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为全人类 第二季

    为全人类 第二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美国2021

    主演:乔尔·金纳曼,迈克尔·多曼,乔迪·巴尔弗,莎拉·琼斯,珊特尔·范圣滕,Maetrix,Fitten,Steve,Olson,索尼亚·瓦格尔,瑞安·施密特,诺亚·哈普斯特,克莉丝·马绍尔,David,Chandler,Dan,Donohue,Gregory,Garcia,Sahsha,George,Yakov,Kolontarov,Marianne,Lu,Penny,O'Brien 

    导演:蜜拉·梅农,安德鲁·斯坦顿,迈克尔·莫里斯,丹尼·高顿,塞尔吉奥·米米卡-戈赞 

    猜你喜欢

    • 第02集

      龙之家族 第二季

    • 第5集

      朦胧寻踪

    • 更新至第02集

      可卡因旅馆

    • 更新至第04集

      金斯敦市长第三季

    • 更新第02集

      龙之家族第二季

    • 更新第12集

      得州巡警第四季

    • 第2集

      科塔工厂 第一季

    • 第13集

      双螺旋 第二季

     剧照

    为全人类 第二季 剧照 NO.1为全人类 第二季 剧照 NO.2为全人类 第二季 剧照 NO.3为全人类 第二季 剧照 NO.4为全人类 第二季 剧照 NO.5为全人类 第二季 剧照 NO.6为全人类 第二季 剧照 NO.16为全人类 第二季 剧照 NO.17为全人类 第二季 剧照 NO.18为全人类 第二季 剧照 NO.19为全人类 第二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该剧设定自一个平行世界,苏联先于美国完成人类登月,在那个世界中苏美航天竞赛从未停止,并各自在月球上建立了永久基地。

     长篇影评

     1 ) 如果没有最后一集,我会给本剧打一星,但看完后我打了五星

    如果没有最后一集我一气之下会给这个剧打一星。

    前九集和第一季一样依然是啰里八嗦、又臭又长的家庭剧,拜托老子是来看科幻的!!!是来看航天发射的!!!是来看宇宙飞船的!!!是来看月球基地的!!!是来看架空历史设定的!!!你给我拍成家庭剧是几个意思?????真是白瞎这么好的设定……

    但是最后一集直接把我干懵了,前面再拖沓也心甘情愿的打五星。

    只要你稍微了解过一点历史中的古巴导弹危机,你就会轻易的发现,最后一集就是一个太空版的“古巴导弹危机”,我甚至认为编剧就是照着古巴导弹危机写的最后一集的剧本。不要觉得剧中的各种乌龙、巧合、误会、反转过于“戏剧化”,因为历史上的古巴导弹危机也就是如此魔幻。

    //www.zhihu.com/question/24569732/answer/52679636

    如链接中提到的:美军用反潜鱼雷逼苏联的潜艇上浮,却不知道潜艇上有核鱼雷,潜艇上的苏联水兵甚至以为战争已经爆发;苏联的强硬派指挥官,在未经上层允许的情况下,私自下令将美军的侦察机击落等等,有时候历史就是比电影还魔幻。

    总之,最后一集剧情终于快起来了,太空、宇宙飞船、月球基地的特效画面也多了,故事也精彩了,甚至还巧妙的上演了一场太空版的“古巴导弹危机”,最终还表达了和平的主题,以及结尾将情绪升华(X礼部分),对于我这种科幻、航空航天爱好者,还喜欢了解一点政至的人来说堪称完美!

    说点题外话,这个剧在中间虽然会一直夹杂各种私货,黑苏联也好,白左也好,它的中心思想一定是反意识形态的!原因有二:1. 库克曾经公开要求 Apple TV+ 的编剧不要黑中国。2. 本剧看似讲美苏争霸其实是在借古讽今,苹果公司作为跨国资本,尤其是横跨中美两国,两边都是最大的市场,加上一国是公司总部另一国是生产代工基地,中美和平发展才符合它的最大利益。(不要认为我在过度解读,第一季第二季的最后一集都是在反意识形态,唱和平的基调,另外不要忘记 For All Mankind 是 Apple TV+ 的开山之作,我不信苹果不会借此传达一些东西)

    但是最后我还是要骂一句,前九集就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2 ) 边看边写

    1 every little thing

    进入八十年代,太空竞赛在技术层面的影响开始体现。

    老一批的人里,Margo和Ed进入NASA管理层,Gordo和Tracy分道扬镳,但好像都走上了更多面相公众的路,Ellen和Cobb还在月球上,Karen接下了outpost酒吧,跟Ed收养了越难小孩,她的人物弧光是最好的,这就是学文学的魅力吗哈哈哈。

    月球日出太美了。也预示着地球与月球之外,太阳将成为新的探索对象,更危险更具挑战性。按照这个节奏,21世纪得走出太阳系了吧。不知还要牺牲多少人。

    2 the bleeding edge

    Ellen太酷了:去往火星的路不在休斯顿,而在华盛顿。(宇航届RBG既视感)

    3 竟然是Karen对Ed说,Shane的死不是你的错。有时候我们一遍一遍假象我们如果做了不同的选择结果会不会不一样,这是一种折磨。这是对我们自己的惩罚,希望受够折磨之后,就会有好的结果出现。就像忏悔。也许忏悔得足够多就可以支付上帝的代价。但并非如此。他的死……不是我的错。也不是你的错。

    4 Ellen和Tom的对话

    You need to be a better poker player. I loobied my ass off for this job. 我们才是让这一切成为可能的人。

    You're as genuine as sunrise, people respond to that. The trick is not to loose your track of who you really are.

    在Ed离职最后一分来找发牢骚,托马斯派恩让他们俩都更可爱了。

    Ellen和Pam,看得我心软了,猜猜那首诗是写的你?

    5 我真的很爱Karen,这一季的衬衣牛仔和对奇怪植物装饰的执着都让这个人物更可爱了。Tracy一直被认为是花瓶,被选作宇航员时如此,在月球基地也如此,但她其实非常tough。

    6 Tom的city of the hills以及Margo的发问:You really believe that? 虽然但是,让步?绝不可能。

    so I was your Band-Aid. 美苏四位宇航员在outpost,敬逝去的宇航员,敬女性。

    Tracy不是我的,不是你的,她是她自己的。

    7 我就知道,当一个令人讨厌的人物被写得可爱可敬,他就该死了,Thomas Paine。Ellen与Thomas的交流也不是out of nowhere,这是NASA政客的新老交接。与Pam的重逢也不只是为了完整Ellen的情感线,是为了逼迫Ellen进入一个小我与大我的抉择,没有其他可能了,Ellen将接过Thomas的衣钵带领NASA登上火星,而诗人Pam并不能接受一个政客Ellen。是选择让人伟大。

    如果是之前,看到客机被击落的剧情肯定会吐槽为了冲突而冲突,最近几年的现实状况教育了我,客机被军机击落,就跟美国宇航员会在苏联被囚禁一样,是可能的事情。人类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美苏双方都有理想主义者,月球上的旗帜和美苏航天员的握手,是symbol,但maybe, maybe it can change the world.

    Show them how tough you are ,how far you willing to go. Then you'll have their trust. Ellen已经成为我最感兴趣的人物线了。我们在不同人面前扮演不同的角色。

    把挑战者号因为O圈的失事改写为NASA成功避免,Margo暗中传话给苏联工程师让对方免于出事的情节,太妙。这部剧整个就是理想主义与现实的抗争妥协吧。真正的英雄主义。

    Danny!!危险行为!

    8 Molly开飞机到大气层边缘向宇宙深出手,然后坠落。

    one dead,one wounded

    第八集整体破碎。Bill个Aleida的争吵,Margo跟Sergei的情况很难说谁更离谱,当然最离谱的还是结尾。。。相比之下Karen的出轨都显得合情合理。

    10 四线剪辑,效果拉满了:Gordo和Tracy在月球上做孤勇英雄,美苏宇航员在月球基地里巷战,月球上空两国的太空梭之间的导弹一触即发,地球轨道上两国宇航员违抗命令强行完成了对接和握手,而这本该振奋人心的一幕传回地球却没有观众,因为由于美苏围绕巴拿马运河展开的纠纷已经升级为导弹危机,居民们都躲进了地下室。人类社会就是在理想主义和狗屎之间的纠缠中成为现在的文明。

    我以为Gordo和Tracy跑进基地的镜头是活下来的意思,没想到是编剧让他们以优雅一些的姿态死去的仁慈。

    狗男人想利用Margo!

    1995,Mars!!!

     3 ) 当Soviet宇航员要汉堡和Jack Daniels时

    抛开真实轨迹,依托事实和理论基础,很难不5星。

    首先,并没有像从前那样一味的贬低抨击Soviet(当然,调侃和嘲讽是有的)

    当Soviet宇航员要汉堡和Jack Daniels的时候(这只能叫调侃)我只能说我笑出声了……

    其次,也完美的诠释了美式价值观。个人认为。

    女性权益,有色人种权益,当然还有LGBT,你可以说这是ZZ正确,但这些人不也是all mankind的一部分嘛。不要一有女性或LGBT群体或color就是ZZ正确,这么说很蠢的。

    再次,你要非说跟我们CPC的价值观冲突,那我只能说你也太不带脑子了,你也太容易对立了。

    至少在Gordo夫妇裸着在月表奔跑是为了全人类,ED导弹炸掉Sea Dragon是为了全人类,丹尼违反命令与Soviet宇航员对接是为了全人类。不管你同意与否,在剧中,在当时的环境中,是双方都想看到的结果。

    况且,看个剧都要带着意识形态,都要担心自己或看此剧的人被剧中表达的意识形态带走,你也太不自信了。我们要反思,要通过别人的文化或意识形态输出看到我们的优势。

    有人会问,咱们PRC就拍不出来这种剧。其实我觉得不是因为技术不到,而是咱们没有什么对手。

    最后,如果踏在火星的那一脚,是我们PRC的人,那CCCP和CPC也太牛逼了!

    RIP,Gordo and Tracy

     4 ) 别老黑苏联,静下心来思考一下

    想说几个点哈:

    1. 击落大韩航空007航空的事,现实世界里发生在1983年9月1日清晨。这件是你说老毛子有错么,肯定有,直接击落民航飞机,这真是第一次(和平时期)。但是,你说韩国飞行员就没问题呢?偏离航线600多公里,对于苏联国土防空部的几次询问,飞机都保持静默,我知道你是干什么的?苏联飞行员说自己打了200多发警告炮弹,但是也没见对面有任何改变航向的反应。所以,这事到现在都是个罗生门,到底是美国人利用民航掩护侦查苏联库页岛一带的军事基地,还是苏联反应过度呢?反正我觉得,你把屎盆子全扣到苏联头上,这是欺负苏联已经解体了,没人给他说话啊。

    2. 占矿的问题。首先,剧中也没说苏联宣布XX地方归苏联吧,在主角他们在沙克尔顿环形山降落前,大家最起码还有着“月球属于全人类”的默契。结果,主角去找冰,直接就占了环形山,说好的属于全人类呢?有人说:那要是苏联人先占了,苏联人肯定也宣布自己拥有。这就是纯抬杠,你不能说我预测对面要动手,我就先发制人,结果我还占了全部的理。后来,美军派海军陆战队抢矿,对方也没反抗,按理说这事到这就结束了。然后人家在你基地周围活动,你上去就打死人家一个,打伤一个,人家也没带武器,这算啥?我就不明白,这么多人给老美洗地,啥逻辑呢?美国现在天天在咱们南海边上转悠,咱们上去击沉他一艘船,看看会发生啥?所以,我说苏联后来还先派人来接人,已经非常克制了(怂,我觉得是主要的,苏联其实一直在避免和西方直接冲突,主要还是不想发生全面冲突,想从削弱西方的枝叶开始)。结果你们还收留苏联的叛逃者,这等于告诉对面:我就是要跟你对着干,怎么着?所以,安德罗波夫才会下令开始抢人,这种反应我觉得非常合乎逻辑。

    3. 苏联的饭菜没那么不堪,最起码我蛮喜欢红菜汤配面包的,还有红肠。剧里面感觉美国生活比苏联高出不止多少个档次,其实现实世界中,也就是在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连续去世后,苏联经济问题才开始逐渐爆发出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等于给一个病人下了猛药,直接就挂掉了。虚拟世界里,苏联的领导人变更还是很稳定的,经济不会像现实世界恶化的这么快。(美国饮食有啥?汉堡汉堡,还是汉堡,剩下的也都是外来菜吧,哈哈)

    4. 感觉编辑有点受到《辐射》系列影响,虚拟世界里,美国的核技术进化的超快,80年代就有了可以放到航天飞机上的小型反应堆,而且Jamestown也有了两个反应堆,海龙号还可以连续运载燃料棒上月球,咱们这个世界到今天都没做到。同时,比起《辐射》系列,在电视剧中,美国的半导体技术也发展的很快,已经全面电子化了,这比游戏中的要强多了。但是无疑,编剧给苏联的科技加成还是参考现实世界,反正“暴风雪”号10年都没飞起来,已经比美国落后了整整1代,甚至可能是2代,所以,苏联当初第一个把人送到月球上,到底是得到了什么眷顾?想不明白。

    我很想看编剧接下来怎么编下去,这种大背景虚构的电视剧,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放飞自我,最终底子就开始弱化,质量下降。

     5 ) 魔改历史的S02E01

    第二季一开头就以一组新闻报道剪辑镜头抛出了一大堆1978-1981年幻想的平行宇宙历史,不得不佩服编剧的脑洞!

    举一些这一季片头出现的比较有名的魔改历史事件,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历史改变对本剧之后的剧情走向有什么影响,欢迎各位网友脑洞大开一下。提示:括号内为真实历史事件

    1.1976年11月4日,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在1976年美国总统选举日赢得大选,成为第39届美国总统。( 1976年美国总统选举实际于1976年11月2日举行, 吉米·卡特当选,而里根是在1981年才就任第40届美国总统 )

    2.1978年9月14日,埃及与以色列未能在戴维营达成协议。( 《戴维营协议》是埃及和以色列达成的关于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性协议。该协议于1978年9月17日在美国华盛顿签署。 “戴维营协议”的签署,为埃及与以色列双方在1979年3月正式签订和平条约(埃以和约)、结束战争状态打开了通道,加速了巴勒斯坦叙利亚同以色列进行谈判的历程,有力地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协议的签订为实现中东和平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使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的关系开始由对抗向对话方向发展。 )

    3.1978年,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潜逃时于加拿大边境被捕。(1977年,波兰斯基在美国因与13岁少女发生性关系而收到包括强奸在内的六项指控。1978年在候审期间偷偷由美国逃往巴黎,从此一直在欧洲定居。 )

    4.1979年12月25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决定从阿富汗撤军,以便调动更多的资源投入与美国的太空竞赛中。(1979年12月末苏联入侵阿富汗,爆发了长达10年的阿富汗战争。 这场战争不仅遭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强烈谴责,也被认为是苏联对外政策的重大失败。

    5.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11月4日, 伊朗激进学生组织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并劫持了52名美国人。在52天后里根总统下令夜间突袭行动拯救人质,大部分人至最终获救,6名人质和3名士兵遇难。(实际上52名人质被扣压了长达444天, 由于救援不力导致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连选失败。美国与伊朗的关系由此恶化)

    6.1981年,里根再度连任美国总统。(同1)

    7.1980年12月8日,披头士乐队成员约翰列侬幸运地躲过一名杀手的子弹,幸免于难。(实际上列侬在当日不幸中弹逝世,年仅40岁)。

    8.1981年5月14日, 圣若望·保禄二世在圣伯多禄广场遇刺身亡。( 1981年5月13日,若望·保禄二世在进入圣伯多禄广场准备演讲时,被一名土耳其狂热穆斯林枪手枪击。若望·保禄中了两枪但并未击中要害经六小时手术后脱离险境。其于2005年逝世)

    9. 1981年10月8日,埃及总统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在刺杀袭击中幸免于难。( 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出席在埃及开罗举行的十月战争8周年阅兵典礼时,被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刺杀,享年63岁。其在政治和宗教倾向上持有非常开明的态度,因此遭到极端宗教势力的迫害。 )

    10. 1981年,英国查尔斯王子与康沃尔公爵夫人卡米拉举行皇家婚礼,女王表示祝贺。(这段狗血的故事应该不用多说了...)

    还有些事件由于片头播放太快没看清,欢迎网友指出!

     6 ) 美国人的fuking arrogance

    只要有对手方出场的情节(通常是苏俄,暂时c家大概还不配),美式的不要脸的给对手的基于自家想象的stereotype的涂抹,真是tmd恶心。艹他大爷的。

    苏联人被监控,话都不敢说。

    苏联人向往美式汉堡。

    苏联人只会讲为全人类这种大话,不在乎身边人。

    苏联人只要面子,做个对接机构还要争公母。

    看谁都像自己了属于。

     7 ) 战争开始的很没道理,结束的却极为理智。

    战争开始的很没道理,结束的却极为理智。美帝的脑洞不小,把冷战扩展至太空,而且直接开打,还好没有激光枪。理智就是个笑话,和平反而显得儿戏。战争开始的很没道理,结束的却极为理智。美帝的脑洞不小,把冷战扩展至太空,而且直接开打,还好没有激光枪。理智就是个笑话,和平反而显得儿戏。战争开始的很没道理,结束的却极为理智。美帝的脑洞不小,把冷战扩展至太空,而且直接开打,还好没有激光枪。理智就是个笑话,和平反而显得儿戏。

     短评

    前面所有关于日常生活的剧情好像都在为最后一集美苏冲突的大爆发做着铺垫,但是也侧面证明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前也只是充满七情六欲的普通人。

    3分钟前
    • 石墙
    • 还行

    还是那句话,人不是猴子,老看着屁股坐哪里是对优秀作品的侮辱。泥石流时代,一部理想主义作品难能可贵,请珍惜。最后一集,满分。

    7分钟前
    • MR.K
    • 力荐

    以登月竞赛这样宏大事件为背景的半架空剧,并没有被束缚在太空、科幻的内容之中,更侧重于通过描写这场太空竞赛舞台上的主角——宇航员和其他航天人职场生活的五味杂陈、光鲜亮丽家庭背后的各种辛酸苦辣,来展现那样一个人类探索太空、殖民太空的激昂跃进年代。与其说是太空科幻剧,我更愿意把它看成职场、生活剧,中年危机、家庭平衡、梦想与初心、英雄背后家人的价值与诉求、职场歧视、友谊等一系列平凡生活永恒的主题将这些有着最酷职业的人类精英与我们的距离迅速拉进,让我们更容易共情,我认为这也是本剧的最大魅力之处。社会分工有不同、身份地位有差别,但不同的社会个体在底层逻辑上作为人类的共同价值是共通的,也容易引起共鸣。

    11分钟前
    • 非优即良
    • 力荐

    雖然編劇在這季和上一季都毫不留情的挖苦當時那代人的侷限性和當代人的短視,不過卻也始終保有對於人能夠做正確事的樂觀。

    13分钟前
    • 盒中甲虫
    • 推荐

    最后一集真的太壮烈了… To Tracy and Gordon

    16分钟前
    • 鸡块
    • 力荐

    差不多3.5~4吧。各种黑苏联也就算了,剧情不够狗血来凑。中期一转家庭伦理剧真的太蛋疼了。老老实实拍理想情怀,星辰大海不好吗。原来打算这季看完弃了,结果最后那个镜头。。。还是得看下去。

    17分钟前
    • Vancion
    • 还行

    第二季活妥妥的成了部女性剧,感觉下季会有女总统。季终简直太空冷战浪漫啊,还用了Nirvana 1991的Come As You Are作为落幕配乐,下一季时间则设定于1995年,人类登上火星!(如果抢先登上的是中国那就绝了)

    20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除了karen那条线是实在看不下去,太狗血了,美苏对抗的戏份真的挺好看的

    21分钟前
    • Mitch
    • 推荐

    眷村奇事

    23分钟前
    • 飞碟熊二
    • 推荐

    "I love you." "I love you too Grodo."

    24分钟前
    • 果干皮
    • 力荐

    第一集还有个爽剧味,第二季顺利进入中年剧,伴随着无可挽回的丧失感,非常敢想敢干

    29分钟前
    • Clarke
    • 推荐

    表面是在黑苏联,实则暗戳戳地讽刺美国危险的军事政治游戏,都特么把枪和导弹带上太空了,还明目张胆的杀人,苏联人不报仇雪恨才怪。另外被戈登和崔西这对差点虐哭,成全了爱情却壮烈牺牲~期待下一季~

    31分钟前
    • Dawei0731
    • 推荐

    第一集视效升级节奏加快。月球日出和太阳风暴太震撼了。如果能在大银幕看4K画面……

    33分钟前
    • 拔刀诀
    • 推荐

    2022.10.13 ~ 2022.10.22真的很能编呢,狗血程度超乎我想象……

    35分钟前
    • 小悬子
    • 推荐

    不得不说,外国佬创意就是独到,每集都猜不到剧情的走向,每集都感觉很想让人看下去的样子。就是看完之后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就是苏联的解散真是非常的及时,要不就会引发世界大战。有一说一,这种片子才是真正的文化里的输出,潜移默化的改变你的意识形态。如果事实上是美国解散的话,可能你的理解又有不一样的地方了。我们还是要带着清醒的头脑去看待美剧的文化输出。

    39分钟前
    • 12厘米的布丁
    • 力荐

    TV+把故事始于平行宇宙的1970年代的《为了全人类》当成首发剧,还两次续订,原因很大程度上是Apple自己的故事就始于那个充满理想和激进的年代。TV+作为一家科技巨头的流媒体平台,它迫切希地望用比自家电子产品更富戏剧性的艺术作品,让公众看到技术是如何创造历史,甚至“改写”历史。如果约翰·列侬的歌声没有在1980年消失,那么即使美苏离热战的距离只有月球车的车程和LSAM的航程那么远,我们仍有理由在千禧年前遍布月球、飞向火星,最终在次世代冲出太阳系。S1时我一直觉得基于同名登月纪录片的剧名“For All Mankind”是对冷战的讽刺。不过现在我更认为,文明的本质是混沌系统,人类私利与己见的本性导致了未来的不可测,但文明前进的动力则又源自与熵增的对抗,某种程度上这就是For All Mankind,尽管不那么伟光正。S3已续订,下一站:火星。

    40分钟前
    • 圣迭戈-北岛
    • 力荐

    没想到和第一季间有个比较大的时间跨度,对主要角色们都是不小的挑战,也直白地说明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历史上始终扮演重要角色,有人光荣退场,有人无声离去。在虚拟历史方面,这一季涉及的问题更真实也更直白,人类的各种本性与光彩相互交织,和熟悉的真实感觉不断对照。

    44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推荐

    通过4K电视看杜比视界呈现一开始的日出画面实在太美了。

    45分钟前
    • Morsword
    • 推荐

    看完了, 最后一集挺让人难受得, 崔西和戈多为了拯救詹姆斯镇共同赴死. 太可惜了, 好喜欢这一对. 要说不喜欢的就是戈多得大儿子和凯伦得感情戏, 就离谱, 搁着玩ntr呢?第一季结尾的海龙火箭十分让人期待第二季的剧情.还是太多人没看完就乱给分了,这部剧真的是越来越精彩

    49分钟前
    • Albert
    • 力荐

    如果能把一些没有什么用处的狗血剧情线去掉会更好。最后一集被Gordo和Tracy狠狠感动到了。

    51分钟前
    • touya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