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大陆2018

    主演:程贺南,裴宜理,马勇,吴宝璋,余斌,杨苡,刘缘子,张道一,潘际銮,李红英,闻黎明,杨振宁,闻立雕,郑晏,伯乐波斯,艾伦·麦克法兰,吴庆宝,吴大猷,唐绍明,王汉斌,余丹,巫宁坤,郑哲敏,王希季,李忠,关英,罗振诜,郑敏,彭珮云,孙亮,方堃,查平,戴景贤,龙绳德,和丽琨,李少龙,谢本书 

    导演:徐蓓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第12集

      度华年

    • 更新至42集

      但愿人长久

    • 寻龙剑侠赖布衣

    • 全24集

      甜心萌探

    • 摩玉玄奇2

    • 已完结

      烽火影人

    • 已完结

      老马家的幸福往事

    • 全12集

      美人为馅第一季

     剧照

    西南联大 剧照 NO.1西南联大 剧照 NO.2西南联大 剧照 NO.3西南联大 剧照 NO.4西南联大 剧照 NO.5西南联大 剧照 NO.6西南联大 剧照 NO.16西南联大 剧照 NO.17西南联大 剧照 NO.18西南联大 剧照 NO.19西南联大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系列纪录片《西南联大》由徐蓓导演,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与中央新影集团联合出品,一共5集,每集52分钟,分别为《八音合奏》《刚毅坚卓》《大学之大》《火的洗礼》《嘉荫长留》。当晚展映了第一集《八音合奏》以及第五集《嘉荫长留》,讲述了西南联大由清华、北大、南开联合组建,“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历史故事,展现和解读这所大学所具有的永恒魅力和精神力量。

     长篇影评

     1 ) 纪录片《西南联大》引用整理

    注:如有一份资料多次引用,仅记录一次。

    EP01 八音合奏

    蒋梦麟《西潮》

    张伯苓自述

    徐若陶自述

    韩咏华自述

    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就职演说

    南开大学教授黄钰生自述

    西南联大教务长查良钊自述

    历史学者易社强(美)《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教授钱穆《师友杂忆》

    蒋梦麟致信胡适

    梅贻琦日记

    西南联大教授郑天挺自述

    西南联大教授毛子水自述

    EP02 刚毅坚卓

    吴宓日记

    北京大学教授吴大猷《回忆》

    清华大学教授任之恭《一个华裔科学家的回忆录》

    北京大学秘书长郑天挺《滇行记》

    北京大学教授罗常培《七七事变后的北大残局》

    陈流求 陈美延《先父陈寅恪失明的过程》

    闻一多致妻子高孝真信

    西南联大教授华罗庚自述

    西南联大教授白英(英)《闻一多印象记》

    EP03 大学之大

    沈从文《边城》

    汪曾祺《受戒》

    鹿桥《未央歌》

    汪曾祺《老味道》

    汪曾祺《人间草木》

    赵瑞蕻《离乱弦歌忆旧游》

    汪曾祺《泡茶馆》

    杨振宁《邓稼先》

    EP04 火的洗礼

    西南联大教授金岳霖《论道》

    西南联大教授陈岱孙《回忆金岳霖先生》

    西南联大教授费孝通《疏散》

    穆旦(查良铮)《防空洞里的抒情诗》

    西南联大学生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

    穆旦(查良铮)《从空虚到充实》

    西南联大教授金岳霖《谈谈我的书》

    西南联大教授钱穆《国史新论》

    西南联大教授费孝通《云南三村》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自述

    西南联大教授费孝通《山水人物》

    西南联大教授费孝通《土地里长出来的文化》

    西南联大学生姜广正《在大普吉的日子》

    穆旦(查良铮)《阻滞的路》

    穆旦(查良铮)《抗战以来的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学生田曰灵《回忆西南联大化学系》

    西南联大学生王宪钊《我在西南联大学气象》

    西南联大学生钱能欣《西南三千五百里》

    西南联大教授柳无忌《烽火中讲学双城记》

    许渊冲日记

    梅贻琦自述

    穆旦(查良铮)《慰劳信集》

    《罗友伦先生访问记录》

    西南联大教授金岳霖书信

    西南联大教授钱穆《国史大纲》

    西南联大学生何兆武《上学记》

    西南联大学生姚渠芳《怀念在台湾的钱穆老师》

    西南联大教授朱自清《论轰炸》

    西南联大学生李循棠自述

    西南联大学生卢少忱自述

    西南联大学生王伯惠自述

    穆旦(查良铮)《森林之魅》

    EP05 嘉荫长留

    龙绳武自述

    胡淑贞自述

    西南联大教授冯至《昆明往事》

    汪曾祺《米线和饵块》

    西南联大教授朱自清自述

    西南联大学生孙愚自述

    西南联大学生刘缘子自述

    汪曾祺自述

    楚图南评述

    陶云逵自述

    边疆人文研究室(南开大学)邢公畹自述

    西南联大教授冯文潜自述

    边疆人文研究室高华年自述

    西南联大教授曾昭抡评述

    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献给永远的西南联大。

     2 ) 《西南联大》整理

    校训:『刚毅坚卓』

    0.预告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烽火连八载

    弦歌壮古今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有一种老师叫做『先生』

    有一种教育叫做『通识』

    有一种研究叫做『无畏』

    有一种故乡叫做『云南』

    有一种情怀叫做『天下』

    一国家当动荡变进之时,其以往历史,在冥冥中必会发生无限力量,诱导着它的前程,规范着它的旁趋此乃人类历史本身无可避免之大例。我们一定要和平,一定要和平,别的算不了什么。

    有一种精神叫做『刚毅坚卓』

    千秋耻 终当雪

    中华兴 须人杰

    《五集纪录片 西南联大》

    1.《八音合奏》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西南联大》

    我的童年教育,可以说主要是记忆工作。

    ——蒋梦麟《西潮》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 严修 《南开中学堂》镜子箴言 不慌不忙不喜不忧。

    人称之为“寡言君子”

    ——《徐若陶自述》梅先生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

    ——《梅贻琦自述》

    严式家馆——南开中学堂——天津南开学校——天津南开中学

    南开大学

    北京大学

    游美学务处临时办公处——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

    代际之间的转化:

    第一代办大学:进士,状元(旧知识分子)

    第二代领导者:到过西方留学过的

    北大首任校长——严复

    蔡元培

    第三代领导者:领导者的代际转化,充分的世界化,充分的现代化

    T——清华——梅贻琦(年纪最小)

    P——北大——蒋梦麟(大3岁)——让

    N——南开——张伯苓(大13岁)——退

    西南联大常务委员会三常委

    (感谢豆友@Makk_指出错误,已更正)

    百度百科:

    抗战前在三校肄业的学生,入联大继续就读者,保留原校学籍与学号,在原学号前分别冠以英文字母“P”(北大)、 “T”(清华)、“N”(南开)”, 毕业时分别由原校发给毕业证书。在联大入学者,学号前冠以“A”。(记录片中是L)

    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

    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再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我的表你戴着(天津话)= 你就代表我了

    ——张伯苓

    先生答道:“再炸 再修”

    ——张伯苓

    唐梅 宋柏 元杉

    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2.《刚毅坚卓》

    观晚霞,至美。

    ——吴宓

    从长沙到昆明长途跋涉的第一步,使他走向了殉道之路。

    ——历史学者易社强(美)《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闻一多

    快一个月了,没有吃茶,只吃白开水 。....回来在饭后泡了一碗,总算开了荤。

    ——闻一多致妻子高孝真信

    食于斯,寝于斯,读书于斯,做研究于斯。

    那时,我的身份是清高教授。呜呼,清则有之,清者清汤之清,而高则未也。

    ——华罗庚自述

    刚毅坚卓

    ——西南联大校训

    3.《大学之大》

    中国各处的宁静,都终结于1937年的炮火。

    ——旁白

    L——联

    P字好,T字香,N字没人要。

    ——杨苡 翻译家

    就这样,中国各地的学子,历经各自的颠沛流离,终于在陌生的内陆高原,与自己的大学相遇。

    ——旁白

    闻先生的课可以抽烟。闻先生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汪曾祺《人间草木》

    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汪曾祺

    一条大路通云南,去时容易转时难。去时阳鹊未下蛋,转时阳鹊叫满山。

    ——闻一多录下的贵州安顺民歌

    前士兵,北大旁听生,破产报馆主编沈从文,经人推荐,受聘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副教授。

    ——旁白

    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

    ——汪曾祺《人间草木》

    抗战要胜利,国家要富强,要民主。

    ——彭珮云 西南联大社会系学生

    中华兴 须人杰

    ——西南联大校歌

    千秋万世,长乐未央。

    为往圣继绝学,真正的大学,才能让中华文脉不断。

    ——《未央歌》歌名来源

    Make the most everyday.

    每一天,一定要做到最好。

    4.《火的洗礼》

    我虽可以忘记我是人,而我不能忘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我深知道我这本书,有旧瓶装新酒的毛病,其所以明知故犯之者,就是因为我要把一部分,对于这些名词的感情,转移到这本书一部分的概念上去。

    ——西南联大教授 金岳霖《论道》

    一国家当动荡变进之时,其以往历史,在冥冥中必会发生无限力量,诱导着它的前程,规范着它的旁趋此乃人类历史本身无可避免之大例。我们一定要和平,一定要和平,别的算不了什么。

    ——西南联大教授 钱穆《国史新论》

    中国人的生活是靠土地,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

    ——西南联大教授 费孝通《土地里长出来的文化》

    轰炸是火的洗礼,咱们的民族,咱们的国家,像涅槃的凤凰一般,已经从火里再生了。

    ——西南联大教授 朱自清《论轰炸》

    5.《嘉荫长留》

    此地但无烽警,便是桃源。苟能国难平息,生活安定。在此亦可乐不思蜀也矣。

    ——吴宓日记

    本校同人不敢希冀培植天才,但不践踏天才。

    ——黄钰生自述

    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昆明独自办学——昆明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唯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

    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乾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终始。

    万物并遇而不相害,天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伟大。斯虽先民之恒言,实为民主之真谛。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联合大学之终始,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者哉。

    ——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老照片:

    百年树人

    ——End

     3 ) 浅析《西南联大》的独特叙述方式

    《西南联大》是一部历史、人文系列纪录片,讲述了关于西南联大的历史故事,展现了联大的永恒魅力和那个特殊战争时代中人们的伟大的精神力量。

    以第三集《大学之大》为例

    第三集《大学之大》的讲述方式是板块式的,五十分钟的时间里,分成了许多不同内容的板块。从各地学生颠沛流离地到来到学校生活到对许多的教师的回忆到那些出色的学生们的贡献与精神再到最后的回忆,每个板块的讲述都十分生动有趣。本纪录片的许多手法都十分生动,比如黑白的绘画、老场景的现代还原、实物资料(照片、视频)、采访等,还原了历史,也拉近了观众与那个时代那些人的距离。在第一个板块,从外文系学生杨苡的求学经历为开头,再讲述其他学生各自的颠沛流离的故事里都运用到了许多手法,因一些实物资料的缺少,许多场景无法用照片等来展现,于是本片很好地运用到了黑白绘画,黑白的颜色更加接近照片的质感,通过绘画来还原,很好地填补了实物的缺少,配合上解说,极大地增强了真实性,在杨苡阐述自己去往西南联大的路线时,每当讲到某一城市,画面都会有照片资料,还有在地图上重现学生的路线,这些手法都有很强的真实性效果。本片的采访片段十分丰富,采访的大量运用可以使影片增强权威性与真实性,且采访对象都为西南联大的学生,更加利于叙事。本片讲述的另一大方法就是运用到了大量的真人采访,再根据他们的陈述来进行剪辑使讲述更加真实生动。比如他们谈到教室的样子谈到曾经被臭虫咬以及谈到曾经的老师们,对于一件事物或一个人,都通过了不同人的阐述然后加以剪辑来展现,使曾经的联大生活更加完整展现,也使闻一多、吴宓等教授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本片还有一大亮点,就是解说词。一般的纪录片解说词几乎都是制作方编写的,而本片很好地利用到了实物资料,也就是文字记录,是来自于那些联大学生的文字回忆。有的来自回忆录有的来自散文集。如当描写到联大文学系时,解说词里便运用到了汪曾祺先生出自《人间草木》的文章《西南联大文学系》,因为我本人看过所以十分熟悉,解说词,配合上画面的寻用,如闻一多先生的照片、闻一多先生的黑白色绘画,也如沈从文先生的笔记等,通过这样的画面加解说的叙述方式,将一个画面、一个人物可以刻画地相当淋漓尽致,闻一多先生的知识面之广,教书的认真,沈从文先生的幽默风趣。更加重要的是真实可信,因为是他们的亲身经历。

    本片的叙述手法还有现代的实拍等,叙事手法十分丰富是本片最精彩也最吸引人的一点,在《大学之大》这一集里,完整又令人可信地完成了叙述。本集名叫“大学之大”,也许并没有十分明显、明确地告诉观众本集就是在讲西南联大这所大学有多大,而是十分隐晦的地表达。当你看完时,你会清楚地感受到西南联大的人物之多,无论是教授还是学生,本集没有偏心地记录了西南联大物理系、机械系、外语系、文学系、政治系的学生教授们,隐晦地展现出主题。除此之外在本集的后半段,讲述的是来自联大的学生们的未来。从杨振宁和邓稼先的故事开始,再到结尾结束,这一段里的内容有邓稼先成为中国科技事业的核心、来自西南联大两弹一星元勋的介绍,到后面还有文学系外语系学生的著作等,体现了联大学生的创造力之强,贡献之大,也进一步展现了“大学之大”,很好地展现了本集的主题,同时也表达着一整部《西南联大》的共同主题:对于联大的永恒的魅力与强大的精神力量的赞扬与追忆。

     4 ) 刚毅坚卓,最顶尖的学府

    1.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的背景: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1937.9.10在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初,迁昆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7.31结束。 2.闻一多的牺牲,教授的清苦生活,物质贫乏但都刚毅坚卓。 3.许渊冲,王希季,汪曾祺,刘缘子,邓稼先,杨振宁等学生的生活,学生宿舍条件之差,40人挤在一个房间,食物物质匮乏,但学生门活跃上进开放思想丰富,以及学生眼中的老师。 4.从无到有创造:金岳霖从无到有创造了哲学系,查良铮:从抒情诗到见过中国大陆的生死贫穷后,诗歌有了泥土味,写下从军生涯《森林之魅》 5.西南联大和云南:从产生的不适应,相互嫌弃,扫带给云南的变化:研究了云南的气候植物农作物矿产少数民族,开设西南联大师范学校,附小附中等,改变了这个地方。

     5 ) 联大

    题材是好题材,不过整体框架把握不够好吧,有的地方表达的含糊,尤其看完最后一集,感觉这讲一讲那讲一讲,对于整体的把控不清晰。这五集的脉络不是按照时间顺序,为了突出每一集的主题这样倒也可以,可是拍出来的结果是每一集都有大量时间轴覆盖的部分,来来回回的,而想表达的主题也没有拍出深度,可惜了这样的好题材,没有拍出应有的深度。

     6 ) 西南联大

    著名教师 叶企孙,陈寅恪,赵元任,吴有训,梁思成,金岳霖,陈省身,王力,朱自清,冯友兰,王竹溪,沈从文,陈岱孙,闻一多,钱穆,钱钟书,钱端升、吴大猷,周培源,费孝通,华罗庚,朱光潜,赵九章,林徽因,吴晗,吴宓,张奚若,潘光旦,卞之琳,李宪之,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杨武之,冯景兰,袁复礼,冯至,刘文典,穆旦,赵以炳等。 知名校友 何泽慧,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彭佩云,汪曾祺,邹承鲁,王希季,陈芳允,郭永怀,屠守锷,吴讷孙,陈忠经,戴传曾,何兆武,李长之,何其芳,吴大观,任继愈,吴庆恒,叶笃正,谢玮,黄昆,王浩杨,凤林景,查良钊等。

     短评

    第三集黄舒骏《未央歌》!!!《未央歌》影视化会不会是有生之年?!

    3分钟前
    • Talent
    • 力荐

    牛,太牛了!此等学者,死去不需一秒钟,再生产一位,却要几十年!!泪目……

    7分钟前
    • 力荐

    这里曾经存在过的,是真正的浪漫与自由。

    10分钟前
    • 荆棘
    • 力荐

    我虽依然可以自诩为知识分子,可我这一辈人,已经没有了赤诚之心。

    12分钟前
    • Row Kingto
    • 力荐

    “办大学就是要民主,自由”。我在想,促成西南联大的因素里,除了优秀的教师之外,是否也有政府的未干预(无暇顾及)。很难想象有这么多影像资料,而且清晰度很高

    17分钟前
    • Cynosure
    • 推荐

    4.5;前三集看得心潮澎湃回肠荡气,当值五星。群星闪耀,大师云集,一个在战乱与贫穷中盛放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荣光年代,崇尚科学民主的气氛兴盛,人文艺术百舸争流,堪称建构起近现代中国各行各业中流砥柱的脊梁,真乃“旷百世而难遇者哉”!从三校合并渊源始,及至抗战白日化,最终返平津,穿插西南联大师生的诸多出镜回忆或文字记录,调用多方影像,资料较详实,配乐动人,但囿于篇幅有限,某些名字的未提殊为遗憾。下午读到巫宁坤文革时收到沈从文的勉励信,在本片中他忆起老师的精神感召,唱起《松花江上》,真是令人泪目,与闻一多遇害前问及窗前竹子、金岳霖重写《论道》、穆旦诗风的转变,都让人无限怀缅昔日文人的铮铮风骨。

    2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西南联大的历史,可说是中国学人“抗战”史的缩影。旧中国之学者精英,在艰难险阻中,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出镜的联大校友都是耄耋之年,却精神矍铄,侃侃而谈,说到兴起时,仍激动不已,可见对当年岁月记忆之深,对一生影响之大。

    22分钟前
    • 書衣偵探華斯比
    • 力荐

    这群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却用钢铁一般的意志,构筑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26分钟前
    • 终有剑心在
    • 力荐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热泪盈眶,唏嘘不已。风骨不再,斯文难继。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西南联大,不能忘记。

    29分钟前
    • 阿春
    • 力荐

    1948年冬的南京机场,胡适面对三架从北平飞回来却空空如也的飞机时,嚎啕大哭。

    30分钟前
    • 九個9
    • 力荐

    第一集,以蒋梦麟《西潮》始,以冯友兰《西南联大碑文》终;第二集,以《吴宓日记》始,以闻一多《也许》终;第三集,以沈从文《边城》始,以鹿桥《未央歌》终;第四集,以金岳霖《论道》始,以穆旦《森林之魅》终;第五集,以冯至《昆明往事》始,以冯友兰《西南联大碑文》终。西南联大师生的文字与这段历史融合在了一起。第三集,当《未央歌》的开头在纪录片中被朗诵出来时,当黄舒骏的歌被当做背景,而影像中闪现的是一位位联大的学生时。联大精神,永远未央。

    35分钟前
    • 凝湮
    • 力荐

    我之所以热爱那个国破家亡、民族颠沛流离的时代,就是因为乱世之中有一批铮铮铁骨,挺起了中国文化的脊梁。

    40分钟前
    • aaron
    • 力荐

    承包全年淚點……

    44分钟前
    • 废物时钟
    • 力荐

    时代剧变,风急雨骤;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西山沧沧,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西南联大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表征着一个民族在面临存亡绝续临界点时,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

    45分钟前
    • Seagull
    • 力荐

    中国群星闪耀时,民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47分钟前
    • 黛玉倒拔垂杨柳
    • 推荐

    心神往之的一段历史,务实又浪漫,艰苦而又活泼,大师星布,浩篇充栋,可是联想到他们在浩劫中四散,命运不一,再联想如今大学的氛围和状态,如今之所闻失望透顶的讯息,叹息一声

    52分钟前
    • 拓扑
    • 力荐

    已哭瞎。作品一般,真正的伟大是生活本身

    54分钟前
    • Orchid
    • 力荐

    终于理解晓松说的名校,国之重器的意思了。也明白他为啥对找工作之类的问题那么生气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国内最聪明的人,最顶级的学者,教着,保护着这个民族的未来,看着那些九十多岁一百岁的国宝们,真的是,热泪盈眶……人终其一生,如果能如此,才不算白活一场吧?……

    57分钟前
    • fish
    • 力荐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真正的乱世佳人。

    59分钟前
    • 啊么吸溜
    • 推荐

    看完了以后,我想看书,我想学习,我想不负此生

    1小时前
    • KINGKO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