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战争片 纳瓦隆大炮英语

    纳瓦隆大炮英语

    评分:
    0.0很差

    分类:战争片英国1961

    主演:格利高里·派克,大卫·尼文,安东尼·奎恩,斯坦利·贝克,安东尼·奎尔,詹姆斯·达伦,艾琳·帕帕斯 

    导演:J·李·汤普森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浴血狙击

    • 更新HD

      半条棉被

    • HD中字

      勇士连

    • 更新HD

      那一天的管风琴

    • 更新HD

      大捷

    • HD中字

      苍狼之特战突击

    • 更新HD

      军歌嘹亮

    • HD中字

      猎杀T34

     剧照

    纳瓦隆大炮英语 剧照 NO.1纳瓦隆大炮英语 剧照 NO.2纳瓦隆大炮英语 剧照 NO.3纳瓦隆大炮英语 剧照 NO.4纳瓦隆大炮英语 剧照 NO.5纳瓦隆大炮英语 剧照 NO.6纳瓦隆大炮英语 剧照 NO.16纳瓦隆大炮英语 剧照 NO.17纳瓦隆大炮英语 剧照 NO.18纳瓦隆大炮英语 剧照 NO.19纳瓦隆大炮英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纳粹军队在爱琴海上的某希腊小岛上,安装了两支火力超强的巨炮,威协到邻近岛屿英军的安危,于是六名同盟国与希腊士兵受英国之命,在军官法兰克林少校的带领下潜入该岛,与岛上游击队会合后,执行摧毁巨炮的任务。但是,当法兰克林少校在任务中受伤后,凯西上校因为经验不足而坏了大事。不久后,他们发觉小队中有叛徒,导致凯西上校、爆破专家米勒下士与希腊游击队员安德瑞亚之间起了嫌隙。这六名壮士是否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呢?

     长篇影评

     1 ) 作为风景片,本片还是不错的

    片子冗长,节奏缓慢,剧情弱智,人物矫情。原来在1961年美国人就开始用偶像剧的方式拍战争片了。。。

    片子描述的是一群杀光了99%的印弟安人、把黑人象猪一样从非洲免费运到北美的盎格鲁移民后代中的雄性圣母在希腊的逗逼战斗经历。
    影片一开始,圣母一号就指着一个同伴对上司说:看那个人,他会杀我,因为我救了一个德国伤兵,那伤兵后来把他老婆和3个小孩全灭了。。
    随后圣母们就接二连三上演一幕幕拈着兰花指,泪眼婆纱的望着敌人,狠不下心扣动扳机的二逼故事:或激动互相推托枪毙内奸的责任,或深沉的对上司说我没全力以赴是因为我不想杀人呜啦啦呜啦啦。。。

    我一直忍着看,是因为豆瓣上有好多人评论这部片子和《血染雪山堡》相比:《血染雪山堡》差太多了。。。
    现在我终于看完了,我要告诉你们,如果《血染雪山堡》是10分,那么本片0.1分就逆天了。另外,本片很长,足足2小时36分钟。。。。。

    再说一下圣母们的任务是怎么完成的:
    机智的男一号机智的阻止了同伴舍弃受伤上司,并机智的告诉伤者一个假登陆消息,然后机智的男一号机智的放弃受伤上司给了德国人,然后机智的男一号机智的判定受伤上司会向德国人及时招供。。。。。
    最后机智的男一号带着老龄圣母缓步迈进纳瓦隆炮台,这时,四周空旷,寂寥无人。。。。
    这一段如果让三哥拍最为合适:一声锣响,从四面八方跑出一群身穿五颜六色露出8颗牙齿的男女, 在纳瓦隆炮台大门前站出四行纵队,然后跳5分钟喜涮涮喜涮涮哦哦~~
    两人在舞者面前,提着大包小包的炸药伴着节奏,挤眉弄眼的安放炸弹,不时的再秀下舞姿。。


    作为风景片,本片还是不错的。

     2 ) 回首电影=了解当今

    在我看来最精彩的部分就是Cpl. Miller推断Anna是内鬼的时候,我和同观的人一齐打赌,定是其他人借Anna的不声不响和过分小心的态度来嫁祸她……想的太复杂,但回看自己的态度才发现,过去电影的手法丝毫不卖什么关子,而现在我们看商业大片,它不卖关子我们便嗤之以鼻。
    就像以前爸爸说他们那时晚上睡觉不关门都没人偷东西似的,我只能感到诚信这东西的价值越来越低越来越低

     3 )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几乎没有拖沓之处。实力派剧情作品

    通常一些老电影,除非是那些史记之作的《飘》或者《从海底出击》,大多故事片1小时30分钟基本收工,而且也能讲清楚一部故事,而纳瓦隆大炮,几乎用多一倍的时间去描述,虽然敢死队片大多是赋予传奇色彩,主角配角各种光环打不死,但此片基本逻辑条理清晰,故事并不拖沓,主角配角表情和演技交足功课,使我不得不分开两次来看。派克和尼文等老戏骨,确实让人感受到其中戏份的重要性。让观众在相对没那么血腥的过程中了解一段二战的历史,是不得多得的教材式电影。

     4 ) 《纳瓦隆大炮》:AFI100部最惊心动魄的美国电影第89位

    《纳瓦隆大炮》:AFI100部最惊心动魄的美国电影第89位
    笑独行解题


    《纳瓦隆大炮》(The Guns of Navarone,六壮士、纳瓦隆的枪声、那伐隆的大炮,英国、美国,1961,1996-中国)

    二战冒险题材绝对经典彩色大片。英国导演J•李•汤普森(J. Lee Thompson)代表作。根据英国作家同名畅销小说改编。1943年,英军六人突击队受命摧毁德占希腊小岛纳瓦隆两门巨炮,以配合驱逐舰队解救两千名被困英军官兵的冒险传奇:行动得到希腊抵抗组织协助,但却难以摆脱德军追杀和逮捕……挑战极限的冒险加痛心疾首的除奸。动作悬疑,紧凑紧张,饶有趣味,美不胜收。格列高里•派克(Gregory Peck)、大卫•尼文(David Niven)、安东尼•奎恩(Anthony Quinn)、斯坦利•贝克(Stanley Baker)、安东尼•奎尔(Anthony Quayle)、詹姆斯•达伦(James Darren)、艾琳•派帕斯(Irene Papas)、吉娅•斯卡拉(Gia Scala)等主演。奥斯卡最佳效果奖,金球奖最佳剧情片、最佳配乐。

    (笑独行按:AFI100部最惊心动魄的美国电影第89位。影片中处置叛徒美女的情节着实令人心情复杂,她说,“当你自由时,与朋友们在一起当然会勇敢……”奇怪的是,该影片在下看了三遍,直到第三遍才意识到它是彩色片。该影片国内引进版系由央视译配,以“那伐隆的大炮”为名在国内播映。在下所见为带国语配音、有多条中文字幕的D9影碟,片长为156分钟。IMDb该影片片长记录为158分钟,评分为7.6分。)

    影片DVD影碟封面与海报

    http://sc3h.photo.hexun.com/50389397_d.html(DVD影碟封面一)
    http://sc3h.photo.hexun.com/50389398_d.html(DVD影碟封面二)
    http://sc3h.photo.hexun.com/50389400_d.html(海报一,德国)
    http://sc3h.photo.hexun.com/50389401_d.html(海报二,德国)
    http://sc3h.photo.hexun.com/50389402_d.html(海报三,法国)
    http://sc3h.photo.hexun.com/50392843_d.html(海报四)
    http://sc3h.photo.hexun.com/50389403_d.html(海报五)

     5 ) 老电影的魅力,奥斯卡男神集中营

    《纳瓦隆大炮 The Guns of Navarone (1961)》
    老电影的魅力,奥斯卡男神集中营。
    影片的三大男神居然都获得过奥斯卡,令人称奇。总体而言,影片的节奏相对缓慢,不过不乏悬念和戏剧张力。
    不过影片的对手显得相当弱智,抓住对方的特种部队居然木有控制对方,让对手全身而退;本方的战略节点居然木有警卫,还轻易被对手调虎离山;只能说电影和战争的差距就是一个筋斗。

     6 ) 摧毁纳瓦隆大炮

    2023.02.26

    这是格利高里·派克主演的二战题材电影。大卫·尼文,安东尼·奎恩等大腕云集,明星荟萃,一起携手飙戏。

    1943年,纳粹德国精锐部队即将对土耳其海岸的克洛斯发动闪电战,而在克洛斯有两千名被困英军急于撤出,但是在克洛斯的唯一通道,爱琴海的希腊一个叫纳瓦隆的岛上,德国人安装了两门火力超强,由雷达控制的新型巨炮,严重威协到英军舰艇的通过,因此端掉这两门大炮成了英军必须完成的任务。纳瓦隆岛地势非常险要,悬崖顶上有坚固的堡垒,大炮炮台安装在山洞里,四周是陡峭的悬崖峭壁,如果用飞机轰炸,只能是自杀式攻击,开飞机直接冲进山洞,可是找不到日本那样的神风敢死队员。

    英国尝试过派巴恩斯比中队长带领突击队去炸掉大炮,结果牺牲了18名突击队员后无功而返,应该说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英军詹森准将召见马洛里上校,把这个任务交给他,是看中了他在战前是一名优秀的登山专家,在业界享有“苍蝇人”的绰号。而纳瓦隆岛只有高度四百尺,人畜难登的南崖德军没有守卫。看过照片,马洛里直打退堂鼓,但是这是一个没有退路的任务,也是那两千英军士兵最后的希望。战争状态下,常常会被逼无奈,只能棋走险着,孤注一掷,冒险一试。

    幸运的是詹森准将给马洛里准备了一位最好的搭档富兰克林少校和一只最棒的团队,他们是化学专家、高爆炸药的天才米勒下士;机械和无线电方面的奇才,还是用刀最好的人,被称为巴塞罗那屠夫布朗;纳瓦隆接头人的儿子斯派罗,最后一个是安德里亚·斯塔沃斯上校,他和马洛里上校有私人恩怨,竟然仇恨到想杀了他。私底下詹森准将依然认为他们完全没有希望,但是又心存侥幸“任何事情都会在战争中发生,在这绝对疯狂的战争中,人会迸发出非凡的才智,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这是和平时期做不到的”。

    六个突击队员登上一艘破渔船向纳瓦隆岛行驶,半路遇到德国巡逻艇拦截,登船检查的德国军官竟然说的是英语,德国人似乎知道他们是谁。发现不好,突击队员抢先动手,一顿机枪和手榴弹招呼,竟然把巡逻艇给炸的冒烟起火爆炸沉了。接近纳瓦隆岛的时候狂风暴雨掀起的巨浪打沉了他们的渔船,好在他们及时爬上了礁石,有惊无险。现在就看马洛里攀岩峭壁的本领了。马洛里倒是攀岩成功,可是在渔船上负伤的富兰克林少校却摔断了腿,成了负担,他想自杀,被马洛里制止,并用英军已经改变计划来安慰他。接头人是个女的叫玛利亚 派普派莫蒂斯,她是替她父亲来接头的,她父亲被捕了。姐弟俩相见玛利亚上去就给了弟弟斯派罗一个耳光,怨他不按时写信回来。

    德军封锁了曼德拉克斯所有的道路和大街小巷,挨家挨户的搜查,漫山遍野地毯式的搜索,飞机低空飞行侦察。很快德军就锁定他们的位置,跟着迫击炮弹就轰过来,不是马洛里反应快一步就全报销了。非常奇怪的是德军像苍蝇一样粘着他们,他们一路去医院,刚进门就被埋伏的德军抓个正着,另一路躲藏在一个阁楼上,很快德军就围了过来,他们逃到一个婚礼现场,刚落座德军就到了,直奔他们坐的桌子,带走了他们。德军直呼其名,逼他们说出炸药藏在哪里。

    党卫军的豪普特曼赛斯勒就是比一般的德国军人狠毒,竟然拿富兰克林少校的伤腿来要挟他们交出炸药,斯塔沃斯上校择机动手,他们瞬间制服了德军,他们只好留下富兰克林少校开车走了。恼羞成怒的德军甚至用屠城来报复他们,党卫军严刑拷打富兰克林,逼他招供,富兰克林忍不住说出了英军改变计划准备进攻海岸线,德军信以为真急忙调动部队布防海岸线,这倒是方便了突击队接近大炮。

    准备行动前,米勒下士发现有人破坏了引爆炸药的定时装置,慢速导火索也都不见了。种种迹象表明,玛利亚带来了同伴安娜嫌疑最大,她曾经被纳粹逮捕过,自称受到严刑拷打,后背严重受伤,可是扒开她的后背,一点疤痕都没有,一切真相大白。一直装聋作哑的安娜终于开口说话了,她被捕后竟然是因为怕酷刑的痛楚而叛变,想起她做的一件件伤害自己人的事,美丽的容貌也变成了丑恶狰狞的嘴脸,让人厌恶,这是个愚笨的女人,盟军来了还执意继续为德军做事,愚蠢至极。

    米勒本来就对马洛里留下富兰克林少校让他遭罪后给德军传递假信息有成见,现在由谁来杀叛徒让马洛里和米勒又起了争执,面对一个女人,良心和道德让他俩都下不去手。就在马洛里犹豫不决之际,枪声响了,玛利亚亲手杀了自己的闺蜜,大义面前没有任何慈悲和友善可言。

    没有了内线的策应,德军又调走了大部分兵力去防守海岸线,纳瓦隆岛只留下了少量德军防守。突击队兵分两路,一路人在空旷的小镇里四处骚扰德军,马洛里和米勒趁乱开车直闯德军大炮所在的山洞炮台,赶在德军操炮手还没有上岗前反锁大门,顺利的接近大炮,安装炸药。挡在门外的德军急的又是抡大锤砸门,又是电气焊切割,无奈大门防火防盗又防爆,太结实了,一时半会打不开。米勒奇妙的把引爆电源连接在升降机底部两个滑轮上,这样德军放下升降机运送炮弹时,两根电源线就会连接,引爆炸药。

    千辛万苦的马洛里和米勒跳进大海逃出了德军炮台,上了玛利亚来接应的游艇,很快负伤的斯塔沃斯也游了过来,可是他已经精疲力尽了,就在他准备放弃时,马洛里伸出援手,把他拉了上来,两人冰释前嫌,握手言和。现在游艇上四个人翘首以盼那一声巨响,结果听到的是德军大炮的轰鸣,大家的心都拔凉拔凉的,最失望的是米勒,德军大炮又发射一轮炮弹,米勒近乎绝望,还好英国皇家海军驱逐舰安然无恙,看来德军大炮还在调整距离和方位,估计第三轮大概率一定会击中。结果一声巨响,德军炮台爆炸燃起了大火,原来负责操控升降机的德军士兵前两次都没有把升降机开到位,提前停车了,第三次终于到位了,电源接通,引爆了炸药。

    看到德军炮台爆炸冒出冲天的大火,英军舰队拉响汽笛,舰船上一片沸腾。马洛里和米勒上了驱逐舰,斯塔沃斯找到了真爱,选择和玛利亚一起留了下来,共同应对接下来德军的残酷报复。

     短评

    同样是二战时期深入敌后的题材,本片胜出《Where Eagles Dare》不止一个档次。事实上汤普森的叙事方法更接近于后来香港电影的套路,他用连绵不绝的小高潮杜绝了赫顿式好莱坞叙事容易流于冗长的问题,并且很好地把这一切限定在故事之中。最后电梯上下那段略惜众人未入绝境,不然必是完美收官。

    9分钟前
    • godannar
    • 推荐

    获得34届奥斯卡最佳特别效果奖,以及最佳影片、导演、改编剧本、剪辑、录音和剧情配乐的提名。影片开始有点沉闷,到50分钟以后开始逐渐紧张起来了,尤其是最后那个引爆器到底能不能起爆,我和家人都暗暗地捏了一把汗。

    11分钟前
    • 洋葱仔
    • 推荐

    三星半。战争中有太多不可思议,有一些好的,当更多还是坏的,每一天都令人进退维谷。他们学会了欺骗,盼望,背叛,在看过这个世界后,胜利便不再伴随着喜悦。

    14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事实证明打仗最主要的还是头脑清楚。

    18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19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汤普森用连绵不绝的小高潮杜绝了赫顿式好莱坞叙事容易流于冗长的问题。

    23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还行

    60年代是二战片的黄金年代,经济复苏的年代,需要反思战争,缅怀英雄。该片讲由格里高利·派克带领的特别行动小分队摧毁德国巨炮的故事,有英雄主义的成分,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对战争中人性的反思。

    26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太过冗长了些,前半部铺垫得稍嫌沉闷,后半部抓内奸又显得过于简单直白了。和类似的片子血染雪山堡相比差了不只一两个档次。当然,要是考虑到影片拍摄的年份,又未免过于苛求了。

    28分钟前
    • 无趣
    • 还行

    An impregnable fortress... An invincible army... and the unstoppable commando team.

    29分钟前
    • feelzero
    • 推荐

    马马虎虎的电影,凑合。二战,无奈的女叛徒,无奈的队长,碰巧的胜利

    32分钟前
    • lmp
    • 还行

    故事是根据真实改编的。拍的也很写实的手法。完全可以当纪录片来看。我也相信这个6个勇士各个身怀绝技,故事与众不同。但是这个编排的也太小说情节了。每一段的情节都安排的天衣无缝,竭尽完美,多少让人觉得艺术创作的过了点。

    34分钟前
    • 黄小佳
    • 推荐

    整体有点长,但从人物集结到第一次合作再到不停地出现危机和冲突,时不时的小高潮让观影体验不会感觉很疲劳。派克和尼文针锋相对的戏真好看啊,个人表现更出彩的依然是安东尼奎恩,想着这仨最后怎么得牺牲一个吧,没想到都安全完成任务了。

    37分钟前
    • touya
    • 推荐

    原始版无聊版盟军敢死队 节奏拖沓技巧普通 唯一的亮点是派克耍帅 看不下去了

    41分钟前
    • 周鱼
    • 较差

    派克搭档尼文拍了好几部二战孤胆英雄的故事,关键是每一部都各有特色,水准不赖啊

    43分钟前
    • 天才
    • 还行

    夜景很多而且拍糊了,看的累眼,这种设计也许出于尊重史实,但61年的技术还是限制。开片就致谢希腊方面军民的支持,实地拍摄让它具备了些风光片的属性,剧情节奏放的很慢,虽然过程里也安排了遭逮捕时的反杀(那个上校的装怂表演全片最佳)、女间谍等戏份,但登岛潜入——接头游击队——炸大炮这样一条主线仅靠俩男主对战争正义性的论辩可实在撑不起来。断腿成员遭德军刑求威胁的那场戏还是让我牙根一酸,不过其它戏码平平无奇(当然也是因为通篇的平淡才显得那一刻具有威胁性)

    44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很好看,将近两小时四十分钟的片子都没有觉得沉闷,尤其是安东尼.奎恩的表演,格外出色。影片中派克的一段台词非常喜欢,他说穿上这身军装要杀人是容易的困难的是不杀人。

    47分钟前
    • 秦诺诺
    • 推荐

    片子最精彩的压根不是这个突击小队如何一路排除艰险完成任务,而是集中在派克和大卫尼文之间爆发的战争中的道德纠问和责任承担争论,如“下命令的人和动手的人孰有罪?”简单说就是谁来做脏手的问题。大卫尼文因为好朋友被利用,简直是处处挤兑身为军官主动当头的派克。bug有但不影响精彩和质感。

    48分钟前
    • Favillae
    • 推荐

    挺好...

    52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湖北卫视在博,以前看过哎,片子我记得很长。那个时候很喜欢派克。

    53分钟前
    • Earl Mists
    • 推荐

    从台词量上,尼文与派克那段理念争执当然是重头戏!但却是相对俗套的重头戏。因为你一定在其他战争片见过类似矛盾冲突。以编剧角度,真正的亮色反而是派克先提供假信息给腿伤的队长奎恩以阻止他自杀并最终将其留给德国人!前者有效回避了一个核心角色被迫面对的道德困境,后者则涉及英式战争片中所惯用的自荣手法:善于声东击西智取强敌。诺曼底、西西里,都存在相关历史真实案例,也都被相继拍成了电影。这回更是将其融进了敌后渗透小组的实地战术级(结尾尼文炸炮同样运用了这种行之有效的障眼诈术)!当然,卧底这条线可能算比较明显的叙事败笔,不仅导致小队落入圈套全体被擒的太过容易,更让突然逆袭逃脱的部分显得行同儿戏……通常来说一部作品如有明显的差戏存在,就是数出再多的好戏,也很难称作经典。三星半。

    56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