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大宋宫词

    大宋宫词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大陆2021

    主演:刘涛,周渝民,梁冠华,齐溪,曹磊,刘聪,房子斌,王鑫,傅亨,钱冬旎,涂们,归亚蕾,赵文瑄,吴莫愁,苏小明,赵子琪,谢园,宋宁峰,徐向东,杨雨婷,高放,郑伟,赵小锐,闵政,李彦明,肖阳,陈政阳,韩昊轩,魏大鸣,李浩滨,张艺泷,巩金国,李大光,潘一祎,孙阳,黄勐,王鹤鸣,周雪菲,韩非儿,马丹旎,杨政,强川,屈梦汝,顾语涵,郑妙,刘若谷,韩远琪,于垚 

    导演:李少红,曾念平 

    猜你喜欢

    • 更新至38集

      但愿人长久

    • 新济公传

    • 别那么骄傲

    • 全42集

      飞刀又见飞刀

    • 第27集

      海天雄鹰

    • 第03集

      上有老下有小

    • 更新第04集

      执行法官

    • 更新至第22集

      金庸武侠世界

     剧照

    大宋宫词 剧照 NO.1大宋宫词 剧照 NO.2大宋宫词 剧照 NO.3大宋宫词 剧照 NO.4大宋宫词 剧照 NO.5大宋宫词 剧照 NO.6大宋宫词 剧照 NO.16大宋宫词 剧照 NO.17大宋宫词 剧照 NO.18大宋宫词 剧照 NO.19大宋宫词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赵匡胤时期留下的“金匮之盟”,引发了宋廷的皇权之争。刘娥本为蜀地孤女,战乱时与三皇子赵恒相识相恋。俩人历经秦王谋反,三子夺嫡,澶州之战,终于苦尽甘来。刘娥才能卓越,处理政事时周谨恭密,深受赵恒的倚重和信任。赵恒接连失去几位皇子,皇位继承迫在眉睫,朝中大臣、宗族势力因各自的利益或相互争斗,或暗中结盟,大宋王朝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赵恒驾崩时,仁宗幼弱,刘娥为完成先帝遗愿,垂帘听政主持朝局后,结束党争、兴修水利、创办福利,妥善解决周边各民族的纷争与不安,并大胆启用范仲淹、晏殊、苏洵等新式人才,为仁宗亲政后的四十余年“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长篇影评

     1 ) 男主是个啥玩意啊???

    因为喜欢清平乐里的大娘娘刘娥(那部剧里就喜欢她),所以来看的

    结果看了一集,槽点多到头晕!!

    1.王妃在老公不在家的情况下,九死一生生下孩子,又立马听闻男主死讯,拖着刚生产过的身体悲痛万分的料理后事

    就这种情况,男主回到家后,一眼都不看自己老婆和孩子!!!这是啥玩意啊?

    2、王妃儿子死了,她该多伤心啊,男主没有一句安慰就算了!王妃还得去替女主求情

    就这种情况,王妃拉一下男主手,男主立马掰开人家!咋滴呀!王妃怎么你了啊!你到底是个啥玩意啊?

    3、地震啊皇帝被埋啊丫鬟坐了个床沿就死心塌地呀等等等等,就不提了

    我就真的不明白,男主到底是个啥玩意啊?

     2 ) 怎么做到全网喷的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和我年纪差不多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看过《大明宫词》这部国产神剧。

    凭借跌宕起伏的剧情,专注细节的服化道和诗歌般的语言,为观众所称道。

    前几天,同样是李少红老师执导,由刘涛和周渝民主演的新剧《大宋宫词》,在万众瞩目下上线了。

    尽管当年《红楼鬼梦》的阴影还记忆犹新,可《大明宫词》珠玉在前,这《大宋宫词》不能拉了胯吧?

    怀着几分忐忑与不安,我抱着学习的态度打开了《大宋宫词》,毕竟我对宋史的理解并不深刻。

    咬牙看完前五集,我释然了。

    你拍的是个锤子宋史,明明是一坨陈年臭狗屎!

    简直太还原,太正剧辣!

    片头曲挺有《清明上河图》内味儿!人物融入画作的形式很有创意!

    不过这个歌词有点眼熟啊: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悦)君兮君不知。

    这不春秋时期的民歌《越人歌》吗?

    大宋的宫词,用春秋的民歌,真是一点都不违和!

    导演用反映同性爱情的《越人歌》,作为《大宋宫词》的开篇,不光狠狠扇了理学家们一巴掌,还对跨越阶级和性别的爱情尽情抒歌。

    创新,真的创新!

    随后出现的,是一段比我上学那会儿做的ppt还敷衍的背景介绍。

    可能有人看到这里就开喷了:好丑啊!有钱拍戏,没钱买字体,没钱请后期是怎么着?

    大胆!这明明是导演在还原时代特征!

    这是《大宋宫词》,故事发生在宋朝,所以全剧所有的文字,都要用白色宋体五号字,首行缩进两字符。

    严谨,真的严谨!

    谁眼神好,帮我看看这个赵元僖是个什么王?

    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改名赵光义。

    这第一句话看似错得离谱:

    赵匡义早在赵匡胤登记时,就为了避讳而改名了,等别人死后才改名,是不是有点敷衍?

    不!

    这说明当时面对辽国的进犯,北宋国运已经风雨飘摇,大家脑子都不太清楚了。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赵匡义的四弟秦王,和兵部尚书的谈话里。

    太宗是庙号,也就是皇帝死后,在太庙里对其进行祭祀时的称呼。

    我大胆猜测,这是编剧在暗示秦王有谋逆之心,已经连庙号都替他想好了!

    合理,十分合理!

    总算让我圆回来了。

    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赵光义两次御驾亲征,非但无功而返,自己还身负重伤,一条老命丢了大半。

    赵光义寻思着,自己怕是没几天活头了,就把立太子的事情提上日程。

    眼下有三位候选人:

    大皇子楚王赵元佐,本性醇厚,但缺乏权谋上的杀伐果断,是个铁憨憨;

    二皇子许王赵元僖,野心勃勃,但不善谋略,身兼没头脑和不高兴;

    三皇子襄王赵元侃,文武双全,忧国忧民,颇有皇帝年轻时的风范。

    这还选个屁啊,脑子正常的都选老三。

    然后皇帝说:你们三个当中谁先生出儿子,就选谁当储君。

    嗯,不愧是皇帝,果然高瞻远瞩,忧患意识很强。

    你想啊,万一老三不孕不育,那我大宋江山岂不是要落入他人之手?

    通透,真的通透!

    关键是老三的皇妃即将临盆,皇帝这一手,已经不能算抢跑了,等于把老三放在了终点线上。

    关于这件事,剩下俩皇子怎么看:

    好家伙,“自幼”喜欢三弟,1到3周岁称为幼儿期,我掐指一算,皇帝最晚3岁就生下了第三个儿子。

    毕竟是皇帝,龙脉加身,天赋异禀。3岁生子,有毛病吗?

    科学,真的科学!

    没想到老三不识好歹,竟然拒绝了皇帝的好意,刚好辽兵南下入侵,赵元侃趁机请命带兵出征。

    然后突然就地震了。

    一场地震横跨两省,影响沿途六百多公里,从今山西忻州一路震到河南开封。

    宋朝确实地震频发,前后足足有41次。

    损失惨重的有2次:

    一是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十二月甲子,京师地震,造成房屋倒塌,压死了两万多人;

    二是宋神宗熙宁元年七月至十二月,全国共七处发生地震;

    可宋太宗在位时期,只有两场小震,甚至在史料中查无此震。

    而且地震过后,整座皇宫啥事没有,唯独震塌了皇帝所在的大殿。

    我合理怀疑这是辽国的黑科技——大陆架振荡器,企图对我大宋实施远距离斩首行动!

    阴险,真的阴险!

    皇帝还在底下压着呢,外边俩皇子已经孝起来了:

    老二很直接,开口就要皇位;

    老大看似孝顺懂事,结果开口就是一句:父皇尸骨未寒……

    结果皇帝除了脸上蹭破点皮,别的啥事没有!

    还记得一开始的设定吗?“赵光义身受箭伤,自知时日无多”。

    就您老人家这身子骨,怕不是比英国女皇还硬朗,还立什么太子储君啊,直接等第三代接班吧。

    凭借耐操的体质,让辽国的狼子野心不攻自破,吾皇威武!天不亡我大宋!

    牛逼,真的牛逼!

    地震的同时,襄王赵元侃的王妃刚好临盆。

    我滴个龟龟,这是刚出生的孩子吗?满头的胎毛,比我的头发都浓密。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体内肯定有我大宋皇家血统。

    时间紧,任务重,娘胎里的10个月不能浪费,不光长齐了头发,还睁开了眼睛,蹦出来直接背诵乘法口诀表。

    一个大难不死,一个喜得贵子,可谓双喜临门。

    然后差点就把远在代州的赵元侃冲喜冲走:地震把他震到了沟里,大家都以为他死了。

    只见前一秒传来噩耗,下一秒刚分娩的王妃已经穿好装备,开始烧纸。

    MD,孝死我了。

    没想到赵元侃没死,他在战场上救下的民女,反过来救了他。

    二人落水后,民女啥事没有,赵元侃陷入昏迷。

    她先是不知道从哪个四次元口袋里掏出一个竹筏,将赵元侃救上了岸;

    又刚好找到一间房屋,悉心照料赵元侃;

    还用不知道从哪儿变出的米,给他熬粥……

    真是一点都不超现实呢!

    这个哆啦A梦,就是我们的主角——刘娥。

    41岁的章子怡,演15岁公主;

    33岁的赵丽颖,演13岁女侠;

    40岁的张鲁一,演12岁的嬴政;

    这回涛姐有样学样,也演了15岁民女。

    章子怡扮嫩虽然有点反胃,但好歹能看,但是涛姐的妆面就堪称灾难。

    我大胆猜测,这是为了还原史实。

    历史上的刘娥本来就是孤女,生活比较艰苦,甚至被丈夫卖掉,她要是长得白白胖胖的合适吗?

    就应该像这样面黄肌瘦,骨瘦如柴!

    至于赵元侃对这样的刘娥一见钟情,则更突显他相比外貌,更看重内心。

    老婆抱着刚出生的孩子出来迎接,赵元侃看都不看一眼,领着小三就往里走。

    为小三守身如玉,拒绝和妻子没羞没臊。

    后来在儿子的初生礼上,赵元侃的亲儿子遇刺身亡,嫌疑最大的就是抱着孩子逃跑的刘娥。

    而王妃竟然亲自进宫为刘娥求情。

    赵元侃表示十分感动,然后缓慢而坚决地扒拉开妻子的手。

    一边是刚分娩就遭遇丧子之痛的妻子,一边是有可能杀害他亲儿子的小三。

    赵元侃选择为小三苦苦求情。

    理由是王妃还有家人,但刘娥孤身一人,所以应当得到关照。

    这不是全国驰名双标,更不是“我弱我有理”的道德绑架,而是一颗慈悲之心。

    痴情,非常痴情!

    既然赵元侃这么喜欢被救,建议他去跟救护车结婚。

    短短一集的时间,他们就经历了从相识、相知到相守的全过程,互相立下“永不相负”的海誓山盟。

    为啥节奏这么快?

    2019年2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官网公布了电视剧变更情况,其中最瞩目的当属《大宋宫词》。

    原本51集的体量,居然撑到了86集的鸿篇巨制!

    注水后再次脱水,最后呈现到我们面前的“只有”61集。

    所以剪辑去掉了几乎所有气口,上一句话还没问完,对方的回复已经怼到了脸上。

    甚至没有过场和空镜,大家都跟会瞬间移动一样,在一个又一个场景见无缝切换。

    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迎合当下观众二倍速看剧的需求!

    看《大宋宫词》,你不甚至能体验四倍速的快感。

    虽然在这样的节奏下,剧情看不懂,台词看不清,但它真的很贴心。

    为了应对快节奏,本剧的剪辑也非常贴心。

    刘娥洗澡,插一段回忆;

    王妃睡觉,插一段回忆;

    赵元侃睡觉,再插一段回忆……

    真是好合理,丝毫不打乱节奏的剪辑!

    别问,问就是蒙太奇,我老蒙家的事情,不是你们这些观众能过问的。

    与逻辑严谨的剪辑对应的,是人物极为严谨的行为逻辑,真的一点都没有BUG。

    王妃的孩子,一到皇帝怀里就哇哇大哭。

    皇帝就纳闷了:这孩子一见我就哭,会不会是啥不祥之兆?

    毕竟孩子除了哭,还能给你来段rap,这么怀疑十分合理;

    皇帝赐鸩酒给刘娥,却被人掉了包,面对死里逃生的刘娥,皇帝表示:

    后来刘娥为赵元侃生下一子,孩子见了皇帝哈哈大笑。

    大臣们纷纷表示:这是大吉之兆!

    这不是双标,这叫Call back,中文名梅开二度,是一种高明的喜剧手法。

    万万没想到,陛下您还是个欢乐喜剧人。

    没错,在这部《大宋宫词》里,你甚至能看到刘娥生孩子。

    然而历史上刘娥没有孩子,她和赵元侃感情亲密,而赵元侃的子嗣众多,唯独刘娥没给他生孩子。

    所以多半是她自己身体有隐疾,不然也不会上演狸猫换太子这出大戏。

    刘娥的一生原本是多么精彩:

    金匮之盟、楚王狂疾、二兄暴毙,皇三夺嫡、契丹和战、澶渊之盟、封禅泰山、祭祀汾阴、祥符天书、狸猫太子、临朝称制、杨家忠烈……

    甚至百度百科都给你拉好了提纲目录。

    可导演非得自由发挥,很任性,我很喜欢。

    之前说在皇帝怀里哇哇大哭的孩子,到了刘娥怀里,哎~不哭了!

    看到这里,我的泪拉了出来。

    我不禁想起了几十年前的起点小说,主角虎躯一震,王霸之气砰然侧漏。

    和《大宋宫词》相比,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叫什么?文艺复兴,不忘初心!

    复古,非常复古!

    相信接下来,刘娥将觉醒仙魔混血混灵根,穿越到现代,本色出演一部名叫《大宋宫词》的电视剧。

    娃,套起来了。

    刘娥来了,狸猫换太子还会远吗?

    时间对了,七侠五义也都安排上吧?

    后期八贤王也会登场,《少年包青天》也骨灰级联动一波吧?

    某瓣网友把接下来的联动剧本都写好了,赶紧去抄吧!

    感谢导演,能让我们在同一部剧里看到正史、野史和狗屎。

    贴心,真的贴心!

    只可惜《大宋宫词》没在片头打上“本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而是一句不清不楚的“有所虚构”,既想要史实背书,又想要创(胡)作(编)自由。

    宣传口径又在往历史正剧上引导,结果观众打开看到的,是大型宫廷玛丽苏。

    给了某些无良自媒体以可趁之机!

    比如某个叫“小片片说大片”的up主,居然对它进行了全方位的阴阳怪气!

    希望大家自发自愿,给他点“在看”,分享给亲朋好友,让更多的人看到他,谴责他!

    说到这里,连我自己都快信了,决定立刻去某瓣把1星改成5星好评!

    毕竟《大宋宫词》的横空出世,拔高了与它一母同胞的《清平乐》,就连故事架空的《鹤唳华亭》,在它面前都显得更加贴合史实。

    看到前几天某瓣上清一色的四星好评,口径一致的“精良的服化道,完美还原大宋风情”,还有那么多“观众”,为这部不可多得的作品勇敢发声。

    我不得不感动地说出四个字:

    扯犊子呢?

    还跟我扯什么劣币驱逐良币,《大宋宫词》胜过流量剧百倍。

    确实,《大宋宫词》的服化道无论是整体风格还是细节都极其还原,摄影构图也无可挑剔,第二集甚至完美还原了《韩熙载夜宴图》。

    可顶不住它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大宋宫词》和那些垃圾流量剧,就好比屎味的巧克力和巧克力味的屎。

    你端到我面前,问我吃哪个?

    我TM吃个锤子吃!老子抄起巧克力敲你脑壳,再反手把屎摁你嘴里!

    不好意思,破功了。

    总之,希望以后能有越来越多《大宋宫词》这样的“优秀作品”横空出世,为我们平淡的生活带来快乐,也让观众们感受世界的参差。

    还想看更多《大宋宫词》吐槽的小伙伴们,不妨点一波“在看”。

    只要过4000,我就打起精神、硬着头皮,接着往下看。

    争取给大家做成视频!

    家人们,点起来!不要让这部“神作”被埋没!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大力

     3 ) 片头曲!

    当我看第一集片头曲时就懵逼了,词曲的画风完全不对嘛,整个楚辞,你是穿越到先秦了吗?这可是北宋啊大哥,这么一个文化高峰的时代,洋洋洒洒的宋词你不用,苏东坡欧阳修是找你要版权费啦是咋的?兮啊兮的,拍离骚呢?写词的时候现百度的吧?啥玩意啊,剧组的文化程度过线了吗?拜托,好歹初中毕业读过宋词三百首再出来拍戏好吗?

     4 ) 三观不正,剧情弱智,就这也配称巨制?

    现在打着历史剧名义的电视剧真的是没法看,剧情根本就禁不起推敲,弱智又幼稚,让人看了心里硌应。

    且不说这个电视剧中三王夺嫡的法子有多幼稚,多小儿科,把高粱河战神的故事嫁接到他儿子身上多雷人了,就这个扭曲的三观,真该让它下架!直接上图,看看他们是如何鼓吹拿金钱买和平的!

    为了洗白男主,编剧连脸都不要了吗?!

     5 ) 她与宋代:初探李少红的大宋宫词

    上一次看导演的古装剧,还是红楼梦,虽然大众风评不好,但我却很喜欢导演赋予剧的个人风格。

    通过新红楼,我见识到了如何运用光影,空间语言,镜头游移,昆曲吟唱去叙事,去传达情境里不能用台词表达的隐喻。

    暌违多年,终于又等来了大宋宫词。

    在我的印象里,导演拍剧,很有辨识度,每部剧都有自己的独特基调。大明宫词是唐,浪漫华丽,荡气回肠。红楼梦近清,婉约曲折,冷寂幽深。

    这一次她选了宋代传奇女性刘娥为主角,讲了一个宋代的故事。

    目前,剧已经播出8集,主要人物悉数登场,矛盾显现。虽然还无法看透人物最终命运,就用初探的方式来说一说大宋宫词给我的印象。

    1 、她从民间来——布衣刘娥

    与许多宫廷剧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女主角刘娥,出身与富贵显赫毫无关系,她是最底层的平民妇女,因为躲避战乱,颠沛流离,来到北宋都城,闯入了赵宋皇室。

    更打破传统设定的是,她,已婚,有过孩子,流产。这一点,毫不避讳,给了观众一个略微震撼的认识。

    难民刘娥
    在秦王府刺绣的刘娥
    点茶的刘娥

    她会做饥荒时才吃的菜饼,会做鞋织布。这些是平民的生存技能,她也会点茶,刺绣,舞蹈,击鼓,是她前夫教她读书,给了她上升开化的机会。

    她的经历也比皇室闺阁女性更丰富,战争,生死,水灾,疫病,刺杀,陷害,假死,复生,卧底,一步步挣扎脱离艰难困境,一步步接近权利中心最残酷的斗争。

    这样一开始就经历人间困苦,朝不保夕的女性,太难得了。因为知道生存艰难,众生皆苦,所以日后她接触朝政,行事的底色也会更人性,更倾向于关照被统治者。

    2、刘娥之外的女性塑造——有情有义有欲

    李少红导演善于拍女性,善于用各种镜头语言去呈现女性的美,妆容,仪态,眼神,手眼身步法,更赋予每个女性角色独立的思维,处事的态度。

    目前八集,节奏很快,有不少角色已经上场又退场,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无常变幻感。

    比如,秦王妃。

    她与秦王沆瀣一气,渴望权力。甚至比秦王更狠厉决绝,发动刺杀皇帝的计策,她起了重要作用。

    但她又是个母亲,深爱自己的孩子,即使孩子心智失常,被父亲厌弃。

    谋反失败,她临终托孤,托给曾经潜伏王府,让她前功尽弃的刘娥。

    刘娥破坏了她的大业,她不是不恨,但刘娥的气节,才华,又让自己钦佩。她们,都是在权力旋涡中的女性,为什么不能产生一点惺惺相惜。

    她在最后时节,毫无保留的信任刘娥,然后一挂白绫自我了断。而刘娥,信守了承诺,妥善安置了秦王之子,并亲自在王妃墓碑前告知。

    是敌人,也是友朋。刘娥也是母亲,她能体察这份不舍之心。

    除此之外,郭王妃的隐忍大气,端庄仪态。李婉儿的忠心体贴,皇后的自私情欲,阳奉阴违。都在导演镜头下展现无疑,各有风情。

    她们依附男性而生存,却也要从男权世界里挣得一份自己的立身之地,要夺舍,要荣光,要欢愉喜悦,要仪态万千。

    我相信,导演,摄影,编剧,不会辜负她们。

    3、宋之美,来自何处?

    大宋宫词,顾名思义,立足于宋代,依托于赵宋王室。

    目前网上关于剧中服道化是否考据的争论已经起来,从礼服到常服,从道具到建筑,有不少批评的声音出现。认为不够考究,复原,有太多个人加工,时代混乱。

    在我看来,大宋宫词的美并不因为这些争端而色衰,从导演的镜头里,我见到了她把世俗场景艺术化处理的用意。

    比如一场,秦王府夜宴,场景灵感来自《韩熙载夜宴图》,一场夜宴,男男女女,千姿百态。有窃窃私语的侍女侍从,也有乘兴演奏的文人雅士,更有暗流涌动,人心窥视。

    再现韩熙载夜宴图

    秦王借韩熙载夜宴画卷,将自己包装成为无心皇权,夜夜笙歌的形象。

    外人只以为是富贵太平,管弦风雅。懂的人自然懂他在借古饰今,还做成了行为艺术。

    以及,导演还擅长用空间语言,宫廷王府的建筑,园林场景做的很像宋画。

    水殿亭台,丽人两三,芭蕉碧绿,灯火通明,偏僻处,有人独行。

    楼阁上的丽人
    王妃郭清漪

    剧中女性体态都具宋人的清瘦之美,妆容淡雅,衣裙轻薄,镜头追随她们的脸,眼神,手,身影,或凝视,或窥探,清雅端丽,栩栩有致。

    目前的感受就是这样,故事开头已然表明戏说,是加工,旁白也说是一场说书。就可以抛开一切框架去体会。

     6 ) 狸猫换太子——一场未曾彩排的共谋

    澶渊之盟后,刘娥归宋,封妃,立后,代批奏折,初涉朝政,赶制凤袍,平息纠葛。辽太后萧绰逝世,这位与她恩怨交织,亦敌亦友的女性政治家就此谢幕。

    而属于刘娥的大戏才刚刚开始——狸猫换太子,民间将这件皇室秘闻,演化成了世俗流行的戏文,戏文里,黑脸白脸,忠奸分明。

    刘娥是板上钉钉的坏人,夺子,上位,李妃是清清白白的好人,失子,冷宫。而喜得皇子的利益者宋真宗仿佛是个毫无关系的局外人,心安理得的有了继承人。

    无论是多年前的《少年包青天》,还是各类戏曲版本《狸猫换太子》都是这样的走向,暗度陈仓,背负恶名的刘太后,成为了众矢之的。

    然而,这场换子阴谋,真的是刘娥一人就可以做成的吗?

    《大宋宫词》中狸猫换太子,我看到的却不是独角戏,倒是一场共谋之戏,而且参与者各怀心思,未曾彩排,阴差阳错中殊途同归,共同促成了这一场大戏。

    之所以说是共谋,是因为,事件中除了李宸妃,是真正的不知情者。在场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参与了这场事件。

    1 狸猫

    这不是第一次出现狸猫了。早在之前的剧情里,潘家豢养的,听了鼓声就会发狂伤人的狸猫,已经在众人视野里登场,它代表着不祥与禁忌。还好被苏义简当场刺杀。

    猫是一对,死了的猫被埋葬。仿佛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第二只不久后又被潘家的眼线放入李婉儿的产房,成为不详的诅咒。

    一场大火,始料未及。猫被烧死,被误以为是李婉儿产下的怪胎。

    而眼线也被柳树压死,死无对证。

    潘家人机关算尽,误伤李婉儿,刘娥因甘露饮失子又得子,地位巩固,潘妃岌岌可危。

    2 主谋

    这一次的主谋,是真宗赵恒。这个历史上的既得利益者,在这个版本里大方主动走到了台前,目光坚定,他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也要让心爱的女人刘娥保住后位。

    世间安得双全法?

    那就是,换太子。

    大火后,他站在废墟中,做足戏份,大喊:天佑我赵氏皇族,天佑我大宋。这一刻,李婉儿仿佛失去了价值,在大雨中凄惨喘息。

    3 共犯:刘娥,奶娘,放孔明灯者,潘家的甘露饮和眼线

    剧情并没有为刘娥强行洗白开脱,她默许了这场阴谋。但也有暗暗懊悔。 在婉儿临产时,她也曾想过放弃。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她如愿以偿得到了巩固地位的孩子,但,也即将失去李婉儿倾心交付的信赖。

    这一次,刘娥不再是千夫所指的主犯,她也在局中,也有无奈,她也没有迫害,戏说版本里的太监陈琳和宫娥寇珠。

    奶娘这个角色,贯穿始终,她戏份不多,却令人印象深刻。她仿佛一双锐眼,能够看透主角的心思,替他们做一些不可见光的事情

    郭皇后在时,她辅佐郭。郭皇后死去,她依附刘娥,是一个非常识时务的人。

    她的女儿也成为了赵恒的妃子。就是日后一起抚养太子的杨太妃。

    她身上有世俗小民的气息,却也有不畏惧大事的勇气,她抱走了婉儿的孩子,说,我会有报应的。

    总结来说,是一个游走于灰色地带,却非常忠心的奴仆。

    放孔明灯的众人引起了大火,带来了不确定因素。他们是无心之过,却为换太子制造了混乱的,可以暗度陈仓的环境。

    皇宫一片慌乱,慌乱中,奶妈抱着孩子走向刘娥的宫殿,被切掉舌头的眼线老宫女也被柳树压死。

    大火之后,是滂沱大雨,大雨洗刷一切罪行,也是尘埃落定。

    有谋皆孽,无人不冤。这场狸猫换太子节奏密集,扣人心弦。众角色游走其中,面目清晰,目标坚定,最无辜的,就是李婉儿,失去孩子,还差点失去性命。

    刘娥换来的孩子,就是日后的宋仁宗赵祯。

    日后,他会如何得知自己生母的消息,如何与刘娥相处并处理危机,如何去认李宸妃,刘娥又是如何教育他,辅佐他,都是我期待的剧情。

     7 ) 一部可能毁在剧情上的好历史剧

    中国众多的优秀古代政治女性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个刘娥,他是一个出身很低,境遇很难,但是爬到最高位后,又能以温柔待人的政治家。因此我在喜马拉雅做的最重要的节目《千年女主:历史上的政治女性》第一个所选择的就是章献明肃皇后刘娥。

    我今天在看了前八集的电视剧以后对于这部戏的选角,表演,服化道等诸多方面意见都不大。包括别人所说的,刘涛年龄过大其实也不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毕竟这个戏的开场按照历史的推断,刘娥应当已经接近30岁了。

    这部戏真正的问题在于对于历史的改编上过于草率。时间线混乱本身不是问题,但真正的问题是,通过发明历史的方式去人为的创造某些冲突,而这个冲突本身却没有历史上所发生故事的精彩。

    比如有关于赵恒,也就是剧中刚开始的赵元侃是如何一步一步从老三变成太子的这个过程,以及其中所牵涉的赵廷美事件,编剧的改编明显是以20年前的电视剧陈旧逻辑来对历史进行改编。但事实上,历史远比编剧的改编要精彩很多。

    更为重要的事,宋太宗赵光义的死以及赵恒登基前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这部电视剧竟然以半集的节奏迅速一笔带过。这是让我非常失望的。之前王继恩试图参与皇位的交替,包括李太后为何选取赵元佐作为皇位继承人,以及包括后来吕端如何扭转乾坤这电视剧中都没有明确的显现。事件漩涡之中的赵元佐、赵恒、李太后、吕端、王继恩,甚至当年王继恩雪夜给赵光义送信的故事都可以以倒叙形式出场,他们的人物形象由于故事的变化变得特别单薄。这让我极为失望。

    最为令人失望的是,关于刘娥之前的经历并没有进行铺排。刘娥为什么会进到赵元侃的家中?刘娥又怎么一步一步从底层走起来,她本人又该做什么。这些东西,都是一个真正的大女主剧应当进行详细的描述的。这部戏都忽略了。

    刘娥的一生本人是历史上非常精彩的一个故事,如何从一个最底层的民女一步一步成为整个大宋王朝的实际执掌者,编剧在其中的作用应当是作为历史的填充人而不是篡改人。刘娥的故事以及刘娥与赵恒之间的爱情本身足以让人们感动,不需要去过分的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这部电视剧编剧至少在前八集是不合格的。

     短评

    我期待了2年,就这?说好的历史大剧呢?上来就地震男主掉悬崖女主救的,第一集剧情仿佛做了火箭,我差点以为我落看了十几集剧情。真的看的我一脸懵逼,完全是一脸问号。白瞎这么好的服化道和高颜值男女主了。一星给片头曲片尾曲。

    8分钟前
    • 许久下。
    • 很差

    恭喜扮嫩天团又填2名大将!周渝民台湾偶像剧专业户的脸演古代人真的很违和,刘涛气质又过于贤妻良母岁月静好,把女政治家演成了中华女德第一人…看他俩亲亲抱抱举高高感觉比林黛玉x伏地魔还难磕…

    9分钟前
    • 钮钴禄哥斯拉
    • 较差

    愿世界再无中年玛丽苏,李少红你真的是假精细。服化道再精细也不如剧情经得起推敲,整点子花架子谁爱看啊?

    10分钟前
    • 豆友加数字挺好
    • 很差

    这叫什么节奏快,这叫离谱好吗?看得人莫名其妙,节奏快不是要你上PPT,逻辑还是要通顺的好吗?别尬吹了(后期要是能好一点就改分)

    12分钟前
    • 不爱吃鱼的猫
    • 很差

    第一集这句台词就雷到我了:父皇自幼喜欢三弟...

    16分钟前
    • 讨厌你
    • 很差

    《大明宫词》当年锻造经典主要归功于编剧郑重和王要对莎翁戏剧的中式融合。我曾有幸买过剧本研究,有些段落写的很美,到现在都会背诵。无论是新《红楼梦》还是强行沾边的《大宋宫词》都证明李少红真的只擅长服化道。当年的作品造诣也如同陈凯歌遇到芦苇李碧华一样幸运。

    17分钟前
    • 顾小山
    • 较差

    三集弃。剪辑如脱缰野马,估计剪了不少。说是正剧吧,权谋有点傻,说是野史吧,剧情不够野。服化道置景看得出来剧组有钱了,宴席能拍成画卷,可惜了。

    22分钟前
    • 朱夏
    • 还行

    还以为自己开了二倍速…

    24分钟前
    • Echacy
    • 较差

    这剧情是赶着去投胎吗?快就算了,完全不讲基本法。地震只把皇宫震塌了,皇孙刚出生就在宫外被刺死了????还有刘涛和周渝民,前面的戏就不能换俩年轻的演员吗?周渝民演的三皇子在老婆刚生完孩子的时候领了个人妻回来,然后就不让自己的老婆碰了,这是打算为刘涛守贞操?刘涛一副贤妻良母的样子,也不像会不要名分跟着三皇子大庭广众亲亲我我的风流样啊。这段戏给他们演真的毫无说服力。

    28分钟前
    • 九宸
    • 较差

    惨不忍睹。故事和人物还没成形,就各种突兀的情节和闪回,剪辑一塌糊涂,节奏疯魔无羁……这还是拍出《大明宫词》的李少红吗?

    32分钟前
    • 居无间
    • 较差

    我爸自幼就不喜欢我看这部剧

    35分钟前
    • 我本山外逍遥客
    • 很差

    有效区分恰钱博主。不是不让你吃饭,能不能别抢着吃屎。

    40分钟前
    • 楚格的白衬衫
    • 很差

    真是拧巴啊,从第一集开始节奏和逻辑就非常奇怪,感觉每个场景都是为了交代故事匆忙演一遍,严重依赖台词堆砌剧情,能用说的就不用演。整部剧的定位也不清晰,一会儿宫斗、一会儿权谋,一会儿又变大女主,外形却非要包装成历史正剧。吴莫愁怎么变得那么肿。

    41分钟前
    • 无非
    • 较差

    真没想到连电视剧情节也内卷了,角色跟现实里的我们一样赶着生赶着死,2倍速迅速走完一生,情感匮乏,面目刻板。谁能告诉我,在宋的朝堂,虚与委蛇是不是不读yi,而读she?

    45分钟前
    • 南悠一
    • 较差

    看了半集,女主真是绿茶中的绿茶,嘴里说着不要不要,吃的比谁都香

    49分钟前
    • 虎宝宝是只猫
    • 较差

    这剧的编剧像我平时做梦,想一茬是一茬,有一茬没一茬,一茬接不上一茬

    50分钟前
    • 章鱼东东包
    • 较差

    好家伙,这叙事节奏赶得上风火轮了!节奏明快≠推土机般突突前进,罔顾前因后果、前史不着笔墨全靠闪回突击交代即可,很多大事或转折都靠念白告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羁绊牵连怎么在疯狂背台词中建立?失去最基本的人物情感铺垫与行为逻辑,再精美的制作也是徒劳,且几乎看不出李少红以往的个人特色。先不谈史实,官场戏、宫斗戏、情感戏都仓促匆忙粗糙如儿戏,套路陈旧无比,此类所谓“大女主”戏完全审美疲劳,毫无新意,遑论选角一言难尽。勿怪观众低分,剧情精彩与否、演技过关与否,观众心里都有数。

    5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较差

    父皇自幼喜欢三弟🙉

    59分钟前
    • Avantasy
    • 较差

    离大明宫词差了100个新版红楼梦

    1小时前
    • 贝幸丸
    • 较差

    第一眼惊艳的是片头片尾的设计,卷轴画式徐徐展开极具匠心和古味。前两集节奏感十足,前朝立储纷争涌斗,男女主自波诡云谲中依次登场,各自都有承担紧凑重要的故事节点;而同时依然不落对温存情感的刻画,刘娥与赵恒战乱结缘彼此相惜令人十分动容。本剧的制作也十分精良大剧质感浓厚,服化道考究古意盎然,赏心悦目。前两集看下来意犹未尽,已列入追剧清单。

    1小时前
    • 日烦夜烦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