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食人魔

    食人魔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美国2003

    主演:Jane Scarlett,Sergio Jones,Clark Beasley Jr.,Jim Coope,David Runco,Aaron Clayton 

    导演:Terry West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 HD

      幽灵行动阿尔法

    • HD

      第四阶段1974

    • 更新HD

      虫煞

    • HD中字

      玩具熊的五夜惊魂2

    • 更新HD

      侏罗纪入侵

    • 更新HD

      肉体创伤

    • 假面骑士×假面骑士 OOO W feat. Skull Movie 大战 Core

    • HD中字

      最后的前线

     剧照

    食人魔 剧照 NO.1食人魔 剧照 NO.2食人魔 剧照 NO.3食人魔 剧照 NO.4食人魔 剧照 NO.5食人魔 剧照 NO.6食人魔 剧照 NO.16食人魔 剧照 NO.17食人魔 剧照 NO.18食人魔 剧照 NO.19食人魔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20世纪末,研习黑魔法的阿尔弗莱德(Aldo Sanbrell 饰)利欲熏心,从地狱召唤来三个绝美却恐怖冷血的女妖。女妖帮助他达成愿望,作为回报阿尔弗莱德必须定期向她们奉上活人作为贡品。为了吸引更多贡品,阿尔弗莱德开了一家高级院,多年来无辜遇害者不计其数。  阿尔弗莱德死后,约翰?斯托克(Sergio Jones 饰)接手此地,他请来六个灵媒,希望驱除盘踞在这里的恶魔。然而“请神容易送神难”,何况他所面对的是来自地狱深处的魔鬼。灵媒专家泰德(Clark Beasley Jr. 饰)及其小组碰上了出道以来最难应付的对手……

     长篇影评

     1 ) 还是从凶手出发

    Jeffrey Dahmer在serial killing这件事上的成长真的非常典型,可以说具备了每一个要素。尚未出生就受多种药物影响的胎儿期,成长时期糟糕的家庭环境和缺位的家庭教育,无力而孱弱甚至包含孤立的学校和社会教育。

    他的技艺也是一步一步获得的,儿童期父亲教授乃至纵容他解剖动物尸体时他就已经展现出来对器官的痴迷,从父母日常的吵架只学会了本质的暴力表达,父母的离婚和离开导致他对“被遗弃”这件事的应激。

    虽然在18岁前后就杀了一个人,但是对第一个受害者的犯罪手法还非常的冲动和无组织,但是分尸并毁灭尸体这个特征已经出现。而且已经在试验火烧和酸腐蚀的效用

    随后在军队学到了麻醉和精神药物的使用,这个手法也贯穿了他后来的犯罪生涯,无论是迷奸还是杀人,他都用到了药物。住在奶奶家的时候成了一名屠夫,职业的精进也导致他后来分尸甚至食人的普遍。

    最荒诞的是最后两集,他的父亲承认自己也有过和他一样的分尸的兴趣和犯罪的幻想。所以这是来自基因的吗?也未必。

    就像最后法庭宣判毁掉Jeffrey Dahmer的大脑,禁止且不鼓励这种对犯罪根源的深究,也许预设极端犯罪来自基因,会是一种对自我的安慰和解脱,而其他人都不再需要对此付道德责任。

    另一方面,剧名里的monster直接虽然说的是Dahmer,一个杀了至少17个人并且手段残忍极端的连环杀人犯。而影片最后出现的John Wayne Gacy也是一个同样类型的怪物,以至于连Dahmer都会问出,我们这样的人究竟是怎么产生的。60s-90s,是美国乃至世界各地都集中出现serial killers的时期。

    但是,这片子里需要付最大责任的除了凶手本人,还有出于种族主义或者其他原因那些对投诉和报警视而不见的警察,和包庇甚至表彰了这些警察的警察系统。

    其他还有让人哭笑不得的“连环杀人犯”标准待遇,比如给凶手写情书的人、不顾受害者心情企图博人眼球的媒体、还有写自传的受害者父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确实和那些媒体一样,哪怕剧集有很多受害人和目击证人视角,但是能看到的犯罪的历程,而受害者只剩下痛苦。这可能不是剧情的问题,但是追问为什么犯罪和追问为什么被害一样,都很重要。

    在剧里,最让人觉得恶心的不是Jeffrey Dahmer的罪行本身,虽然他死亡人数众多、手段猎奇且残忍。

    最恶心的,首先是警察出于偏见,对Dahmer潜在罪行的纵容和对有色人种受害者的漠不关心甚至是恶意。

    其次是那种不对等的感觉,Dahmer一个人在天平的一端,另一端是所有努力或者不努力生活的受害人以及表达过关切的目击者们。

    最后还有进监狱之后,Dahmer在监狱的电视和报纸看到了关于John Wayne Gacy的新闻,一个同样赫赫有名且M.O.和Dahmer几乎一样的serial killer。虽然不知道在这里出现John Wayne Gacy是因为历史上真的有过这样的交集还是编剧特意选择了一个同样类型的甚至更有名的“犯罪前辈”。Dahmer问出了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我们这样的人”,但是剧中只给了程式化的回答。甚至最后,Dahmer被狱友杀死,但是这个狱友在这里连杀了两个人,都是出于道德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Dahmer作为这个系列杀手第二个死去的受害者时,凶手已经完成了从一般的暴力犯到mission-oriented类型的连环杀人犯的转变。

    所以,Dahmer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会有我们这样的人”。

     2 ) 怪物:杰夫瑞达莫的故事·短评写不下了

    分集评价:

    E01说实话有点色🤤最后他爹被告知自己儿子犯下的罪行的时候简直大shocking,不过居然没反驳警察,看来他也隐隐知道Jeff是有犯这种罪的可能的?

    E02好耶childhood story😋警察的不作为也是这家伙逍遥法外这么久的原因之一。

    E03难受到了,妈的,家人都离他而去,孤独使人疯狂,我还寻思那跑步男怎么会上一秒差点被他打,下一秒就跟他回家了,原来都是他的想象😢那人脑袋流血倒在地上的样子像极了公路上被车创死的动物。

    E04他还参过军啊。服了,高中也不行,申不上大学,还被州立大学开除,还被军队开除,一无是处到牛逼。打碎时间线叙事有点意思。居然喝血,我靠😰。

    E05还掘墓,真他妈越来越变态。忽然发现这家伙长得真好看,这金毛这金框眼镜这红唇🤤。这法官绝了,无数前科还寻思他能痛改前非呢。看他犯事之后家人的反应也很有意思。这他妈也太明显了吧,趁他爹走开的几分钟把里面的东西换了,明显到爆炸了好吗。忽然想到看第一集的时候他爹震惊但没反驳,我就寻思果然他也早就知道总会有这么一天的。服了,Jeff给自己自辩的每一句话都他妈是很明显的扯谎,服了。他爹也是可怜😢。。

    E06服了cute deaf guy😂忽然就想学手语了,指不定哪天就能用上呢。我操这一集他妈的好甜好纯爱啊啊啊啊😭😭服了真想从这个b剧里薅出来单独搞个片妈的,喜欢Tony,又甜又阳光😭Jeff你踏马别害他😭妈的如果在做这些事之前能遇到Tony感觉Jeff很有可能就变不成现在这样了。。所以,是不是很有可能他和Tony发生了什么事,才导致他的目标就固定在黑人男性了,再想到第一集的时候他想听人家的心跳声。。哇哇大哭了我操,妈妈😭Tony怎能如此之甜😭Jeff自创的阴暗游戏,Tony说我们可以不这样玩,可以制定自己的规则😭早上起来Tony必须要去上班了,Jeff对于他人离去的恐惧心理又开始爆炸上升,妈的我深夜发疯了,Tony真好😭Jeff锤子都在身后了最后还是,拿着锤子和Tony给的小纸条看Tony远去,他选择了相信他。这种互相救赎的感觉😭太他妈好了😭。我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妈的但我觉得绝对会狠狠伤我的心。越想越觉得剧情和红龙还挺像的,但是男同版。发疯了,这跳来跳去的剧情跟他妈过山车一样,我踏马一会飞上云霄Tony怎么没了一会又下到地上这都是这b人瞎想的?又飞上云霄他妈的这家伙什么毛病还是把人家弄死了,果然垃圾还是没那个能耐相信别人,这么好又甜的人就被他弄死了😅你把我气死吧,诶干你🐴现实还是残酷的,不跟红龙里一样纯爱到底。。现在确实是瞬间detest Jeff了😅😅😅这一集全剧最佳。

    E07不作为的警察真的气死我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垃圾,还有性犯罪者一开始就该死刑😅恶心死了,永远的恨。流泪,弗兰肯斯坦是科学家的名字😭他造的那个怪物没名字!!妈的,越看越觉得白男烦,这么明显的作案痕迹投诉了八百遍都没人管,真就白男至上呗,越来越令人厌恶了。太荒诞了吧,隔壁有人被杀,警察管都不管,简直魔幻现实。

    E08他家人真牛逼,Jeff都这个逼样子了家人还敢来看他,按常理说不该早跑了吗就怕被别人指点自己孩子是变态杀人狂🤔还是说这是躲不开的责任?好丢人啊😂。他爹还想知道儿子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做出这种事。“总有人要承担责任”“你怎么能怪到我身上”这翻脸速度是真的牛逼。

    E09服了,就他妈一点respect都没有呗,三次元杀人狂都能粉,看来还是过得太好了😅杀到自己亲朋好友头上就知道哭了,纯傻逼真是。还有受害者家属和还活的受害者的各种困境。。😢b男真是恶臭,贱死了妈的还在人家犯罪现场拍照,咋不死呢。

    E10这爹认真的吗,杀了你妈快二十个人还原谅,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儿子大过天。Jeff死的真是快,应该把他打的半死让他活过来再打得半死反反复复。他爹真令人服气,就尼玛护着你的杀人狂宝贝儿子吧😇无语死了😅草,那个打死他的黑哥还是黑手党的头头。最后还把Jeff的脑花烤了。

    妈的,真不知道除了叹息还能怎么办。。😢😢

    总结:

    说实话我真觉得这个剧拍出来有点跟随现在主流的意思,lgbtq➕啊black lives matter啊还有其他有色人种这些元素的巧妙大结合,如果是碰巧的话当我没说。

    这家伙的人生,其实很杀人狂,但又那么普通。

    做了手术可能受了脑损伤,父母离异,母亲怀他的时候吃了大堆的药,还把他抛弃了,父亲还把他带入解剖动物(简直杀人狂练成必修课)的乐趣中,边缘人,上世纪男同性恋的压抑,对了奶奶还贼封建信教,还莫名其妙力挺Jeff。。

    其实发生过比这更烂的事的人肯定也有很多,只不过人别人都硬挺过来了。我之前一直觉得基因并不会影响一个人的个性,但现在越来越觉得还是会决定一些东西的,特别是那个瘸腿的暴力和脑残基因含量爆表的🧬。

    十八岁就开始杀人,八百年之后才因此被抓。。

    看的搞得我觉得楼上经久不息的装修声是不是有人在杀人了😂。

     3 ) 连杀17人,最小14岁,史上最变态的食人魔

    隔壁屋子一再传来绝望的嘶吼,通风口里总是流动着扑鼻的恶臭。

    遇到这种事,千万记得要报警,因为极有可能,你的邻居就是一个杀人分尸的魔头。

    在解说《沉默的羔羊》之时,我曾和大家讲到汉尼拔的一个原型——密尔沃基食尸鬼杰夫瑞·莱昂内尔·达莫。

    最近,网飞出品了一部关于他的剧集,我在第一时间就去看了,今天来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怪物:杰夫瑞·达莫的故事》

    这部剧的班底可谓十分强大。

    制片人是瑞恩·墨菲,很多小伙伴熟悉的《美国恐怖故事》《美国犯罪故事》都是出自他手,导演是执导过《纸牌屋》的卡尔·弗兰克林和《姿态》的詹妮特·莫克。

    演员方面,扮演杰夫瑞·的是伊万·彼得斯,出演他爸的是《水形物语》的男配理查德·詹金斯。

    看看伊万和杰夫瑞的对比图,非常神似了有没有?

    上:伊万 下:杰夫瑞

    故事开始于1991年。

    此时的杰夫瑞31岁,已经杀害了17个男人,这里面以黑人居多,也有亚裔和拉丁裔,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

    在杀人手法上,杰夫瑞的残忍惊世骇俗。

    他会把死者分尸并掏出内脏,会喝血煎肉,还会和尸体进行不可描述的活动。

    他家的冰箱里还保存着被害者的头颅和器官。

    长期的经验累积,让他探索出了一条捕获猎物的方法论。

    大体上来说方法不复杂——以摄影艺术爱好者为名义,以有偿拍摄为诱饵,到酒吧寻找志同道合的男人带回家中,然后伺机行动。

    然而,最近这一次,杰夫瑞并没能如愿以偿。

    被骗来的男人在他的逼迫下,一边服从他的变态要求,一边趁着他放松警惕找机会逃跑了,随后还带来了警察。

    由此,杰夫瑞横跨13年骇人听闻的残忍杀戮才终于被世人所知。

    那么,是什么让这个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男人,变成了一个食人狂魔呢?

    剧中设计的答案小伙伴们都很熟悉:原生家庭。

    杰夫瑞出生于1960年,父母的争吵贯穿于他整个成长期。

    从小到大,只有父亲总是带他出去玩,但玩的东西,却都是研究小动物的身体。

    因为学校里的同学觉得他怪异,不愿意和他玩,解剖小动物就成为了他童年里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

    于是,当杰夫瑞长大成人,解剖成为他的快感来源,抚摸内脏给他带来了说不出的性兴奋。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父母离婚了。

    倍感孤独的他,开始沉迷于酗酒,觉得人生中什么都不能掌控,进而更加渴望被爱,渴望控制别人。

    一天,一个白人男被他骗到了家中。

    起初,杰夫瑞并没有想过要杀死对方,但一听说对方要离开,他就变得愤怒得不行。

    最终,在过于激动的情况下,他意外掐死了对方。

    为了处理尸体,他最擅长的解剖派上了用场。

    最后的最后,就连白人男的骨头,也被他烧完砸成灰撒在了后院。

    用杰夫瑞自己的话来说,这样感觉留住了对方,让对方一直在自己周围。

    不过,这时的杰夫瑞只是想隐藏罪行,并没有要继续杀戮。

    在接下来的九年里,他也一直都没有杀人。

    期间,他先是因成绩差被大学开除,接着在部队因猥亵战友又被开除,后来到奶奶家找了个肉食店的工作吧,又因为喝醉酒后的不检行为被老板开除。

    属实是开除三连

    令人意外的是,在这之后,凭借之前在部队的履历,杰夫瑞竟然成功忽悠到了一个医生岗位。

    期间,他还借着岗位之便,偷偷抽取男人的血来喝。

    可想而知,只是喝没有温度的血并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满足。

    于是不久后,他开始混迹酒吧,把一个男人带回家里来玩。

    没承想,这一次意外又发生了,他给对方下药,自己也不小心喝了。等他早上醒来一看,对方竟然被自己弄死了。

    怎么办?只好继续分尸。

    可以说,打那以后,尝到“甜头”的杰夫瑞,终于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把人带到家里杀掉的疯狂之路。

    不久后,奶奶察觉到了杰夫瑞可能做着什么可怕的事,决定不再照顾他,他也于1988年搬到了牛津公寓,在那里继续杀人。

    1991年,警察正是在这个牛津公寓,将他逮捕的。

    最终,在1994年,杰弗瑞死在了一名黑人狱友手上。

    而相比剧中对杰夫瑞变态心理的溯源,真实情况更令人瞠目结舌。

    在现实中,杰夫瑞的原生家庭并不能说多糟糕,父母对他也非常宠爱,给他造成扭曲心理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邻居男孩对他的性骚扰。

    小时候的他,确实喜欢将动物的头砍掉,甚至还拿小动物进行分尸试验,但当时父母没有多想,只是当做这是男孩子喜欢的一种游戏罢了。

    或许正是因为这些,杰夫瑞才产生了对尸体的迷恋,进而形成了恋尸癖,变得喜欢内脏剖出来的颜色和刚杀死的尸体所散发的热气。

    不过,即便在这个情节上没有完全地尊重现实,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判定这是一部烂剧。

    就剧集本身而言,它的质量是相当不错的。

    它的剪辑、叙事冷静克制,没有贩卖血腥与猎奇;

    它的人物塑造,丰满沉浸;

    一呼一吸之间,杰夫瑞的内向、愤怒、激动、惊慌都被伊万表现得真实可信。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通过杰夫瑞这个故事,剧集其实探讨了诸多现实问题。

    首先是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过失。

    在剧中,杰夫瑞第一次杀人之后,他整个人是非常痛苦和焦虑的,他想着要向父亲说出自己的秘密,表达自己在性方面的困惑。

    但是,父亲是怎么做的呢?

    他仿佛觉得这个事情不值得讨论,直接转移了话题,想当然地把杰夫瑞送到一个学校,当杰夫瑞被开除后,他又自以为是地要求杰夫瑞去参军。

    设想一下,倘若父亲能够认真聆听,注意到杰夫瑞的状况,及时找一些心理医生进行疏导,事情是不是可能就不一样了?

    对应地,在现实中,如果杰夫瑞的父母能够了解杰夫瑞被骚扰的事,引导他不要残忍杀害小动物,杰夫瑞是不是也许会有另一种人生?

    除此之外,剧集更重要的部分,是对美国社会的批判。

    这种批判,首先表现在美国警察的不负责任上。

    事实上,在杰夫瑞被捕之前,住在他隔壁的女邻居因为察觉到不对劲,曾经多次报警。

    然而,当时的警察是什么反应呢?除了推诿啥事都不干。

    有一次警察倒是来了,可做的事就叫一个离谱。

    他们以为杰夫瑞和被害者是朋友,硬生生把被害者送回了杰夫瑞的家,结果反而导致了被害者的死亡。

    问题来了,为什么警察会如此地不上心?

    原因很简单,杰夫瑞所住的牛津公寓那一片,是美国少数族裔的聚集地,他们的安危,警察根本不重视。

    因此,当杰夫瑞的连环杀人案被曝光之后,当地发生了抗议美国政府纵容种族政策的大规模民众暴动。

    看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要说了,行吧,就又是政治正确,又是黑命贵呗?

    不可否认,在政治正确之下,确实会出现一些逆向歧视的情况。

    但哪怕如此,我们也更应该看到,原本的歧视结构并没有因为政治正确而被打破,问题依然存在。

    政治正确在实际运作中,有时已经逐渐沦为一种粉饰太平的表演,除了麻木别人和自我感动以外,并不能真的动摇强势群体的统治根基。

    在剧中,有这样颇为讽刺的一幕。

    这一边,警方大义凛然地授予女邻居公民美德奖。

    而另一边,两个在杰夫瑞案件中玩忽职守的警察,因为对付愤怒的民众被评为警察协会年度最佳警官。

    你说可笑不可笑?

    同样的,剧集的另外一个批判也令我有些感触。

    在杰夫瑞入狱之后,不少荒谬滑稽的事情开始出现。

    父亲写书分析儿子和自己,赚得了一大笔稿费;娱乐产业里不少公司以他为角色制作漫画和小说,把他塑造成了超级英雄……

    种种怪相,仿佛都印证一句话,在资本主导的世界,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被娱乐化的。

    而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难免会有个别被驯化的个人,变得享乐至上,刺激先行,完全没有是非观念。

    杰夫瑞是个恶魔一般的人对不?

    正常来说都应该敬而远之,可剧集告诉我们,不少人竟然成为了他的粉丝,还给他写信寄钱。

    听过我解说《沉默的羔羊》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汉尼拔的另外一个原型泰德·邦迪在现实中就是如此,不仅收获了大量的粉丝,还收到许多表白。

    对于这,除了我不理解,我还能说什么呢?

    在我看来,对于这样的人物,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够崇拜的。

    看他的故事以及包括本剧在内的种种作品,除了猎奇以外,我们应该做的事,难道不是思考如何才会避免再出现这样的恶魔吗?

    要知道,悲剧一旦发生,对受害者和他们的家人来说,那都是无尽的苦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剧里为了给杰夫瑞开罪,律师还提到了一个人物,他曾因被判定为神智混乱而免于服刑。

    这个人,就是《沉默的羔羊》中水牛比尔的原型人物艾德·盖恩。

    如此多的元素,都让我想起了一件事。

    在解说了《沉默的羔羊》之后,不少小伙伴都催我把《红龙》和《少年汉尼拔》也都做了。

    不要以为我没有放在心上!

    透露一下,《红龙》的文案我早写完了,视频也离完成不远了,但是最近有太多东西要做,所以我只能尽量抽出时间来肝它。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早日看到《红龙》的解说,那就多多点赞关注吧!

    今天就到这里!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沼泽

     4 ) killer vs victim,true crime题材的两种视角

    (总体7/10,evan真的好好看。。。(。)感情四星)

    节奏慢但基本挺稳,jeff进监狱后几集拍的比较沉闷单调,不过季终集讨论的话题——good vs evil,forgiveness vs vengeance,还挺有意思。

    看了一半在半夜看了个采访,evan说ryan Murphy搞这剧的number one rule就是不从jeff的pov讲故事,而全部都是在观察他。也力求体现了对受害者的尊重。

    这剧前半以冷静、中立、观察性的视角拍jeff被抓前的人生,处理的还不错。后半进行转变,开始大约每一集以一个victim的视角来讲故事(我不只是指受害者,包括各种被Jeffrey摧残了人生的人)。看了一篇文章,里面评论了剧集这样处理叙事的问题,感觉说的很有道理。

    前面大意是:前五集已经奠定了基调,已经明确建立了犯罪者才是中心人物。后半开始focus on victim的故事,就显的额,诚意不足(?)没有足够饱满的立脚点来开始新的叙事,(所以我觉得有几集拍的不太行)。而且,虽然剧集决定侧重于这些话题:

    - the police’s jaw-droppingly negligent assumptions that Dahmer couldn’t be a criminal;

    - the way he targeted and killed gay men, particularly those of color, at the same time the AIDS crisis was unfolding; and

    - how the race, sexual orientation, and/or economic status of the victims made them less of a priority to racist and homophobic law enforcement.

    而尽力避免glorify the killer,但是:

    “it handles those issues without significant depth. It’s as if the team behind Dahmer marked the socially relevant subjects raised by the serial killer’s behavior with a highlighter instead of actually building deeper narratives around them the way a superior true-crime series might.”

    还有一点,就是关于剧集后半讨论的其中一个话题,我感觉,对于重点在这个犯罪者的true crime作品里,某种程度上是无法避免对于这人的“娱乐化”和对受害者的剥削性质的。就像剧里的邻居,有个片段里看到jeff的采访上电视,说, “This is not some Halloween story, This is my life.” 可是我觉得他成为halloween story真的是一个必然的社会现象(?)

    可是这剧也仅仅用了victim痛诉的一些片段(比如刚提到的邻居的片段),来声明这个问题,却也并没有深入探讨*到底为什么*“people are so fascinated by the depraved behavior of a serial killer”

    正如这段所说:“Murphy and his collaborators are obviously aware of how exploitative it can be when the stories of serial killers are sold to a murder-obsessed public and how hurtful it is when victims are diminished, but the show never figures out a way to avoid committing the same crime.

    You don’t get credit for lamenting the existence of a circus when you happen to be the ringmaster.”

    讲Tony的第六集,作为剧集开始转换叙事focus的第一集,的确算是个深刻、动人的开端,honour了受害者是一个有自己人生、生动的人,而并不只是犯罪者杀人数据的那个+1,制作组的intention是可钦佩的。但是这一整集的最后,这个鲜活的人就还是literally been reduced to be a piece of meat。实在是挺讽刺,挺搞笑的。

    +文章还说道因为evan已经是ryan Murphy的老常客,在美恐系列里演过各种虚构的killer,所以,虽然他的表演一如既往的好,但看对于看惯美恐的人们,看evan演这个角色带来的shock并不会很大。“It also gives Dahmer a tiny hint of American Horror Story vibes, which is the opposite of what you want for a series aiming to avoid turning Dahmer’s crimes into another ‘Halloween story’.” 也是很有道理

    The Problem With Dahmer vulture.com

     5 ) 剧里没演的一个关键人物:达莫的缓刑假释官

    达莫案里另一个关键人物但剧里没有演:达莫的缓刑假释官 Donna Chester。

    由于剧里没有演这一段,似乎令很多观众以为 “达莫杀人很容易,因为都没人管啊”,甚至觉得 “看到没,白男犯罪多容易” 等理解,但其实恰恰相反。

    现实里,达莫在他的213公寓里(1990年5月~1991年7月22日)一共杀了12名受害者,这些都发生在达莫的缓刑期内。也就是说,他当时是受监管状态的。而且他不仅被监管,还一直持续参加与戒酒和心理/精神的相关治疗项目。说白了,在那段时间里,达莫是不间断地和缓刑官,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咨询师等各种相关专业人士打交道。然而期间不仅没有一个人发现达莫有极高危险性的异常,反而给予达莫好评,说他是他们遇到过的最配合,最服从的一个。现实发生的情况是这样的:

    1988年9月达莫猥亵一名 13 岁男孩(受害者14岁老挝少年的哥哥),198九年1月30日定罪,198九年5月23日宣判5年缓刑和1年惩教院。达莫完成10个月服刑后获得缓刑释放,开始了他的5年缓刑假释。

    自1990年3月开始(至1991年7月23日),Donna Chester 担任达莫的缓刑官。他们最后一次会谈是 1991年7月18 日,4天后,达莫被捕(1991-7-22)。

    Donna Chester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社会福利学院,主修刑事司法。1990 年 1 月 9 日,她成为州缓刑/假释官,1990 年 2 月 25 日被分配到密尔沃基性犯罪科。在受培训后,1990 年 3 月,她接手了一名离职假释官的全部 121 起现役案件。分配给她的所有当事人都是性犯罪者,其中大约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被认为是高风险并处于最高监管程度。 (通常来说,性犯罪者被认为比其他类型的犯罪者具有更高的风险。)此外,她还有大约25个“机构移交案件”(“预备假释”状态的案件)需要她的大量时间和很多文书工作。

    Chester 每月会谈达莫两次,会谈时间从10分钟到1个小时不等,大部分时间都超过半小时。Chester 说她 “倾向于花更多的时间给达莫提供咨询服务,而不是提供所规定的平均时间”。

    Chester的首要任务之一是让达莫接受戒酒治疗,因为法院已下令将这种治疗作为缓刑条件。达莫将他的问题归咎于酗酒,达莫的父亲也强调了解决达莫酗酒问题的重要性。所以,Chester 让达莫参加 DePaul 康复医院的一个非住院式的强化戒酒项目,该项目从1990 年 5 月 22 日~ 1990年11 月15 日。无论是从达莫的档案还是从她自己与达莫的联系过程中,Chester 没有理由依据相信,达莫有药物滥用问题。随着他通过该项目取得了进展,达莫每周去DePaul康复医院见他的顾问1~3 次。经他的顾问转介,他通过DePaul接触到一名精神科医生和一名心理医生。Chester与 达莫的顾问有定期联系,顾问报告说达莫非常配合并且似乎在取得进展。她也没有从DePaul康复医院的工作人员那里得到任何反映可以表明达莫似乎很危险,或者他在重新陷入犯罪活动。 1990 年 11 月 15 日,她从DePaul康复医院的工作人员那里得知,达莫成功地完成了该项目。

    大约在 1990 年 8 月 13 日,Chester 开始担心达莫的情绪抑郁问题。她与单位的心理学家 Joan Kojis 讨论将达莫转诊到惩教部临床服务单位。Kojis告诉她,由于达莫有工作、有保险并且已经在 DePaul 接受治疗,他应该被转诊给那里的临床医生。过了一段时间,达莫在 DePaul 的顾问打电话给Chester,建议达莫去看精神科医生治疗抑郁症,并为达莫预约了DePaul的医生。

    1990 年 8 月 27 日左右,Cheser将达莫转诊到密尔沃基县心理健康中心进行评估和治疗。她打电话安排心理评估,被告知达莫本人必须来,否则无法预约。1990年9月4日,Chester通知达莫前往心理健康中心。

    DePaul 工作人员向Cheser报告的唯一问题是,1990 年 9 月10 日,达莫每周三次的尿检中有一次对安定(镇定剂)呈阳性。Cheser命令他到她办公室。达莫声称该药物是先前治疗的残留药物;再次进行尿液分析,其结果为阴性。Cheser警告达莫停止服用任何药物,除非他现有处方,并且要他去密尔沃基县心理健康中心进行心理评估并进行审核。 1990 年 10 月 8 日,达莫过去做心理评估。他告诉Cheser他没有做心理评估所需的 200 美元,而且此后他还将被要求支付治疗费用。Cheser与该部门的临床服务部门讨论了达莫的治疗方案,因为他的抑郁症似乎加重了。该单位的精神科医生再次表示,由于达莫在DePaul接受治疗,所以将 达莫转诊给那里的临床医生会更合适。

    大约在 1990 年 10 月 23 日,Chester 得知达莫已经在DePaul看过精神科医生。 DePaul 工作人员中没有人建议Chester达莫有危险性应提高他的监管程度;也没有建议告诉她除了她已经做的这些之外,她还应该做些别的什么。达莫告诉她,医生开了抗抑郁药,但他买不起。这引发了一次咨询会谈,Chester告诉达莫,他必须改变他对金钱的消极行为和态度,要优先考虑他的需求,把钱花在必需品上,而不是他想要的东西上。

    达莫缓刑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 Ambrosia巧克力厂工作。他几乎没有缺席任何与Chester或他被转介的人的约谈。他符合缓刑监督的目标和宗旨,是Chester处理过的案子里最合作的当事人之一。

    达莫一直说他没有再喝酒,他在 DePaul 的尿检结果对酒精也一直呈阴性。他告诉Chester,他偶尔会参加酗酒者匿名会议。在 1990 年 11 月 5 日的会谈,达莫和Chester谈了他想用破产这种方式作为处理他债务的手段。他告诉她,这样他就可以从他的DePaul心理治疗师那里买到较低价格的抗抑郁药物。

    1990 年11 月15 日达莫在DePaul完成治疗后,他告诉Chester他将继续在那里就他的抑郁症和性问题看精神科医生,并且他正在服处方药。 1990年12月4日,DePaul工作人员证实了这一点。他们指出,达莫是他们最合作的客户之一,他只缺席过一次预约。1991年2月,达莫第一次与Chester失约。他打电话道歉,并在下一次预约提前一周自愿前来。他报告说他正在设法获得药物,而且他没有再喝酒。Chester将他转介到咨询中心的男同性恋互助小组。 1991年3 月,被Chester联系了咨询中心,设法想让达莫接受性犯罪者治疗。该中心拒绝接受达莫,因为他的罪行不符合猥亵儿童的典型情况。鉴于这种拒绝以及达莫在 DePaul 的治疗已经结束,1991 年 5 月Chester 再次尝试从该部门的临床服务部门为达莫获得临床医疗服务。 达莫得到了1991年6 月 11 日与 Dr. Crowley的预约。Dr. Crowley是该部门的心理咨询师。Dr. Crowley没有发现达莫有严重的精神障碍,只有轻微的抑郁症,并给了达莫一张精神病药物的代金券。Dr. Crowley在报告里没有表明(达莫)有潜在的危险,也没有对Chester提出任何建议。

    1991 年 6 月 24 日,Dr. Crowley再次与达莫见面。无论是抑郁症还是其他问题,达莫没有报告任何重大问题,并预约 6 月 27 日的Dr. Crowley。7 月 8 日(在他谋杀 Jeremiah Weinberger 两天后)达莫和Chester会谈,并报告说与Dr. Crowley,他正取得些进展。达莫担心他会因为旷工和迟到而被解雇,并且他正在考虑如果工作没了他就自杀。Chester不相信达莫有自杀倾向;事实上,在她看来,他似乎功能完善(fully functional)。她知道达莫两天后与Dr. Crowley有预约,她就他的工作问题给达莫提供了相关咨询。

    与达莫的会谈一直持续到 7 月 18 日(达莫被捕前4天),Dr. Crowley在此期间没有看到任何危险的迹象证明,也从未向Chester建议她应提供更严密的监管或采取任何其他的措施(除了她已经采取的措施之外)。

    Chester 从未有依据需对达莫采取惩诫行动或监禁他。鉴于达莫对监管的服从、他对转诊的跟进、他有稳定工作、他参与治疗、没有任何关于暴力或非法行为或警方联系的报告,以及没有任何给他治疗的专家对他的问题发出任何警告,Chester没有依据也没有理由相信达莫需要严密监管。以工作量调整为理由,她提交了四次豁免家访的请求。这些请求分别于 1990 年 5 月 1 日、1990 年 6 月 1 日、1990 年 11 月 29 日和 1991 年 6 月 17 日得到了她的主管James Wake 的批准。Chester从未家访过达莫的住所。她与他的所有联系要么是在她的办公室,要么通过电话进行。

    Chester 在达莫案件曝光后的会谈中说,通过她对达莫所记录的81页文件里得到的对他的印象而中间从未对达莫有过任何警觉的主要原因是达莫似乎除了杀人这个事情之外他什么都说。Chester表示,达莫有时会表现出有兴趣谈论他的性取向,还谈到他家庭情况的紧张,他一直在抱怨他个人财务问题,几次提到想自杀的念头等等。在Chester的缓刑日志里,达莫似乎是一个很孤独的人,与家人疏远。警方报告也显示,随着工作情况的恶化,达莫的谋杀行为变得更加频繁。

    1991 年 10 月 31 日(即他儿子去世117 天后),Jeremiah Weinberger(17名受害者之一)的父亲向威斯康星州及其雇员,尤其对Donna Chester以及她尚未透露姓名的主管要求索赔至少5万美元的赔偿。

    Weinberger的父亲声称 Donna Chester在缓刑期间没有按照要求家访达莫;没有对达莫即将精神崩溃并重犯恶习的迹象采取行动;也没有做出为达莫寻求咨询的任何尝试。他声称,Chester不想去达莫的公寓家访是因为他住在一个种族混杂的社区。而 Chester不去家访的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助长了达莫在他公寓里进行谋杀犯罪,因为他没有理由担心他的缓刑官会去那里家访他。

    大概是Chester的依据无可争辩,Weinberger的父亲撤销了他指控里关于Chester没有对达莫采取任何措施给其提供咨询这一项。但他仍然辩称:1. Chester 罔顾后果草率地接受了不合理的繁重案件工作量,这导致了她没有进行家访以及她没有意识到达莫的精神状况正在恶化,这剥夺了他儿子和他自己的正当程序;2. Chester对达莫的监管不力,使他儿子在没有正当法律程序的情况下被剥夺了生命。

    但是,他这样的辩称论点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他的儿子,Jeremiah Weinberger,不是被Chester谋杀的,而是被不代表州(state)行事的第三方(达莫)谋杀的。根据第14修正案,保护个人免于未经正当法律程序被州(state)行为而被剥夺生命,而不是(未经正当法律程序)免于第三方的行为(参见参见 1980 Martinez v. California案)。宪法没有规定为保护公共安全免受个人行为者(private actors)侵害的义务,只有当州行为者(state actors)造成危险情况或使受害者更容易受到伤害时,他们才能承担责任(参见1993 Reed v. Gardner案)。

    Weinberger的父亲坚持认为,Chester没有对达莫进行家访是导致其子死亡的康州的疏忽:如果达莫没有他公寓的隐私权,谋杀就不会发生;因为达莫知道他公寓是安全的,他的缓刑官不会去那里。

    但这个论点不仅其前提有问题,而且Weinberger的父亲既没有表明达莫知道他的缓刑官不会去他公寓家访,也没有表明她家访是不事先通知且周密的,没有表明这两个因素对于阻止 达莫使用他的公寓进行谋杀和存放遗体是至关重要。即使其子确实不会被谋杀,但对于Chester没有做突然家访达莫公寓,她的过失并不具有法律意义的因素(参见1995 United States v. Feliciano案)。

    所以,如果Weinberger的父亲想力争对Chester索赔要求成立,他就必须证明对达莫的监管造成了或增加了其受害者的伤害,或者以某种方式使受害者更加脆弱。而事实上,受害者的处境并不会比假设康州从未对达莫进行监管来得更糟糕。受害者没有被拘留或以其他方式限制了他们照顾自己的能力,受害者肯定没有被置于他们本来不会面临的危险境地。即使在监狱里,康州也有保护囚犯免受其他囚犯暴力侵害的特殊义务,因为监狱“剥夺了囚犯几乎所有的自我保护手段,并禁止他们获得外部援助”。无可争辩的事实表明,Chester 从来不知道有对任何一个受害者造成严重伤害的重大风险存在。达莫对她监管的配合与服从使她没有理由对此产生怀疑,给达莫提供治疗的专家医生们也都没有注意到有任何让他们对达莫的危险性产生怀疑的事情。尽管Chester知道达莫是一名性犯罪者,可能会再次犯罪,但她没有特别的理由让她相信达莫会在自己家中的隐私范围内做那些事情。

    到最后,因为Weinberger的父亲未能举出任何事实来证明Chester的行为剥夺了他和他儿子的正当程序权利,也没有举出任何证据证明Chester在履行职责时轻率大意甚至疏忽。无可争辩的事实表明,Chester 的行为认真且谨慎。不能仅仅因为她在进行正常处理时发生了她无法预料到的行为而被认定为疏忽。最终,Donna Chester 获得了简易判决(summary judgment)指控不成立。

    Donna Chester对达莫的会谈日志记录原文内容可参见此链接回复区序号74.://www.douban.com/group/topic/275484885

     6 ) 一个蕞接近恶魔的改编电视剧

    剧名:《怪物:杰夫瑞达莫的故事》 看之前我专门去百科补了一下知识。光百科的科普就让我觉得毛骨悚然。 电视剧只有10集,1天之内看完了全部, 我只想说,导演还是仁慈的。历史上的杰夫瑞才算得上是真的恶魔。 蕞让我愤怒的点不是达莫的手法有多残忍。 而是它入狱之后,受到的追捧,甚至还有人把他视为偶像。漫画和书都很火爆、 所有人都记住了杰夫瑞达莫,但缺忘记了除了他们的家人外没人记得的拿17名受害者。

     7 ) 屋檐上的一滴眼泪

    拍的很有水平剪辑也很牛逼 伊万演技更上一层 但就是太纪录片了有点看不下去啊!

    一点点感想:

    达莫被捕之后 爸怪妈孕期滥用药物生了娃之后也不管(实际上产后抑郁很严重也没法管)妈怪爹天天工作不着家 一陪孩子就是带娃解剖小动物培养他那些变态心理(实际上是觉得孤僻想帮他找到兴趣)

    悲哀的妻子 悲哀的爹 悲哀的儿子

    即使到最后一刻夫妻依然在互相指责是对方导致的过错

    可达莫走到这一步 不全是原生家庭的问题 他一直很清醒自己在做什么 也一直很明白自己需要的感情无法通过正常的方式获得 天生缺失了一部分 而恶劣的原生家庭又确实夺走了他仅有的一部分人性 就像他父亲说的那样 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人帮他 也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 在那个时刻 某个时刻 如果有人阻止他 或许只是一个拥抱 后来的那些事也就不会再发生了

     短评

    论九十年代三十岁美国白男犯罪有多容易…

    7分钟前
    • SizzlingZombie
    • 推荐

    压抑,节奏缓慢,让人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11分钟前
    • ShakaTututu
    • 较差

    美剧想追求深刻,就离不开种族歧视的buff。再偏门的题材,基督教也是贯穿始终要输出的意识形态。

    14分钟前
    • 还行

    我个人觉得和原生家庭没什么关系,这种人就是天生恶魔, 反社会人格。主演演技担当,从来没让人失望过。剧中最让人恨的除了变态,还有那帮种族qishi的警察,气死人了。

    16分钟前
    • bohegao
    • 推荐

    那个蝌蚪怎么那么大?

    21分钟前
    • 阿不
    • 推荐

    前六集的气质是一部完美的 gay erotica thriller,年轻的男性肉体荷尔蒙带来的死亡预告,催眠药混合酒精带来的迟滞中隔着屏幕似乎能闻到尸体混合血液与精液的气味,一种死亡与艳情的漩涡。后四集是沉痛的黑人的《约伯记》和《罪与罚》。

    22分钟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力荐

    第一集的惊悚压迫感拉到很满,第六集的受害者视角把悲剧情绪推向高潮,第八集民权运动的介入给整部剧增添了厚度,最后两集邻居大妈和老挝爸爸的戏非常有必要。除此之外可以快进看,尤其是第2-5集浓墨重彩讲杀人魔如何成型显得过于猎奇、刻板且毫无必要。这跟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的问题一样,最亮眼的角色、段落或单集反而出现在视角从叙事主体向外辐射/脱离出去的时候。PS:配乐很出色

    2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和真实案件里的主人公的情况还是有很大出入,首先他小时候家庭很和谐,而且他还特别受父母关爱,但由于他小时候长得很好看,就被邻居家的男孩骚扰了很多次(性取向估计就是这么歪了的)。然后他成绩也不错的。染上酗酒也是因为想和人社交(因为他性格怪总是被人嫌弃,就想以和别人一起喝酒的方式凑上去),最大的不同是他是个种族主义者,他杀的人里,被害人大多是非裔黑人和拉丁美洲人。其他的地方也还有很多不一样的,想了解真实情况的可以去搜一下(很恐怖)。

    25分钟前
    • 大海
    • 推荐

    evan你迟早要拿奥斯卡的

    29分钟前
    • 金毛
    • 力荐

    编剧成功的将责任推给了他的疯癫的母亲,避责的父亲,装傻的奶奶,种族歧视的警察,偏心的法官,无情的社会。然而世界上有549种paraphilia 性偏离,Jeff的比较极端叫做splanchnophilia 内脏恋。在暗网诞生以前,你会在明网被动的看到各式极端行为照片,问题是paraphilia的人群无处不在或者说没几个“正常”的,所以能否划分为疾病还是争议。有嫁给火车的,电线杆,动物的,podophilia恋足, plamph恋脏内内, biastophilia恋被强, maiesiophilia恋孕妇, cuckold恋绿帽, 人生来与众不同,故作平庸反而无聊,so你有fetish吗?

    33分钟前
    • peupeu
    • 力荐

    我不太理解为什么遇到这种天生反社会人格的变态连环杀人狂,编剧一定要把责任推给童年阴影和原生家庭,推给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推给种族歧视的警察,推给社会风气,事实上达莫的幼年受到父母的格外关爱,尽管如此他还是喜欢切掉小动物的头、解剖并用酸类腐蚀小动物的尸体,这是个天生的变态,没什么可追究原因的。伊万小天使演得非常还原非常传神,但是剧本身剪辑拖沓、乏善可陈,基本上过了前两集就没有意思了。

    35分钟前
    • 白胡椒哇
    • 还行

    不错。虽然这类连环杀人犯的故事很多,但是这个故事重点在讲周围环境的冷漠。他爹陪他解剖动物,他妈去追飞碟了。警察进入他的房间看到血迹,也仅仅认为是同性恋玩大了,根本懒得管。邻居报警说担心,警察说没事他们都是成年人了。。。。于是jeff就一直杀人,好像只是因为没有人管他,他就一直在黑暗里的角落里杀人、解剖、分尸、毁尸灭迹。。。。似乎他一直在等着看什么时候被抓,等着有人来管他。

    37分钟前
    • 9o1o31
    • 推荐

    在他杀死聋哑小哥的时候感叹他就是一个纯恶人 如此纯洁善良的人都无法感化他后面几集感觉能再快节奏一点最后看到Tony本人的照片 演员和他好像啊

    42分钟前
    • 生抽大王
    • 推荐

    墨菲阿姨的剧怎么拍都像《美恐》,有被金发小Evan帅到。说实话除了增加造价不理解这种时长,这种罪犯传记片拍一部两个小时电影就行了,磨磨唧唧看完和看了文字百科没啥区别,漠不关心他的成长背景,有的人天生变态。看了EP1 2 6被吹上天的聋哑集看完:就这?

    44分钟前
    • 亮马河畔
    • 较差

    希望中国人可以通过这部片子,对美国法制,社会公正,黑人团体维权,白人生来特权有所了解。不要一看到有电影里面出现正面的黑人形象,或者主角是黑人,就说“政治正确”。被洗白的脑子是时候重新理理了

    47分钟前
    • Anaïs
    • 力荐

    聋哑人那一集直接把本剧提升了一个高度.88/100

    52分钟前
    • 回音
    • 推荐

    真实罪行恐怖 呈现在剧中的尺度倒是比较保守的 三条线 一条是达莫不幸福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变态人格的逐渐形成 一条是受害者的故事 也就是最温柔也看得人最心碎的第六集 两个社会的边缘人用文字表达着好感与爱恋的画面甚至会让人愿意沉浸在短暂的甜蜜里 而当这一切最终又归于黑暗时 也会更痛地感受到他亲手摧毁的生命的鲜活 第三条则是优秀的犯罪类作品中一般不会缺少的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 邻居对执法机关饱含愤怒却又无能为力的质疑与控诉 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回荡在无数的社区

    56分钟前
    • 水包酱
    • 推荐

    就第一集的观感绝对的黑马!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剪辑节奏,都在尽力的施展一种张弛有度,不紧不慢的感觉,非常有猎人审视猎物并且势在必得的那种带一点儿嘲讽的稳妥感,就第一集呈现的感觉,用了非常平稳的手段定了一个影片的主基调,不是那种爆裂的以血腥取乐的是绝对的严肃叙事,估计到后面会讲非常多,关于种族不公以及社会现状,还有童年的东西,摄影跟剪辑相当牛逼,举个例子,在初期身份对被害者尚未完全揭露是用了很多轻微的仰拍,来去做主角那一丁点压迫感,单个镜头时长都非常长,而且平移镜头多,根本就不着急去渲染所谓的惊悚感,只是让它自然流露出来,这个非常棒,但是到了中期激烈片段了大量手持摄影,人跟人的对手戏变得更激烈,虽然单个镜头时长仍然挺长,但是用了手持摄影画面信息量让信息比之前的平缓风格足了很多,总之真心特别好

    58分钟前
    • pomk
    • 力荐

    我还以为第一集两警察会相信白人的话…

    59分钟前
    • Rail不是铁路
    • 力荐

    极其失望,远远低于预期。Ryan Murphy执着于把真实罪案拍成传记片,又总要花10集的长篇幅,美罪系列如此,这部也是如此。节奏很不好,刑侦和庭审的戏份太少。只有1/7/8三集是正常叙事,2-6集的碎片闪回看得好累,也很没必要,广泛好评的第6集根本就离题了。9/10两集更是多余,做个片尾字幕就够了。Evan Peters的演技还是很好的,变态角色把握得可以,也有所突破。原型人物在牢里被杀的结局还挺大快人心的。

    1小时前
    • SuperCap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