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悬疑片 巴顿·芬克

    巴顿·芬克

    评分:
    0.0很差

    分类:悬疑片英国1991

    主演:约翰·特托罗,约翰·古德曼,朱迪·戴维斯,迈克尔·勒纳 

    导演:乔尔·科恩,伊桑·科恩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花翎飞盗

    • HD中字

      完美受害人

    • HD

      蒙娜丽莎与血月亮

    • 恶行

    • HD

      甜蜜的家2023

    • 更新HD人工中字

      世界奇妙物语2024夏季特别篇

    • HD

      天地正气2024

    • HD中字

      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

     剧照

    巴顿·芬克 剧照 NO.1巴顿·芬克 剧照 NO.2巴顿·芬克 剧照 NO.3巴顿·芬克 剧照 NO.4巴顿·芬克 剧照 NO.5巴顿·芬克 剧照 NO.6巴顿·芬克 剧照 NO.16巴顿·芬克 剧照 NO.17巴顿·芬克 剧照 NO.18巴顿·芬克 剧照 NO.19巴顿·芬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名具有社会意识的编剧新秀刚从百老汇崛起,便被好莱坞约请写一部关于摔角的B级片剧本。他住在破败的旅馆房间中搜索刮肠,却硬是挤不出只言片语。此刻,他隔壁的房间里却发生了种种怪事,使他犹如置身于人间炼狱,脑海中发生了种种荒诞可笑的幻象。编导用了相当隐晦的方式,来刻划创作者面感灵感枯揭时的心理压力,将重心放在了环境气氛的营造上……

     长篇影评

     1 ) 《巴顿•芬克》拉片日记

    科恩兄弟的电影中常常会出现的一种叙事方式为直接性叙事,即在电影开始时便展开叙事的核心环节,迅速切入主题。《巴顿•芬克》便属于此类电影。

    这部电影有着多种解构方式。主题方面,既包含了对于好莱坞电影制作方式的讽刺(即对有才华作家的压制与不尊重),也包含了某种将个体命运结合在内的政治寓言;创作技巧方面,则运用了大量的电影修辞(母题、象征、隐喻等)、风格化的镜头语言及配乐、超现实主义心理叙事、没有答案的暧昧性叙事、黑色幽默等等。本文将以影片的叙事顺序为主线对其进行粗浅分析。


    一、 人物的出场与起因的代入

    片头字幕表明,故事起始于1941年的纽约城。此部分着重对巴顿•芬克的职业及性格进行了交代,同时引出了整个故事的起因。

    影片的第一个场景设置在百老汇的一个剧场后台,这同时也是一组移动的长镜头。镜头静止在一个西装革履、面貌斯文的人面前,他的神情紧张专注,正观看着台前的演出——影片主角巴顿•芬克出场,他是该舞台剧的编剧。演出最终大获成功,巴顿被欢呼声推到台前,他似乎对演出的成功难以置信。

    第二个场景发生在喧嚣的聚集了各方名流的餐厅,以巴顿的主观镜头切入。他明显疏于应酬,对他人的赞美并不上心,对评论家们如潮的好评也十分谨慎。直到被自己的经纪人葛兰德叫离这个地方,而等待他的则是另一件令他厌恶的事——被劝去好莱坞发展自己的事业。从两人的对话可以看出,巴顿在艺术上很有自己的追求,并因此变得偏执甚至是偏激(他常常把葛兰德的玩笑当真),他拒绝去好莱坞的原因便是那样会使自己的创作变质,与大众的生活脱节——而后者正是巴顿自始至终的诉求。

    这里巴顿与葛兰德的对话镜头也很值得玩味,包括摄影机角度、背景空间等。拍摄巴顿的摄影机角度要明显大于葛兰德(摄影机几乎在葛的正对面,而巴顿只露出侧脸),且其身后的背景空间被餐厅中其他人填充着,这也与巴顿的某种创作初衷相契合。

    对话最终定格在同时包含了两人的镜头中,暗示最终结果是巴顿被说服。带着不安和疑虑,他同意去好莱坞发展。故事起因的交代完成。


    二、 故事的发展

    接着转接海浪拍打岩石的镜头,这个镜头表明了叙事空间的转移——巴顿来到了洛杉矶。该镜头也成为后文的一个伏笔。

    巴顿来到提前预定好的一家名叫“厄尔”的旅店。通过全景镜头,旅店的环境得到展现:这里空无一人,在转动的风扇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安静,大堂中的植物也显得枯朽,整个旅店散发着陈旧的气息。巴顿观察着这一切,神情中带着些许不安,同唯一一个接待者的对话也显得十分拘束与尴尬。

    办好入住手续之后,巴顿乘坐电梯前往自己的房间。电梯员苍老而迟钝,与旅店的空间形成了奇异的呼应。这里第一次出现了静止的走廊镜头。作为影片的母题之一,走廊的纵深所暗示的绵延的恐惧与焦虑感在后来也有反复出现。

    旅店房间内的陈设同样陈旧:弹簧床的弹簧因生锈发出嘎吱声响,窗户也因缺少润滑而难以开启,木桌桌面并不平整,天花板上的油漆甚至干裂脱落。影片对巴顿打开打字机的动作进行了特写,打字机象征着巴顿的理想与希望。镜头接着转向桌上放置的几张酒店便签,“A DAY OR A LIFETIME(一天或者一辈子)”,抬头处写着,这几乎暗示了巴顿此后的遭遇。巴顿接着观察到墙上的装饰画——一名风姿绰约的女子正背对着画面眺望大海。这同样是在后文反复出现的一个母题,它与此时出现的海浪音效共同构成了巴顿的某种幻想(可以理解为性幻想,也可理解为对美好事物的憧憬)。

    夜里巴顿躺在床上,第一次听到了蚊子的叫声。蚊子象征着巴顿因孤独而产生的性欲(后来同样多次出现)。镜头俯视着巴顿,造成了强烈的空间感,同时伴随着缓慢的旋转,巴顿好似坠入了孤独的深渊。

    至此,影片的人物及起因均得到了展现。而接下来故事的发展可分为两个平行的部分:一部分是显性的,即巴顿的工作情况,与好莱坞制片公司的相处,这一部分常发生在白天;另一部分是隐性的,即巴顿的心理状态,与旅店“朋友”的相处,这一部分常发生在黑夜。两个部分相互交叉,彼此关联。


    1. 初到制片公司&与查理相识

    1) 初到制片公司

    来到洛杉矶的第二天,巴顿前往与之签约的首都制片厂和公司老板见面。老板是一位名叫杰克的中年男子,他的出场同样以巴顿的主观镜头切入。杰克坐在办公桌后,被置于画面中央,他身材发福,精力旺盛。办公室内的布景十分前卫(壁画、雕塑及各种物件),这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好莱坞的某种风气。

    寒暄过后杰克开始同巴顿谈论剧本创作。杰克滔滔不绝地倾倒着他的构想,虽然嘴上询问着巴顿喜欢怎样风格的电影,其实要拍怎样的片子他已早有定数(预备让巴顿写一部关于摔跤的B级片)。他“含蓄”地告诉了巴顿好莱坞的规矩,而巴顿对这一切都感到陌生——这是同他在百老汇完全不同的创作体系,在这里他没有自由。

    2) 与查理相识

    旅店走廊的镜头再次出现,并伴随着巴顿打字机的啪啪声响。

    此时的巴顿正坐在书桌前工作。他突然听到了一阵来自隔壁的连续的怪异笑声(声音明显经过了混响的特殊处理),这使他无法集中注意力工作。他打通了服务台的电话请求调解。接到电话的邻居当即便来找巴顿。此时,镜头的移动遵循其可能的移动轨迹,景框中被隐藏的部分给人以紧张感,这同时也以巴顿的主观镜头呈现,暗示了巴顿此时紧张的心情。

    敲门声沉重有力。邻居是一个名叫查理的身材肥硕的保险推销员。在消除彼此的防备之后,查理主动走进巴顿的房间,并开始十分热情地介绍起自己。巴顿有几分不情愿,但还是接待了这位不速之客,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时,他的情绪突然变得激动起来——积压已久的情绪在此时得到了发泄。查理善意天真的笑容给人十分友好的感觉,几乎无法将他和后来的杀人犯联系起来。两人的相处还算愉快。

    查理离开后,巴顿回到书桌前继续构思着他的剧本。他抬头再一次观察墙上的装饰画(同样伴随海浪的音效),接着感觉到身后墙面的壁纸脱落的声音——这本身就给人以怪异之感。随之而来的蚊子的嗡嗡声也加剧了这样的感觉。

    这些怪异的事件恰恰也是巴顿焦虑心情的反映。


    2. 初遇泰勒&与查理建立友谊

    1) 初遇泰勒

    巴顿来到与其合作导演的办公室沟通剧本,导演名叫,具有典型的好莱坞导演特征:讲话语速快、脾气急躁、急功近利……两人随后在餐厅共同进餐,期间巴顿向葛斯勒表达了自己的创作困境,葛斯勒则奉劝巴顿去向好莱坞的其他编剧寻求帮助。两人虽然距离很近,但在对话时镜头却将他们分离开来,这直接造成了一种心理距离。

    随后巴顿便在卫生间偶遇了著名作家梅优,并说明了自己创作上的困难,向其寻求帮助。后者邀请巴顿到自己的住处做客。事实上,此时已有迹象表明梅优有着酗酒的习惯,这一点将在后文得到验证。

    当天下午巴顿来到梅优的住处。此时同样出现了纵深的走廊的镜头,巴顿沿着走廊向镜头方向走来。开门的是梅优的秘书,也是他的女友泰勒。梅优并未出现,但从声音判断此时他的情绪非常激动,也许是由于酗酒。泰勒是个很有气质的女人,她也成为了巴顿在洛杉矶认识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人。现在的她十分困窘。巴顿被激起了某种欲望,他希望能同泰勒约会,因为孤独。

    2) 与查理建立友谊

    酒店服务员查克在巴顿的旅店房间留下了一盒钉子,帮助他钉好因高温而脱落的壁纸。

    在钉钉子的过程中,隔壁传来一阵男女的做爱声。这同样是巴顿欲望的投射。他走到书桌前坐下,接着是打字机的特写镜头,这也是巴顿心理过程的一种外化。这时查理突然来访,两人寒暄,巴顿明显热情了许多。玩笑处查理露出自己领带背面的裸女,一切都似乎在挑动着巴顿。

    对话加深了巴顿对查理的信任,他开始向查理倾诉自己工作生活中的烦恼,甚至露出了少有的笑容。该段镜头最终定格在墙上的装饰画。


    3. 同泰勒建立感情&对查理的精神依赖

    1) 同泰勒建立感情

    巴顿同梅优、泰勒二人约会。

    期间梅优同巴顿谈到写作,两人出现了意见分歧。巴顿认为写作来自人内心的痛苦,此时出现一个泰勒摘下眼镜的镜头,她看着巴顿,露出赞同的神情。她热情地向巴顿推荐梅优的新作(其实是自己所写)。这都为后文揭示泰勒作家的真实身份埋下了伏笔。在随后的对话中,泰勒明显站在了巴顿一边,而对梅优表现出冷淡。

    约会最终以泰勒被梅优掌掴、梅优离开收场。巴顿对泰勒表现出关心与同情,对梅优表现出愤怒与失望。他与泰勒的感情在此时得以建立。

    2) 对查理的精神依赖

    镜头又回到巴顿的旅店房间。此时他正躺在床上酣睡。镜头缓慢旋转,由全景变为巴顿的脸部近景,同时伴随着蚊子叫声的音效(暗示巴顿可能在做春梦)。他突然惊醒,蚊子的声音消失,屋内一切照旧。

    他又回到书桌前构思剧本,依然焦虑。这一点通过影片配乐中单音的不断循环得以展现(这样的配乐几乎贯穿影片始终)。就在他意识到脚下的鞋子不是自己的的时候,查理突然闯了进来给查理送鞋——这为查理的第三次造访做了巧妙而不露痕迹的转接。伴随穿鞋的动作,两人自然而然地关心起彼此的工作与生活。此时的镜头将两人置于同一景框之中,也暗示了他们关系的日渐亲密。

    查理告诉巴顿自己将要出差几天,巴顿十分惊讶。而这更多的可以理解为一种不舍——此时的他对查理已产生了某种精神上的依赖。他积极地给查理提供帮助。

    墙上的壁纸再次脱落,似乎也与巴顿此时的心情相呼应。与查理告别之后,他再次陷入了写作的焦虑之中,这种焦虑因为查理的离开加剧了。巴顿靠在椅背上望着天花板,镜头由上自下俯拍并缓慢推进。楼上传来人脚步移动的噪音,焦虑之外,巴顿感到的是恐惧。


    4. 工作压力增大&与泰勒发生关系

    1) 工作压力增大

    凝重的单音配乐随着巴顿的焦虑延伸至下一个镜头(即巴顿焦虑感的延续)。巴顿再一次来到导演葛斯勒的办公室。葛斯勒询问巴顿他的创作情况,并因为其缓慢的进度而大为光火。巴顿面色憔悴,战战兢兢,他被当作一件工具一样被安排去放映室观看同类型的摔跤B级片。并被告知必须在第二天完成故事大纲,将之将给老板杰克听。

    不敢表现出任何反抗的巴顿只好观看了这部粗制滥造、毫无艺术价值的电影样片。随着镜头向巴顿的缓慢推移,巴顿厌恶、恐惧的感受显露无疑。他的艺术理想正在被快节奏的好莱坞生产一点点践踏。

    2) 与泰勒发生关系

    镜头转接至巴顿旅店房间的打字机特写。巴顿此时创作停滞,正焦急地在房间中来回踱步。最终他打通了泰勒的电话,请求她的帮助。他语速极快,精神亢奋,近乎崩溃。至此也可以看出,真正阻碍巴顿创作的是一种孤独感。

    泰勒不久后来到了巴顿房间。这也是泰勒由现实生活真正进入巴顿潜意识的表现。尔后巴顿得知,泰勒其实才是梅优几部作品的真正作者。巴顿十分激动,当中还混杂着惊讶、愤怒与欣喜。两人很快发生了关系,巴顿的孤独暂时得到了治愈。这时的镜头由亲吻的两人一直移向卫生间洗手池,直至池内黑暗、潮湿而深邃的管道。这个镜头极富象征意义(即表现两人的性关系)。

    第二天早晨巴顿从睡梦中惊醒,他睁开眼看到了空气中盘旋着的蚊子。这是镜头第一次给出蚊子的具象,也象征巴顿成型的欲望。蚊子落在了一旁还在“沉睡”的泰勒身上。此时巴顿眼睛的特写以及蚊子的特写预示着某件即将一触即发的事。巴顿随即将蚊子拍死,接着发现泰勒也已死亡,血流不止。这一系列的连续镜头说明,杀死泰勒的其实正是巴顿(虽然从后文看查理才是杀人凶手,但查理在本质上是巴顿的精神投射,这点后文将会说明)。此后,蚊子在片中再没有出现。

    巴顿恐惧地惊叫起来。闻声赶来的查理忙询问发生了什么。无法平静、不知如何是好的巴顿最终还是向查理寻求了帮助,而查理一系列的举动(例如不让巴顿进自己房间、熟练地处理尸体等)也使人感到非常可疑(铺垫)。巴顿和查理至此再也无法截然分开。


    5. 向杰克汇报工作&剧本完成

    1) 向杰克汇报工作

    惊魂未定的巴顿来到老板杰克家的花园见他,他胡子邋遢,精神状态很差。而杰克依旧一副精力过剩的样子,滔滔不绝。巴顿向杰克委婉地坦白了自己还未开始的工作。杰克突然停止了讲话,一旁的助手罗开始义正言辞地“教训”起巴顿来,反而遭到了杰克的辱骂。“You lousy kike son of bitch(你这个臭犹太佬,杂种)”,杰克出言不逊,这句双关同时也影射了巴顿——巴顿也是一名犹太人,虽然他在表面对巴顿仍心平气和。

    2) 剧本完成

    巴顿回到旅店。此时的镜头是旅店房间的全景,景框中的1/3为房间内的墙壁,巴顿坐在椅子上看着床上的血迹,这也暗示了巴顿的走投无路。接下来是对巴顿的头部特写,并同他身后焦点模糊的装饰画出现在同一景框之中,暗示着逝去的激情。

    查理的敲门声打断了出神的巴顿。查理提着一个大盒子走了进来,并向巴顿表明自己将要离开。脆弱的巴顿几近崩溃,痛哭流涕。此时查理的象征意义更加明显,作为巴顿的精神投射,他的离开意味着巴顿精神的崩塌。查理请求巴顿为自己保管他的盒子,并告诉他这也许会带来创作灵感。盒子里是什么?会是泰勒的头颅吗?这是电影给我们留下的疑问,事实上,影片自始至终也没有给出答案,这也是科恩兄弟电影暧昧性叙事的直接体现。

    送走查理之后,巴顿坐在床边失声痛哭,孤独与恐惧感再次袭来。镜头由巴顿的近景缓慢倒退,最终淡出,淡出的过程与走廊镜头形成叠印效果,暗示巴顿的孤独。

    时间来到夜晚。巴顿坐在书桌前,仍构思着剧本。抽屉中的一本《吉顿圣经》给他带来了灵感。他随手翻到“但以理书”,读到尼布甲尼国王要求迦勒底人为其解梦的故事的开头,这与巴顿此时的处境极为一致。他又翻到旧约“创世纪”第一章,此时镜头中出现了巴顿所写剧本开头的超现实画面,这一镜头实际上表现了巴顿创作的焦虑。电话铃声响起,巴顿被叫下楼,在电梯中的他目光呆滞,似乎是在想着圣经对他的“启示”。电梯员彼得的呼吸声清晰可闻,流露出死亡的气息。

    与巴顿见面的是两名警探,此行的目的是向巴顿了解查理的信息。巴顿此时才知道查理原名芒特,是个杀人犯。两名警员向巴顿描述查理的作案手段,他们的讲话方式很有特点,语速快而连贯,仿佛经过了预先排练,由此也形成了一种紧张感与压迫感。这同时也造成了一种错觉,仿佛巴顿成了审讯对象。

    巴顿反应平静,至今发生的一切已使他的心变得麻木。他回到房间,研究起查理给他的盒子来。在盯着盒子看时,巴顿突然有了灵感,他开始一刻不停地写作,此处的连续性剪辑表明剧本几乎是一气呵成。他将自己在洛杉矶的经历写入剧本,这也恰恰印证了巴顿之前同梅优所讲,“痛苦才是创作的灵感之源”。

    剧本临近完成时,走廊的镜头再一次出现,这时镜头是静止的,暗示巴顿作品的完成,同时也意味着挣扎的暂时结束。


    6. 创作完成后的狂欢&查理归来

    1) 创作完成后的狂欢

    完成剧本后的巴顿极度兴奋,他在第二天来到USO举办的一场舞会,镜头下的巴顿近乎癫狂。舞会上的另一名男子向巴顿提出想和他的舞伴跳舞,被巴顿拒绝,不料由此引发了一场骚乱。巴顿成为众矢之的,他大声为自己辩解,他因艺术变得疯狂。事实上,这场戏有极大的讽刺意义,巴顿曾经的理想是创作真正属于大众的作品,而现在的巴顿却成为了众人鄙视的对象,这表现了与之最初愿望的背驰,同时暗示巴顿被好莱坞彻底改变了,好莱坞就是一个巨大的生产机器,它会改变人,且无人能够幸免。

    巴顿在骚乱中被推倒在地,镜头以他的主观视角缓慢向前推移,看到的是骚动慌乱的人群。此时,巴顿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2) 查理归来

    镜头由舞会上的单簧管过渡到走廊,此时的走廊镜头再次移动起来。

    巴顿回到旅店房间,发现两名警员正在读自己的剧本。事情败露,警员不断逼问巴顿查理的下落,甚至猜测两人是同性恋关系(也是某种暗示)。巴顿拿着警员给他的刊有查理信息的报纸,神情麻木地说着“查理回来了”,而潜台词实际上是恐惧回来了,这种恐惧与之前的由外部造成的恐惧不同,已转变成查理内心真正的恐惧,也就是说,此时的巴顿已经被彻底改变,他已不是最初的巴顿。

    电梯铃响,两名警探警觉地来到走廊。接着,电梯缝隙出现火焰、走廊壁纸开始燃烧的超现实镜头再次出现,查理终于现身。火焰象征着欲望与愤怒。查理开枪打死一名警探,然后朝着另一名警探跑来,燃烧着的火焰在走廊蔓延,对称的镜头营造出一种怪异的庄严与悲壮。查理喊着“I’ll show you the life of the mind!(我给你们看看脑子的厉害!)”,这同巴顿目前的心理状态相契合,再次凸显了查理是巴顿的形象映射。

    在开枪打死另一名警员之前,查理很有仪式感地说“Heil Hitler(希特勒万岁)”,这一细节连同他随后与巴顿的对话(诉说他内心的痛苦)可以看作是某种历史隐喻或政治寓言,此时的查理已不仅仅是巴顿的形象投射,更是代表了一部分人民大众,影片主题在此得以升华。

    在一片火光之中,巴顿提着查理给他的盒子离开了旅店。


    三、 故事的结尾

    巴顿再次来到老板杰克的办公室。此时的杰克已加入后备军,穿着军装,他神情严肃,与之前判若两人。

    杰克终于爆发出对于巴顿所写剧本的失望,终于对巴顿失去了耐心(虽然巴顿认为这是自己最好的作品)。此时的杰克终于露出了独裁者的本来面目,他报复式地告诉巴顿他与首都制片厂有约在先:“(我炒掉你)这太便宜你了,你有合同,你的一切属于首都制片厂,首都制片厂不生产你写的任何东西……你是该死的坏账……”。巴顿无法获得自由,他的精神将被一点点拖垮。

    镜头转接到海浪拍打岩石的镜头——与巴顿初到洛杉矶时的镜头相同。他提着查理给他的盒子来到海滩,此时他一无所有,只剩这个盒子为伴。一个美丽的女子朝巴顿走来,在他的前方坐下,女子好奇地问巴顿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她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是巴顿性幻想的具体化。巴顿看着她,抑郁的心情似乎得到了缓解。

    女子转过身,望着大海。这个镜头和巴顿旅店房间内的装饰画惊人地一致。影片画面最终定格在此,留下了巴顿也许永远都无法实现的愿望与理想。

     2 ) 巴顿芬克的内涵、剧情与隐喻、想象的解读

    作家创作焦虑引发的想象,各种焦虑的意象很明显了,

    他自己想要为普通人发声,可他并未深入普通人,比如Charlie,的故事,反而在想要创作的时候选择与Audrey一起,屈从了平庸、烂俗的好莱坞故事模式,

    但是Charlie杀死她、杀死Bill,正是他另一个想以前要创作的自我人格对这种故事的反抗,Barton根本不听普通人的故事,只能这样迫使他不要屈从烂俗故事,认识到真正的创作是什么样的。被警探找也是反抗、觉醒的代价,在制片厂答应写这种烂俗本子,想要摆脱,就像是犯罪一样心虚、困难,作家就像罪犯一样被怒斥,最后写出佳作也被制片厂看不上眼。

    但是Charlie让他不会再写出普通的故事,他摆脱Audrey,写出最好的本子,懂得了创作的真谛。烧掉的宾馆,是他创作历程最后的开悟,他不再焦虑,懂得写什么故事,怎么写普通人,不要写烂俗故事。他拿走盒子,离开制片厂,这是他的创作灵感,是Charlie给他的,这不是Charlie的,是属于他的领悟。最终他在海边回答“不知道”,正是对创作的重新认识与理解,他的创作需要更多认识、思考,而好莱坞创作是否值得?也许并不值得。漂亮的女孩并没有拍电影,真正的佳作也不必在制片厂出现。

    除此之外,本片的背景也值得一提。背景在二战,舞会都是士兵,老板去参军,两个警察是纳粹。有纳粹暗流涌动,也有需要抵抗纳粹的士兵们,这是社会的焦虑、思想的争锋。一个犹太人对主流的纳粹、隐形纳粹的反抗。最恐怖的是老板,表面是美国军,代表正义,其实也是隐喻反犹太人作家、压制他的人,纳粹即使最后失败了,许多人其实并没有意识到思想的危险、许多隐形纳粹的存在,抵抗纳粹者并不知道为什么要抵抗,他骨子里可能也是一个(潜在)纳粹,这是最危险的。 也就是说,故事可以理解为一个犹太人反对纳粹、但是在纳粹逼迫下怀疑自己,差点屈服,最终觉醒却被主流、无处不在的纳粹迫害的故事。究竟去哪里带来正义?他也不知道。他有的只是盒子,是正义。

     3 ) 如果你们不给我解释梦,我就把你们的营帐变成公厕!

    这部电影是以作家巴顿·芬克为主线,脑中的本我查理为暗线进行交叉叙事的电影,讲的是芬克本人在写作当中的自我意识与外界声音的争斗,将潜意识世界与真实世界在封闭的旅馆空间中交织在一起。但是芬克和查理分别由两位体貌差异巨大的演员扮演,会让人觉得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即便这样理解,整部电影也是完整的,这就是这部电影比较精妙的地方,可以有非常多种解读。


    巴顿芬克的剧本在百老汇得到好评,他的作品以平民视角为主,他本人也认为戏剧应该属于大众而不是贵族阶层。好友建议他去好莱坞闯一闯,芬克决定去试试,但是他心里也很害怕商业化的好莱坞会背离他写作的初衷。

    芬克跟好莱坞公司老板碰头,老板对电影一窍不通,但他希望芬克写一个摔跤手的剧本。他说好友看过他的百老汇戏,很好看但是有点娘,他希望芬克写一部男子汉的摔跤电影(就是好莱坞式的,没有情节的肌肉男打斗戏)。



    哭泣的查理
    芬克回到旅馆,对着打字机写了个开头就写不下去了,他很苦恼,这时隔壁传来查理的哭声(其实是他自己在哭,觉得要违背自己的初衷去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剧本非常痛苦),芬克觉得他很吵,于是查理敲门进来。

    查理自我介绍说自己是个保险推销员,他干活很尽心也很辛苦,就是一个普通的底层老百姓。芬克说我是个作家,我描写的就是你这样的老百姓。
    查理说,有什么能帮忙的就叫我。
    芬克说,你只要保持你的本色,就能给我帮上大忙。

    从这段对话中不难看出,查理就是芬克本人的想要保持的自我,因为在好莱坞谋生需要改变自我,于是查理作为芬克的意识单独出现了,并且与他对话,芬克想要查理保持本色,也就是想让自己保持本色。让自己看到查理时,就记起写作的初衷,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耳朵发炎的查理
    芬克与导演见面,导演非常瞧不起写字的,让他去找个编剧请教一下,说扔块石头都能砸中一个作家。芬克于是去请教好莱坞著名的编剧比尔,芬克对他仰慕已久,但是比尔经常借酒浇愁,发酒疯。他注意到比尔漂亮的女秘书奥黛丽,一见倾心。

    晚上回到旅馆芬克对着打字机一筹莫展,查理敲门进来,说自己耳朵发炎了。芬克说你怎么不去看医生?查理说,看医生有什么用?医生又不能给你换个脑袋!

    耳朵发炎指的是芬克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别人觉得他有病(不愿意按好莱坞游戏规则玩牌),应该去看医生,但他却不愿意改变自己。耳朵发炎是别人对芬克的看法,他把这种意识具体化的转移到了查理身上。




    查理又和芬克谈起了女人。芬克说自己因为干作家这行没有过女朋友,似乎有些不公平。查理说干保险让他跟趁女人丈夫不在家时可以和她们偷欢。

    谈论女人是因为芬克对奥黛丽动了心,但是他不了解女人,而且这个女人是有“丈夫”的。查理则告诉他女人会在丈夫不在家时偷情。他通过查理暗示自己女人是喜欢偷情的,所以奥黛丽是可以得到的。


    比尔赠书
    比尔,奥黛丽与芬克聚餐,比尔送芬克一本书《尼布甲尼撒二世》,并写下赠言:希望这本小小的消遣能帮你暂时摆脱非力士的纠缠。非利士人,指反犹太人。这段影射的是《圣经》中参孙的故事。参孙不能抵挡女色的诱惑,被非利士人挖其双眼并被囚于监狱中推磨,受尽羞辱。

    看到芬克和奥黛丽“眉目传情”,比尔提到自己的一个作品:“所罗门之母”。《圣经》所罗门之母:所罗门是通奸之子,他的母亲的拔示巴与大卫王通奸,并毒害拔示巴的丈夫。
     
    比尔借酒说疯话:现在我已经象条老母狗,在地上打滚,要人家来搔搔我的肚皮解痒痒了?我筑堤坝,你挖墙角!

    比尔在聚餐上的所有行为,都暗示了奥黛丽对芬克蠢蠢欲动,就像发情的母狗。也通过《圣经》暗示他们不会有好下场。



    看病的查理
    对着打字机的芬克依然写不下去。查理进来聊天,说女人都很很粗俗很残忍,但是我却背负着十字架(比尔的《圣经》警言)。我给她们提供保险(保护奥黛丽不受发酒疯的比尔伤害),她们却没有一点谢意(意思是奥黛丽不主动)。

    查理说自己去看了医生,医生居然找他要钱,他很生气。接着查理说自己要离开几天,出差去纽约芬克的地盘,他回来时芬克的剧本肯定就完成了。

    查理去看医生却和医生吵架,表示芬克依然认为自己没病,是医生觉得他病了。查理的缺席和离开,就是医生开出的药方,查理就是芬克的病根,让他无法改变自己,芬克决定要违背自己意志写剧本,所以让查理回纽约。


    通奸之夜
    芬克的剧本依然只有开头几句话,导演知道后非常生气,给他放了几部好莱坞摔跤电影,叫他就按那个套路写剧本。芬克看完那些粗制滥造的电影后很沮丧。

    回到旅馆,芬克给奥黛丽打电话求助,奥黛丽来到旅馆他们做爱。第二天早上芬克发现奥黛丽死在自己身边,非常害怕,查理进房帮他处理了尸体。

    这段是芬克的想象,芬克通奸之后想起了比尔的《圣经》警言,很愧疚,于是在潜意识中设定奥黛丽被查理杀死,把罪责让“淫荡的女人”承担,并且这个女人受到了惩罚。



    查理的礼物
    好莱坞的老板对芬克的剧本期待值极高,甚至不惜吻他的脚,芬克感到压力很大。

    回到房间,准备出差的查理把一个包裹给芬克保管,说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一个人的重要的东西,甚至想终生保留的东西,竟只有这么一小盒,我觉得……我觉得这的确够惨的。

    盒子的大小,正好装下一个人的脑袋。其实盒子里的脑袋就是芬克本人的,查理告诉他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要好好保管,人不能丢了自己的脑袋,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那样和行尸走肉没有什么分别。

    临走前查理说可以把他(芬克自己)写成摔跤手。


    查理走后,芬克把抽屉里的《圣经》翻开,打开的那页圣经上,有如下的句子:“尼布甲尼撒二世对加勒底人说:如果你们不给我解释梦,我就把你们碎尸万段,把你们的营帐变成公厕。”

    《圣经》中对释梦的描述:加勒底人是巴比伦的知识分子,尼布甲尼撒王制定一个计划来考验他们,让他们解释自己做过的梦,但是自己却说这个梦已经忘记了,如果加勒底人不能解释这个他自己都不记得的梦,就要将他们碎尸万段,把他们的居所变成公厕。

    《尼布甲尼撒二世》是比尔送给芬克的书名,表示整个好莱坞就是尼布甲尼撒王朝,这些作家都是奴隶加勒底人,比尔第一次出场就在公厕里呕吐,他的营帐已经被变为公厕,但是他却砌砖“不让粪水流入家中”。尼布甲尼撒二世隐喻的是好莱坞的老板,让这些签了合同的奴隶作家写出“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梦”,让别人揣测自己都不知道的想法,否则就将他们处死(雪藏)。

    芬克又往前翻到创世记章节,圣经上出现如下的句子:“在曼哈顿东南区的一座棚屋内,可以听到街上的嘈杂声。上帝说:让光明降临。”芬克得到了上帝的指示,那就是以自己的意志(查理)写一个剧本来释梦(但以理得到上帝的指示,给尼布甲尼撒释梦)。



    连环杀手查理
    芬克开始构思灵感时,两个警察出现了,他们说查理是连环杀人犯,他的作案手法是砍头并且藏匿人头。这两个警察很反感犹太人,他们就是比尔签名中的非利士人,参孙(芬克)因为通奸被非利士人折磨。这两个警察也一直追捕查理。

    回到房间,芬克将查理“最重要的礼物”放在打字机前,耳朵塞上棉花,一气呵成完成剧本,并且非常满意自己的作品,给好友打电话说这是自己“最重要的作品”。

    在构思和写作剧本开始时,警察的出现就已经暗示芬克被常人视为“疯子”了,被好莱坞视他为危险的罪犯,查理砍人脑袋就是让那些行尸走肉真正的死去,他杀的人都是已经被奴化的人:家庭主妇,医生,比尔,奥黛丽。


    写完剧本的芬克十分自豪,他来到舞池中央,和军人抢舞伴,军人十分不屑,芬克却大声高喊道:我是作家,你们这帮恶魔!我是搞创作的!我以创作为生!我是创造者,这就是我的制服!我为平民百姓服务!我就在这里战斗!

    舞池这段暗示他的剧本是反好莱坞的,是让人们拥有自我意识的,他就像一个军人一样,为保护人民的自由思想而战斗!


    火炉中的查理
    警察再次出现,查理踏着火焰从电梯里出来,一边开机关枪扫射一边高喊:我要向你们显示意识生活!希特勒万岁!整个楼道里的火焰越来越高。

    火焰来自《圣经》但以理向尼布甲尼撒显示神迹的故事,但以理三个朋友只信上帝,拒绝信尼布甲尼撒的神于是被丢进火炉,结果毫发未伤,而王的士兵都被烧死。电影里着火的旅馆就是火炉,希特勒警察都被芬克的意识给杀死。

    查理:说老实话!我怜悯大多数人。看到他们受罪,我的心有如刀绞。他们在泥潭里陷得多深,我懂,我同情他们。所以想帮助他们。是的,我知道事情弄到领导机构一片混乱该是一种什么局面。

    最后查理在火焰中打开自己房门走进去,对芬克说:我可是在这里定居的,你懂不懂?是你闯进了我的家。你反倒埋怨我太吵闹!

    意思是芬克应该主次分明,不能用旁人(旅客)的观点来代替自己思考。那些想要奴役你思想的人,应该被枪毙,砍头和烧死。对于那些深陷泥潭的人,应该用文学作品去帮助他们。



    海滩上的画报女郎
    芬克把完成后的剧本给好莱坞老板看,老板非常不高兴,说他要的是动作戏而不是和灵魂搏斗的人,观众希望看到身材伟岸,精神也伟岸的好莱坞式摔跤手,没有人愿意为英雄受难的电影买单。而芬克的剧本就是娘娘腔,你是一个没有才华的作家!我们绝对不会拍摄你的剧本!

    提着查理的礼物,芬克来到海滩,见到了旅馆墙壁上美丽的画报女郎,女郎问他盒子里是什么,他说不知道。

    他问她是不是拍电影的,她说不是。芬克被这个真实的女人迷住了,好莱坞画报中的女人永远不会回头看你,海面永远平静,没有巨浪冲击岩石的残酷,远远没有真实生活鲜活美丽呀!至少他留住了自己的脑袋,可以欣赏这样真实的美景。

     4 ) FIFF11丨DAY6《巴顿·芬克》:绵延不绝的创作之痛

    第11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6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巴顿·芬克》,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纠结作家们痛苦不堪的评价了!

    果树:

    电影对剧本的反哺,而全片最大的华章出现在其迷人的作者气质。

    费了木:

    影片中各种用典,企图构造一个完整的暗示系统。很适合给“符号学”爱好者做“解密”。

    fire_storm:

    诡异的调度让这个看不透的故事更多了一层面纱。与科恩后来剧本的精细入微相比这一部倒还多了些独特的韵味,与这稍显悠长的节奏太契合了。

    格系艺人:

    邻居是暴力的化身,美女象征着性,两者作为不同的罪恶夹杂在男主的灵魂深处,影片运用大量比喻书写了一封给编剧的书信,向好莱坞工业发起控诉。

    不是兔槽:

    好莱坞是才华的黑洞,科恩偏偏用类型片来完成这种对抗。但制片机器和其空中楼阁的商品令人不适以外,电影对于所谓留恋给自己贴上独立、真实标签的创作者是否也有一点点自嘲的意味。

    野凡:

    又是一部关于作家创作作品时挤压出苦痛的过程的影片。与其他同题材影片不同的是,这部作品并没有于作家修成正果时在或疯狂或欣忭的状态中戛然而止,而是进一步讲述这或将永不止息的脑中苦痛。

    Sparrow:

    The life of the mind, 内心倾颓,地狱四敞。巴顿视其作家身份为全能的上帝,轻视一切,但实际不过是人格分裂,幻象频生,是他人眼中“带着打字机的游客”,这种认知偏差使其在现实中生活中被虐的体无完肤。

    Kai:

    也许这真的是一个天才的剧本,充满了隐喻和符号(40年代好莱坞、犹太身份、二战)。更多的还是剧作家的创作历程,布满荆棘,灵感与瓶颈、激情与妥协、科恩兄弟几乎把所有创作桎梏期的作家内心外化了。但是我不懂圣经,所有依然一知半解。

    飞檐:

    创作焦虑的痛苦是向内的,诡异存在于焦虑导致的高敏神经中,但看似如此,外在的体制又一次次摧毁笔者的“巴别塔”。于是究竟“内在的碰撞”还是“外力的阻挠”哪个才是最致命的,仿佛在这种难以言说的混乱中变成一道命题,这是妙处。纠结始终的箱子,其实也是自我矛盾的隐喻。放大自身痛苦的一类创作,都似乎意欲摸索更广阔的内容,必须有“玄”的东西。足够刻奇,但没有觉得很喜欢。

    蹦擦擦:

    “美人”是诱导堕落和生产商品的源头,“蚊子”是作者创作时面临瓶颈和桎梏,耳朵、悠长的走廊、像是潘多拉魔盒般用牛皮纸包的盒子等等等,通过符号的所指批判了好莱坞公式化流水线化生产同时揭示了作者在写作时的精神世界。片子有点闷和晦涩,显然不是普罗大众喜欢的类型,就像导演想传达的观念一样:我用“something beautiful”展现“mental”的内容,然而大众可能不喜欢哲学,也不会听我写的诗,依然觉得我是个“madman”,“sorry if I let you down”。

    Bob_Chow:

    用圣经不是问题,留空间(未打开的盒子)做开放式结尾也不是问题,最大的痛点在于影片本身似乎没有顾虑在未被文本化解剖下的构成。把痛苦的创作者置身在神秘的空间然后去抵抗商业性,这样的自我指涉中本身不高的亮点又再次被过多割裂的细节所打破,无论是荒诞的对话,暴怒的肢体语言,还是略显尴尬的三次拜访。如果真以圣经和犹太作为母题,未免暗示太晚,也许也是我宗教知识匮乏。从血案开始之前整个线条是崩塌的,也没有充沛的个像状态补进去,整体索然无味,唯有不断地看到“强硬地”邀请观者去进行分析的线索。把悬疑放进去,又要出来高度意义的存在,两者之间的兼容在我看来没有妥善。事实和梦境甚至于人格的分析,没有完全通过影像表达,借助剧本中冲突发生的不合逻辑来让观众套入这个思维,不算高明。

    Pincent:

    科恩在讲自己:“我觉得这是我最好的作品,只有少数评论家会喜欢”。如果说《闪灵》是库布里克没用全力就拍出来的天才之作,那这部同作家题材的心理惊悚片就几乎展示了科恩最擅长的编剧技巧,以及几乎生涯高峰的电影视听技巧,摄影机模拟着作家的主观视觉、听觉体验。在战争到来前的时代,好莱坞这个行业体系急切地压榨着创作者,尽管那些老板看起来毕恭毕敬、嬉皮笑脸,资本在吸着那些天才的血,作者在互相吸血,“一个人在和他的灵魂摔跤”,芬克与他的“邻居”摔跤,现实与精神追求摔跤,大众与作者诗意摔跤,内心的接纳与暴力反抗摔跤。当被体制吸收时,他将会成为酒店员工那样的行尸走肉,也只有当他脱离体制时,创作者才能遇见他内心所向往的图景。至于那个箱子,是科恩兄弟抛给我们每个人的,可以是囚笼,也可以是宇宙。

    子夜无人:

    对于所有以创作者身份自居的人群心态,把握得极度准确,这比兴致勃勃去对应片中那些符号和隐喻要有趣得多。我们可以一天自我崩溃一百次、再自我否定一百次,明明已经自我建设得足够坚强,但依然承担不起一句轻飘飘的冷言冷语;我们自以为拥有着想象中的另一个世界、所以可以高人一等地俯瞰尘世,但现实中里你却被一切看不上的俗事蹂躏得体无完肤,被你瞧不起的俗人碾压得毫无招架之力。女人走进你的房间,在欲望的缠绵之后带你过把瘾就死;男人走进你的房间,在枪声响彻与熊熊火焰之间变成你的英雄;而你一直都在这个房间,在所有的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他们假装注意你,但这只是烟幕,其实是要让你反过来注意他们。”你渴望获得的灵感和迫切需要终止的焦虑,好像那个盒子,你不知道它是谁的,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但你还有选择,打开、或者不打开。

    #FIFF11#DAY6的主竞赛场刊评分稍后会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5 ) 独树一帜

    一个剧作家的内心对白,一体两面的生活状态,现实和幻象的交叠。科恩兄弟早于<穆赫兰道>十年就拍出了这样的作品,黑色但不幽默,剪辑独树一帜,荒诞如卡夫卡。这难道是他们对好莱坞商业片的套路化模式最反讽的吐槽么? 我想它对作家的描绘可能是比较贴切吧,我从来没当过作家,我不清楚。我不是很喜欢这个Barton动不动就说自己多么理解你们平民,就好像自己不是平民似的,当一个平民作家却不自认为自己是其中一员的我觉得这种思想很欠打。其他的,我觉得这片子就算拍摄手法有一点超现实色彩我也觉得一般而已。 创作是一件容易走火入魔的事,科恩兄弟将观众直接带入到巴顿·芬克的精神世界,去领略创作者的煎熬与崩溃,也可能是在展示一部电影的是如何的难产,然而好莱坞的大老板总是对这种描写人精神层面的剧本嗤之以鼻,科恩也来了一次创作理念上的自白,大赞。

     6 ) 不是评论,只是一些散乱的想法

    首先那篇通过圣经解读的评论很有帮助,推荐去看。
    其次我不认为这是精分片。当然这不是哈姆雷特,但是也应该可以有不同理解。
    如果仅仅要讲一个纽约编剧去洛杉矶碰壁的故事,大可不必设定成犹太青年在1941,也不必让片厂老板结尾变军官。两个警察的名字,高个子Deutsch代表德国,矮个子Mastrionotti代表意大利,这大家都知道了吧。所以我把这片子理解成政治讽刺片,芬克代表知识分子,查理代表劳动群体。
    百老汇的名声,好莱坞的钱,现在仍然是这样。我们的知识分子混到了些名声,被控制钱的上层注意到了,收入麾下。
    旅馆是个房子,房子一般代表国家社会,每个房间门口都有鞋,说明都有人,但是谁也不知道别人是做什么的。一开始旅馆安静得像太平间一样,后来知识分子听见像哭又像笑的声音。知识分子很想代表人民讲话,但是他并不去听他所谓的人民要说什么,还投诉他的人民太吵。然后查理的耳朵开始流脓,旅馆开始淌胶水,壁纸剥落,暂时用钉子粉饰太平。这时有钱的上层还在跪舔知识分子。
    后来根据警察的介绍,被杀的都是惹查理不爽的人,尤其是那个医生。当年10美元还挺多的。然后查理开始杀芬克认识的人,他床上的女人,女人的情人,他在纽约的家属。这段时间芬克在写他换汤不换药的剧本,大概没时间回纽约杀人。
    关于为什么他们俩互换鞋子,估计是用stand in sb's shoes这个说法,表达他们俩其实做不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看问题。
    然后警察锁住了知识分子,不爽的查理开始放火烧房子杀警察,当然这种行为有时候也被称为闹革命。查理说 I'll show you the life of the mind 可以理解为这才是真的思想,不是知识分子那种空虚的形而上的东西。那句 Heil Hitler 是嘲讽代表德意的警察,应该不是表示查理反犹。
    然后查理放知识分子一条活路,但是有钱的上层变成了军事化统治哦不管理,跪舔的时期过去了,知识分子玩蛋去吧,所有写出来的东西都是公司所有简称公有,写出来也保证不会让查理们看见,把脑袋提在手里,看看风景就好。

     短评

    那间破败诡异的旅馆太有《闪灵》味道了,包括摄影带来的幽闭感、淡入淡出和超现实道具,共同组装出了剧作者内心炙灼的炼狱。灵感与痛苦总是相伴生,因此拍死恼人的蚊子也意味着灾厄来临。对好莱坞编剧行业血淋淋、黏糊糊的真相,科恩兄弟的暗讽不可谓不透彻,唯独造梦技巧尚存局限,各个配角隐含的意指也并不难猜,让这场日光下兜转的人格摔跤游戏略少了些余味。后半段的悬疑犯罪包装很出彩,无形道出一个悲伤而亘古的事实:普通人死守的艺术野心,在杂沓的外界压力前毫无胜算,最终仍要臣服于掌权资本家和大数据推演的二流市场定则。

    3分钟前
    • 仲夏之门
    • 推荐

    作为知识分子的作家,会想着要体恤关怀,捍卫创作的纯粹,于是破坏这种纯粹的两人死去,但他心中有根本没有关怀;还会想着保持作品的艺术性,可是又想得到包括庸俗的金主在内的大众的认可。为了自洽,只能把自己搞疯,但不能全疯,要那种穿行在虚拟和现实中的疯,或者来场炼狱以求涅槃。

    8分钟前
    • Derridager
    • 力荐

    不可一世的作家终究臣服于资本丢了初心。想书写平民,或为平民而写,却总是俯视姿态,脱离了生活根基的、形而上的创作观,难免使人陷入焦虑的泥淖。写作始于眼前素材,进于对未知的求索。空间上的囚禁象征着巴顿对人性的不知、不解,所以惊惧,所以敬畏。推拉镜头用得精妙。

    13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科恩兄弟最棒的电影之一。

    17分钟前
    • 力荐

    科恩兄弟总是给我惊喜,走向另外一种深度,显然与世俗化的大众营生格格不入,因为这种电影国人大概是没多少喜闻乐见的,太TM荒诞了。然而对于创作者的反抗和申诉,显然这也许仅仅是一种方式而已,不痛不痒,生活照旧。现在越发地喜欢科恩风格了。8.5

    18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一个作家的噩梦,迟迟不能醒来。它耻笑的是这样一类知识分子,他们声称自己try to help out,心怀理念,却言行不一,轻则拥抱市场,重则只会沉浸在自己制造的幻象里。有一天幻象成真,海报里的沙滩女郎突然出现,可惜她只是来告诉你,Don't be silly。这事可以选择,要么和灵魂摔跤,要么和世界抗衡。

    20分钟前
    • 57
    • 推荐

    我想它对作家的描绘可能是比较贴切吧,我从来没当过作家,我不清楚。我不是很喜欢这个Barton动不动就说自己多么理解你们平民,就好像自己不是平民似的,当一个平民作家却不自认为自己是其中一员的我觉得这种思想很欠打。其他的,我觉得这片子就算拍摄手法有一点超现实色彩我也觉得一般而已。

    23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一开始就把它当惊悚片看的,没想到细微之处串联起一个主题:好莱坞编剧写作方式的媚俗和肤浅,好莱坞对作家灵魂的摧残、灵感的扼杀。如此一个众人皆知的事情被解构成很多迷语和线索,成了一部116分钟的电影,而且电影一开始主角就说出了主旨。这也许就是电影所异乎寻常的地方吧。

    28分钟前
    • 走走看看
    • 推荐

    此片奠定了科恩兄弟电影那种“看的出水平很高,但实在太闷了,我就是不爱看”的风格基础。

    29分钟前
    • 囧之女神daisy
    • 推荐

    创作是一件容易走火入魔的事,科恩兄弟将观众直接带入到巴顿·芬克的精神世界,去领略创作者的煎熬与崩溃,也可能是在展示一部电影的是如何的难产,然而好莱坞的大老板总是对这种描写人精神层面的剧本嗤之以鼻,科恩也来了一次创作理念上的自白,大赞。

    33分钟前
    • 帕拉
    • 力荐

    每个作家都是生活在现实与虚幻边缘的人,痛并快乐着。

    37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科恩玩潜意识精神层面这些缺点与生俱来的邪气,感觉过于刻意了,不浑然天成,也不够潇洒。

    39分钟前
    • 赛珞璐
    • 推荐

    查理就是旅馆,旅馆是巴顿的潜意识,查理是巴顿的本我。摔跤是另一个隐喻。毁灭发生在他的头脑中。

    40分钟前
    • yoyomygirl
    • 力荐

    1.圣经揭露——作家的自大与作家陷入才思枯竭的挣扎、逃避;2.脱落的墙纸、蚊子、墙上的女人画像、闷热的空间、隔壁房间的吵杂声等等组成的旅馆环境,俨然是作家创作时的煎熬所产生出来的幻境;3.而影片同时让我们展示了各种光怪陆离的龙套角色,他们都在呈现着影视圈的生存环境对于人的异化;4.人格分裂。

    4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总想到萨特的《恶心》

    48分钟前
    • Connie
    • 力荐

    作家脑中就有世界。这就是一份游走于虚幻和现实的痛苦职业!当然这种“造物主”的感觉也是相当爽的。一直不打开那个盒子真让人抓心挠肝啊,比穆赫兰道是要好懂些⋯⋯

    4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作者型导演拍给编剧的电影。著名编剧是虚假偶像、代笔秘书是内心依赖情绪,格格不入的胖子是芬克的双重人格,暴力本能,是启发芬克潜能的革命之力。沙滩美女是一个好编剧的愿景,结尾那句:don't be silly是无奈的现实。张伟平当年吹牛三枪是科恩兄弟的本子,必火。但科恩和张艺谋的编剧能力岂止霄壤

    51分钟前
    • 非想
    • 推荐

    科恩兄弟代表作,获戛纳金棕榈奖。①以超现实和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作家内心的痛苦与快乐,虚实无界限;②声音剪辑极佳,音画错位,表现性与超现实音响;③旅馆走廊低视角,致敬[闪灵];④荒诞的凶杀与追捕戏,诡异的绿色脱胶墙纸,蚊子,耳朵,海滩风景画,麦高芬之盒;⑤我与灵魂摔跤。(9.5/10)

    5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关于创作焦虑的电影不少,且多有神作,如《改编剧本》《闪灵》《母亲!》……《巴顿·芬克》也很好。影片将剧作家的头脑实体化为一座旅馆,作家走进去,打开一扇门,遇见了诸多怪事,最终灵光乍现完成了创作。从《搏击俱乐部》的角度看,本片是摔跤俱乐部,也是两个自我的交战。也把好莱坞制片体系狠狠地黑了一把。看得很过瘾。

    60分钟前
    • 子戈
    • 推荐

    这是部著名的融合了大情节,小情节和反情节的作品,但也可看作是荒诞的小情节悬疑片,一如大卫林奇的那些作品一样。既然是反情节,那么不合逻辑和不和逻辑之下的隐喻则就很重要,这一点巴顿芬克里的华章俯首皆是,但是关于小情节内在冲突和大情节外在冲突,简单来说,很扯,所以这是部典型的反结构电影

    1小时前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