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寂寞的季节

    寂寞的季节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泰国2013

    主演:翁韦德·答奴翁 

    导演:翁韦德·答奴翁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扑克王者

    • HD

      大脚野人日落

    • 正片

      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

    • 正片

      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

    • 更新第02集

      我的意外室友

    • 更新HD

      医生在么?

    • 更新HD

      他和她的故事

    • 更新HD

      杀出阴阳界

     剧照

    寂寞的季节 剧照 NO.1寂寞的季节 剧照 NO.2寂寞的季节 剧照 NO.3寂寞的季节 剧照 NO.4寂寞的季节 剧照 NO.5寂寞的季节 剧照 NO.6寂寞的季节 剧照 NO.16寂寞的季节 剧照 NO.17寂寞的季节 剧照 NO.18寂寞的季节 剧照 NO.19寂寞的季节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不论我们身处何种心境,下雨的时候,这种心情就被放大……幸福的时候更幸福,寂寞的时候更寂寞,郁闷的时候就更郁闷。雨和爱情一样,随时可以到来,也随时可以离开。下雨的时候,有人思春;有人在屋里呆不住,要出去找事;有人怕冷去找温暖;也有人不在乎:雨会下,就会停。第一滴雨落下的时候,你最先感觉到的什么?

     长篇影评

     1 ) 该不该用女性视角去解读《漫长的季节》?

    为什么不呢?

    这一部缺了女人就进行不下去的剧,就像这个缺了女人就无法运转的世界一样,必须承认有一种观看的视角来自女性。

    首先作为一个观众,我必须承认《漫长的季节》在文学性和影视美学上的深沉和精致,也必须承认自己确实短暂的着迷于“共鸣的响指”。

    但作为一个女性观众,观看过程中的不适和观看结束后不断反刍的思考,让我再次意识到男性经验对世界的统治、以及男性文艺工作者对叙事和话语的统治比漫长的季节更漫长。

    我曾经思考过悬疑类剧集开头惯用“无名女尸”的现象,并试图从理论的角度去解读这一现象,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来得及查阅资料。

    在我差点遗忘了这个选题的时候,《漫长的季节》又将这具“无名女尸”送到了我的面前。

    年轻的、无名的、女性的、有时候赤裸的、破碎的尸体,几乎成为了一种影像符号,被牢牢的钉在悬疑类型的影视剧中,这背后所隐藏的不是类型叙事的客观法则,而是具有凝视意味的性别审判。

    就像上文提到的“男性经验对世界的统治、以及男性文艺工作者对叙事和话语的统治”。

    男性经验统治世界意味着他拥有解释这个世界的权利以及让女性认同并内化男性经验的权利,其中重要的一个步骤是让女性失去自己的经验,而把男性的当成人类的,也即女性的。

    男性文艺工作者统治叙事和话语则意味着他拥有将男性经验/审美搬上荧屏(银幕)、搬进叙事的权利以及让女性认同并内化这种男性经验/审美的权利,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让女性失去自己的经验/审美,而把男性的当成人类的,也即女性的。

    所以破案了,悬疑类剧集惯用无名女尸开头,没有什么深沉的理论因素,无他,只因编剧导演大多男性。

    他们只是顺从自己的经验/审美去进行叙事,年轻的、无名的、有时候赤裸的、破碎的女尸,是他们爱创造的、爱审判的、爱拯救的、爱探索的和爱看的。

    而我,我不爱看。

    我要写悬疑剧,肯定不用女尸开场。

    -

    班宇爱写失足女,男人心疼发廊妹。

    《漫长的季节》中一共出现了5位主要女性,沈墨从小被大伯性侵,拍裸照;殷红在会所陪酒,也陪人睡觉;黄丽茹跟男人乱搞;巧云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但是也在会所上班陪酒。

    全剧下来只有美素,远离纷纷扰扰。

    我仔细想了想,好像女人不死不贱不放荡,男人就无法讲故事。

    而男人呢,孜孜不倦的扮演着拯救的角色。

    即使他们也都承接着命运的无声飘落,但男人(剧中的主要男性角色)都是可爱的、迷人的、正直的立体的和鲜活的。

    观看过程中我第一次感到恶心是沈墨被教务处老师叫到办公室询问,两个男老师左右夹击问她是不是在外面陪睡,而女老师缩在角落一言不发。

    这是剧中一直以来都很隐秘的男性凝视首次浮上水面。

    再次感到不适,是殷红因为港商偏爱而妒忌沈墨并把她迷晕这里,老套的雌竞桥段被淹没在“东北的下岗潮”中,所有人都以为杀死女人的是她自己的贪婪、欲望和妒忌之心。

    但我觉得不是,我觉得是杀死殷红的是男性编导在叙事上的疲软、无能和乏力。

    每当他们想不出更精妙的杀人动机,他们就让女性妒忌。

    这实在称不上高明。

    最后一击来自黄丽茹的中年出轨,这个从一出场就背负着某种“使命”的角色,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让龚彪的一生平凡但像个传奇。

    平凡的出租车司机,传奇的“盘锦豹子”。

    说到最后,其实我挺割裂的,我共情了将近二十五年的男人经验,在打开女性视角之后并没有完全消失。

    所以《漫长的季节》是打动我的,但从女性的生活和观看经验来说,以上所述种种不适如鲠在喉如芒刺在背不吐不快。

    如果文艺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塑造的不妥,那每一位观看的女性观众都有权利抒发感受,否则男性文艺工作者们会以为他们有权解释女性。

     2 ) 打个响指吧

    打个响指吧,他说

    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

    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

    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

    吹个口哨吧,我说

    你来吹个斜斜的口哨

    像一块铁然后是一枚针

    磁极的弧线拂过绿玻璃

    喝一杯水吧,也看一看河

    在平静时平静,不平静时

    我们就错过了一层台阶

    一小颗眼泪滴在石头上

    很长时间也不会干涸

    整个季节将它结成了琥珀

    块状的流淌,具体的光芒

    在它背后是些遥远的事物

    第一章——打个响指吧

    故事的危险是总得有个高潮,然后在奔赴的过程中,焦灼的始终是最后怎么了。人生却基本恰好相反,无论最后的高潮如何惊心动魄,余震而已。你会无数次地追溯到那个起点,多年以前,一切早已无法挽回。

    多年以前,无论是王响还是龚彪,都会觉得生活肯定会有变化,但他们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多年以后,他们的生活不仅仅是天翻地覆,而且,每次当一切变得不可收拾的时候,都只是开了个头。

    王响最为自豪的还不是自己的劳模身份一不小心进了厂史,而是这个厂奠基的第一锹土就是自己父亲扬的。他从骨子里觉得 工人是工厂的主人翁。他是劳模,他无愧于自己是一个工人。所以他有古怪的荣誉感:

    他是治安积极分子,他是卫生积极分子,他在火车司机这个岗位上干到了翘楚。

    他微醺地想说:不算什么。

    他没有想到时代的巨轮迅速把这一切碾碎,这一切真的不算什么。

    这时候,碎尸案虽然让他呕吐到工伤级别(待定),但变成了他眼里的救命稻草。然后,就此彻底让他万劫不复。

    这时候有个吃瓜的路人。他磕着瓜子吃着瓜,龚彪被卷进了这根稻草里,他闻到了消毒水的清香。本科毕业,专业对口,他觉得人生就剩下了爱人,去爱一个人,没准那个人还会爱他。然后,他也想不到那个人出现了。穿着黄裙子红色高跟鞋,带着笑容,带着地瓜。龚彪一直觉得自己相对于王响这种“老人”,是紧握时代脉搏的,是懂得积极改变的。他甚至觉得自己是降维打击,我在这一亩三分地,必须拿捏啊。他甚至有种已经拿捏住了的错觉。他拿捏了那么多年,拿捏到了心态都平和如弗洛伊德,然后。

    王响和龚彪都是普通人,就像大多数普通人那样觉得这世界也不能说缺了自己不行,但有了自己吧,还行。

    这个世界就那么缓缓旋转着,把他们抡了出去。

    第二章——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

    “听过我的求祈,请予我至爱之人”

    至爱之人,这种爱最深不过,就是桦钢之人深爱着桦钢。

    那时候的桦钢,鸟语花香,那时候的桦钢,大家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大早就是大猪肉片子,可劲造。

    这个剧的主角是一个没有出现在演员表上的人,名字叫做“下岗”。

    这个词太可怕了。

    这个词从出现之后就是尸山血海,是那种长年累月奄奄一息之后的,一刀。

    下岗这个词他释放了太多的穷凶极恶,下岗之下,皆是蝼蚁。一切的问题,一切的起源,都是因为你的名字出现在了那个名单上。

    然后,不仅仅是医药费报销不了,而是厂子没了。

    现在的人是无法理解厂子没了是什么意思。

    那时候像鞍钢,嗯,桦钢那种体量的厂子完全就是一个城市。

    不是城市围绕着厂来发展,而是厂就是城市本身。城市,都是厂。然后没了。

    然后迅速很多人发财了,那种连俄罗斯寡头都害怕(望尘莫及)的发财。

    当然,相应的,就是太多太多的人流离失所。

    可以去想想为了保住工作砸断自己 的腿;

    可以去想想在外面抽着烟,接着“下班”的女人回家。

    沈墨的悲剧根源是父母工伤,小混混们的为非作歹是因为没有出路,……

    当然,难道所有的人都会像他们这样?

    这是下岗最悲惨的一个拷问:

    别人不是没事?别人活的不是更好了?

    就如龚彪笑嘻嘻轻飘飘地说:你得接受改变。

    王响怒吼:我开了二十年的火车,你让我改变,我怎么改变?

    巧云怒吼:我在这个厂上班了二十年,三十年,你告诉我不能退休?

    那你告诉我,我能不能活下去?

    你要我理解?我怎么理解。

    这个故事有悬疑,有杀人,但都是为了醋才包的饺子。

    都是为了去掩盖。

    王阳觉得那么大的桦钢,那么厉害的爸爸不会没有办法。

    王响觉得那么大的桦钢,共和国的长子,共和国不会没有办法。

    ……

    第三章——我是一个在黑暗里大雪纷飞的人哪

    办法总是有的,就是很多人不会想到自己就是那个办法。

    故事有两条时间线,就像我们每当生活熬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渴望是不是会瞬间出现“多年以后”。

    多年以后。

    我们熟悉的王响和龚彪都老了,甚至那个曾经二五八万的马队长都老了。他们三个人竟然聚在了一起吃包子,再续前缘。

    桦钢呢?

    我们先来来回忆一下年轻的,眼皮没出事的徐姐,是任素汐:

    待会进屋里暖和暖和?

    晚上忙完白天忙。

    我们是普通关系。

    任素汐每颗瓜子都磕得气壮山河。我们知道她日后可以更加凶猛地喊出:十五个。

    当然,我们不看徐姐。

    当然少男少女不会这样直来直去。

    他会摘下耳机大喊: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她会浅浅一笑:我叫沈墨。

    他会说:你不用憋着笑了。

    她会说:我没有笑,我相信你是个诗人了。

    她会握着他的手,她会看着他说那句:现在亲人又多了一个。

    他和她都会相信:每晚九点四十五分,比新闻联播还准的焰火会一直陪着他们。

    生活里当然不止是焰火。马上就再也没有焰火。

    生活里还有尿袋。

    当近乎无恶不作的邢三被扯出尿袋,前面还会削他的王响都会帮他掖好尿袋,甚至塞回他倒腾的车牌。马队,彪子会看着他:一言不发。

    江湖一壶酒,不再说恩仇。

    如果不是沈墨她大爷的,不是王阳不知所踪。也许多年之后,我们也许真的可以日出日暮。

    生活没有也许。

    时代终于还是落下了那粒沙,

    一切坚固的就那么烟消云散。

    第四章——嗒滴嗒滴嗒

    “献上我的环行与逆行;献上我的爱和炽热;献上迟来的闪电,匆匆的见证;献上我的你,我的我;献上我的牙齿的白鸽。”

    沈墨对着哑巴说:

    祝我们都长命百岁。

    哑巴听着世上只有妈妈好是“问”:

    你还记得那时候我偷吃的吗。

    哑巴被摁在柜台上的时候,他想:姐姐,要活下去啊。

    故事迅速地往前走。故事迅速地开始和结束。

    我们坐到了一部出租车里,看到王响安慰着巧云:那个勿忘我有点道歉的意思。但,往前看。

    那一刻巧云终于可以续上被维多利亚往事打断的那支冰激凌,那一刻巧云终于听到了自己喜欢的男人说自己:不容易。

    那个曾经嫌弃油条没有放在盘子里的男人嚎啕大哭大喊救命又连声说着对不起;

    那个号召机务段暴打厂长的男人笑着对赶来的警察说:来拘我了吧。他笑着伸出双手。

    “当你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重要的时候,世界才开始准备原谅你的幼稚。”

    这个男人匍匐在泥土里抽泣:阳儿你别吓我。

    这个男人在大桥上蹒跚而行,犹如死灰复燃。

    史铁生曾经这样说过,“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悬崖的边缘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

    听一个父亲这样对儿子说吧:

    诗这玩意吧,得讲合辙押韵,第一句是打个响指吧,第二句就得是——吹起小喇叭,嗒嘀嗒嘀嗒。

    东北,桦钢。值得一只小喇叭。

    电视剧的结尾回到了起初,就像这篇文章回到开始的那个余震。

    我们都知道九十年代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的故事开始了。现在都是余震。

    我们吹起小喇叭,打个响指吧。

     3 ) 结局封神

    恭喜《漫长的季节》,成功躲开神剧多烂尾的诅咒。

    看完第12集,我身心舒坦。

    烂尾剧通常高开低走,是因为只会挖坑不会填,《漫长的季节》会挖坑,也会填坑。

    比如,我在昨天就分析过,第1集就已经为龚彪之死埋伏笔了。王响评价龚彪的车“泡过水,发动机大修过”,这辆车的过去,也是它的将来。

    《漫长的季节》没有给龚彪死里逃生的机会,坚持将现实主义坚持到底。

    第12集,殡仪馆的情节证明,龚彪的死,更像是一场意外,而非谋杀。根本原因是,龚彪开车不看路,是个随机事件。归根结底,龚彪死于不专心开车,而郝哥派人撞死龚彪的可行性实在太低。

    龚彪的死让人叹息,但是,这样的死,更能彰显命运的悲剧色彩吧。主动离婚,成全爱人,他觉得自己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好人。买彩票获大奖,他终于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在他自我感觉最良好的巅峰时刻,他迎来了死亡。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秦昊可以去做交通规则的公益公告了,广告文案就用《流浪地球》里的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再者说,丽茹和龚彪只是过不下去,她不是害死武大郎的潘金莲。她对龚彪是有真感情的。

    证据是丽茹洗好毛巾,还特意将毛巾放在脸上。这个动作有些莫名其妙,但我们能明白,丽茹想要测试一下毛巾的温度。此时的龚彪已经是一具冰冷的尸体了,丽茹却能这样做,这种行为就是爱的证明。

    丽茹说,龚彪最爱看她笑。这个也是在呼应第11集。龚彪和丽茹争吵,他抄起家伙,准备搞事情。当他看到丽茹笑盈盈的脸,他的心立刻柔软了。

    丽茹是他的软肋,只要她能开心,他可以做任何事情,哪怕和他离婚。

    龚彪丽茹的婚姻线是悲剧,王阳和沈墨的爱情线也是悲剧。

    王阳和沈墨的名字像水与火,黑与白,王阳的明亮照不亮自己的人生,沈墨的腹黑也不能让她重生。

    小凉河大桥上,王亮多半淹没在阴影中,像是进入了无间地狱,沈墨的脸上充满亮光——她有一种重生后的喜悦。

    王阳的死因用的是迷影梗。《泰坦尼克号》中,Jack救了想要跳水自杀的Rose,后来杰克死在了水中。

    王阳为了救下跳水自杀的沈墨,他也死在了水中。

    沈墨将真相告诉王响后,就有了死的念头。翻车后,王响积极救援,沈墨一动不动。后来,王响拼尽全力将沈墨救出后,车突然爆炸,沈墨身手矫健,扑在王响身上。

    这个动作说明,被困在车里的沈墨,在等一个车毁人亡。她被王响救出后,又担心王响出事,因此愿意当王响的人肉盾牌。

    救王响,这是沈墨距离梦想最近的一次。

    在1998年,沈墨和王响在桦钢约会,四月的阳光散发着温暖的气息(不是秋天,当时《泰坦尼克号》刚刚上映)。沈墨穿着红色外套 ,王阳挎着红色包包。情侣之间的小心思,在相似之处感受到柔情蜜意。

    在铁轨上,这对恋人共同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她们谈论了各自的梦想,王阳想做一名诗人,沈墨想做医生。

    王阳的诗,成为了日记本里的秘密。而沈墨没有成为医生,却在医院亲手杀死了大娘。

    她们俩都没有成为想要成为的人,没有得到她们想要的人生。

    年少时,我们都会有歌德一样的乐观吧,相信自己有一柄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的手杖。长大后,却发现我们的手杖柄上写的是卡夫卡式的悲观“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

    被障碍粉碎的,还有富有英雄气质的马德胜。

    马德胜是案件侦破的最大功臣,然而,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脑血栓患者了。

    他主动脱下了警服,是少年意气对体制要求的愤怒。马队适合做“以武犯禁”的英雄侠客,而难以成为像李群一样的官僚。

    当马德胜猜中案情的来龙去脉后 ,李群叫他“马队”。

    李群叫马德胜“马队”,要么是发迹前,下级对上级的称呼,要么是发迹后的客套。

    但是,这一次,我们能感受到李群的“马队”,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在马德胜面前,他是一个小兵。

    成年人的高级表达,总是这么含蓄。不需要那么多华丽的辞藻,一个称呼胜过千言万语,会心之人能心领神会。

    马德胜和李群命运的起伏,似乎用的也是影迷梗(这个只代表个人意见)。

    马队被处分,是因为他在蔬菜大棚里殴打沈墨大爷(沈栋梁),而李群的扮演者唐曾在《幸福到万家》中,就凭借蔬菜大棚成功逆袭。

    如果马队没有蔬菜大棚打人这一出,他就是未来的局长。对李群来说。蔬菜大棚也是他的福地啊。

    马德胜患病后,去警局开会,落座后还找小李。马队有只叫小李的狗,原来这是在阴阳李群呢。

    好吧,我的反射弧有点长,大结局了才发现这个梗。

    下面说一下王响。

    王响到底有没有死?大家见仁见智,我倾向于没有死。

    请注意,玉米地里躺着的是穿红色毛衣的王响。

    或许有人说,可以不可以理解为,捉拿沈墨,就是王响临死前的幻想呢?这也说不通,在第一集中,王响为了追凶,确实来到了玉米地,那时候的他穿的是浅蓝色衬衣,而非红色毛衣。

    我认为躺在玉米田里的王响,真实的意义是王响的新生。那个喜欢回头,不往前看的王响已经死了,现在的王响是一个不回头,往前看,好好过日子的幸福小老头。

    他有个爱人叫李巧云,有个儿子叫王北。他在1998年破碎的三口之间,在2017年又得到了。

    巧云没有和眼镜男在一起,再一次证明了辛爽的恶趣味,《隐秘的角落》中,刘琳和林鹏饰演的恋人没有在一起,《漫长的季节》中,依旧如此。

    《漫长的季节》结束了,然而,像《漫长的季节》这样的人生能结束吗?

    这部剧开播以来,很多人对官方海报感兴趣。比如说,海报上有一张没有人坐的椅子,这个人是谁呢?

    我看到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回答,这个空椅子可能是每一个人,我们是《漫长的季节》的观众,也可能成为里面的主角。

    是吧?

    希望不是。

     4 ) 《漫长的季节》第11集:龚彪的死,在第1集就已埋好伏笔

    相信每个看完第11集的人,都会拍案叫绝吧。

    龚彪的死,用的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手法。

    第一集中,王响分析龚彪的车,“泡过水,发动机还大修过”。原本以为,这是出租车的过去,没想到这也在预测龚彪的未来。

    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龚彪是开心的。

    他终于等到了命运之神对他露出了灿烂的笑。他乐观了大半辈子,彩票终于可以兑现了他的乐观。

    他死在了最开心的时刻。

    分享个小细节,龚彪确实是夫妻财产小黑洞。15万入手的车标,12万就转出去了。

    喜欢第11集,因为它的反类型,它是一首好人不好命的挽歌。

    这个好人是龚彪,是王响,也是马德胜。

    寻常国产剧,都喜欢书写好人有好命的道德童话,《漫长的季节》却用三个男人的大半辈子,写出了好人的尴尬。

    比如说龚彪,他不是个好丈夫,但从结婚到离婚,都能证明他是个好人。

    龚彪知道丽茹和宋厂长有一腿后 ,他的第一反应是当众打厂长,而非找丽茹说事儿。

    龚彪和丽茹争吵后,他想要搞事情,然而他看到了丽茹笑盈盈地忙活装修事宜。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他很久没有见到丽茹这样笑了。

    这个笑,让龚彪心中升起了对丽茹的爱。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这适用于龚彪对丽茹,也适用于王响对巧云。

    王响和情敌在一个花店同时买花,这当然是无巧不成书的剧情需要。

    我喜欢的一个处理是,王响和情敌在途中谈话时,他已经知道情敌的女友是巧云了。到达目的地后,王响先发制人,喊巧云的名字,并且主动自我介绍。

    这个自我介绍,就是在给情敌演戏——我们是多年未见的老同事,不是联系紧密的老伴候选人。

    在出租车上,王响对巧云的对话,用的是高语境文化——一种不能只看字面意思,需要根据语境才能破译的话语。

    因为它高度依赖语境,因此他们俩能明白一种意思,情敌能解读出另一种意思。

    比如说,巧云问“你拉我俩,不耽误你送花啊?”巧云的意思是,王响,你要给谁送花啊?

    情敌的理解是,王师傅真是个好人,为了拉我们俩,他还没有给女友送花呢。

    王响答:“这个人就是你。”

    这段戏很动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则是范伟的演技好,用一种笑谈的口吻吐槽自己,第三视角谈自己,他的姿态越松弛,这种爱情表达越动人。二则,王响是个有道德底线的人,即便在他嗔念炙热的中年时期,他的道德光环也相当亮眼。我们能相信,王响是个牺牲自己 ,成全他人的好人。

    王响最大的讽刺是,他想要做个让儿子少走弯路的父亲,却始终无法和儿子建立和谐的亲密关系。

    王响对王阳的人生有个清晰的规划,复制他的人生,想法设法让王阳加入桦钢。

    即便王响知道桦钢陷入裁员潮,王响依旧认为桦钢能给王阳安稳的人生。王响看不清时代潮流,于是,他无法接受王阳的服务员身份。

    相信儿子应该成为下一个自己,是王响自以为是的父爱,也是对王阳的捆绑。王阳早就看清楚了,国营大厂桦钢早就不是金字招牌了,对他来说,月薪300元➕小费的服务员才更有吸引力。

    工资不低,还能把妹,这才是王阳想要的生活。

    王响爱儿子,但他不懂尊重儿子。

    在王阳卷入杀人事件后,他始终对父亲保密。这也说明,这对父子从来没有建立一个平等交流的环境。

    王响做的,王阳不领情,王阳做的,王响不理解。

    第11集没有给出王阳真正的死因,我很难相信是沈墨杀死了王阳。

    沈墨杀死卢总和殷红,驱动力是以暴制暴,王阳是沈墨生命中的阳光,沈墨没有杀掉王阳的动机。

    我怀疑王阳死亡的原因是,他和沈墨打赌,如果从桥上跳下,如果他没死,两人就一起逃亡,如果他死了,沈墨一个人走。

    结果,王阳死了。

    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具体原因还要等第12集揭秘。

    王阳和沈墨在桥上谈话的光影也值得一提。

    沈墨脸上一直有光,而王阳则淹没在阴影中。意思是说,沈墨认为逃亡就能拥有光明的未来。而王阳却认为,逃亡会让自己进入灰暗的人生,一生都见不得光。

    两人对逃亡的理解不同,也改变了王阳的命运。

    王阳的死也对应了《泰坦尼克号》的迷影梗,杰克死了,罗斯活下来了。此外,我总觉得王阳的名字在押谐音梗,“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现实是王阳没有补牢的机会了。

    最后说说马德胜。

    马德胜痛殴沈栋梁,当然大快人心。然而,这和龚彪、王响殴打厂长一样,都需要付出牺牲事业的代价。

    论业务能力到工作热情,这个配置可以是在其他剧中打怪升级的精英。然而,马德胜的职场天花板就是马队。

    当年他的小兵李群变成了李局,马队却成为只能靠跳舞打发时间的小老头。

    在第9集中,马队和李局在警局的谈话,让人看到生活的残酷。

    李局是挑不出大毛病的咄咄逼人,马队有不符合规则的理想主义。这个体制喜欢遵守体质规则的官僚,不喜欢改变规则的英雄。

    碎尸案像一面照妖镜,坚持追求真相的马队不再是警察了。按照规则办事的李群,摇身一变成了局长。

    马队在第11集,他跳不出想要的动作,说出了最戳人的一句话,“我老了。”

    马队是《漫长的季节》中最有英雄气质的人物,然而,当他说他老了时,他的英雄光环就开始黯淡了。

    从这一刻,马队就真的只剩下皮囊,那个想要追求犯罪真相,充满理想主义的马队,已经死了。

    除了这三位好人 ,军哥也很让人心疼。

    军哥是个好人,然而,他拼尽全力,却没有得到好的人生。

    他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因为暴力是他为数不多可以对付这个凶恶世界的武器了。

    在军哥成为军哥之前,他是个可怜弱小的孩子。父母早亡,先天聋哑,被人弃养,野蛮生长。

    靠打打杀杀偷和抢,开了一家录像厅,本以为生活有变好的可能,然而录像厅被砸了。

    他的姐姐考上了大学,然而,养父依旧不肯放过姐姐。

    他爱的人殷红,成为拉姐姐下水的伥鬼。他姐姐亲手杀掉了他爱的人。

    没有人知道他的内心有多苦,因为他是哑巴,他说不出口。

    军哥愿意为沈墨顶罪,因为他知道,沈墨是他唯一的亲人了。

    为了亲人,他可以祭奠自己的人生。

    军哥和沈墨这条线,也有个很宿命的细节。在小时候,军哥偷饺子,沈墨替他顶罪,在长大后,沈墨杀人,军哥替她顶罪。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兰因絮果,必有来因。”

    1998年,王阳问王响,“你信命吗?”那时候,王响还算年轻,贼不信命。

    2016年,王响打算和过去的自己告别,和龚彪谈命,他也可以告诉王阳一个新答案,“我信命了”。

     5 ) 【大结局更新】关于剧中的两首诗

    首先,庆祝今晚《漫长的季节》完美收官! 其次,我想就剧中出现的两首诗,给出我自己的一些解读。 是的,既然大家都在讨论剧情,那我就另辟蹊径,谈谈这两首诗吧。 其实,在小说中插入诗词的做法很常见。最典型的当属《红楼梦》。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 他在那里看到了十二钗的词曲(共十二副诗词),“预知”了自己与贾府之后的命运。 诗词,在小说中就相当于某种隐晦的“剧透”,它用一种比较隐喻的方式交代人物之后的命运。 同样的道理。网剧《漫长的季节》里的两首诗,也具备差不多的作用。 唯一的区别是,前者是中国传统的旧体诗,后者是新体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现代诗。 先说第一首,《漫长的》。 这首诗出自于班宇的同名小说《漫长的季节》。是由这篇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小雨」所写,其实也就是班宇写的。 这首诗由四句四段组成(一共四段,每段四句)。 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第一段和最后两段。 先看第一段: 打个响指吧,他说 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 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 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 这一段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五集,王阳约沈墨在铁轨上,他读给她听的。

    第二次出现是在最后一集,王阳去世后,王响也读了一遍。

    第一句“打个响指吧”——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打响指呢?轻松惬意的时候对吧?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一个人快乐舒适的时候,打了一个轻松的响指,但他并不知道这预示着他之后的命运。 一个小小的“响指”,足以将未来的自己“震碎”。只是打响指的时候,你“尚不知情”。 就像第一集的王响,开着火车惬意地喝着茶水,旁边的人跟他说:“王师傅,整个响啊。”

    于是,王响微笑着拉动了火车的汽笛,这里轻松愉悦的“汽笛”,就和诗中那个轻松愉悦的“响指”是相同的意味。 “汽笛”不仅象征王响此时的心情很好,也象征他现在的生活美好:家庭幸福,工作稳定,还是德高望重的“先进工人”。 而汽笛拉响,就像是一声来自“未来”的召唤,等待王响的,即将是丢饭碗,家破人亡的命运——只是现在的他“尚不知情”。 然后是最后两段。 喝一杯水吧,也看一看 河在平静时平静,不平静时 我们就错过了一层台阶 一小颗眼泪滴在石头上 很长时间也不会干涸 整个季节将它结成了 琥珀块状的流淌,具体的光芒 在它身后是些遥远的事物 其中“河水平静时平静”不是单纯指现实世界的河水是否平静,也是指人的心境是否平静。 当一个人内心狂躁不安时,就很容易出事。就像汛期的河水容易淹死人,高涨的情绪也会摧毁理性,埋下祸根。 “不平静时,我们就错过了一层台阶”。 在这里“错过一层台阶”和“错过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是同一个意思。 如果河水汹涌,不会游泳的人就失去了脚下坚实的土地,他就无法踩着“台阶”上岸,最终被河水吞没…… 结合剧情,就是指沈墨的黑化,导致王阳被淹死的命运。

    “一小颗眼泪滴在石头上”——这颗“眼泪”既是王响的,也是沈墨的。 眼泪“很长时间都不会干涸”还结成了“琥珀”。是指悲剧发生之后,痛苦情绪永远都无法消散,还凝固成一块像“琥珀”一样的石头压在心里。 不得不说,“琥珀”这个比喻把悲剧的痛苦都衬托得更唯美了…… 又或者,是痛苦的人不甘心,故意用“琥珀”这个词来美化痛苦的记忆,只为让自己好受一点…… 另一首诗是《阿橹之死》。

    对于这首诗我并不想给出太多解读,我只想提醒大家。这首诗的作者阿橹,既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也是一位连环杀人犯。 是的,这位叫阿橹的诗人身上背负着四条人命,(剧中沈墨也杀了四个人……)而他的这首《阿橹之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隐喻着他自己的命运。 可以说,现实生活中的诗人身份与杀人犯身份,属于同一个人。 而剧中的诗人与杀人犯,则被分成两个人(也就是王阳与沈墨)。 这种现实与虚构的相互对照,灵性的“诗化灵魂”与残暴的“嗜血灵魂”相互对照,还蛮有深意的。 第七集王响到王阳屋里翻菜谱,他无意间念的就是这首诗的最后一段: 这样的时刻 让我殇于父亲之前让母亲 以挽歌的绝唱 为我也为大地上的四季 守眠

    最后还是要夸赞一下辛爽导演。这部剧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很有寓意,几乎没有废笔。 尤其是这两首诗,加得刚刚好。它们丰富了剧的内涵,也让整部剧有了更多的解读和赏玩空间。 无论是《隐秘的角落》还是《漫长的季节》,他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很期待辛爽导演的下一部作品! ps: 最后还是贴上两首诗的全文吧。

    《漫长的》 作者:班宇 打个响指吧,他说 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 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 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 吹个口哨吧,我说 你来吹个斜斜的口哨 像一块铁然后是一枚针 磁极的弧线拂过绿玻璃 喝一杯水吧,也看一看 河在平静时平静,不平静时 我们就错过了一层台阶 一小颗眼泪滴在石头上 很长时间也不会干涸 整个季节将它结成了 琥珀块状的流淌,具体的光芒 在它身后是些遥远的事物 《阿橹之死》 作者:阿橹 1 一万次地走过自己 在自己的废墟中伫立 万物静穆 我在聆听一种声音 虔诚的如一匹老马 在黄昏的林际打着瞌睡 心境旷远更旷远 而后流水般回顾一生 离我的墓地很近很近了 才发觉自己是这样一种草 这样的一种理由 在铺展一万种假设的季节里 生命由青变黄再变青 脚步有急变缓 最后失去重心 2 莫大的悲哀使雨水善良起来 我在远方 瞩望自己 瞩望深水彼岸荒凉的水域 瞩望山峦 我是叠嶂中的一轮浑月 山坳中大醉的一盏孤灯 我真的要走了 穿越母亲的草原和旷野 找到归宿 不知哪一朵小花 陌生地为我歌唱 不知为何把我的来世 称作不幸 可怜的人之源呵我怎么能够! 你的生命之泉如烈烈浓焰 点燃我的焚水之岸 母亲的眠歌催我入梦 这又是哪一年 为何连自己也变的如此陌生 而又相当遥远 3 永无宁静的宁静片刻 无需以任何方式昭示我的灵魂 我的饥饿孤闷我的犹豫伤感的诗笺 如此而已 走在空无一人的广场上 先我而去的人 又狰狞着从四面八方涌来 那些鲜花很美 我却望尘莫及 孤伶伶地回头 远离死神之夜多么宁静 飘逸的雪花 在我心内外 不可改变 4 为何以我的存在包容所有存在 在我生命的起点总是你 给我血液和精髓 我的忏悔如晚归的秋鸿 梦歌般给万物以提示 这样的时刻 让我殇于父亲之前让母亲 以挽歌的绝唱 为我也为大地上的四季 守眠 ……………手动分割线……………

    以下是之前的原剧评:

    原标题:为什么《漫长的季节》如此漫长?

    如果说《隐秘的角落》让我感受到南方湿热的夏季,《漫长的季节》则让我体验到东北干爽的秋季。 正所谓秋高气爽。秋季,是四季中最舒服也最短暂的季节。按理说,它不可能“漫长”。

    所谓的时间漫长,也并非客观事实,更多的是一种主观体验。 专注于自己喜欢做的事,能让你快乐的事,往往不觉得时间飞快,因为注意力压根就没在时间上。 碰上不如意的事,煎熬难耐,往往会格外注意时间,也就觉得时间过得格外慢。 而《漫长的季节》里的各色人物,多是不如意的。 辛爽在接受访谈时提到,给这部剧取名历经一波三折,改了又改。从《雪中来客》,改叫《凛冬之刃》,都无法令他满意。 最后定名为《漫长的季节》,则多亏了作家班宇。这个名字就出自于他的一篇短篇小说。辛爽很喜欢,便借来用了。 我读过《漫长的季节》同名小说,所写的内容与这部悬疑剧没有任何“直接”联系。 就像电影《罗生门》,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但《罗生门》的名字,却出自芥川龙之介的另一篇小说。 《罗生门》与《竹林中》,也没有“直接”联系,但两个故事的精神内核却极为相似,因为它们都表现了人性的幽暗。 可见这部《漫长的季节》与班宇的那篇同名小说,也存在着某些“隐性”联系。 它们都讲述了不如意的人,如何艰难度过一段明明很短暂,却在他们看来无比漫长难熬的时期。 而且,这部剧与那篇同名小说都有点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给人时序错乱,现实与梦幻交织的奇异体验。 尤其是第一集结尾处,王响的儿子王阳遇见沈墨时的喜悦;

    然后表情迅速变得凝重;

    再是与衰老的王响吃饭;

    最后是王阳去世后挂在墙上的遗照……

    王阳的表情与场景变换,制造出厚重的时间感。而他与王响吃饭的场景也是似真似幻。 从遇到喜欢的女孩的“极乐”,转换到遭遇变故的“极悲”,王响一家也没有了妻子的身影,这些丰富的细节呈现,都令人五味杂陈。 此处的镜头语言,像极了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里的那个经典开头: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下子被全部打通,给人一种悠长辽远的时间感与宿命感。 我认为剧集后期会围绕“漫长的季节”这一主题,给出更多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 我想这种对于“时间感”的表达,会是本剧的一大特色吧。

    ps:

    班宇的那篇同名小说写得很好,而且是短篇,很好读。如果有时间的话,推荐你阅读一下,或许能够结合剧集,收获不一样的观看体验。

     6 ) 秦昊与电影表演

    先说个人结论,《漫长的季节》所有演员的发挥都很出色,整体表演精彩度超出了有史以来绝大部分的国产剧集,但最佳属于秦昊。秦昊是这部燃爆剧集的定海神针,底色,他慵懒松垮的身体,他慢悠悠的穷横姿态,他的无意义折腾,他无处安放又随遇而安的自洽生命态度,构成了小荧屏之上那股压抑至极来自时代深处的东北气旋中心。

    秦昊,彪子,演员还是角色,已经无从区分。这是演员在自身特质与角色属性之间寻找微妙平衡点后综合创造出来的魅力,这是一种独属于影像的演员魅力,国内演员能够不依托作者导演自觉做到这一点,秦昊之外难觅第二人。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其实讨论电影表演要比我们以为的困难不少。我们当然可以直接挪用剧场界的表演理论(从斯坦尼到格洛托夫斯基)来讨论,争议点在于影像机制迥异于剧场媒介的特殊性,极端如罗伯特▪布列松,根本就不承认电影表演的存在。布列松认为,电影是靠视听语言来创作的,不是靠演员演出来的,动物都可以出演电影,何况人(很难想象动物在剧场演戏)。对布列松而言,剧场和电影的结合只有死路一条。费里尼是看脸大师,只需要演员的一张脸,场面调度就是调度这张脸,脸就是所谓演技。

    不论中外影圈,演员需要体验生活,需要揣摩角色都是比较占主流的一种论调,似乎演员只要百分百变成那个角色,即是表演最高境界。这种论调明显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只有角色,是解释了不了电影机制才有的明星魅力现象。

    美国哲学家斯坦利•卡维尔(Stanley Cavell)的《看见的世界》(The World Viewed),是分析哲学视角研究电影-哲学的代表性巨著,与德勒兹著名的两卷本电影著作《运动-影像》《时间-影像》构成电影-哲学界双峰对峙的局面。由于涉及到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以及海德格尔存在论现象学,《看见的世界》的整体表达公认晦涩难解,但著作中关于电影表演与舞台表演辨析的段落,着实清晰有力,有助澄清众多观念误区。

    舞台演出和电影演出,有着一个根本性的区别,舞台演员是为角色服务,电影演员反过来,是角色上身,是角色为演员服务。卡维尔举潘诺夫斯基(Panofsky)的一个观点来说明这个问题,简单说,莎士比亚的剧本,演员不论演好演好,都不会影响到剧作本身的质量,影响到角色的好坏。观众去剧场看戏,是在一个假定性、虚拟性的空间设定中,看演员怎么诠释剧本,诠释角色,角色就是一切,演员是帮助观众去理解角色。电影不是这样的,电影是演员创造了角色,给了角色生命,演员自身就是角色,演员演坏了,角色就死了,电影也死了。没有人会根据剧本好坏来判断电影好坏,也无从判断。用当下一点的例子,梁朝伟是以梁朝伟的实体出现,只是形式是周慕云、陈永仁、易先生。

    对卡维尔来说,舞台演员的工作方法,是把角色当作研究主题,电影演员的工作方法,是把自己当作研究主题:角色合适我的那部分留下,不合适的去除,如何把握其中的分寸即是重中之重。电影演员如果一切服务于角色,电影就会变成戏剧,明星就不会存在。影史第一流的导演也许不会从理论层面自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感性层面,工作方法上贯彻这个原则的大有人在。为什么大量作者型导演酷爱使用御用演员,有固定演员班底,原因就在于他们把演员作为终点,终极依托,而不是角色。如果这个角色不能投射到演员身上,不合适,演员驾驭不了这个角色,就换角色,而不是换演员。因为最终上场的是演员,观众真正在乎的只有演员。

    演员的实体、演员魅力不等于本色出演,刘德华以前拍杜琪峰的戏经常被骂,源于本色,他就喜欢以生活中认为酷的那个刘德华形象出现,但杜琪峰也不是要求刘德华彻底不像刘德华。郭富城以前不会演戏,因为没有剧场训练,电影经验也很少,还有偶像包袱,仅仅是美术指导张叔平《三岔口》中给了他一个胡渣造型,他就角色上身,另一“我”登场了,这个“我”已经不需要再去演,只需去行动。张曼玉是因为拍《阮玲玉》时,剃掉了眉毛,导致角色上身,从此成为另一个张曼玉。剧场演员很少会出现这样的开天眼情况,剧场需要的是反复的训练,电影演员需要的是计划。张国荣的最佳发挥不可能是《霸王别姬》,只能是《阿飞正传》《春光乍泄》,因为《霸王别姬》里面只有张国荣在拼命演程蝶衣。

    秦昊在出演网剧《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开启事业第二春之前,演艺状况有点像侯孝贤的御用演员高捷。高捷是只有在侯导的电影中才会显示出逼人魅力,秦昊只在娄烨、王小帅、杨超这些第六代导演们的电影才会显出魅力。但秦昊是大陆演员中罕见一位自觉为自己在影像中增添魅力的演员,这种魅力关系到与角色的关系,技巧表现在分寸的拿捏。大陆有丰厚的剧场资源,众多演员都有剧团背景,这类演员塑造角色能力一流,随手举例,冯远征、刘佩琦以及最近爆红的张颂文、张译都属于这个谱系的演员,大白话表述,演谁像谁,电影当然也需要这类演员,但他们成不了明星(star),原因在于缺乏魅力,这个魅力即来自于演员研究自己、导演研究演员的结果。上镜头也是一个因素,但这个问题主流论述所在多有,不再赘述。

    秦昊的底色是慢悠悠,安稳,随遇而安,浑身会散发出一种自洽的生命逻辑(“我就是这么活的”),这种逻辑不不仅仅依靠情节、叙述展现,还来自他的动作与姿态,他很擅长把握角色行为与目的断裂的游离状态,在这个基础上他会根据角色的不同,来增加不同的维度。《春风沉醉的夜晚》在大陆电影甚至华语片中都属比较激进展现同志身体的电影,秦昊在安稳自洽的底色中为角色增添了一股媚态,雅态——主要以抽烟的姿势来展现。这里面既有同志角色,又有秦昊自身的属性,综合构成一种演员-角色叠加后无从区分的魅力。《浮城谜事》是一部狗血情节电影,秦昊扮演的男主极端的滥情行为,看似不可理喻,但几个静态呆滞的镜头让人感觉身体欲望失控后的无奈。再之后,男主接受离婚现实,“回归”安稳家庭,又是秦昊自身的底色在周旋。

    有不少巨星没有这种自觉意识,是依靠导演来为其服务达到目标。第六代导演是给了秦昊充分的发挥空间。

    电视剧表演区别于电影表演,比较明显一点是台词较多,演员较少有机会驾驭一些没有叙述进展的场面,秦昊演第六代电影,很多时候是依靠肢体语言、姿态与表情来展现自身,镜头扫到身体,不需要“戏”,自会构成一种气氛。他会把这种通常电视剧演员很少掌握的方法带入电视。

    《隐秘的角落》第一集开场不久,秦昊扮演的角色张东升,在楼道里被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用水枪射击,水撒在裤子上。这是一个戏剧性的情境假设。秦昊没有给出任何正负反应,既没有故作镇定,也没有强势反击,他呈现出的是一个高度自然化的即是如此(such as)的状态,效果非常类似德•西卡《风烛泪》中著名的女仆磨咖啡的那场戏。第一集爬山过程中秦昊即将行凶的段落,他在表情层面没有给出任何暗示性的迹象,观众感觉到的内心起伏纠结,感觉到的惊悚肃杀感,是来自配乐,此类表演非常像希区柯克与詹姆斯▪斯图尔特的合作,演员不需要演,演员只需提供表面,后面交给导演。观众感受到的是世界表象,也就是一个看到的世界。如果说有演员的电影性表演这件事,即在此处。

    《漫长的季节》中的秦昊,表面来看使用了著名的方法派,增重,让身体变形,发型、牙齿、面容,通通改变,使用方言,伊能静甚至说认不出这是自己丈夫了。方法派的精髓是通过体验生活,通过记忆联想等各种方法,让自我达致无需外在环境、无实物的依托,即可变成另一个人,甚至一件物,是极限的角色化表演。可彪子对秦昊来说只是外形变了,内在性格还是与秦昊本人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慢悠悠,满不在乎,不拘小节,松弛,重点还是怡然自洽的生命态度。这依然是一个秦昊的核,只是装了彪子的外形。正是这个秦昊内核的存在,让观众不会感觉到在“演”。“你废了啊”、“我这人最大缺点是太重感情”、“九十年代大学生嘛,别的啥啥不行,气质这块必须拿捏啊”,这些台词好像是一台不断流体运动的机器自动生产出来的,观众不会感觉到王志文式的“台词功力多好啊“,而是影像、演员存在于世的连续性自动投射——这是秦昊/彪子的最大魅力。

    另有一点值得注意。众多观众反应,彪子让人想到的是一个群体的东北人,不是一个,这点非常关键,这是对演员非常高的褒奖。还是引用卡维尔的观点,电影中的角色,其实是一个典型(type)。也就是说,演员要演的是共性。这是电影与小说很大的一个不同。通常来说,平庸三流的小说,都是写一个典型,一流的小说是写个人(individual)。但电影不是这样,电影就是拍典型。这成功解释了为什么通常所说的三流小说适合改编电影,因为写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问题,但写典型就没有这个问题。

    秦昊在最近的一个采访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像我拍《春风沉醉的夜晚》,那是我第一部男主角的戏,娄烨跟我说他想要一个男主角走在大街上没有人认得,用那种自由的方式拍。当时我就说好,咱们来一个拉斯·冯·提尔《黑暗中的舞者》那种感觉,里面的主演比约克,当时是冰岛最红的歌手,她演了这部电影让我久久难忘,我已经分不清她是演员还是那个人,还可以这样表演,就像纪录片一样,但情节又那么曲折,人物又那么有张力。”

    《漫长的季节》让秦昊完满实现了这个崇高的表演理想。

    (首发虹膜公号)

     7 ) 这个季节之所以漫长是因为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命运和记忆。(更新大结局三大泪点)

    人会觉得某段时间变得特别漫长,是因为这段时间发生了太多的事,自己和身边之人的命运发生了骤然的聚变,无法承受的记忆和痛苦将这段时间尘封,打上了一个永恒的结,变成了让你漫长一生不断追忆的琥珀般的时光。

    开头呼啸而过的火车卷起滚滚的时间洪流,拉开这部《漫长的季节》华丽而厚重的序幕。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关于大跨度时代背景下聚焦普通芸芸众生命运的剧,记录下岗潮这一时代变革,以及小人物情感生活上的动荡(失去至亲,仍要背负痛苦继续活下去),称得上是一幅具有历史感的全景式群像画卷。

    这部剧表面上是悬疑,内里其实是人性。东北喜剧节奏更加突出人物命运的苍凉。不同于《隐秘的角落》的暗,这次《漫长的季节》明亮了不少,开篇全部是暖色调的场景,与悲惨的案件形成反差。

    秦昊的造型几乎认不出来,范伟的吐槽和碎嘴几度梦回春晚舞台,两个人一搭一唱之间削弱了不少碎尸案带来的残酷与恐怖。再加上第三集那个凭借风骚国标舞出场的陈明昊,三个被生活和时代碾碎过的“喜剧老男人”开始追溯往事,挣扎于时代和记忆的漩涡中,试图重新找回二十年前那个被埋没的真相。

    11集最后的ktv那段,三个人生失意的老男人在ktv里尽情的欢唱跳舞,那种宣泄式的快乐在他们人生已经走到尽头局面无法改变的现状下是苍凉的,马队那句“我老了”道尽了他们三个人面对生活变故痛苦过,挣扎过,然后又失败过后的精疲力竭。

    彪子在ktv狂欢后的第二天一大早依然打起精神去买早饭,他不是肚子饿一大早要去买吃的,他只是在努力过好普通人平凡的每一天。可普通人的人生终究无法开挂迎来反转,彩票终于中奖的同时,人生之路也走到了尽头,与此同时马队也中风倒在ktv口吐白沫。所以说,无常的人生总来不会放过乐观的可怜人。

    12集陈明昊(马队)演技爆表,中风后让他脑子糊涂(更清醒?)时间变得混乱,那句“王响,你怎么那么老了"让人泪目,让人感叹物是人非,时间流转下人物命运变换的无情。

    中风后反而让马队“通了”,回神当年年华最好,最聪慧最神勇的自己,小李(李局)那句,“马队,还是你行。”让马队破防了,也是大结局第一个泪点。马队之所以破防一是案子终于破了,心中二十年的执念放下了。二是身份的认可,李局对他破案能力的佩服,此刻李局是当年他手下的小李,马德胜不再是苍老在舞厅消磨时光的马老头,他依然是最高光的马队。

    范伟老师演技越来越有感染力和层次感。年轻开火车时的荣耀感和天不怕地不怕,与年老白发后的落魄、沉稳老辣形成对比。

    第一集中与儿子“重逢”那段跨越时空的蒙太奇,令人感受到老父亲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的孤独寂寞与强颜欢笑。

    第11集看见王阳的尸体,没有一上来就哭,而是不愿接受现实的让自己的儿子“起来,在这里睡干嘛”,然后一步步奔溃,嚎啕大哭,接受残忍的现实,范伟老师的表演层次可见一斑,痛苦指数一步步升级。

    王响载情敌一起去送花给巧云,更是本剧的神来之笔。微笑说出的告别最让人心疼,王响知道自己无法给巧云下半生平淡幸福的生活,自己扎挣在儿子的案子中,永无安稳之日,不想连累巧云,看到有一个体面职业的,有稳定退休收入,能对巧云好的人,于是终究放手。他们就在彼此听得懂的话语中与纠缠了二十年的人生告别了,巧云哭不只是哭自己过去那段下岗的艰难岁月,哭最后还是不能和王响走下去的遗憾,哭自己终究好起来的人生,还在哭王响一辈子体谅别人,做人那么响亮磊落,人生却那么波折凄凉。

    秦昊扮演的彪子外强中干,只是嘴上厉害,内心是一个“怂货”。唯一一次最出格,最不怂的事就是宣布下岗名单那次大会上打厂长,他是爱丽茹的,他知道如果不和丽茹结婚,刚刚失去孩子的丽茹是无法面对接下去的人生的。他们再也不可能有孩子,于是养起了鸽子。最后彪子放走了鸽子,放弃了房子所有家当都给丽茹,也是在放下,不再与丽茹纠缠,更是在冥冥之中交代后事,与自己虚无而又滑稽的人生告别了。

    当然《漫长的季节》不仅聚焦这三个“疯老头”,还把镜头对准让我们更加有代入感的三个年轻人——王阳,沈墨,和哑巴傅卫军。

    王阳的神之转场堪称第一集中最惊艳的地方。在光影明暗和神态(开朗到阴郁)双重突变下让观众身临其境般体会到人物命运的急转直下,非常震撼。

    为什么一个阳光少年会一下子变得那么灰暗?从满怀希望到颤栗惊恐,他到底经历了什么?这俨然成为本剧的一大悬念。

    我注意到王阳所有的出场都湿漉漉的。第一集中和父亲握手时身上是湿的,第三集洗澡转场也都是水。一个猜测,王阳是在水中淹死的。

    大结局,王阳果然是为了救沈墨而死,呼应前面两个人看泰坦尼克号杰克救露丝的情节。

    两次跳河,第一次没有涨潮,所以王阳活了下去。第一次是王阳追求沈墨跳河,第二次是沈墨见王阳要离开她心灰死冷跳河,两个年轻人仗着年轻无所顾忌在肆无忌惮的折腾,在玩弄生命的泉源。命运不会让一个人两次淌过生之河流,命运打了一个响指,这次死亡没有放过王阳。

    哑巴的扮演者青年演员蒋奇明气场和爆发力十足,人狠话不多,十分抢眼,让人印象深刻。

    两次痛哭哀嚎,让我们看到蒋奇明极具内在张力的演技,一次是中小混混埋伏录像厅被砸,为了兄弟跪地求饶,屈辱不堪。一次是握着送给殷红的发夹,看着心爱之人破碎的尸体,心中奔溃程度可想而知,只能在冷风中哀嚎,不得不说军哥真的是太苦了。

    而沈墨的故事,同样让人心疼。

    从小失去父母,被变态养父折磨。她的内心是狂怒后无助的,奄奄一息的,是封闭的,是自卑的,就像月之背面,永远无法照到光。而王阳是未经世事的,是单纯美好(所以才会被科长轻易骗),是横冲直撞的,是对未来朝气蓬勃发光的小太阳,所以她对王阳说我和你是不一样的人。

    沈墨是喜欢哑巴还是王阳?(第七集,原来沈墨和哑巴是·····什么cp都磕只能害了你 哈哈)

    个人认为她和哑巴之间是互相守护的亲人,是黑河里同样沉没但互相依靠着不被最后冲垮的礁石。但他对王阳不一样,王阳是唯一可以照进她心里的光。王阳要跳河,她嘴上说随便但真的听到跳水声音,任然不顾一切冲进河里呼喊王阳的名字,非常害怕失去他,证明心里实际非常在乎王阳。

    王响和王北的故事同人让人想掉泪。

    当年儿子和妻子相继走后,王响准备卧轨自杀,是弃婴王北那声生之呼唤救了王响,王响又有了一个新的羁绊,一个生活的依靠。

    那声来自生命的最嘹亮的啼哭是大结局最大泪点,不仅是对王响奄奄一息生命的救赎,也是整部剧最后的升华,在告诉苦难的人们啊,生活虽然那么苦,让我们煎熬着,哭泣着,但还是要向前看,活下去,只要活下去,就会有新的希望。

    在王响知道所有真相,精疲力尽走向王阳跳河的桥上时,心脏发生了阵痛,慢慢倒下时,又是王北的那声爸的呼唤,再一次救了他,这声呼唤是大结局第三个泪点,王北就是他心脏里最坚固的支架,就是他活下去的最大念想。

    那件红色毛衣是两代父子间睹物思人情感的依托。王响当年嘴上说王阳送给他的毛衣扎人,却实实在在穿到领口都裂了也要穿在身上20多年。王北给也父亲买了一件新的红色毛衣,但他知道父亲身上的那件旧毛衣是终究是唯一无法被替代的。既对自己无法帮助父亲,填补哥哥的空缺感到愧疚,又对父亲那么苍老了还要拼命探究真相感到心疼,内心百感交集,所以忍不住哭了。

    可第12集中,王响终于明白了儿子当年的死因,一切尘埃落定,放下了心结,这次不回头了,选择向前看,穿上了王北买的新毛衣,在送王北去火车站的路上,重新遇见从过去驶过来了的那辆轰隆隆的列车,向前看,别回头,是王响对过去自己的告诫,也是对此刻自己继续生活下去的心中呐喊。

    漫长的秋季终于过去,一场飘在王北怀抱里王响脸上,从未来飘向过去的冬雪埋葬了那一个喧嚣动荡的时代,让所有生死结局尘埃落地,归与宁静,有了最终的归宿。

    三个年轻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是过去,三个老男人命运再度重叠在一起是现在。过去的人可能已经不在,现在的人生活依然在继续。探寻真相不是什么崇高的任务,只是给自己命运的一个交代。滚滚的列车呼啸而过,带来了那个季节漫长的记忆,也带给观众那些人无法言说的往事。

     短评

    秦昊是不是有什么把柄在辛导手上?这次是在油腻和秃头中选择了发福😂

    6分钟前
    • 超酷的小七
    • 推荐

    秦昊这造型真牛逼!

    9分钟前
    • SailorJ
    • 力荐

    漫长的季节是什么?是儿子离开的那个秋天。从此王响被困在这个漫长的季节里,不问春冬。

    14分钟前
    • jdxjufhfjej
    • 力荐

    如果这部剧因为节奏慢被骂,那么错的不是剧,是我们被短视频侵蚀的人格

    19分钟前
    • 江户川乱跑
    • 力荐

    狠狠被范伟的演技折服,辛爽比娄烨还会嚯嚯秦昊,前有秃头虚男张东升,后有一脸褶子的彪胖子。质感很好,三线穿插叙事,构图灯光色彩讲究,转场设计巧妙,喜剧效果的加入使得有悬疑感的同时又不那么沉重。虽在南方取景拍摄但对东北下岗潮的那个时代的还原很准确,对人的生活习惯把握得也很精准。在剧情方面心思缜密,在某些不起眼的细节处的把控让人咋舌,比如小露的剧尾提及、家里没老伴的遗像、马队的狗叫小李、玉米地撒尿对应开头、倒地幻想等。最变态的是,弹幕配合剧情变绿、着火、倒流…王响用二十年才走出这个漫长的秋天,被这喜剧三爷们感动得泪流满面。比悬疑更深的是时代在人身上的烙印,是血淋淋的生活。王响说“往前看,别回头”,是啊,人生十之八九都在经历着失败,回头也是懊悔,应该像彪子一样乐呵的,放下执念整剧如梦,醒。

    22分钟前
    • 小葵花🍀
    • 力荐

    玛德,傅卫军摘助听器跟特么单手解皮带一样性感……

    27分钟前
    • 京都的红叶
    • 力荐

    王响否定王阳写的诗,觉得王阳的工作很丢脸,王阳约好了和沈墨一起看电影,他命令王阳必须回家……他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他对王阳没有理解和沟通,只有服从。王响不理解王阳,所以王阳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跟他说,所以他只能去和沈墨、傅卫军做朋友,才会发生后来的事。大爷是在肉体上伤害沈墨,王响何尝不是在精神上伤害王阳,他的行为并没有比大爷好到哪儿去,恰恰相反,他还觉得他是“为你好”。王阳决定跳河的时候,谁知道他是不小心淹死的,还是想和沈墨一起死?也许他想死想过一万次了。王阳死后,王响哭着说:爸再也不说你了,你愿意干啥你就干啥。我就想问:你早干嘛去了?大爷们有很多,王响们也有很多,大爷们都被抓了,但王响们是合法的,他们口口声声说为你好,用合法的方式把你伤得最深,最后还感动了自己,觉得为你付出了一切。

    29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原来王阳的结局早在看泰坦尼克号的时候就暗示了

    30分钟前
    • 呱呱
    • 力荐

    论演技还得是辽北地区第一狠人,水库浪子,开原市几场著名恶仗的主打人,桂英风味饭店行政总厨,维多利亚国际娱乐广场总经理保镖兼保安部经理,德彪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开原市液化石油气总公司高级送气员,彪记靓汤总经理,大帅打工子弟学校常务副校长,小翠美容院副总经理,开原中医院首席导诊,彪哥解梦馆馆长(暨辽北精神分析研究所所长)弗洛伊德·康斯坦丁·诺维奇·德彪斯基

    31分钟前
    • 再吃一颗苹果
    • 力荐

    这音乐是真的用心了,每集的片尾都不一样,特别贴合剧集的氛围,感觉导演真的像西西弗斯,愿意去做一些在别人眼里没必要又很难的事情,这点太珍贵

    34分钟前
    • 咿呀咿呀
    • 推荐

    看到这段墓志铭的你们,我们此时依然尚不知情这是几代人碾压过后的低吟火车呼啸着在莫比乌斯环中上升,下沉那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打个响指吧如果没有回音这个季节将会继续漫长但务必先回头再往前走

    3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东北逐渐取代重庆成为悬疑类艺术的拍摄地,无论是白日焰火还是平原上的摩西,都只是把时代作为了大背景,辛爽不是,他想讲一个很大的故事,衰弱的东北,悲情的人物,年轻的爱情...而且他确实讲好了。“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它写下岗,不写泼妇骂街,而写曾经的模范女工在风月场为儿子唱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它写爱情,不写朝朝暮暮,写聋哑男孩一见钟情爱而不得,就连呐喊也是无声“——”;它写黄昏恋,不写追求挽留,写出租车上的告白和别离,“爱是想触碰但又收回手”;它写骚扰,不写房思琪式的隐忍,写手起刀落的反抗与逃亡,“向前看,别回头”。我赞美剧情,赞美演员 赞美音乐,像一首绝望的漫长的诗,在每一个观影者心上一刀一刀剜,每个动机都有迹可循,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一起唱响时代的挽歌。

    40分钟前
    • 山丘
    • 力荐

    看到开篇字幕还没有出完,就有人在弹幕说节奏慢,就想问问你们急着去哪呢?刷抖音去吧!

    44分钟前
    • JamboGo
    • 力荐

    很不“隐秘”,但很辛爽

    49分钟前
    • 一鹿穿林过
    • 推荐

    都来学一学中国人自己的电视剧该怎么拍!我们中国人怎么说话,怎么社交,怎么生活。

    53分钟前
    • 自由人
    • 力荐

    国内男导演是真的有上限天花板,感觉没几个能突破性别的局限性。

    57分钟前
    • 不是muggle
    • 还行

    很不错,有人说节奏慢,哥们儿,咱别看电视剧了,去看抖音解说吧四月30日补充:节奏我本人相当喜欢,把生活气息拉满,平凡琐事体现。喜剧部分融合非常好,替王阳沈默意难平。好人不一定有好报,那些坏的东西不一定让我铿锵他们不信命,牵挂的人在,人亦有归途,可这命把所有希望破灭。她信命却别无选择……

    58分钟前
    • K—Crenm
    • 力荐

    有些人真的双标,国产剧:节奏慢 国外剧:细水长流,好喜欢,比国内的狗血剧好看多了。是不是有病

    60分钟前
    • 梧桐
    • 力荐

    东北真是一块文学的热土。

    1小时前
    • Bei
    • 力荐

    好看的不是命案,是命运。大厂的命,东北的运

    1小时前
    • kissfire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