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守望者第一季

    守望者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美国2019

    主演:雷吉娜·金,蒂姆·布雷克·尼尔森,叶海亚·阿卜杜勒-迈丁,安德鲁·霍华德,汤姆·米森,萨拉·威克斯,杰瑞米·艾恩斯,小路易斯·格赛特,弗兰西丝·费舍,詹姆斯·沃克,迪伦·肖明,珍·斯马特,唐·约翰逊,雅各布·明-特伦特,周洪,阿德莱德·克莱蒙丝,杰西卡·卡马乔,达斯汀·英格拉姆,尼古拉斯·罗根,李·特格森,吉姆·比弗,迈克尔·加雷兹戴,罗伯特·维斯多姆,大卫·安德鲁,夏恩·杰克逊,韦恩·佩雷,杰拉 

    导演:斯戴芙·格林,妮可·卡索,安德里杰·帕瑞克,斯蒂芬·威廉姆斯,大卫·塞梅尔,弗雷德·托耶 

    猜你喜欢

    • 第08集

      罪孽深种

    • 第5集完结

      科塔工厂 第一季

    • 第10集

      恐慌

    • 第8集完结

      黑色蛋糕

    • 第2集

      可卡因旅馆

    • 第4集

      金斯敦市长 第三季

    • 第7集

      如我之狼 第二季

    • 第6集

      美国犯罪故事 第二季

     剧照

    守望者第一季 剧照 NO.1守望者第一季 剧照 NO.2守望者第一季 剧照 NO.3守望者第一季 剧照 NO.4守望者第一季 剧照 NO.5守望者第一季 剧照 NO.6守望者第一季 剧照 NO.16守望者第一季 剧照 NO.17守望者第一季 剧照 NO.18守望者第一季 剧照 NO.19守望者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HBO的剧版《守望者》开始选角:雷吉娜·金(《美国重案》《守望尘世》)、唐·约翰逊(美剧版《迈阿密风云》)、蒂姆·布莱克·尼尔森(《逃狱三王》《无敌浩克》)、小路易斯·格赛特(《军官和绅士》)、阿德莱德·克莱蒙丝(《寂静岭2》《昭雪》)、安德鲁·霍华德(《血仇》)加盟。该剧主创Damon Lindelof刚写了长信给粉丝预警:剧集将是基于原作漫画世界的新原创故事,结合当今时代,会有一些新角色。剧中,“超级英雄”们仍被世界看做法外之徒。   Lindelof说的从这些角色也可知一二:这六名演员的角色尚未官宣,但外媒deadline透露:金饰演的是一个名为Angela Abar的人物,小路易斯·格赛特饰演Old Man,霍华德饰演Red Scare,克莱蒙丝饰演Pirate Jenny。有漫画已知的老角色,也有尚不知来头的新角色。

     长篇影评

     1 ) 不知道说了啥

    这是一个很大很纠结的命题。剧情到最后,徐海茵和李雅均争执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乍听一下,似乎海茵更有道理,因为死了的生命终结了,唯有活着才能看到之后的希望。但她是站在事后的角度去说,她知道三个月后怎样两年后会怎样。可是对于那些选择离开的人来说呢?他们不知道,对他们来说,眼前大概只有无尽的黑暗。如果有可能,有人可以和他们说,什么时候你的苦痛就会过去。或许他们还真的会后悔,后悔自己为什么那么早放弃。可惜没有这种可能。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得所思所想可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生与死,真的就在一刹那间。

    我们或许可以试着想开。单单想着,起码他们选择的那一刻,求得了自我解脱。

    谁也不谁,谁也不能真的感同身受谁,所以谁也替不了谁做决定,也没有资格去评价别人对自己的裁定。当然,人活着,总要努力抓住希望的。

    最好的是,we face the truth and go to work to turn it round.

     2 ) 他只是不知道怎么面对痛苦

    上一年有一个在家乡的表哥自杀了,没有去考究是不是事实的全部,只听到妈妈说,手机身份证都没有带上,走到河边,咚的一声就跳下来了。

    今年刚刚发生在上为身边的事,老公的两个孖生表妹在家和农药自杀了,也是毫无预兆。

    我觉得要自杀的人,大多数都也没想过自己的死是否有意义。像剧中刘光勇的太太说,他只是不知道怎么面对痛苦。

    在面对痛苦想拉着我不去自杀的是:我还没找到一种必死无疑并且没有任何痛苦的死法;我的尸体不能不麻烦到任何人去处理;我还有爱我的亲人朋友呐~活着,确实需要更大的勇气啦!

     3 ) 许玮甯向东,阮经天向西

    感觉港台艺人这几年都面临着一个抉择,是北上争取陌生却更大的市场(资金也更多),还是留守本土争取更多高质量的演出机会。选择本身没有对错,但是看着许玮甯在“谁是被害者”里的表现,再看看小天这几年拍得戏,不经有些惋惜。曾几何时,他还是那个艋舺,军中少年里面的少年,现在却成了屏幕上的耍帅油腻男子,而当年许玮甯还贴着小天混血女友标签,新闻的重点都是分分合合,现在混血颜值依然能打,也因为角色的复杂性美得更有质感。这么多年她竟然演了这么多的好戏:她可以是“目击者之追凶”里面的腹黑Maggie, 也可以是“谁是被害者”里面不择手段拼新闻却到头来治愈了自己的女记者。借用她说的一句话“我从不介意被说是“花瓶”,就像是一个容器,我的表演是水,会依照花瓶的不同变成不同的样子,这样不是挺好的” 很期待她各式各样的“花瓶”。找时间再来看看“麻醉风暴”,才看了“我们与恶的距离”,对吴慷仁的戏很期待。

    再说回到这部戏本身,这个剧的剧眼应该是许玮甯探视林心如说得那段话。一度我也很认同他们帮助有自杀想法的人完成心愿,但是这真的是他们最后的选择吗?也许让他们看到周围多一些人的爱和鼓励,他们能走出低谷,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我更加理解安乐死的过程从开始到结束需要一年的时间,因为绝不是简简单单一个自杀动作。很珍惜这个主题,以及剧组人员的各种用心设计。可惜内地看不到网飞,看这部戏不方便,特别希望平台可以引入这部剧,用良币冲走一些劣币。

     4 ) 有剧透,但也推荐想看还没看的朋友进来,希望别让这剧再害到后来者

    有剧透,但是你如果看完前三集,看下去就没问题了。或者你一点没看就看了个预告,也欢迎你继续看下这篇评论,因为这是一篇劝退的评论。

    看完前三集后面就不用看了,越看你会对这剧打分越打越低,最终就跟我一样。

    警察各种不专业就不说了,这具尸体男的女的,是否有整容,男主看的一清二楚没有一点难度,为了剧情需要在结尾告诉你,为了男主自己找到证据,各种现场遗漏证物。浴缸有塑料、针头遗留算是比较含蓄、仓库空地直接留空的针管。

    监控能看到少女手臂的刺青,却完全没有从这方面开始侦办,男主也是早早看到,甚至他都知道女儿为何要刺青,却也不一开始从这开始找,女记者这里显得略微可以说得通,因为她要交易情报所以没有提及这条线索。

    我个人不知道台湾那边整个网络媒体在此类事件的情况下,是个什么情况,但是警察要通过看电视新闻才知道媒体最新进展,这未免有点不太像2019年发生的事情。为了推理和剧情需要,坏点监控还是能接受一点的。但是医院里面这样杀人也太假了点,这又不是抗战片谍战片。

    整个剧情在第四受害者,刘光勇那里开始一路走下坡,平淡无奇的内容,不知为何要用上这么长的篇幅。

    再说下,该剧和一部韩国电影《奥罗拉公主》一部分内核很相似,奥罗拉公主中当我知道罪犯和负责调查的警察原来是夫妻,直接从悬疑变搞笑片,老婆在那杀人复仇,老公在那查案,知道是谁还瞒着自己的同事。《谁是被害者》也这个套路,当剧情里大概判断到女儿是犯人的时候,犯人和警察是一家人,这片就不悬疑了,成了家庭伦理剧。《奥》与《谁》的男主都是那种卷毛加眼镜的类似造型。两者犯罪现场都留有一个标记,前者是卡通贴纸,后者是遗愿蜡烛。暂时就回想起这些。

    本剧最大的问号在哪?男主这种怪胎、怪咖是怎么能结婚生子的,这个你用2集的篇幅来写一下,大概我还能更看得进去一些。做事这么严谨的男主,怎么把危险化学试剂药品放在家里,门开了一条缝什么的,你能接受吗?我不能接受。男主老婆知道男主这样,家里这么养小孩也是没有一点警惕性吗?这也说不过去啊。这还是2019年,你搞个红外线之类的报警器什么的也不是太难吧。(其实这段意外的剧情我觉得是借鉴了一首韩国歌曲的mv,因为是女子,mv拍的挺好看挺感人的,歌也好听)。

    本剧最大被害者是谁?就是我们这种看完全剧的人。

    最后再劝一下,各位如有缘能看到我的评论,千万别看这剧,要看的话第三集之后也别看下去了。

     5 ) 如果进错视角,大概很容易义愤填膺吧

    我认为这部剧更多不是为第三方的上帝视角提供道德审判用的,

    而是给观众们展示

    因为种种已经不可抗不可挽回的因素造就而成的心理创伤者们

    自我互搏冲突反复探寻之后的自我和解与相互疗愈。

    这种感觉在看最后一集女记者与林心如饰演角色之间的对话时特别特别强烈:

    这已经超越了两个具体角色的争论,更像是一个饱受煎熬的心灵的左右手互搏,抉择到底是生还是死,到底如何生,到底怎样面对死,哪一种选择才是真正的减轻痛苦,或者说对未来的希望是否能够治愈痛苦。

    不然,很多结论就非常显而易见而且很容易让人义愤填膺——

    你再觉得别人可怜,你也没有替别人选择死的权力——不管你是这个可怜病人的护工还是可怜女人的丈夫或爹;

    有病就治病,把结婚当药方的脑子尤其要的是赶紧治疗而不是结婚生女祸害下一代;

    明知道人家有病还跟人家结婚了(满警局都知道的事不会当老婆的被蒙在鼓里吧)、结婚之后还用一般家庭期待对病人要求他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做不到了只会指责吵架就是不正确教育下一代,难到活不下去也不去找前夫是有多大仇恨;

    当然,以上这些bug,包括逃过死刑的绑架犯怎么那么大魅力让老婆如此死心塌地也都可以理解为剧作瑕疵——没有有力的侧面描写给观众足够的信服力;

    又或者,可以理解为:即使现实生活里,也没有谁能那么无懈可击,完美避开一生里所有的错误选项,根本不给不幸故事开始的机会。

    看得出这部剧奔着电影的制作理念与劲头去拍摄了,艺术性与批判性都没有成为商业性的阻力,已经很难得。

    发现呆湾省的剧真的有一些还满努力地避开同类型套路的在做认真的表达,这种多方积极努力的态度就很赞了。别的不说,单是女记者那一条线就秒杀绝大多数内地国产剧和好莱坞行活儿里Dior癌思维下的添乱拖后腿女主花瓶人设。

    为这些肉眼能见的诚意,再加一星。

     6 ) 抑郁症可以被治愈,自杀不是唯一的选择

    也许有很多人在批判这部剧的细节处理不合逻辑,不严谨,但我觉得在看到她想表达的故事核心后,这些都不重要了。与其说它是一部悬疑推理剧,不如说它是一部自杀心理治愈作品,它从头到尾关注及讲述的都是那些平日里不被在意的人,他们因为不被理解,被家人抛弃,被社会抛弃。于是他们希望通过结束生命,找到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证据。

    他们想要寻找死亡的意义。

    说到底,因为活着时候的不理解,所以他们希望用死亡来换取这个世界的理解。

    毋庸置疑,他们做到了。他们的死引来了警方的调查,引来了媒体的报导,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这些自杀者们不知道的是,理解与宽容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实现,而他们,恰恰选择了最激进惨烈的一种。

    游诚皓,他一直希望自己追求的理想能够被父母理解,被社会接受。

    苏可芸,她一直希望自己的歌声被大众喜欢,继续受人欢迎。

    张聪健,他一直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被看到,得到公平的对待。

    庄秉荣,他一直希望走出弟弟的阴影,向大众证明自己的存在与作品。

    刘光勇,他一直希望得到曾经受害者的原谅与接受。

    江晓孟,她其实最渴望得到的,是童年时期,缺失的父爱。

    其实他们曾经,都是一群努力生活的人,但就像结尾处说的,他们对外界的关注力,大大超过了他们自己本身。在这些人里面,因为他们太过于追求外界的肯定与理解了,以至于忽略了自己,忽略了身边最亲的人。

    其实这部剧想表达的东西很简单。它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对那些“不同”做到自己内心最大的宽容与理解。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与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不一样的东西了,但存在即合理。我们可以选择不接受,但我们没有权力去否定别人选择的接受。阿浩的女装癖亦是如此。

    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人无完人,我们谁做不到人人喜爱,苏可芸也一样。她曾经有多光彩,现在的落寞就有多痛苦。可惜的是,她一辈子都在为别人唱歌,一辈子都在追求别人的认可,她从来没有为自己选择过。

    张聪健的痛苦对于每一个社畜来说并不陌生,他一辈子都在为公司而活,直至癌症晚期。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但最可惜的是,他就连自己生命最后一点时间,也花费在了与公司抗衡的地方,他到死都没有想过自己,想过身边的人。

    而庄秉荣是我最看不懂的一个人,他想要大众知道他,想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实现。可他比任何一个自杀者都要胆小,他宁可死,也不敢走出那个阴暗的破屋子。

    可能是前几个人的故事铺垫的够压抑了,编剧终于让我们在刘光勇的身上看到了希望。他是这群人中,唯二幸运的人。他有一个好老婆,一个能够包容他,理解他痛苦的枕边人。也正是因为他的妻子,让他在最后,抓住了那一点点微弱的生的希望。而对比之下,我们惋惜,如果阿浩的父母能够对自己的儿子多一点点理解,或许他也不会那么在意外界的眼光。如果可芸的母亲能够对自己的女儿少一点点要求,或许她也能活得轻松些。

    江晓孟,她是这里不幸的人中最幸运的人。她有一个从小关爱她的母亲,也有可以抒发痛苦的朋友阿浩,她的不幸都来源于那个患有亚斯伯格症的父亲,和被迫长大的痛苦。她一直努力着想要得到父亲的爱,但希望却在一次次的失望中殆尽。可她最后也没有放弃,她用案子做鱼饵吸引父亲的注意,她在用自己的生命做最后的赌注,终于唤醒了父亲内心的情感。毋庸置疑的她成功了,晓孟拼尽力气终于在最后找到了父爱的填补。

    导演说,就连一个患有亚斯伯格症的患者都能够被唤起心中的爱,而我们普通人为什么不能?

    这部剧提到的的社会热点有很多,LGBT群体的认同,明星舆论的压力,社畜996下的高压, 版权抄袭带来的不平等,对有犯罪前科人员的歧视偏见,养护中心下的弱势人群……也许这个社会有许多不平等,也许我们现在过得很痛苦,但每当这个时候,多想一想自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自己而活,不是为了任何一个人。别人的感受与评价,并没有什么可在意的,有的时候,更好的活着,是对他们对大的报复。

    自杀,不是唯一的选择。活着,比死亡更有勇气。

     7 ) 无码的大尺度,这新出华语剧可真敢拍啊!

    近两年,网飞始终在不遗余力地拓展华语剧市场。

    遗憾的是,结果却并不理想。

    从噱头十足的《罪梦者》,到后来的《极道千金》与《彼岸之嫁》。

    评分一路下跌(7.1,5.8,4.9),让观众大失所望。

    最近,又有一部网飞出品的华语剧来了。

    万万没想到,它竟然实现了口碑逆袭,为网飞打了一场翻身仗——

    谁是被害者

    导演:庄绚维 / 陈冠仲 编剧:梁舒婷 / 徐瑞良 / 黄雨佳 主演:张孝全 / 许玮甯 / 王识贤 / 黄河 / 李沐 上映日期:2020-04-03(中国台湾)

    集数:8 单集片长: 60分钟

    这是上个月末刚上线的一部剧集。

    截止目前,豆瓣评分8.1,是网飞目前出品的华语剧最佳。

    此剧改编自台湾畅销小说《第四名被害者》。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是一部犯罪悬疑题材的作品。

    剧集不仅延续了原作烧脑和推理的部分,在尺度上更是大到惊人,且完全没有马赛克。

    每集的开头,都有一段郑重提示。

    注意这几个关键词:“暴力场面”“身心不适”“斟酌观赏”

    这可不是在吓唬人。

    第一集刚开始,就出现了浴缸里“溶尸”的特写镜头。

    到了第二集,被焚烧的“焦尸”又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就连主演之一的许玮甯也表示,被剧中“尸体”的还原程度吓得反胃。

    (手动马赛克,给大家感受下)

    尺度之外,这部剧真正大获好评的部分,是其精妙的设定和紧凑的剧情。

    男主角方毅任(张孝全 饰)是一名患有亚斯伯格症的鉴识官。

    先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

    亚斯伯格症被认为是自闭症的一种,其主要症状为社交困难、沟通困难,以及个性偏执等等。

    而鉴识官的主要工作,就是从犯罪现场取证,并运用相关专业技能来辅助推理、帮助破案。

    这两个特征结合,将方毅任变成了个不近人情、只关心案件的“怪人”。

    而女主角徐海茵(许玮甯 饰)和方毅任恰恰相反。

    她是一家知名媒体的资深记者,在职场打拼多年,深谙人际往来之道。

    她可以为了获得一手资讯,八面玲珑、谎话连篇。

    不仅如此,她还和在私下和警局的人交往密切,以套取各类案件的最新消息。

    这两个看似水火不容、格格不入的人,却因为一起连环杀人案被联系在了一起:

    一名失踪女歌手,被发现死在了一家旅馆的浴缸里。

    浴缸里放置了浓度极高的强酸,被发现时,尸体已经面目全非。

    发生命案的旅馆房间里,没有他人进出的痕迹。

    而女歌手尸体的死状,竟和她未发表的最后一张专辑封面照一模一样。

    一时间,这起骇人听闻的溶尸案,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

    女歌手的专辑也成功发表,并且销量惊人。

    当方毅任介入尸体调查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女歌手明明有整容史,可是这具尸体的面部骨骼却毫无整容痕迹。

    更惊人的是,根据尸体的下半身骨骼特征可判断,这应该是一具男尸。

    换句话说,这名死者并不是这个女歌手。

    那死者到底是谁?为什么死状要模仿女歌手的封面照?失踪的女歌手又在哪里?

    这些疑问尚未解决,很快又发生了第二起命案。

    在一栋还未完工大楼里,发生了焚尸案。

    尸体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无法确认身份。

    但是在尸体附近,却发现了一张工牌。

    工牌上的工程师,恰好就职于这栋大楼的开发商。

    经过警方的尸检和调查,发现这名死者并非工牌上的人。

    她真正的身份,竟是上一起溶尸案中被认为的死者,也就是那名失踪的女歌手。

    不仅如此,这两具尸体都有一个共同点:死前体内被注入了大量的麻醉剂。

    也就是说,这两起案件很可能是同一个人所为。

    按照这个逻辑推理,下一个死亡的人,就是工牌上的工程师。

    果不其然,很快警方又发现了工程师的尸体。

    与此同时,第一个旅馆中的死者身份也查明了:

    他是一家夜店的男服务生,从小有性别认知障碍,并渴望成为女性。

    随着案件逐渐深入,死者的身份都渐渐明晰。

    但真正的凶手,直到现在仍然销声匿迹。

    警方通过总结了这几起案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共同点。

    每一个死亡的人,都在死前完成了自己难以实现的愿望:

    服务生希望成为女性,在死前扮演成女歌手,愿望达成后死在旅馆。

    女歌手希望发表专辑,在死前专辑大卖,愿望达成后死在大楼。

    工程师希望揭发自己所在的黑心公司,在死前成功揭露,愿望达成后死在仓库……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有计划和预谋、精心设计的连环杀人案。

    至于凶手是谁?TA为什么要帮助死者实现愿望?又为什么要杀人?

    这些谜题就不过多剧透了,大家可以去剧中寻找答案。

    同为犯罪悬疑题材,为什么《谁是被害者》能够超越《罪梦者》,获得观众的普遍好评?

    在我看来,是因为此剧在人物设定和剧情设置上,都体现出了华语剧里难得的用心程度。

    先来说说人物设定。

    张孝全饰演的方毅任,患有亚斯伯格症(和美剧《非典型少年》的主角是同一种病症)。

    为了演好这个人物,主创团队找来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专业的分析与指导,使得这个人物的言行更贴近真实。

    片中有一场戏让人印象深刻:

    方毅任和徐海茵在停车场,商榷利益交换的条件。

    上一秒,方毅任还认为自己占据主动,振振有词。

    可当他发现自己的把柄被徐海茵握在手中,被对方威胁时。

    他马上变了一副脸色,然后徐徐走回自己的车内。

    性格中狂躁、偏执、近乎疯狂的部分,在这个密闭的空间里彻底爆发。

    当他发泄完情绪,下一秒,又无缝切换回冷静理智的状态。

    他巧妙地利用自己手上的资源优势,和徐海茵交换信息。

    一个在极度狂怒与极度理智之间摇摆的病人形象,由此鲜活地立了起来。

    徐海茵这个角色同样如此。

    主创团队找来了专业的记者,去研究和发掘他们身上的工作状态,用于剧中的角色塑造。

    片中有一场让人印象深刻的戏:

    徐海茵为了采访第一个死者(男服务生)的家属,谎称自己是提供相关社会服务的工作人员。

    她事先做了一系列小动作:

    衣服,从低胸衬衣换成了纯白色的卫衣。

    头发,从披肩扎成了马尾。

    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博取受害者家属的好感与信任。

    更绝的还在后面——

    为了完美营造一个人畜无害的社工形象,她在出发之前,刻意灭掉了自己还没抽完的烟。

    可是,当死者的妹妹出来后。

    徐海茵意外地发现,其妹妹也喜欢抽烟。

    于是她又马上掏出烟,和死者妹妹坐在台阶上一起抽。

    这几处细节上的动作设计,已然将一个为达目的而无所不用其极的记者形象,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除了人物设定上的走心,《谁是犯罪者》在剧情上也值得一提。

    剧集围绕着连环杀人案展开,环环相扣,层层解密。

    最重要的是,在紧凑的剧情和精巧的故事之上,它将矛头直指当前普遍存在,却不被广泛重视的社会议题:

    性别认同、校园霸凌、企业压榨、外貌歧视等等。

    从剧名开始,主创团队的“野心”就昭然若揭——

    他们并未将镜头聚焦于作案手段高超的加害者,而是重点关注这一个个不被社会关心和重视的受害者,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底层人物群像。

    通过这群想要放弃生命的人,来反映社会问题,并探究其背后自杀动因。

    以此引发大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自杀群体的关爱。

    根据统计,中国每年有约30万人自杀。

    走向自杀的现实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个情感上的共同点却殊途同归:

    这些下定决心去自杀的人,都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和在乎了,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活着没有意义。

    这点恰好和鉴识工作形成一种悲伤的联结——

    因为鉴识人员的职责,就是通过细枝末节的线索,去还原死者生前的每一个细节,去关心死者生前的每一件小事。

    正如制作人曾瀚贤所说:

    “鉴识科学有一句话,生前没有人在乎你是谁。

    当人死了,却拼命用各种方法查出你是谁,可惜伤心的点在于,人已经死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谁是被害者》想要探讨的核心,仍然是对于生与死意义的思考。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死亡的意义又是什么?

    这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没有人能给出完美的答案。

    但《谁是被害者》给出了它的答案:

    不论是选择生还是选择死,我们都在选择过出自己有价值的人生。

    只不过,有的人选择有价值地活着,有的人选择有价值地死去。

    但是,那些选择有价值地死去的人,却忽略了一点:

    死亡何其简单,又何其短暂。

    一直努力活着,才是最大的考验。

    活得有价值,是比死得有价值,更有价值的一件事情。

    *本文作者:张不才

     8 ) 不管想要表达多宏达的社会议题,请先把基础常识讲清楚

    看完(其实看了1-2集就想说了)觉得纳闷,这么高的分数怎么来的?

    对,你是悬疑推理剧(的外壳),请先把悬疑推理的故事逻辑和基本常识写清楚

    对,你想表达各种宏达的社会议题,请抓柱重点深入探讨,不要只聊表面

    对,你想设计一个“非常规”的男主,请最起码把男主的基本情况解释清楚

    我不想多说警方办案的诸多漏洞(连搜证不戴手套都有),也不想多聊每个案件当事人贴标签式的人设(像没有生活的学生的想象),台词、演技也都不赘述。

    我就单说男主方毅任(有剧透)。在这个最最重要的角色身上,编剧有多草率、多莫名其妙!

    一、方毅任的病。

    他到底患了什么精神疾病?有哪症状?症状的规律和原则是什么?

    这对于理解男主行为、推动剧情的发展、以及最后男主的改变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整季看来下,这些问题全都没有交代清楚。

    一会是交流障碍,一会是躁郁症随时发狂,一会又像双向情感障碍,感受不到其他人的痛苦。

    因为没有人物行为的“原则”,导致观众没办法判断此时是该出于对患者的同情、还是对作出改变的欣慰、还是对特殊才能的惊叹。

    男主的同事说过,他得的是:亞斯伯格症

    其实只要抓柱这个病的最大特点——“社交障碍”,就能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

    一个“社恐”警察,和一个“社牛”记者,一起行动探案,非常有对比、有火花,有爆点有笑料有眼泪。

    这样,最后男主需要去劝女儿,向记者求教说话的方法,才能起到升华的作用!

    社恐想要学者社交,满嘴跑火车的记者开始学习说实话……

    就因为混乱的人设,和没有规则的行为,导致这个结尾变得毫无意义,平淡如水

    (男主有惊人的记忆力这点其实也可以大做文章,但是编剧只是像填缝剂一样塞在剧情的角落里,让人一头雾水)

    二、方毅任的家庭

    男主的家庭情况,可以说是整起案件的导火索,至关重要。但是导演、编剧交代的不清不楚。

    首先,一个精神病患者想要结婚生子,本来就不容易。能愿意和他成家的,一定不是普通女人,但是他的妻子,就是一个脸谱化的“好老婆”,和平常妻子没有区别。这怎么可能呢?

    结婚前妻子就已经知道男主有这些精神疾病了,但是从家庭装修、家居布置、女儿的养育方式上,一点也没看出来,这个特殊的家为了家庭幸福做出了什么预案和改变?

    这些人物背景的bug,让观众对人物个性的把握更加没了头绪,也让我觉得编剧和导演没有认真对待故事,连基本的常识都懒得去琢磨,匆匆忙忙只想表达自己有多热衷于为社会弱势群体大声(然而也表达的像流水账)。

    三、父女的感情

    让我最不能理解的,是女儿对父亲的感情!

    如果父亲一直埋头工作,为什么女儿那么那么爱父亲?不应该敬而远之吗?

    男主离开家回忆的时候,全是女儿和母亲的画面。如果这时候全是父亲和女儿的画面,就合理很多。能表达出他爱这个家,爱女儿,只是不知道怎么交流和沟通……可惜,没有。

    如果只是因为父母离婚,为什么女儿那么那么恨父亲?

    天底下离婚的父母千千万,如果每一个孩子都恨父亲,那还了得?编剧应该不会是想表达这样错误的观念吧?

    从剧情看,男主的妻子是一个通情达理温文儒雅的女人,那么离婚以后,妻子是怎样理解丈夫的?妻子是怎么安慰父母离婚以后的女儿的?统统没有交代,上来就是恨之入骨。为什么呢?都怪精神疾病吗?(女儿的精神疾病是遗传还是环境塑造,也没有交代清楚)

    不知道为什么爱,也不知道为什么恨,大结局给人的感觉也就索然无味了。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亲,你是悬疑推理剧,你的观众可能是一群最聪明的观众,至少是准备好迎接一场头脑风暴的观众,然而……你就给个这?

     短评

    “我们不要放弃好不好?”我心中本年度目前为止最佳台剧。网飞出品的几部华语剧里,罪梦者和这部是最喜欢的两部,但是也说不好自己到底是更喜欢哪一部的结局。张孝全在两部里面演的都是苦大仇深的角色啊,但是每次他演苦大仇深的,都很好。许玮甯很好啊,第一次看她,有点喜欢上。林心如表现很惊艳,但是我觉得稍稍有一点过。

    4分钟前
    • 国产无籽红提
    • 力荐

    挺精良的剧集。视听讲究,悬疑和氛围出色。值得咂摸的是许玮甯和林心如的视角,她们既是参与者,也是旁观者。并且,两个人是分别从死与生的角度来理解生命的痛苦与意义。表演集体在线,张孝全各种强迫症式的动作细节很加分,包括空洞的眼神。林心如那个自以为善的恶魔形象也不错。

    7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台剧越来越能打了,以受害者为切入点,“有的人死了比活着有意义”,探讨了蛮多东西,社会/人情/亲情/无良记者…张孝全和许玮甯的细节处理的很到位,林心如演的疯子也可圈可点。节奏有点高开低走,到了第六集劲就不足了。

    10分钟前
    • 利多卡因
    • 力荐

    因为林心如的参演,五星观望

    12分钟前
    • 穆津睿
    • 力荐

    3.5 一群想要放手的人,和几个想要抓住的人。每个被害者都加入了自己的议题和社会元素,联结在一起还是觉得不深刻,倒增加了推理的娱乐性,苏可芸比较有趣。许玮甯和张孝全稳定发挥,林心如的演出竟是有突破的。最后一集台词写得不好,活下去的意志讨论还不够公允

    16分钟前
    • SundanceKid🌈
    • 推荐

    很好看,喜欢林心如~

    17分钟前
    • 鬼束千寻go
    • 力荐

    已經是少數好看的台劇了 近來網飛的台劇都很爛 真的滿精彩的 林心如就是亮點 演技真的很好

    19分钟前
    • Davina
    • 力荐

    林心如演技爆发!剧情很紧凑啊。

    22分钟前
    • 温柔的疯狂
    • 力荐

    netflix资本的注入,东亚文化产业必然形成新阶段,日韩及台湾看来复苏势必成然

    23分钟前
    • 小毒物
    • 力荐

    可以提前预定年度最佳台剧,尤其最后两集非常有感染力,许玮甯特别好特别好,小女孩有点像周冬雨演技也在线,唯一的不足是林心如表演太过了让整个故事给人的震撼程度大减分

    24分钟前
    • 阿五
    • 力荐

    剧情不如《暗黑者》,动机不如《心理罪》,鉴证不如《法医秦明》,猎奇不如《十宗罪》。

    28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还行

    上一部达到这种水准的华语悬疑推理剧,我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离奇案件、缜密推理、复杂人物、完整的社会群像链,这个类型能给出的基本都给出了。虽然部分情节点有僵硬处理痕迹,后段遗憾也不少,但放在华语剧的层面来说,的确要用“极度罕见”来形容。最值得表扬的就是这群演员,他们出演的全是极端人设,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患者,甚至还有郑人硕一人两角的情况。但大家还是能够对角色产生很深的理解和体认,即使部分表演有点“台式”过火,真挚与信念感是看得到的。反观大陆的悬疑剧,“过场感”很强,演员很难把他们的真心拿出来给人看到。

    30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7分,开场很重口,果然网飞尺度可以。悬念也不错,不过中间往后几集就有点弱了,大概朝着你能想到的方向推进。张孝全这个角色有点意思。

    3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剧情很紧凑,林心如演技非常可,值的看!

    36分钟前
    • 懒喵喵爱叫唤
    • 推荐

    还好,口碑吹的来势汹汹,可过程比较乏味,看似在不断延伸却也在原地踏步,靠重口味道具博眼球,警察和鉴证科办案能力一般,全靠现实阻力推进,偏故弄玄虚的刻意伪装,前几集还未见出彩的段落和角色,但也能继续追下去,不过内地以外的大尺度华语犯罪题材,也只能靠港台来办了,全部看完了还是台湾现实呈现和关照的那一套,完后一派和解气息,涉及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不新鲜但确实有警醒的意义,另外最后一集被林心如尬完又被张孝全尬,直接就跳戏了,角色张力吃重,总觉得他们努力在想怎么演和如何说好台词,有种间离的搞笑感,哈哈哈

    40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还行

    林心如

    44分钟前
    • 你的
    • 力荐

    林心如演技很👍

    46分钟前
    • ssnyvk点缀
    • 力荐

    这部剧还真的蛮不错的,特别是林心如让人眼前一亮。虽然不是主演,只是特别演出。但是超强素颜出演,还化了老年斑、家暴后的伤痕等特效妆,是真的很不错,让人看了就觉得她是李雅钧,没有林心如的影子。最主要是眼神戏真的超棒,有一幕是摘下口罩笑了,那笑容看了都会有害怕。和以往不同,饰演这么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不正常的人,林心如确实表现得很好,一举一动、一个眼神都是戏,实力演员👍👍👍

    50分钟前
    • KIAWFY
    • 力荐

    男主是如何一下子从十多年对妻女不闻不问发展到忆女成狂的?这个情绪有点不连贯啊

    52分钟前
    • 吃完中饭吃晚饭
    • 推荐

    台剧在复兴。。男主不错,每个角色都丰满林心如一点不像以前的林心如了,角色张力👍。

    55分钟前
    • 云雀叫了一整天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