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终结者2

    终结者2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其他1991

    主演:阿诺·施瓦辛格、琳达·汉密尔顿、爱德华·福隆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 HD中字

      百慕大异兽

    • HD中字+国语

      新·奥特曼

    • HD中字

      宇宙尽头

    • HD

      集中营里的摄影师

    • HD中字

      隔绝

    • HD中字

      我是你的人

    • HD

      氧气危机

    • HD

      侏罗纪世界

     剧照

    终结者2 剧照 NO.1终结者2 剧照 NO.2终结者2 剧照 NO.3终结者2 剧照 NO.4终结者2 剧照 NO.5终结者2 剧照 NO.6终结者2 剧照 NO.16终结者2 剧照 NO.17终结者2 剧照 NO.18终结者2 剧照 NO.19终结者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难以超越的科幻经典形象T-800

       T-800:他原本是冷血的机器人杀手,不用杀死这个词,只用终结,在他看来那只是结束,因为不真正理解生命,所以也不真正懂得死亡,没有恐惧,没有感情,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执行指令——机器的本质,但是他偏偏碰倒了并不那么理解和相信这些本质的约翰。当学习的程式启动后,他开始学习,同时也开始疑惑。学会微笑,学会一些原本只属于人类的话语,手势,却仍然无法理解很多属于内心的东西,无法理解那些不属于肉体的伤痛,无法理解泪水,那些情感让他迷惑。
    曾看过一篇美国的科幻小说《趁生命的气息逗留》,讲了人类灭亡之后,统治北半球的机器弗洛斯特用漫长的时间研究人类的所有文化遗产,想要理解人性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类的故事。它试过很多方法把自己变成一个人,但都没有成功,最后它通过将意识矩阵传入一个复制出来的人体,而终究懂得了对事物的模糊的非度量性的了解,懂得了非逻辑的思维,懂得了恐惧,绝望,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类。

        对一个没有疼痛,只懂得具体度量和逻辑思维的钢铁机器来说,人性是不可理喻的,但最终T-800还是懂得了。在理解笑容,理解信任和誓言,理解生命的时候,也渐渐理解了人性。于是当约翰不让他离开的时候,他没有再像以前那样笨笨地问他“why?”,而是说:“I’m sorry.”,因为他知道他的离去会让约翰伤心,也就在那一刻,他理解了眼泪的含义。或许他仍然不懂得恐惧和绝望,但至少他懂得了爱和伤痛,那是他和那个孩子共同创造的奇迹。于是这个以前拉人进屋都要用拎的大老粗轻轻地抹掉了约翰脸上的泪水将他搂在怀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成就了温柔,这一幕也成为了经典 永远留在了观众心中……

        我对它有太多的崇拜及看法; 不得不承认,随时间的推移,这部经典慢慢已经完全属于我们的那个年代,再也进入不了现代年轻人那颗轻浮的心……
    但是经典永远是经典,终结者告诉我们在接下来的岁月里让我们用自己的光和热去尽可能的帮助我们的朋友吧!!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伸出自己的双手毫不犹的去帮助他们吧!!在他们绝望的时候告诉他们一句话“I Will be back”


    阿诺德老了,老去的只是肌肉,精神会永远不朽……

     2 ) 百看不厌

        这是我看过遍数最多的电影,大概有二三十遍。在俺心目里,也是划时代的作品。从此成了施瓦辛格的忠实影迷。

     3 ) 从终结者2反思我国的创新想象力

    中国人没有想象力是因为应试教育和一些自已为是的沙币造成的,现在还有沙币质疑t1000的cpu不合情理,艹,人家t1000cpu是全身纳米颗粒,无数的纳米颗粒组成了机器人形态,外观看上去像一坨水银而已。人家卡梅隆在91年就已经有这设想了,而我们国内一些谜之优越感的人却还认为创新想象力是不合理的,照他们的呆板逻辑,汽车现在还得是汽油机,飞机还得是螺旋桨,火箭还得是一次性不可回收的,手机还得是按键的,买东西还得去实体店,打仗还得靠活人,电影永远是平面图像的,西方在不断创新,而我们只会机械模仿,永远是跟屁虫。别再嘲笑满清故步自封了,现在作茧自缚还自认为优越的人何尝不是在传承满清的遗志!

     4 ) 回来还是到来——《终结者》系列

    “I’ll be back。”是使《终结者》能够延续的一句经典台词,同时它更是对人类的一句警语。无论是T-800,还是T-850,甚至是更先进的T-1000和T-X。当人类的科技发展到超越自身所能掌握的高度,危机就将降临。

    因此,《终结者》作为警醒世人认识到这一危机的影片——特别是它提出了人类所创造的智能体(机械人、克隆人、虚拟的电脑世界……),终将摆脱人类控制而反之与人为敌这一终极命题——是史无前例的。它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不仅自1984年卡梅隆拍摄完成《终结者》第一集后,第二集和第三集分别于1991年和2003年分别与我们见面,而且类似题材的电影接连推出。最著名者可数沃卓斯基兄弟的《黑客帝国》三部曲,离我们最近的应该是去年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机械公敌》。这些电影或以直叙的方式坦诚不恭的指出科技危机的所在;或以隐喻的风格暮鼓晨钟的涤荡人类发热的大脑。而这一切的发端正是那个叫作“Terminator”的机械人。

    现在让我抛开这些令人头晕的科技伦理问题,将它留给科学家们。而我们只是就电影谈电影。

    在三集《终结者》中,为中国影迷所广泛谈起的应该是第二集。因为上个世界90年代初正是国人刚开始从非正当的途径获得外语片源的时期。家里拥有一台录象机,四处找寻录象带。一旦发现了一部好片子就“一传十,十传百,变成了众人皆知的秘密。”现在三、四十岁的影迷中,是在那个时期养成这种爱好的不乏其人。回忆《终结者》2,其实就是在会议他们自己的年轻时代。而即使到了今天,我们已经看惯了所谓的好莱坞大片后,再来看这部影片,依然能感觉到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理上的震撼,依然会有很多镜头和片段铭记于心。即激动又感动,这是第二集超越作为一部科幻动作片的的成功之处。

    由于第一集拍摄的时间相对较早,看过的人就明显少了很多。它不如第二集有那么多的特技场面,也不那么炫耀,但是多数的影评家都认为第一集的制作更为精良。“它扣人心弦,节奏紧凑,是一部预示了世界末恐怖景象和带有冒险故事成分的动作片。”在第一集里T-800的程序才是真正的“终结”,而不是第二集里的“拯救”。作为《终结者》的开篇之作,它才最符合片名的本意。阿诺在片中的冷硬面孔,令人心悸,读出来就是——无情!此片不仅使卡梅隆的事业蒸蒸日上,也基本奠定了施瓦辛格后来的戏路。对他们两人都有决定性的意义。

    到了第三集,我反而没有什么想说的。越来越完美的特技并不能升华影片的内质,故事情节也趋于单一,相比克里斯塔娜·洛肯我还是更喜欢琳达·汉密尔顿。或许是因为自己对动作片再不抱如以往的渴望,也可能是真的“大片”看的多后麻木了。总之,对于第三集,我失去了很多热情。但是,只作为一部以娱乐为目的的动作片,以赢利为主旨的商业片来讲,第三集还算是成功的。

    也许,就在今天有两个机械人从未来回到现在,一个是为杀你而来,另一个却要就你。因为你就是未来人类反抗军的领袖……

    “I’ll be back。”是的,它还会回来。“Terminator”的故事还将继续,而人类的故事会被它打断吗?

     5 ) 气质猛男

    某个坚持日韩男星审美观的朋友总要跟我灌输肌肉男无气质这种观点,对于没有看过未来战士的女流,这想法是可以理解的。现在那些不男不女的日韩男星偶像要活在那个时代,咋还能让他们活下来!还不一散弹枪毙掉一打,再被坦克型机器人重重碾烂一堆。

    未来战士终结者永远是所有男人和男机器人的楷模,光是挖出眼球后,隐藏在墨镜后那深邃的红外线狙击瞄准,就已经气质得让你可以去死了。无论是第一集被炸成骨架后仍要杀你全家的钢铁意志,还是第二集灭了水银人后仍为了人类未来选择的自我牺牲,只要有了随时随地轰掉半座城的爷们气概,就连演这个角色的阿诺德(施瓦辛格)老兄最后都能当上州长。

    整部电影没有太多时间旅行而带来的错乱关系,没有细致解释机器智能生命的社会体系,只有光明磊落的动作场面和情节,只有充满末世警示的细节和因果线索,未来战士当之无愧为类型硬汉科幻片的一块里程碑。无奈第三集的出现完全毁掉了前两集的诗意,这是后话了。虽然此类科幻片中的未来多是末世景象,但从来不会给人带来绝望感,小时候的我总觉得能有那么多如此气质的机器人,社会再混乱也一定还是有趣的,颇有种惟恐天下不乱的意思。第一次看《未来战士II》是小学二年级还是三年级的,在姑姑家,好像是因为表妹生日,姑丈不知从哪拿来了这张没有中文字幕的LD碟,英文对白几乎一句都听不懂,但有气质的科幻片毕竟是与众不同,不用言传,意会便可,一家老小在不停的追车枪战爆炸场面中其乐融融。

     6 ) 语录

    未来尚未定数,命运并不存在,要靠自己创造。

    T-1000可以模仿它摸过的物体,但仅能模仿体积相同的东西,不能变成复杂的机械。

    就像我所相信的一切都是狗屎堆起来的。

    “要求否决,这不是我的优先任务。”
    “去你的!救她是我的优先任务!”

    “天啊,你差点杀了那个人!”
    “当然,我是个终结者。”

    “你打断了我的胳膊。”
    “人体内有215根骨头,那只是其中一根。”

    你不能以身犯险,即使是为了我。你太重要了。

    T-101的内藏电池可持续使用120年。

    如果我将来真会成为那个伟大的军事领袖,那也许你应该开始听听我的领导意见了。

    你必须听听人们怎么说话。
    你不能说“收到”之类的废话,你要说“没问题”。
    如果某人用很不屑的态度向你走来,你得说“吃屎吧”。
    如果你想向人炫耀,就说“后会有期,宝贝”,或者是“再会了,麻瓜”。
    某人心烦意乱时,就说“冷静点”,或者你也可以一起聊。

    以邻为壑是人类的天性。

    我也得保持机能正常运作,因为“我太重要了”。

    终结者永远不会停止运行。不会离开他,也永远不会伤害他。不会对他大吼大叫,不会醉酒后揍他,或者是太忙没空陪他。它会永远在他身边,至死都会保护他。

    命运是由自己创造的。

    “这辆车只能开这么快。”
    “我跑步都比这要快!”

    从今往后,每天都是礼物,请珍惜每一天!

     短评

    小时候很少想知道外国人的名字,但看到这个男的特地问了很多大人,才知道,他叫阿诺施瓦辛格。

    3分钟前
    • 花落 思量错
    • 力荐

    影史少见的第一部就足够经典,续集还能超越第一部的电影。《终结者1》中,约翰·康纳将里斯传送到过去;里斯又和莎拉·康纳生下约翰·康纳,形成一个闭环。《终结者2》也是如此,正是天网将T-800传送到过去,才让人类得到终结者的芯片,从而得到灵感发明了天网,互为因果。所以他们要找到迈尔斯·戴森,打破这个循环。迈尔斯·戴森在平行宇宙是发明天网、间接毁灭世界的罪魁祸首,在这个宇宙却成了以生命为代价保护人类的英雄。约翰·康纳对母亲的态度的转变也让人感触颇深。他一直以为母亲是疯子,是失败者。直到有一天,他发现母亲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天网将T-800的中央处理器设为只读,防止他产生思想。这样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竟然愿意通过终结自己,换来世界和平。谁说机器不能有人性?烈焰中竖起大拇指的镜头堪称影史最震撼瞬间之一。

    4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少见的超越首部的续集,动作片中的经典~~

    7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I wish I can have my own terminator. 他能学会人类的情感,而你是不是已经忘了?

    8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看这个我也能看哭,我多感性啊·

    10分钟前
    • 唐小糖·
    • 还行

    宿命的终结,伟大不仅在于超越时代的特效。

    1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液态机器人的创造者叫戴森,所以脑袋就经常被轰成中空的圆形。(胡扯==

    19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我对于这种【强势的暴力】实在是没有多大的兴致。但是这部电影还是很有1991年及1980s金属老炮的味道。酷毙。

    22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还行

    这是在1991年啊,重复,这是在1991年啊!

    27分钟前
    • 小海
    • 力荐

    I'll be back

    31分钟前
    • 浪味仙
    • 力荐

    金属狂躁!!!T1000的空前绝后在于一个机器人居然真的具有妖气。

    32分钟前
    • Nakedself
    • 力荐

    【A-】也许已经没有人可以撼动卡梅隆“商业大片之王”的地位了,动作场面、故事情节、视觉效果、氛围塑造都是登峰造极的水准,各元素配合上又达到了均衡的极致,可谓是爆米花大片的无上杰作和经典蓝本。最喜欢两场戏,康纳与两位终结者的初次追车戏和梦境核爆场面:前者在戏剧冲突、气氛营造上都做的相当完美,尤其是实拍镜头所凸显的速度感,绝对是追车戏的经典分析案例;后者则是在拍摄手法的角度上首次直观的展现了核战争的恐怖所在。现在看都那么令人震惊,实在无法想象90年代的观众第一次看到本片会以什么样的表情走出影院。

    33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伙计们~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棒的?

    35分钟前
    • Dr.Moth
    • 力荐

    施瓦辛格太酷了!

    40分钟前
    • 多看电影爱电影
    • 还行

    论大脑T2真的太幼齿了,简直把观众都当无脑儿:未来世界的军事领袖竟然教育T800不要随便杀人。没有比这更好笑的笑话了,我看到那里差点笑岔气。虽然阿诺的形象,还有他和液态机器人的对抗还是相当赞的。

    42分钟前
    • souvent
    • 还行

    小時候覺得好帥

    43分钟前
    • 还行

    詹姆斯卡梅隆的巅峰之作,永远的科幻经典。1.传统模型和化妆特效为主,电脑CG为辅;2.创意十足的最强反派:T-1000;3.施瓦辛格最好的表演;4.兼具动作片的爽快、科幻片的气魄与哲思、喜剧片的爆笑和文艺片的温情;5.机器人学习情感,以机器反思人性,揭示人的自毁倾向;6."点赞"一幕至为感人。(9.5/10)

    4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看终结者系列也算怀旧了。施瓦辛格当州长前真健美肌肉都像假的一样演机器人太合适了又不要演技也没表情。叛逆的小家伙实在和当年leo在成长烦恼里太像了难怪卡梅隆会找上他。剧情一般但当年肯定还是蛮轰动。

    48分钟前
    • vivien
    • 还行

    终结者三部曲中最经典的一部

    52分钟前
    • 天蝎小猪
    • 力荐

    真是太好看啦!在电脑上看完全完全不行啊,必须抓住任何荧幕放映的机会!!冷面壮汉(这里很好地利用了施瓦辛格演技方面的不足)配眼神忧郁的正太,再加上造型那么经验的反派,完全被秒杀。根本不像20多年前的片了。更何况这种把现实和未来画成一个圈的结构真是了不得,卡梅隆每个剧本的完整度都特别高

    5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