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邵氏电影 江山美人1959

    江山美人1959

    评分:
    0.0很差

    分类:邵氏电影中国香港1959

    主演:林黛,赵雷,胡金铨,杨志卿 

    导演:李翰祥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贼王之王

    • HD高清

      蔡李佛小子

    • HD中字

      荡寇志

    • HD

      缘份

    • HD

      貂蝉

    • HD

      没有老公的日子

    • HD

      审死官粤语版

    • HD

      吃人井

     剧照

    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1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2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3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4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5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6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16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17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18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19江山美人1959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年轻的正德皇帝,在御书房听太傅梁储讲学,窗外传来宫女妙曼歌声,词意称颂江南景色美丽,人物俊秀,不禁悠然神往。适值殿前侍卫将军周勇乞假返回江南故乡,正德心生一计,命周勇护驾陪行,微服私游江南。   君臣策马同行,游览江南景色。正德向来寂处深宫,难得逍遥自在,心怀为之大快。一天来到梅龙镇,镇上正在举行酬神盛会,人山人海,鼓乐喧天。正德与周勇挤在人丛中观看,游行景艺巧妙新奇,目不暇给。突然朵朵鲜花从天而降,正德伸手抢接,惹得扮演「天女散花」的少女嫣然一笑。正德神摇魄荡,一缕深情系在少女身上。   回到客店,少女的笑容深印在正德脑中,辗转反侧,无法入寐。翌晨起来,独自漫步。丛林中酒旗高挑,正德信步入内,却和昨天所见少女相遇。原来她是酒家店主李龙的妹妹李凤,不禁喜出望外。酒保大牛上前拦阻,声言今天店主有事外出,暂停沽酒。李凤见正德年少俊雅,芳心窥慕,借故遣开大牛,殷勤...

     长篇影评

     1 ) 李翰祥的疯狂龙凤店

          正德皇帝下江南,邂逅美艳李凤姐,正宗《梅龙镇》戏码风流上演,林黛与赵雷,伙同青涩的酒保胡金铨,在树林中扮皇帝、于龙凤店里捉蟋蟀,是《江山美人》的经典桥段,亦是华人世界的集体回忆。李翰祥在1959年的事业全盛时代为邵氏兄弟拍摄的这部影片,继承了其前作《貂蝉》的黄梅调策略,在1950年代的“想象中国”电影谱系中算得上精心构造。表现明朝风趣的宫廷、楼阁、江南景致,虽然皆是摄影棚得来,但螺丝壳里做道场,以栏杆后透视或移动镜头来进行一种移步换景的效果制造。片中的服饰与场景道具的色彩关系,亦相当讲究,比如太后林朝的戏码,可以见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江山美人》斩获第六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呈示香港电影在亚洲范围内的独特魅力,然而其时香港电影或许并不能以“香港电影”这样的词汇名之,影片主创包括导演李翰祥、演员林黛、赵雷,黄梅调词作者李隽青等皆是内地南来的移民,这部国语电影事实上更加接近上海传统的中国早期电影一些。成熟的黄梅调通俗化路线亦是此片大受欢迎的原因所在,在剥离传统戏曲唱词的基础上,李隽青以国语时代曲的笔法写作黄梅调词句,句句白话,皆可上口,古装角色所说皆是现代词语,皇帝与民女的距离一如观众与银幕的距离一般靠近。
          这是李翰祥作品谱系中最耀眼的部分之一,前有《貂蝉》,后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王昭君》,皆是掀起华语世界黄梅调电影潮流的经典文本。《江山美人》故事简单直白,由正德贪玩出宫到邂逅李凤姐,及至春宵一夜、忘恩薄幸,重心着落在细微的情感互动,龙凤店中的进退拉据,字句皆道出两人心态的微妙变化,英年早逝的林黛在片中的表演堪称无懈可击,这样形容并非指其真的有一种驾驭全局的气势,恰恰相反,林黛的李凤姐专注将“娇俏可人”的感觉做到极致,与正德皇的互动中所在多见的是板起面孔下半露的微笑。李翰祥亦十分懂得此种情事的进退法度,是以不断变换视角来呈现两人动作中最有表征意义的部分,致令整部影片(起码是前半段)戏味十足、细致丰富。
          而饰演太后的唐若青、饰演店主的杨志卿以及饰演酒保的胡金铨,皆贡献出水准之上的表演,他们本身在今日也成为话题。梅龙镇的故事经由京剧及至电影,文本被多次化用,固然是游龙戏凤本身的张力十足,亦因其对宫廷人心的试探与把握,在《江山美人》中,为达成“李凤姐进宫”的合法化,甚至动用朝廷重臣认其为干女儿,这样的通便令人想起了京剧《四郎探母》里四郎夫妇求得萧太后原谅的桥段。在想象中国之外,《江山美人》事实上也复制了一种人情世故的变化多端,这其实何尝不是李翰祥本人一生与所处历史变局的真实写照。

     2 ) 爱她就为她做无痛人流

    以前都没有认真看过刘镇伟的天下无双,每次都是电视上放时瞄上几眼,现在回想起来,其所讲的也大致是明朝正德皇上与李凤姐的事。久不看新片,就仿佛和时代拖了节,连一些不看电影的朋友都开始讥笑我。其实电影是相通的,不分新旧,比如昨天看的一九三一年版的德古拉,虽然岁月久远,但是影响却不会随时光消逝。九二年上映的吸血惊情四百年(也译作德古拉)就是对老版的翻拍,虽说画面更为炫目,两者相较,也只能说是各有千秋吧。

    江山美人是李翰祥拍的第二部黄梅调电影,里面的唱词听起来稍欠完美,不过演员阵容是蛮讨人喜欢的,有亚洲影后之称的林黛和后来成为一代电影大师的胡金铨。按理说这段故事是来自京戏游龙戏凤,说的是正德皇帝私游江南,结识李凤姐,后封凤姐为后,接入皇宫的事情。这样说来就是喜剧,可是导演偏偏自行发挥,拍成了悲剧。如果不是看在演员的份上,也许看到中途就已放弃了。看完后,我居然又是哭得稀里哗啦。简短的概括一下,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摆脱封建桎梏,追求自由恋爱,未婚同居,后不幸搞出人命,又因工作原因分居两地,再加上封建家长的无情干涉,男主角迷于声色,女主角郁郁不得,最终男主角虽幡然醒悟,但大错铸成,终以女主角身染重病,死于探夫途中而收尾。本部电影鞭挞了封建制度的无比罪恶及麻木的小市民的愚昧无知,同时赞美女主人公向往自由与追求自由的伟大精神……

    好了,就此打住。从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现在社会的无比优越,正德皇帝和李凤姐一夜缠绵后就匆匆离去,而李凤姐恰恰就有了身孕。如果搁在现在,那顶多就是做个无痛人流就啥事也没有了。想起上学时经常听到电视里说“无痛人流到博爱”,当时还感到气愤万分,现在来看,那真的是女人应有的权力啊。当然,从别的角度看,是正德皇帝耐不住性子,否则,终归不会换得这样一个结局。

    爱一个人究竟是怎么样的,最后正德抱起李凤姐的那股悲恸还是很能赚取眼泪的。许多事情就是如此,看上去什么都是,其实是什么都没有,最能触动他神经的那个人不在了,那么纵然还有千百上万人又能如何,这些人的存在只不过让他更加思恋他的唯一。人就是这样,总会遇上无法给自己找借口的时候,凤姐如果没有离世,正德皇帝自然可以寻找诸多理由像凤姐解释,可是李凤姐不在了,不再需要解释的时候,正德皇帝再大的痛苦也只能一人担当。记得有个朋友说,最浪漫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在一起”。现在想来,真是不错。

    在许多人还在琢磨李凤姐的孩子如何处置时,影片戛然而止。画面就停留在正德皇帝抱着李凤姐穿过游廊渐渐隐去。导演留下了不限的空间让人感伤,让人心痛,如果历史真的发生过这么一幕,我敢说一定有那么一个人不快乐……

    http://www.blogmvp.com/logs/10531522.html

     3 ) 黄梅调的开山篇

    这部李翰祥的黄梅调开山之作实在可以有太多要说,首先,说说周知的,当时的好莱坞歌舞片盛行,而香港的电懋也以此为傲,因此邵氏便借上海来的李翰祥推出了黄梅调,并就此开了一系列叫座影片,李翰祥对戏曲的认知,以及对古典的审美,使其成为了导演中标志性的人物,影片中的男二号,胡金铨,是未来的华语大导演,其武侠片的中国风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李翰祥的继承……林黛在当时是当红的女星,当然,她的外形是很西化的,并不符合国人审美,也不搭配这部电影,但是票房证明了她的号召力,赵雷则借此片吃了一路皇帝饭,但也因此成为了明星制的牺牲品,没有再拓展什么戏路……电影的古典审美很有味道,虽然北京虚假、唱词幼稚、穿帮以及剧情纰漏较多,但依然不影响其给观众带来的美感……对于叙事,我有点感触,电影取自戏曲,而无论是《梅龙镇》,抑或是《游龙戏凤》,结局都是团员的喜剧,而本片不然,结局以李凤姐的死亡告终,这是作者的一种诠释,是对李凤姐的一种惩罚,本片一直正面化正德帝的形象,没有丝毫批判他的背叛和遗弃,而对李凤姐的处理,则显示了对不贞,不受男权社会下性节操女子的惩戒……整部影片的问题是格局太小,丝毫没有皇家气派,小家子气,倒像是大户人家的故事,比如《雷雨》,当然,这也是李翰祥的风格化……

     4 ) 一部需要跨越代沟去解读的老牌经典

    在联合书院翻碟,无意中看到这一部比咱们父辈还要老的电影——《江山美人》(1959),于是决定借回家品味......

    【游龙戏凤】

    故事的框架是今天看起来很“老土”的“游龙戏凤”:赵雷演的正德来到梅龙镇遇到林黛演的李凤,于是开始了一段孽缘……以下省略1000字……而故事的结局是意料中的悲剧。

    若从今日来看,此部却是平平无奇的电影,但放到五十年前的背景之中,你就会惊叹其情节、画面、对白设计之考究。这就类似希区柯克的电影,在当时堪称“恐怖一绝”,但几十年间,无数导演借鉴了他的恐怖技巧,从而对我们这代的观众进行了恐怖免疫……

    故事很老套,但是阿牛替凤姐“伸冤”(shang4 fang3)的方式绝对是个亮点——与紫薇不同,他不是冲着皇上大喊“您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而是用当时大众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将冤情传播开来……所以很幸运的,他“拦对了忠臣的轿”……

    专业关系,我不禁由此联想到媒体之上——原来古时以说唱为形式的大众媒体的力量绝对不亚于今日……
     

    【含蓄的冲突】

    《江山美人》非常中国式的含蓄,没有今日电影的掌掴、凶杀之类的强烈冲突,所有的情节都在情、欲、理的心理冲突中展开。

    “江山”与“美人”看似是事业与爱情的矛盾,实际却是无数种矛盾的交织……导演虽对时代背景、配角经历并未正面描写,却在简单的对白中伏下了利益斗争的星火,导演的历史修养可见一斑。

    有点唏嘘,今时今日,不知道是否还存在具有如此扎实基本功且一丝不苟运用到影片中的导演。


    【黄梅调:音乐与旁白完美的结合】


    实际上,这是我看的第二部黄梅调电影(第一部是张艾嘉、林青霞和米雪主演的《金玉良缘红楼梦》),若放到今天上映,估计会无聊死一批九零后,但在六十年代,黄梅调电影是当时至潮之题材。

    当电影还在“空镜头”状态时,黄梅调歌曲——这一音乐与旁白完美的结合就将故事的背景、人物性格交代了个清楚;随着剧情的发展,歌曲又表现出了创作者对故事的深刻评价。虽说黄梅调是民间文化(folk culture),但随着西方大众文化的入侵,这种民间文化也变成少数人钟爱的“小众文化”了吧!

     

    【代沟】
    生于80后的我们看要一部半个世纪以前的电影是需要用心的.

    我们可能不习惯看从右到左书写的汉字,可能不喜欢说着说着就做作的唱起歌来的形式,可能讨厌那个年代的衣裳、妆容和表演方式,可能也对被翻拍了无数次的题材有了情绪上和镜头上的“免疫”,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拒绝与取笑老电影的理由。

    旧的不一定是好的,但一定是无价之宝,因为有些东西,我们已经永远的失去……

     5 ) 值得一看的好片

    貌似收录的上映日期收录错了,应该是1959年6月29日。
    2007年是黎明、陈慧琳版本的。
    李翰祥凭此片被评为华人第一大导演,在亚洲影展上一举拿下十项大奖,并自此开了香港黄梅调的流行风潮……。严氏兄弟片中也扎堆儿出现,头戴白帽、手拿花鼓……林黛果然是邵氏超级大美女,演技也很好,只可惜红颜薄命,早早离开人世,也让李大导演着实扼腕叹息~
    另外,胡金铨大导演在其中也有出演角色,典藏级的片子了……

     6 ) 人渣中的人渣,人渣中的极品——皇帝

    我“简单”梳理一下这个故事:

    全国最大的公务员“皇帝”因为工作太无聊并且到了青春荷尔蒙咕嘟咕嘟往上涌盖都盖不住的骚动年纪,于是偷偷溜出皇宫到了一个叫龙凤镇的地方观看了一场街头花车游行并且象任何一个处于性饥渴的处男一样在大街上四处搜寻目标最终锁定了一个饰演天女散花的大美女然后像公狗闻着尿骚寻找母狗一样日日到街头寻找这位美女最后终于编剧不负男主让他找到了这个大美女。男主和女主郎情妾意你骚我骚哼哼唧唧唱了很久我差点睡着时才上了床开始干正事,没想到皇帝准头奇好一炮就中,开了苞尝了男女之味的皇帝草草对女主海盟山誓之后立马拍拍屁股跑回皇宫里招嫔纳妃过起了后宫佳丽三千没羞没臊的生活并把被搞大肚子的女主凤姐忘到了九天云外。

    然而天高皇帝远,可怜了我们未婚先孕受尽了吃瓜群众的冷嘲热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几至疯狂的女主角。终于有一天千年备胎大牛(你一定想不到饰演大牛的人居然是胡金铨)看到女主角这么惨打抱不平一路走一路唱宣传皇帝始乱终弃,路上吃尽了千辛万苦的大牛到了京城被太傅撞到并将事情告知了皇帝,荒淫无度的皇帝听到后忽然想起“卧槽居然还有这茬事老子在宫里爽了三年都忘了这个给自己开苞的美丽女人“,但皇帝不自责自己是提了裤子不认账的人渣却抱怨侍卫没有提醒他,于是赶紧下诏接女主上京可是女主病入膏肓临到京城死翘翘了。

    由此,这部片子讲述了一个人渣中的人渣,人渣中的极品人渣男,所以女孩们要吸取教训千万不能随随便便就脱了裤子跟男的上了床否则后果就是女主这样的。

    想当年邵氏公司的李翰祥导演的此部《江山美人》狂收40万6千多元,并且掀起了黄梅调电影的热潮。邵氏大佬一看我靠这么受欢迎赶紧的再多拍几部捞钱,于是紧接着拍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倩女幽魂》(1960)、《杨贵妃》(1962)和《武则天》,将邵氏片厂美学推到极致。并且凭着这些成绩一举打败当时的大对头电懋公司逐步稳固邵氏电影帝国支配了香港电影数十年。

     短评

    黄梅调电影代表作,揉合着风月片的底子,写情欲极为大胆。无论是对江南的想象,还是时不时冒出的流利北京话都呼唤着“文化中国”。胡金铨大师打快板。悲剧结尾。

    10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皇帝哪个不是流氓 刘瑾早把酒家满门灭口了 最后寺庙的唱段不错 求神保佑也没见上一面

    13分钟前
    • 琧婯
    • 还行

    妹子一推就倒,皇帝进宫就忘。未嫁的姑娘生小娃娃,嘿呀嘛嘿哟哟。

    1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久不看黄梅调 最后一天看部“前古典时期”开山怪 林黛也是凭此片荣膺当年亚洲影展影后 故事讲得比较时髦 可惜性别观还在史前 所谓江山美人者,既无见江山,也米有美人╮(╯▽╰)╭ 有的是万岁万万岁和不值钱的凤冠霞帔,病急乱投神和催人的越俎代庖。“再来和我玩一遍 (啊呸)” = =

    18分钟前
    • mecca
    • 还行

    唯一贊歎的是全盛時期邵氏的棚景。至於林黛,不是我的菜。片子本身是拍給當時的家庭主婦看的,沒心沒肺負心郎和薄情寡義虛榮女之間的故事,兩邊都不是什麽好東西。倒是我們金銓,大牛,哈哈。

    23分钟前
    • 还行

    意外是游龙戏凤被李翰祥拍作一出悲剧。虽然表演造作,黄梅调的唱腔却很耐听,属遥远年代的风姿仍可回味。

    26分钟前
    • 巫眠
    • 还行

    这部好多了,唱词和剧情融合度也好,林黛和赵雷搭配也不错。倒是胡金铨,要是不说还真看不出来,好憨厚啊。那个年代的黄梅调潮流,虽然裨益无几,但是多少还是开拓了类型风格,也推动了戏剧的大众化。

    29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你们都说林黛美,可是只有我觉得长得不好看吗?

    31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一瞥惊鸿影,相逢似梦中。广寒身未到,分手太匆匆。”虽然影片还是典型的帝王美人格局(三观不正),但拍的挺华丽,音乐也很好。结尾在庙中求神(韦陀、金刚十八尊、大慈大悲观世音)和未曾重逢便已逝,还可以。胡金铨演的大牛,和皇帝一样到后面的转变和再转变铺展的不太好。

    34分钟前
    • xīn
    • 推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影节展映】黄梅调电影。皇帝下江南爱上酒家女子的“游龙戏凤”俗套故事。剧本台词无甚亮点,黄梅调唱词也不完全押韵。胡金铨的表演和快板倒是很不错。

    39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传统戏游龙戏凤,正德皇帝调戏李凤姐,原剧是个大团圆结局,不知道为何李翰祥给搞成了悲剧

    42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看前以为是毒害封建社会广大年轻少女的偶像剧,后来发现是凤姐对几百年之后夏雨荷遭遇的一次残酷提醒。明明回到皇宫就立刻沉溺女色的皇帝是怎么又塑造成全面悔改专一的好男人的,编剧太2B了。大牛好帅好萌,居然是胡金铨演的!!!即使做不到娶她回家,也要像评论里某人说的“爱她就带她做无痛人流”

    47分钟前
    • Paper Planes
    • 推荐

    李翰祥的儒家观念批判史由此开始

    48分钟前
    • 辽东胖尊者
    • 还行

    《江山美人》是邵氏,也是香港影坛第一部出巨资拍摄的华语片,带动起黄梅调电影风潮。本片改编自民间故事《梅龙镇》、民间传奇《游龙戏凤》。被台湾著名的评人黄仁、杜云之评选为中国一百部名片之一,影片获1959年第六届亚洲电影节十二项金锣奖。

    50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来我包黑炭。 拿特大龙头闸把这个正德帝给闸了。

    52分钟前
    • ReMinD
    • 推荐

    的确是当时华语片大成者。前面皇帝赞江南的黄梅调子正是“你是新一代的开山怪”,想来当时7岁的刘镇伟应该也看过这片子,《天下无双》新瓶陈酿。老李刺心笔,浮华影城男盗女娼,显示的人性群像。凤姐发现皇帝身份并未高兴而是惊惶,一夜夫妻纵使有百日恩,三年也就忘得差不多了,岂是千里之距音信不通的难处,而是人心受不住克服阻碍的疲累。人无大奸,而欺软怕硬是最本能的恶意,连路边拍巴掌的小John都能嘲笑弃妇,妇人背后嚼舌不够还要问“你嫂子的孩子好吗”。一旦得道又是变天的嘴脸。看起来皇太后是女人掌权,其实是父权与亲情绑架的连体物,小太监巧舌如簧,可以说江南女子风情好,可以说酒家女招蜂引蝶,做的就是趋炎附势的行当。哥哥嫂子是好亲人,大牛有情有义,忍饥挨冻到京城(北京真冷啊)细数害人精皇帝风流事,放哪个时代不是平地消

    55分钟前
    • 山下猫
    • 推荐

    故事感觉就是黄梅戏一些戏词那种改编的,这个年代看颇为搞笑完全没有真情实感,看得是风情。《天下无双》简直就是在向这个片儿致敬,找共同点增加了我们很多乐趣。皇帝就一臭流氓,林黛让人一阵阵鸡皮疙瘩,幸好有胡金铨演的不错。全片看不出一点江南风情,更像北京郊区。当然布景精细有李翰祥范儿。

    60分钟前
    • U 兔
    • 还行

    李翰祥的代表作之一,掀起了黄梅调电影的热潮。

    1小时前
    • 力荐

    李碧华文曰:一个活泼怀春的小村姑,由劳心鹿撞,至伤情自苦,玉殒香消,中间情怀跌宕,演得淋漓尽致。还有赵雷的正德皇,亦具气派。近年国内的“皇帝专业户”有张国立、张铁林、唐国强等,当年,赵雷的“做皇帝,我在行,我做的皇帝比人强……”才家喻户晓。

    1小时前
    • Memento Mori
    • 推荐

    主要不好林黛这一型,韵味不及《倩女幽魂》

    1小时前
    • 邈邈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