”的非演员粉普通观众,来追全剧真的大可不必。

    虽然拍的挺好看,但这不是罗辑?

     5 ) 阿B大破防!破防就对了!

    剧版播出之后,整个热搜榜都没有三体的踪影了

    百大UP只有轩邈做了视频还被限流了

    这就是B站的格局

    小动作搞再多,也无法改变2亿投资搞了一坨答辩的事实!!

    你请再多水军来刷一星都没有用

    只会显得你无能狂怒又滑稽

    不过B站破防就对了!这就证明他们自己也知道艺画拍的那是一坨什么样的💩

    这下子做贼心虚了?

    这是要带上暗夜精灵,坐着长安汽车连夜跑路吗?

    从没见过如此搞笑又心酸的时刻

     6 ) 看《三体》剧集谈影视导演的培养

    我国第一部科幻剧剧集《三体》刚刚播出完第一轮,在国内和海外都引起了可喜的观影热潮和好评,豆瓣打分已经升到8.4分,IMDB(国际影视资料库)的打分也节节升到8.0。它的导演杨磊是我们电影学院导演系1998班的学生,毕业于2002年。

    疫情原因,我还没有去过影院看电影,但是中国影院春节档期的票房前五名的国产新片中,就有三部的导演也是毕业于我们北京电影学院:第一名张艺谋(摄影系1978班)导演的《满江红》,票房超过43.1亿;第二名郭帆(本科海南大学法学院、2009年电影学院管理系硕士)导演的《流浪地球2》,票房37.3亿;第四名程耳(电影学院导演系1994班)导演的《无名》8.7亿。在为中外亿万观众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中,我院毕业生能占有这么大的比例,这又该让我这个老教师感到骄傲和自豪了!

    看了这个名单你会发现,做出成绩的导演,本科并不全是从导演系毕业的,来自学习摄影、制片、演员、美工等传媒影视各行各业的都有。百多年的影视历史证明,在传媒影视制作业中,“条条道路通导演”早已是个不争的事实。影视导演的职责是制作中“艺术创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凡是从事影视制作业的、创作欲望强烈、具备才华的人,无不梦想着自己去掌握一部作品的艺术创作领导和组织权。那么这就引起我去思考现存的大学本科导演教学中的问题。

    传媒、影视院校的本科教育,应改变现今的“细分科”,转为传媒视听的“综合培养”。

    我们现行传媒影视高校本科专业的设置,来源于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学院的“细分科”模式,就是17、8岁的高中毕业生一入学就要分成编、导、演、摄、录、美、制等不同的具体专业,“一考定终生”,很死板,四年中不能改专业也不能换班级;而毕业后10年、20 年中的“导演成活率”又很低。而今天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影视、传媒高校的本科教育多是综合培养,到研究生教育时期再细分科、深造。所以我主张,现在本科招生时还可以有部分的“细分科选拔”,使新生中包含有在文学写作、美术绘画、音乐演艺、管理技术等不同方面特长的各种人才;但在教学中就要按照“南方科技大学”的模式:全学分制,“书院管理”,一二年级综合培养,上文化和影视专业“通识课程”,三四年级根据学业和个人兴趣再选择不同的“专业课”深造。重点是让学生在广泛接触传媒、视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中去发现及选择自己的潜能和才华的方向。我在《电影导演创作》一书中提出了影视导演的三个必备能力 —— 1、视觉形象的感悟力,2、艺术作品的构思力,3、创作实践的执行力。年轻的高中毕业生一般还不具备和不知道自己在这三方面的能力状况与潜力,要通过本科、研究生,更主要是进入创作、制作实践中去开发、积累。大学期间,要给学生选择和改变专业的机会,更要让本科生毕业前学到一两种在未来就业中能够生存的影视制作手艺,以保证毕业后不被迫转行,能进入影视传媒业之中继续发展。

    学校培养不了天才,但是可以给天才创造成长的条件。我常说电影学院在改革开放的头30年中发现了两位“天才”:张艺谋是个“视觉创作天才”、贾樟柯是位“电影人文天才”,而这二位当年都是由于不符合高考录取标准而被破格录取的,一个年龄超龄、一个考分不够;一个学摄影,一个学电影理论,最后都成为了成绩斐然的国家、世界级导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们毕业后在事业上做出的成绩,证明了当年“不拘一格降人才”决定的正确。

    我不知道张艺谋上学学摄影时是否就产生了做导演的念头,记得1980年,做为年轻教师的我,还为他们78摄影及录音班学生上过导演讲座,教室里挤得满满的,桌子空道间都坐满了人;也许是那时能听到跨专业老师的课,实属难得。可惜那时的我也才刚拍了两部“革命”电影(《火娃》《向导》),给他们讲不出什么有用的导演技艺。《三体》剧集的导演杨磊是我们尝试导演系教学改革试点的98班的学生,30多位本科学生头两年综合学习影视导演知识与技能,后两年分成了三个不同部分:剧情、广告、节目制作导演;我教的是剧情班,记得杨磊是学广告导演的,常来看剧情班的课。毕业后,他在做广告导演为主的创作中积累了视听制作的扎实技艺,后来又主动跟随故事片《茉莉花开》(侯咏导演、章子怡主演)做副导演兼剪辑,并在不少电影、电视剧中做视频总监、执行导演,2008年才正式转向成为电视剧《闯关东2》的导演;之后的《红色》《乱世书香》等数十上百集的电影、电视剧的磨练,才使他在2023年拿出了这么出色、完整、精彩的中国科幻剧集 ——《三体》!

    所以说培养或诞生一个好的、成功的、创作生命力长的导演,是学校教育、实践积累、自身开掘、长久努力方可开花结果。大学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是个开端,是个基础;采取科学的本科教育模式和方法,分外重要。

    以上只是一些个人的感想,说说而已。

     7 ) 假如我是纯剧党,我觉得《三体》依然拍的很好

    对于剧版《三体》我的态度一直比较复杂。身为原著党,我怕他拍不出那种硬科幻的张力;身为一个前编剧,又怕剧方太照顾原著党而减弱了影视语言的魅力。

    身为四分之一个同行,我深知,这部剧改编难度有多大,而且要顶着那么多的关注和目光,还有大家都懂的原因——那简直就是在春晚的舞台上穿着束缚衣,表演一个大多数观众都熟悉的节目……光想想就让人胆寒!

    我应该算是《三体》书粉的群体了,三本看完之后,我还回头把第一本又重温了一遍呢。但我深知剧本和小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形式。比如小说里,可以非常细致的和你解释那些枯燥的物理理论,来让读者了解科幻的理论背景;可以用大量的文字,来进行人物的心理描写,让读者增加人物的代入感;可以用很多篇幅让大家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关系等等。可在剧本和影视作品里,这些都做不到。能够推进叙事的只有场景、行动、对话。

    大家可能觉得三体改编的难点一定在于那些大场面,因为那些场面着实深入人心。我个人也万分期待那场纳米飞刃戏,和战舰戏……(好了,不剧透是书粉在安利电视剧时的责任!)但其实,我觉得,《三体》的文戏也是改编的一大难点。毕竟特效方面,之前的那些大制作,国产片不是没尝试过,科幻的也有成功案例,所以我们关于特效的问题不是做不出,而是想不出,这种东西就很玄学了,目前来看,前5集的特效部分都很不错,那个3K 眼镜视角的宇宙波动有感动到我。

    正因为上面所说的剧本和小说的不同。所有有诚意的改编作品,我都希望能够把它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作品来看待,而不是与书做对比。

    我是尽量在带着一颗非原著党的心在看这部剧的。时不时会想一下,这样的剧情设计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能懂吗?这样的表达观众能接受吗?因为作为原著党,我觉得都很好,有些和原著顺序不同的小改动,也让我很能理解,这样的作法是更容易让人代入剧情的。

    在我看来,《三体》原著党虽然很多、声音也很大,但剧版不能只成为原著党的狂欢,我想带着非原著党一起狂欢!

    目前为止,我完全理解导演所做出的一些小改编,在书中穿插着叙述的方式,导演改成了集中到汪淼的视角。

    集中视角的做法其实就是在照顾非原著党,这虽然是汪淼——一个应用物理学家的视角,但却是最容易把观众带入到三体宇宙的视角。对于非物理的世界汪淼多少是有些社恐的,他沉浸在自己的纳米研究多年,对纳米实验的量产有很深的执念。这样的一个人,对于有些玄的射手和农场主的理论是有抗拒心理的,所以第一次去科学边界的时候他就拒绝了,同样,对于史强和公安局的突然召唤,他也依然是抗拒的。

    这样封闭着的他,是最适合带我们打开三体宇宙的人选。

    前五集,我们跟着他的视角,了解了射手与农场主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完全的理解了,为什么这个故事对于物理学家来说是如此恐怖的一个理论。甚至当这个理论在现实中被证实时,是致命的,那些世界各地,选择了自杀的物理学家,就是因为科学边界让他们看到了,这个故事在事实层面的证据。他们把一生都投入到物理学研究中,他们爱物理,物理就仿佛已经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亦或是全部生命。可是有一天,一个人突然出现,告诉他物理里的规律都是别人故意让他看到的,物理是不存在的,并且还拿出了有力的证据,他们的世界就这么塌陷了。

    如果你没有看过三体,且无法理解我上面所说的这些物理学家们为什么会自杀的话,那么我相信,看到第五集的时候你一定就能懂了。

    这就是这部剧的成功之处,前五集看起来是按照小说顺序进行铺阵的, 但其实里面不但调整了铺阵顺序,也做了很多人行为逻辑上的改变,让汪淼这个人的行为更加合理。还把三体游戏的内容整体都往后调整了,我本来以为是不会拍了呢,但看了一下演员表,游戏是有的,而且所有人物都在,那就是说把这一部分整个都往后移了,这样确实更有助于让观众代入,让非原著党理解剧情。

    汪淼视角的代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毕竟不是一个大众性格的主角,代入过程是向内寻求的。书里有很多关于他内心戏的描写,比如在会议中常将军说起“战争时期”时,汪淼的那一段梦呓般的内心描写就很有预言性:战争时期?战争在哪儿?……春天的阳光下,街道上车流如织;草坪上有人在遛狗;还有几个孩子在玩耍……我在重读第一本书的时候 ,看到这一段,感慨万千,还专门做了读书笔记。

    但在剧中这样的内心世界就无法表现了,他仅仅只是史强来家里请他时,听到他们说起“作战中心”时嘀咕了一声。这样内敛的角色的影像化是很难代入的,但剧做到了,到了第五集我完全感受到了汪淼身为一个物理学家的绝望感。他在这样的绝望中和史强那个他“最讨厌的那类人”和解了,他们喝着酒,聊着天,仿佛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突然碰撞在一起一般……这种代入感,除了导演不断融合其中的第一视角的拍摄方式、特效式的心理具象化、以及经常出现在视频正中间的倒计时……之外,还非常考验演员对人物的理解。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这部剧的选角了。

    看了看很多人都在说史强,原著里这是一个最早出现的,有非常明确的外貌描写的人物:外貌五大三粗,一脸横肉,穿着件脏兮兮的皮夹克,浑身烟味,说话粗声大嗓。

    书里出现的第一个人名虽然是汪淼,但给读者印象最深的却是史强,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可以用“浓烈”来形容,外貌、语言,还有行为,都会让你觉得他的整个人都过于浓烈了些。

    书里我代入了汪淼感受到了史强的“冒犯感”,剧里我也感受到了,而且是一个并不五大三粗,也没有一脸横肉,还挺干净的史强带给我的。

    我之前不怎么喜欢于和伟,但史强这个角色,让我不得不服,这个看起来不是史强的男人,从头发丝到脚后跟都绝对是史强。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汪淼的选角,张鲁一这个选角真的好神啊,张鲁一的第一个镜头,我就笑了,那带点社恐气场的眼神,有点挑剔、封闭的人物体态,真是太对味儿了。

    现在才更新到第五集,我已经哭了一鼻子了,怎么说呢,这一鼻子哭的很复杂,我知道所有的剧情,但是还是被张鲁一的表演感动到了,他的表演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汪淼的绝望感。

    好喜欢史强和汪淼在早餐馆里喝酒聊天的那一场戏啊!书里的这一段我也很喜欢,但影视化的感觉会更加强烈一些。两个人看似是在自说自话,但却又完美的把对方带入了自己的世界里。两个完全不可能合的来的人,就这样成为了朋友 。

    剧里加了一个两人楼上楼下的互敬军礼的互动,很感人,让我更喜欢这一对儿了,啊不,这两个人物了!(他们说不能乱嗑CP!)

    三体的剧拍完了那么久,现在才和大家见面,大家都知道这段路有多难走,我身为一个前编剧又是一个书粉,实在很难完全站在一个纯观众的视角来看这部剧,有时会站在书粉的角度,有时会站在剧方的角度,会觉得他们太不容易了,能交出这样的答卷,真的已经非常厉害了。

    所以我也真的尽力了,我觉得非原著党,看到第三集的时候如果觉得迷糊的话,请再往下看两集,到了第五集,你一定会决定追下去的!相信我!

    P.S.对了,如果非原著党突然对原著感兴趣的话,注意,在看第十章的时候开听书,你会有不一样的听书体验!

     8 ) 顶着科幻巨擘《三体》的ip,拍出盗墓片的塑料质感

    写在前面

    就前两集而言的直观感受来说,这部片子用拍盗墓片一样的风格与人物架构拍出了《三体》:一个冷静寡言的职业“盗墓者”(汪淼)、一个咋咋呼呼又不乏智慧的“军官”(史强)、一个精神崩坏的“疯子”(丁仪)、莫名其妙的“摸金竞赛”组织(科学边界)和关于古墓尘封已久的往事(红岸基地),以及自以为能营造出气氛但却充满塑料质感的布景与以重复和五毛特效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悬疑感。再看到后面,布景、镜头和特效,真实感和代入感还差一截,很难让观众彻底沉浸到其叙事节奏中去。打一星肯定是贬低,这部片子及格肯定是及格了,但作为三体的影视化创作,离期待值还很远很远。

    从演员上来说,看不到什么“小鲜肉”的流量明星,基本上都是有一定实力与资历的演员,这也是这部片子未播出前我比较看好的原因。张鲁一饰演的汪淼中规中矩但也符合预期;本以为于和伟饰演的史强会有些违和与不搭,但看下来却是最自然最舒服的;王传君饰演的丁仪有点用力过猛演技浮于表面;林永健饰演的常伟思就有点拿腔拿调了,是要稳重,但也不至于如此;陈瑾饰演的叶文洁几乎完美跟我读小说时候脑海中浮现的形象对上了,没什么可说的。

    按目前这样,我猜最后评分会稳定在7.2上下。艺画开天的版本已经妥妥的“依托答辩”,这部继续观望,至于说网飞那部,就那选角那编剧和导演,呵呵,可能除了场景与红岸能给一点点惊喜外,压根别指望。我唯一希望的就是,别原著叫《三体》,三个影视化版本最终呈现出的却是“三坨”不可名状之物。


    (23.2.6补充)现在这剧劝退了沉默的大多数,本身科幻就小众还用较差的质感和剧情节奏打消了大部分观众的兴趣。你也别跟我杠,有效播放市场占有率已经说明了一切,现在这部剧就属于小众人的自嗨。要怪就怪选的档期不对,剧有《狂飙》电影有《流浪地球2》,让这部剧显得更加不堪且令人惋惜。微博上借第二部的预告弄了一小波热度,否则连讨论度都没有,买热搜都没用。杨磊导演您要是不会拍就让给有才华的人去拍,或者想办法给郭帆导演拍成电影,真是影视版权被贱卖了。

    评论区那些连名称都不改的“豆友xxx”,还有各种新注册的,或者片单只看过艺画三体和这部的,还有片单充斥着各种低分古偶剧和日本俗套轻喜剧的,甚至还有在一月份批量增加一堆所谓“看过”把片单弄到300+的,上来说我是水军,我都懒得搭理回复你。你们脑中只有“踩一捧一”不存在客观(强调一下,我这个影评也很主观,不喜欢就退出看五星好评去),遇到不喜欢的评论有无数的帽子可以扣,轻则这个亦或那个的水军黑子,重则慕洋或五十万,脑中渲染不存在的争斗为自己的观点揪占无可辩驳的正义性,再肩扛民族主义国家复兴的宏大叙事,我也只能说你“配得上你所遭受的苦难”。当然还是欢迎有理有据评论的人,我全部虚心接受,并保持三星论断,因为我看到十二集就已经弃了,没有发言权了。

    (23.1.17补充)鉴于评论区说我写的“又臭又长”,巧了,我也这么觉得。毕竟是16号熬夜看完快随便写的,加上确实不是专业的影视工作者,很多语言差强人意。这里特地过来总结一下,而且我也不可能每出一集就在这个文章末尾补图片和评论,因为大致问题是相通的。下面是太长不看版。

    1.剧中场景布景“新”“假”,缺乏该有的细节,没有质感。

    2.剧情拖沓,节奏奇慢,频繁闪回,切换镜头,每集只要汪淼开始疑惑质疑不敢相信,就开始各种闪回,有些镜头快用烂了还在剪,以此来制造悬疑感,带来的却是感官重复。每一集除去片尾最后五到七分钟是重灾区,像是预告。

    3.特效不过关,导演还极喜欢不时插入赛博朋克风的色彩与镜头设计,但是却用的廉价并与剧集整体风格不搭。

    4.跟2几乎是一体两面,就是表现手法单一,用极其夸张的运镜与特写来表现人物此时的震撼或眩晕,往往还时长不短。例如第二集跟丁仪对话完走的那条路时的一系列镜头,第二集末尾洗照片时的镜头,第三集开车人站在路中央的一系列镜头,第五集带上3K眼镜后的一系列特效与镜头,往往还要在这里面再插入赛博风,我说你印度手法已经说轻了。很难不相信是为了水剧情。

    5.人物越往后看厚度就越欠缺,台词几乎照搬书里,忠于原著是好的,但能不能适配影视的特点再创作一下啊,就那些词,而且大部分都是解释性质“科普”性质的(往往此时继续插动画剪镜头再加无科幻感空镜)。而且这一点再加上第二点几乎劝退非原著观众,因为就算看了四集也有很多不知道到底在讲什么,很难看进去。

    我现在看到第五集(看完第六集补充一下,第六集末尾看到导演想用心走年轻叶文洁的苗头,不知道下集还会不会补充叶哲泰,大概不会了,继续观望),一直很不满为什么导演对于红岸要“藏着掖着”只是不时闪回几个镜头,为什么不走完整的双线叙事或者有一段十分钟以上的完整叙述,觉得导演不会重点拍红岸而表示失望。于是有人评论反讽说——

    《三体1除了红岸就没什么可拍的了》

    我初中读的原著,很多都忘却了。他什么也不说套个书名号就过来反讽倒是让我有了动力去翻翻原著到底有多少笔墨。于是我拿我那本老书,重庆出版社的那版共299页,开始粗略统计一下——汪淼的现实故事线共计147页,游戏世界共计59页,红岸基地故事线共计79页,后红岸或者说三体组织共计14页,算下来比例约为10:4:5:1。折算下来这剧三十集,红岸怎么说时长至少要在七八集左右。这么一算反倒更悲观了,因为发现三体游戏居然也有接近红岸的笔墨量,但以这部剧的特效水准不能说不担忧,我对于该剧7.2评分属实是乐观了。如果后期保持特效水准不变,评分大致在6分上下,这还是考虑到有艺画在前的比较效应和大家对于国产科幻的鼓励心态。

    这样一翻突然理解为什么前五集就是不好好叙述红岸,因为这部剧貌似就是照原著的叙述目录结构来组织的,你们不会没有剧本吧?别告诉你们为了忠于原著真的不作影视化的调整吧?而且这一版的分节分有36节,你们不会真就按这个顺序合并一点点凑三十集吧?要知道原著中很多小节故事情节偏弱,主要是借对话来补充科幻设定与背景,都是术语与数据,你要读书的话是不错且易于接受的,你要是影视化完完全全照搬台词哪怕插再好的动画你不做调整也会显得枯燥。这个差别就像微信一分钟的话打语音跟打文字的感受区别。像是原著“台球”一节五页,你演了第二集半集多,另外半集照着目录讲“射手和农场主”补设定理论,宇宙闪烁加起来9页文字量,你演了第五集近乎一整集。我在想,是不是三十集的时长对于《三体1》来说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以至于观感竟然如此拖沓,不过按比例转换10页文字确实是一集嗷,同时也能解释上面第二点。别告诉我导演你真准备按比例折算时长。

    总之目前及格,但离优秀,或者说离良好还远,而且先观望,我现在都不纠结红岸了,等三体游戏的镜头出来,可能就不是及格的问题了。

    (23.1.23更)第七集到第十集 剧情推进的慢的要死,你加原创情节对于丰富原著内容与人物当然好,但请问你做到这两点了吗?只是换成徐冰冰和慕星把那些车轱辘话再说一遍再演绎一遍,有丰富主角汪淼或史强的人物弧光吗?有推进什么有效剧情与信息吗?每次看到慕星和徐冰冰巴不得直接跳过剧情还不带有损失的,演技台词有一种未加雕琢的美。慕星那一段潜入拍摄的戏能不能别那么中二?别给记者行业招黑,也别给安保机构强行降智了好吗?

    倒是担心的游戏部分最后做出来我认为还可以。我本以为游戏会用真实场景,外景仿《沙丘》,宫殿内景仿《荆轲刺秦王》,但一想以这部剧的制作成本与国内水准不光是苛求,做出来还会更加不真实与违和,现在的游戏场面已经算最优解了。

    申玉菲永远在电脑前打着“莫名其妙”的台词(指原著粉心领神会,普通观众蒙了9集),要么就是站在窗前望着有“枯山水”意味的庭院,要么就是在客厅的巨型屏幕前继续说着“莫名其妙”的台词。“物理学不存在了”,就这一句话重复了九集,目前的剧情推进结果是从“物理学不存在了”推进到了“物理学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从申玉菲住所聊到史强办公室,能不能快点推?就这一句话连带着“倒计时”这三个字就跟链式笔记一样,一说就开始闪回内置的以往相关镜头,有完没完,我求求你了导演快点推好不好?真就按目录来啊,现在第九集剧情刚好是到第八节“寂静的春天”再加上后面“宇宙闪烁之二”共九节的情节量,该推剧情就推,该补充原创情节的就围绕着主人物主线去补,现在这是在干什么?

    至于红岸第十集后一半有了完整的叙事情节,终于不闪回了,我在此叩谢。而且这一段布景画面也没什么问题都挺好。叶哲泰的故事也真就第六集点到为止。

    看到这里我还发现导演特别喜欢用荷兰式镜头,就是使画面倾斜着去拍,用到了几乎和闪回一样的滥用境界。还有加的莫名其妙的旋转镜头和绕镜头,打光永远靠窗户,都让观感急速下滑。到第九集,这部剧的设定水平也基本都定了,红岸、三体游戏、汪淼史强线再往后看也就是这样的水准了,所有看到这的人基本可以决定继续追还是不追了,如果你是纯路人对原著不了解,那我十分佩服你已经追到了这里。这部剧就是有国产科幻情怀加成的七分剧,如果后面还不加速剧情推进,补的原创情节依旧很水,怕是原著粉和路人双双不讨好。

    (23.1.17更)第五集 这一集先不说带上眼镜后的特效像是吃鸡游戏,汪淼摘掉眼镜后坐在地上,那个音效和镜头切换,甚至还给了屏幕上的汽车一个一闪而过的特写,甚至还配了一小段激昂的背景音效,再加上蓝紫赛博打光,我真的看笑了,说你印度风味没问题吧?剧情依旧很拖沓,这一集就讲一个宇宙闪烁。但有一说一,第六集的画面构图、布景还是不错的,有几处画面还挺出彩,比如说新办公室那幅画,还有叶哲泰镜头拉远满目疮痍的窗纸(这一处光影确实好)。最好的事情是这一集没有什么不必要的闪回,夸张运镜,也没塞赛博风的打光,全程看下来画面很流畅。有人说这集剧情依旧有点拖,但我认为比起一至三集还是好太多。而且前面既然给了汪淼那么大的震撼,这集用大量笔墨让史强给汪淼作平复来使人物以正常状态去推进后面剧情,我认为这很合适,毕竟是过渡性质的一集。但我不能理解的是各种给史强和汪淼组CP和“磕糖”的,还什么狗屁“汪史随风”,你们可快收了神通吧,磕工业糖精是不是磕出问题了?徐冰冰塑造的有点太做作了,麻木脸,只想说表现高工作能力大可不必这样。除却剧情上的争议,我认为第六集质量还是不错的。


    (以下是最开始写的)

    接下来我就前四集谈一下目前我个人的极主观感受,后面也许会继续更。如果这拍的不是三体而是其他什么,我可能根本不会有下面的这些吐槽与“无理苛求”。如果与您的观感差异很大,欢迎留言顺便打五星平衡一下我。


    第一集

    第一集的剧情叙述简直稀烂,导演为了创造出一种悬疑感镜头各种切,各种非原著读者不明所以的行为与台词,看下来仿佛看了40分钟的预告片。关于布景和画面,有着国产电视剧的通病,那就是过于“干净”与“新”,而且主打的就是一个以毛坯房为主打的简约风。你布置科研场所仿佛里面的科研工作者是第一天搬进去的一样,仪器任何使用痕迹都没有,也没有一点点人员在里面工作很久、搞过上面研究的痕迹;你布置个人住所,却几乎没有任何生活气息,干净的像只是短期租房连家具都不想买。

    就以红岸基地为例吧,你哪怕在墙上挂个黑板写上点东西,多摆几张大一点的木质桌子上面散一点资料,多一些没人的但堆有一些文件袋与档案,有绿色台灯的工作位,在仪器上粘一些便签——就是一个干净整洁,仪器崭新程度堪比新建中学,纯水泥的简约监狱风。

    这个布置你不能说他没有过这方面的努力,但是努力程度不够。前景的这个桌子还可以,但远景那三个摆着电脑的真是一点东西都不想给你多放,墙上三个可能是的工作条例,其余就没有了,光秃秃的水泥墙,也没有什么彰显时代的东西,除了这一身绿色装还背景音乐。或许你还是没有理解我的意思,觉得我有点吹毛求疵,而且后面有这样一句词——

    场景的布置是实实在在地能影响观众的代入感,并且增强真实度。我也不是专业影视工作者,那就容我对比一下,你们比较一下观感。以《怪奇物语 第四季》为例,都是一个国家秘密的科研基地,都是水泥墙,《怪奇物语》展现的美国地下科研基地是这样的——

    这下能感觉到了吧,水泥墙也不光是水泥墙,上面有相应的水管、通风管道和电线电缆,桌子上有各种科研的“中间产物”。就算你说红岸基地本身是以监听观测为主的,产生不了什么杂七杂八的瓶瓶罐罐精密仪器,而且那是现代化的美国科研基地,那来看看这部美剧里的苏联监狱——

    没有多少东西吧,也是几个电脑显示器,摆的整齐的几摞资料,一些个带开关按钮的仪器,但它的“使用感”却出来了——显示仪器工作与关闭状态的信号灯,桌子玻璃下压的便签与文件,仪器上的一层锈蚀黄,木质桌面上一些难以擦掉的反光可见的污渍纹理,甚至于说铁栏杆上的掉漆。然后再来对比一下《三体》。

    插一张后面的镜头

    接下来这个镜头就将整个红岸基地内部给我们展现了出来,真就光秃秃的水泥墙与横梁,连档案柜宣传画标语也不多放多贴,整个画面右侧立着一个毫无美感的水泥柱。这个巨型设备不知道是画面调色问题还是道具刷漆问题,按理说应该有金属质感的地方都显示出浓浓的塑料味(更新补充:评论区有人说兴隆天文观测者的仪器就是这个质感,那就是我根据射电望远镜的主体结构主观臆断刻板印象了,受教。那这个画面可能就需要改善一下构图,补充一下左下和右下的内饰)。但这个红岸基地外部整体倒是跟《我的三体》一样,算是非常符合想象了。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我就不像上面一样细说对比了,光放图简单说一下。如果你还是不太能理解我的说辞,觉得“为黑而黑”,也请您保留意见纯当我吹毛求疵(更新:我也不是吹美剧,这个画面调色、布景你们可以自行比对《回来的女儿》和《我和我的父辈》“诗”一篇,尤其是后者,你们就能体会出来质感差异了。这个不费笔墨了,因为后面的问题主要是导演经常用各种空镜头和闪回导致剧情拖沓,观感重复)。我在此为红岸基地颁发卫生标兵锦旗。

    到了室内,同样是弱生活气息的布局,也许科研工作者就是这样子的装修与摆放风格?总之就是你把人物移出画面再去掉滤镜调色,完全可以作为装修公司样板间样图。

    这个镜头有没有一种社区拍普法宣传片的廉价感,虽然不知道为什么
    嗯,还是文明宣传广告(就水时常是吧)
    顶尖且合法的科学组织论坛却像读书会
    我不知道画面问题出在哪,但这块的一系列镜头拍摄都给人极其平庸的观感
    很难相信这里能处理得了亚太安全,就算是临时性的也过于“清幽”
    其实显示屏上添点不一样的东西就好了,就是格局不太匹配,国产电视剧无论市公安中心还是这里面的亚太防御理事会都是这一套装扮与布景,咱哪怕楼上多走动一些人也好啊
    “警务大厅”
    这个其实还好,但我觉得如果科学边界在这个场景里开会更好,ADC的开会场所应该更大更高级一些

    既然说到这了,插一嘴,上述图片里面警察与军队的制服服装实在是太二流了。另外在这个会议前罗列了各个主要国家的高级外交将领,且不说常伟思的台词念得极慢还拖长音,停顿极多,又不是什么“重要讲话”,仅仅只是介绍一下人物,让人听着着急(我先想想,难道是为了同声传译突出一个真实?那我只能说这种地方大可不必),这么高级别的会议居然允许史强和汪淼不停地插科打诨,丁仪还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违和感过于强烈(更新:可以自行比对原著里会议背景环境就知道为什么电视剧违和了,你既然都嫌原著开会场景太不堪,就不能把配套的情节都改了包括下面这个名单,用来配套剧组构建的正式开会场景,光改大的场景其他细节又不改,不违和才怪。真要扣原著,就应该斥责会议场所太新太好太严肃)。

    亚太防御理事会上非常朴实无华的名单

    另外这个镜头设计实在是,频繁切镜导致剧情极不连贯,每次切到杨冬或者红岸基地基本说两三分钟就切回来,压根不想走多线叙事(可三体1你不重点拍红岸线就确实没多少可拍的了啊),就只能频繁的用记忆闪回的方式给观众提供一些没头没尾的信息。换场景时候总是以从外太空不断放大至居民楼,我能理解他的意思,就是智子从三体系飞到地球,有一种隐蔽的摄像头监控拍摄人类的感觉,但他用的很俗,这个红蓝色位移呈现出一种低成本的美感。这种创意哪怕做PPT现在都很少用了,居然用到这部剧里面,只能说有些降低质感。

    第二集

    剧情推进实在是太慢了,你可是要拍30集啊,剧情量没有少到让你这样拖时常吧?我刚开始第一集是在央视看的,想着好久不看电视了,这个电视剧居然上星了就打开电视看看,央视第二集的预告直接给我雷到,因为他剪的是第二集汪淼在路上出现幻觉的一系列镜头。

    你能想象到一种落差和震撼吧?就是第一集整体色调现代就是冷色调加蓝,红岸是冷色调加绿,看完之后央视给你弹得预告居然是上图“大红大紫”,左边赛博霓虹右边古寺红墙,我第一时间心里的想法就是“woc这哪这啥?下一集怎么就这样了?”,它让我瞬间魂穿90年代香港鬼片的阴曹地府与鬼吹灯盗墓笔记一类的衍生网剧。

    这一段不仅色调色彩与整部剧不统一而且还毁掉了前面营造出的冷峻神秘的气氛,用色彩的冲击来展现人物此时内心的崩溃,但展现得实在是太没有艺术感了。虽然从闪回杨冬在警车旁看到资料的时候色彩就已经开始过渡,时不时在画面左右两侧闪回红蓝色调的回忆画面,但加上夸张的特效和色彩丰富但又不那么丰富的布景,令这一段很突兀。

    在剧情几乎毫无推进的情况下还得继续忍受它解释学说的动画与夸张特效。

    张鲁一演技尽力了
    导演我懂这很炫酷,但插到这里确实不合适

    另外我也忘了原著对丁仪的住所有没有描述,这个装修风格才真是毛坯房式。这个不做褒贬先放在这,有点晚了懒得查书,如果是忠于原著或者准备搬家或别的什么求提醒我一下(更新:评论补充忠于原著)。

    听丁仪讲了半集的语气神态用力过猛的话,我觉得这个完完全全五分钟用犀利但又有些蔑视厌世的语气是可以讲完并让观众理解的,但这总共拖了17分钟,将近半集。在丁仪的人设塑造的有点歪,剧情推进几乎为0全为解释性质的台词的情况下,继续看有点画蛇添足又添的质量不佳的特效动画。

    游戏明日之后水平特效

    然后继续参加科学边界读书会,继续带着特效与建模动画听解释。

    科教台我爱发明式解释动画
    动画还好,但你不觉得就算加了动画这一段解释还是过于长与无聊了吗
    求求辽,这段台词本身就尬,能不能换一个台词功底好的,而且这哪有顶尖科学家的样子

    再然后参加葬礼,纳米材料用途还是没有推进下去,继续点到为止,引出照片时间的剧情。后面洗照片只有一个小bug。那就是倒计时时间。首先下面这张图点出拍摄时候最早是1200,拍的杨冬。

    之后汪淼直接当场在屋子里面拍了一张去洗,显示的最晚倒计时是1187

    也就是说在杨冬还活着,曼费教授也还活着的时候,到现在杨冬葬礼办完最多才过去13个小时。但从剧中间的台词可以知道最起码在杨冬去世的某个时间点到杨冬葬礼最起码有两天时间。

    这显然与倒计时对不上。当然这只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瑕疵。奈何他在自己洗照片时候镜头实在是切的太频繁且久了,从38:25一直切镜头并且画面放大来展现人物疑惑不敢相信的错愕一直切到39:20,切了一分钟咱就是说是不是太久了点,30秒就差不多了,一分钟多少有点印度风味,要不是这样我还真没注意到倒计时的时间问题。

    然后这一集就结束了,整个前两集就给观众暗示了两件事:1.外星人要来了,人类很弱小,物理失灵(对 三体还没点出来,至于那个红岸基地是在干嘛也不知道)。2..科学边界看上汪淼是因为他的纳米材料研究成果。没了。

    第三集

    这一整集依然在倒计时上下笔墨,至此倒计时的情节总共已经占了一集半,其实用一集的时长完全够用,剧情有点拖沓。这集前半部分里面女儿的存在感很奇怪,工具属性有点过于强烈,至于其他的观感还可以。

    这个镜头放大其实拉到蜂窝状就可以了,应该快速回退或什么,直接最后推进到宇宙有点弄巧成拙了,不是很清楚这个长动画想表达什么
    这一段跟第二集表现方式简直如出一辙,沾点银翼杀手的色彩风,镜头语言却稀烂
    这段看眼睛,往右看,镜头的主观视角却是往左,也许她说的是单独观察汪淼左右眼?那跟后面“上下”也不是很衔接。小问题,小问题。
    我真的求求辽,换个转场设计吧。在访问申教授的过程中,镜头都不是很稳,过渡也不平滑,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设计的
    前三集每一集的后三分钟(不包括片尾)都是快速切镜,没有什么信息量的闪回,还有很多之前两集结尾就已经在用的镜头,像是下集的预告

    第四集

    这一集节奏就还好,但求求砍掉一些闪回和重复性台词的背景音以及一些完全为了烘托气氛的镜头,有时候气氛其实已经足够了再加这些确实有些多余,以及低质量的赛博朋克风——但叶文洁那的闪回就属于剧情补充设置,就还可以。另外,这一集汪淼实验室和叶文洁的住所布局和色调还是很合适的。

    看得出来,导演非常喜欢赛博朋克风,但只用其形却无其实,只是为了加强科幻感罢了,但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廉价
    真的,这几段镜头别剪了,每一集都要闪回两三遍,直接简单拍人把这段台词过了算了
    叶文洁这个场景就很好
    有生活气息,这个斜阳的光线也不错
    离片尾五分钟,惯例汪淼漫步记忆闪回,把前面的镜头再剪一遍,塑造悬疑感
    小女孩台词略显生硬

    先说这么多,回头有时间再写,还是希望后面越拍越好,三星观望。

     短评

    能在央视看到这种调调的剧,本身就值得五星鼓励。

    8分钟前
    • 郭菲
    • 力荐

    比起流浪地球,我更愿称它为中国科幻开门人。

    13分钟前
    • 双城
    • 力荐

    救命救命,幽灵倒计时这块真的拍的太好太好了,我要疯了,主很满意,主很满意!!!!!

    18分钟前
    • LApLA
    • 力荐

    看到5集再来评分。真人版三体用4集告诉艺画开天什么叫做忠实原著,用第5集告诉他什么叫做改编。只说一点,当第5集最后汪淼揭开电饭锅盖,眼镜被水蒸气覆盖反而如释重负开怀而笑时,正暗示所谓宇宙背景辐射波动不过是智子遮蔽地球耍的把戏,而不是宇宙辐射真的被改变了!果然如编剧所说,他们把书翻烂了!!谢谢腾讯送给原著党们的新年礼物,我非常满意!后记:最后10集更加超神!企鹅桑,赶快拍三体2吧!拜托了!

    20分钟前
    • Wei
    • 力荐

    第六集把叶文洁的事拍出来了!面对此事,比三体这部剧本身更有意义,不是吗?

    21分钟前
    • 唐生。
    • 力荐

    👏直接抠书!比起领会不到精髓的瞎胡搞,最明智地选择就是直接抠书,台词、场次全部按部就班。原著粉松了口气,终于讨到口能吃的。

    26分钟前
    • 夏予川
    • 推荐

    叶文洁放的是虹猫蓝兔,这就是国产剧的魅力。

    30分钟前
    • 已歌
    • 力荐

    总是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文字给予我们的想象的可能性,当小说被影视化之后,必然意味着对这种可能性的某种固定化,但如果影视形象抓住了小说人物的弧光,我认为这就是可以的,这部电视剧的卡司的表演让我感觉到这种感觉。

    32分钟前
    • 龙田先森
    • 力荐

    那些“看不懂”/“太平淡”就打低分的人,我只想说,做人不能如此双标吧?崇洋媚外有个限度《暗黑》算不算科幻/悬疑?...开局偷情、恋爱+嗑药,还不够家长里短?看了几集都一脸懵逼,算不算谜语人?《西部世界》好不好?看完一整季都还是有点懵的,怎么忽然不存在看不懂了?《星际穿越》呢?好像也没上来直冲黑洞吧《命运石之门》开局简直就是平淡+中二+谜语人巅峰,难道不是神作?《盗梦空间》《源代码》《十二猴子》《蝴蝶效应》...当然这里面有的好理解些有的复杂些...也没见这般不耐烦啊?看看以上作品的评分?还是说对外复杂看不懂的就是剧组用心自己智商不够,对内的就是要看灭霸打响指才舒服?我完全理解不了这种心态...

    34分钟前
    • Zodiac
    • 力荐

    原著粉看到头皮发麻的程度。有些地方还原度太高了,直接从小说里抠出来的一样。各种背景交待和伏笔穿插也做地非常到位,毕竟小说中可以一两句话补充的背景,电视剧全都要用视听语言去合理地展现。一些情节的改动也是往更好更合理的方向去改的。比如汪淼原著中直接受史强激将法,为了证明自己学识高不会自鲨而答应加入科学边界 改成了当时没有答应,先去了解更多的情况,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选择加入协会帮助军 方破局。这样的改动使得汪淼更具科学家的思维能力,人格更高大丰盈。总之就是太满意了。我要天天蹲电视直播贡献收视率。

    39分钟前
    • 枷白裂
    • 力荐

    史强创业未半而接着奏乐接着舞

    42分钟前
    • Everglow
    • 推荐

    刚播第一集,说实话比动画版好看太多了。唯一不满意的有两点,一是于和伟演啥都一个赖样,二是王传君把丁仪演的跟一个文艺批精神病一样。不过不影响总体观感,先四分观望。

    43分钟前
    • 陈士成Blossom
    • 推荐

    基本和原著一毛一样,可惜丁仪不该由王传君演,这样的神级科学家被演成了一管面条一样,太烂了

    44分钟前
    • 恃南林以司
    • 推荐

    镜头语言弱、滤镜low、打光差:这是技术的问题。于和伟浮于表面、王传君ooc:这是表演的问题。编剧原创部分台词太白、过于主观:这是剧本问题。置景不合格、服化道不符合、音乐渲染力弱:这是态度问题。此外,剧情节奏松散、双线叙事没有意义。

    49分钟前
    • 夭夭草
    • 较差

    不服,那破韩剧黑暗荣耀都到8.9,什么玩意儿

    50分钟前
    • 半滴火
    • 力荐

    对原著还原度还是挺高的,动画版已经弃了,《三体》剧版追起来,感觉必是今年的爆款剧!

    55分钟前
    • pearrock
    • 推荐

    王传君台词好烂,感觉跟丁仪不贴;第一集有种故弄玄虚感,反正对没看过小说的人群绝对不友好,但看下来没有其他太大的毛病,四星观望下先//古筝行动拍得太详细了,吓疯了,震撼!!!

    57分钟前
    • 超车灰尘
    • 推荐

    卧槽。只要全剧维持第一集这个水准,Netflix的不用看了好吧!于和伟的史强对味了~!主演全员演技炸裂,剧情紧凑到一个废镜头都没有!!不过王传君有点用力过猛了。动作太满,台词却很虚。。。---7↑8↓心情给搞得和剧情一样一样的。希望后续少加些这种意义不大的过渡情节。---古筝行动牛逼!!真“把钱花在刀刃上‘’了。

    1小时前
    • sky
    • 力荐

    他真的读原著了!!!!!我哭了T﹏T

    1小时前
    • 伯恺
    • 力荐

    事实证明,只要你按照原著拍了,就是会很好看啊!!!希望之后的改编都能铭记这一点吧

    1小时前
    • 一鹿穿林过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