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初恋这首情歌

    初恋这首情歌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爱尔兰2016

    主演:福迪亚·瓦尔什-匹罗,露西·宝通,杰克·莱诺,马克·麦克肯纳 

    导演:约翰·卡尼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国语

      浴血狙击

    • 正片

      比佛利山超级警探4

    • HD中字

      食人鱼2024

    • HD中字

      制暴2024

    • 更新TC

      维和防暴队

    • 更新HD

      非法之徒

    • 更新HD

      极拳攻缉

    • HD中字

      孤岛惊魂

     剧照

    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1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2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3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4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5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6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16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17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18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19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1980年代的都柏林,因为家境窘迫,十四岁的少年康纳(福迪亚·瓦尔什-匹罗 Ferdia Walsh-Peelo 饰)不得不转学来到了一所校规极为严苛死板的教会学校中就读。在那里,他惹上了横行霸道脾气古怪的巴里(伊安·肯尼 Ian Kenny 饰),可见未来的日子不会好过。 某日,康纳邂逅了名叫蕾菲娜(露西·宝通 Lucy Boynton 饰)的美丽女孩,为了吸引蕾菲娜的注意,康纳邀请她来主演自己乐队拍摄的MV,哪知道蕾菲娜欣然应允,那么问题来了,对演奏音乐几乎一窍不通的康纳,该如何在短时间内组建一支乐队呢?好在康纳拥有一群热爱音乐的朋友们,很快,一支名为“唱街”的乐队成立了。

     长篇影评

     1 ) 为了撩到你 造座城堡也值得——《初恋这首情歌》

    <图片1>
    半个月完成了三刷《sing street》,今年来还没碰到一部怎么看都不腻的电影,喜欢电影静静地叙说着故事的节奏,喜欢电影里平淡而美妙的音乐,喜欢电影里每个角色赋予的人生缩影。
    第一次看完时,脑子里满是千丝万缕的念想,结果三遍看完,发现突然间写不出东西。
    电影里讲了康纳和拉菲娜之间美的不像话的初恋;也讲了康纳的父母只是因为做爱而结婚的爱情。
    电影里讲了埃蒙这些对音乐充满热情年轻人;也讲了康纳他哥哥布兰登因为音乐而颓废的人生。
    音乐不一定是全部,但却改变着一个人的一生。
    音乐让一些人疯狂后沉沦。
    But once,I was a fucking jet engine.

    ☞【为了撩到你 造座城堡也值得】
    我喜欢康纳这种纯粹的喜欢,为了撩你,就去组个乐队。
    初恋是义无反顾的,所以完全想象不到康纳第一次见到拉菲娜,编出的理由竟然是我有一支乐队拍MV需要女主角。但其实感同身受的一想,其实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因为初恋,初恋必是疯狂。
    初恋给你的有多么印象深刻。
    好像应该巴不得把全世界都给到对方吧。会因为一点点对方的话语和小动作而欣喜几天;也会因为恋爱中稍微的不悦,仿佛感觉自己是这世界上最痛苦的人。
    所以每每看到康纳和拉菲娜在影片中的小动作和套路般的对话,都觉得有些可笑,因为这样幼稚的初恋,仿佛已经是上个世纪的经历,却在情理之中。
    在电影里,康纳和拉菲娜见面了三次,拍摄MV两次,约会了一次。

    第一次是康纳主动的搭讪,这个时候康纳还是乖乖的小学生,所以浓妆艳抹的拉菲娜对他是有些嗤之以鼻的。而康纳这小孩套路也深,乐队,制片人,MV各种耍酷成熟的词把拉菲娜逗得一愣一楞的。

    我觉得第二次见面是最可爱的一次交流,好像两个心照不宣彼此好感的人,却互相要着面子。
    康纳刚见到拉菲娜,表现出非常熟悉似的问好:最近怎么样呀?拉斐尔却说:哦你是那个乐队的男孩呀。当时康纳的失望表情和飘忽的眼神,特别可爱特别写实。
    后面,拉菲娜说:这首歌真贴心。康纳却轻浮地回答:别误会,歌曲不是关于你的,是写给另外一个模特的。但比康纳阅历丰富的拉菲娜怎么会不懂这套路呢,她立马就回答:我不一定有空,最近比较忙。
    多么有趣的初次相识有互相喜欢的人之间的对话,而且表演的特别传神,简直把初恋时的状态演绎的出神入化了。有个小细节,在康纳离开的时候,回头不小心撞到了停在路边的小轿车,可想而知,这段虽然只有三分钟的对话,康纳是在心里演练了多少次,当时又是紧张到什么程度。想想真的觉得好玩又好笑。

    第三次见面是拉菲娜主动到学校找的康纳,这时的拉菲娜穿上了非常清纯的衣服,不化妆不戴首饰,她见面给康纳起了个艺名,叫做科兹莫。这次见面是他们聊的内容最多的一次,也许是因为康纳刚在学校被顽固的校长批评了一顿,而拉菲娜被康纳的歌曲听哭了好几次,所以两个有点小情绪波动的人,话就特别多特别投机。而也是这次,拉菲娜教会了康纳:爱是悲喜交加的。

    两次的拍摄MV,结束后一段非常非常浪漫的桥段。
    第一次拍摄结束,康纳载着拉菲娜回家,我想载着喜欢的人兜风,这应该是最欢喜的一件事情了吧。巴不得一路越远越好,最好永远不要到头。在分别的时候,康纳想吻拉菲娜,结果拉菲娜的男朋友突然出现,让康纳心情立马跌入了谷底。
    第二次拍摄结束,在海边拉菲娜向康纳说了自己的梦想,康纳此时也正式开始把音乐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他开始知道做音乐该去哪里,该怎么做。
    但我觉得这段最烂漫是在坐火车回去途中,在暧昧的夕阳中,两个人于人群中相隔着一个过道,彼此相视,微笑,其实不知道两个人心里想的是什么,但就是很美很浪漫,好像彼此的眼神里就把话语讲的非常清楚了。这时的康纳已经少了份义无返顾的冲动,多了一份成熟的爱恋。

    最正式的约会,也就是拉菲娜离开前的一次,康纳带着她去到一个岛上,彼此度过了一个慵懒的午后,接吻,谈心。而这次接吻的过程,真的是让人觉得滑稽又好笑,康纳那种笨拙的索吻方式,烂透了,但却单纯的感同身受。

    整部影片最让我动容的地方,是最后一次康纳去找拉菲娜,结果发现拉菲娜已经不告而别,而且没有留下一点的口信,得知结果的他,无力的压抑着眼泪,疲倦地瘫坐在地上,好像整个世界都沦陷,好像生活没有了色彩和意义。之后的生活,对他而言一切都悲伤,悲伤的父亲一个人在客厅看着不断重复的电视,悲伤的哥哥一个人抽着烟,我觉得这组镜头导演安排的真是太完美了,而康纳的表演也到了无可挑剔的程度,仔细去观察,康纳的每一次表情和眼神,都把“失恋”的那种状态表现的天衣无缝。
    这时的康纳,写出的歌曲也悲伤起来,《up》里的歌词让人心痛。

    所以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有过初恋的人要认真的看看这部分的镜头和表演,可能很有代入感,非常容易找到自己过去初恋时某个时期的自己。

    最后康纳的演出成功了,而且还抱得了美人归。他们自己搭上一座小船,要横跨海峡前往英国。故事以这么疯狂的举动结束,也是寓意着初恋就是疯狂的这种意思吧。
    最后有个小细节,他们行使在暴风雨中,遇到了一艘游轮,于是他们跟着游轮,开始前往他们梦想中的国度。其实在前面康纳带着拉菲娜去岛上约会的时候就有个伏笔,他们看到了一艘前往英格兰的游轮。
    好在整部电影是个完美的结束,哦不对,不能说完美,初恋是美好的,但婚姻不一定,所以他们这样没有依靠、身无分文的前往英国,很难说之后的故事会是完美的。
    但这样点到为止最好了,不管在英国他们是否会因为生活而吵架,是否因为柴米油盐而斗嘴,是否因为花花世界而变心……这些都算了吧,不去破坏浪漫的初恋,因为原本爱情都不是如相识般那么纯美。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一直在讲康纳和拉菲娜的初恋经历,可能是电影本身给我的就是初恋的这个概念,而看了三遍,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康纳和拉菲娜彼此的初恋经历,一些对话,一些小动作都让人啼笑皆非。

    ☞【But once,I was a fucking jet engine】
    其实我很同情康纳的哥哥,布兰登。
    But once,I was a fucking jet engine.
    在后面,布兰登和康纳争吵的那段,是布兰登几十年来最歇斯底里的一次宣泄,他咆哮了自己的人生,砸毁了自己最喜欢的音乐设备,而这一切都是他的人生,他一辈子的梦想,所以他咆哮着:But once,I was a fuckingjet engine.的时候,莫名的有些伤感。
    在整个康纳的家里,最具文艺气息的地方就是布兰登的房间了,仔细看,堆满了卡带磁带专辑书本,贴满了名人音乐海报,连躺在沙发上抽一下午的烟都那么文艺,文艺的充满了颓废的魅力。
    所以有故事、会音乐的人,连颓废都颓废的这么有魅力,不是吗?
    在康纳遇到任何爱情、生活,以及音乐上的问题时,都是在这所小屋子里,布兰登一点一点教会了康纳,就如布兰登第一次的对康纳说的:我要跟你彻夜长谈,这里就是学校。
    最可笑的是康纳完成的第一首歌,哥哥布兰登形容是:你是想交配想疯了吧!
    哈哈,康纳写的第一首歌,没想到哥哥一听就揣摩到了弟弟写歌的用意。
    于是在这间小屋子里,布兰登教会了康纳:玩摇滚是要有风险的;拍摄MV需要锻炼想象里,提前在脑海里构思好所有的画面;不会有女孩会喜欢上一个听创世纪乐队的男人;人生需要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布兰登教会了康纳很多。
    其实康纳三兄妹都有点彼此的小隔阂,会因为立场和梦想而吵架闹矛盾,但在这间小屋子里,他们就一起玩嗨,一起跳舞,亲密无比。
    在最后送走康纳和拉菲娜的那场,哥哥布兰登不舍的快要落泪了,但看着康纳船驶离而去的时候,他像小孩一个夸张的欢呼和跳跃,那种激动的动作表情,就好像是他自己完成了这样一次冒险经历一样。
    他在为康纳高兴,因为康纳做了自己曾经不敢去做的事情,他喜欢音乐喜欢的那么彻底,他也曾做个完美的计划逃离小岛去往德国,可惜计划被妈妈发现了。
    他说:伟大的艺术家都得离开这座岛,留下来的不是抑郁了,就是成了酒鬼。
    所以他希望康纳能离开这里,成为伟大的艺术家,完成自己不能完成的梦想。
    父母的爱都是奇怪的,在电影里每个人的感觉都是这样,包括布兰登,包括康纳,包括拉菲娜,包括埃蒙。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是需要天赋异禀】
    哦对,我还想说说电影里音乐天赋最全能的埃蒙。
    埃蒙的出场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先来一段表演,八种乐器先搞一遍,结束推一下眼镜。一个文弱书生似的小白脸音乐玩的这么溜,帅到不行。
    我们说任何兴趣和事业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人非常重要,而埃蒙就是康纳最志同道合的那个人,影片里两人一起搞(写)基(歌)的桥段很多,而且每一次创作彼此都非常默契,非常欣赏对方的想法。有时候感觉这样一对CP,如果到达一定年纪了,两个人再在一起弹着吉他写着歌,那画面简直美到不敢想象。
    想说说埃蒙,其实不仅仅只是电影里的他,而是我觉得活了几十年,好像经常就是有这样的人存在,这种人外表看起来华而不实,但却精通于某一项东西,精通的不得了。不出场就算了,一出场就一鸣惊人。
    我非常羡慕这种人,这种人平时看起来很平凡的人。
    我遇到过很多,以前在公司里一同事,人长的简直了,在公司里也低调的失踪也不会有人发现的那种,结果在某一次活动中,发现她钢琴八级,会写歌写曲,写了一首好书法,绘画拿了一堆的奖……我当时就震惊了,这种人是怎么存在的。
    电影里的埃蒙也一样,可能在学校里,很少人会知道这样一个乖乖的学生会玩音乐吧。
    而且埃蒙谈起贝斯的动作,很滑稽,仔细看。

    整部电影所有人物的设定,导演都用了很多心思。康纳父母的婚姻,和康纳自己形成的强烈对比;埃蒙音乐家庭的背景和布兰登的音乐悲剧形成的对比;黑人家庭在白人生活群中的地位;学校里的小混混巴尔里,在学校里的暴行,是因为家庭环境所致;还有那个滑稽却有着商业头脑的小孩达伦……
    仔细看,整部电影导演人物设定真的非常出彩。

    电影里的音乐很好听,但相比于导演之前的两部电影,《曾经》和《再次出发》,《初恋这首情歌》中的音乐没有那么亲和力。
    可能电影时间背景原因,那时候的摇滚乐,现在还是有些无法完全接受。而《曾经》和《再次出发》里的歌曲,那是可以单曲循环一个月的。记得看完《曾经》之后的那次,里面的音乐后来听了好几个月,falling slowly和if u want me,还去学了弹唱。
    看了很多影评,关于里面很多乐队和乐手的,可惜自己真不懂音乐,所以什么摇滚风格,什么主流的乐队都不记得,他们的音乐也听不懂。

    噼里啪啦敲了两个小时,好像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却也表达不好。
    但《初恋这首情歌》真是一部好电影,真值得去看看。

    玩摇滚是有风险的;创作音乐是永恒的。
    初恋这首歌,怎么写都是写不完的。

     2 ) 从抖脚到流泪,我只想说说电影背后的一些小花絮

    正如题目所说,一开始跟着音乐抖脚的我,最后是哭着看完的……而且一共看了五遍。对于太喜欢的东西啊,反而不知道怎么开口,所以只讲点关于这个电影的小花絮小八卦~ 1. 扮演妈妈的Maria Doyle Kennedy是演员兼歌手,年轻的时候演过另一部发生在都柏林的关于组乐队的电影The Commitments,其中的主角叫Jimmy Rabbitte。一开始各路影评误以为Sing Street的男二Eamon成天抱着小兔子不放是因为导演想致敬这部电影,导演在采访中解释说他少年时期真的有个叫Eamon的朋友特别喜欢兔子,虽然他也很喜欢The Commitments,但并没有致敬的意思。 2. 导演提到的这个叫Eamon的朋友被导演请来参与音乐的创作和弹贝斯,他自己也决定重拾音乐事业,最近在instagram上宣传。导演曾经评价演男一的小演员说他挺好看的,跟自己年轻的时候一样好看。我一直以为他开玩笑呢,直到这个真Eamon在instagram发了他们小时候的照片(下图左和右),两个人都很萌,而且腿长逆天……一点都不开玩笑!

    3. 演Eamon的演员基本上是本色出演,乐队三件套都会,而且试镜的时候也是一副酷得不行的样子,咕嚷着I don't wanna be in a film, I just want to do my music (那你为什么要跑去试镜……= =) 4. 演Eamon的演员还表示,Up那首歌(就是电影里出现的第二首原创,晚上Connor跑去Eamon家写歌然后他们一个拿民谣吉他一个弹钢琴,镜头一转就变成了白天乐队拍mv,随着长镜头慢慢扫过去一个个乐器加进来那一幕)真的是一个长镜头,本来穿着晚上的厚衣服的他和男主在镜头转开之后得赶紧换衣服,他的运动裤太紧脱不下来,还要两个人帮他一起拉才脱掉……难怪镜头最后转回他们的时候两个人都满头大汗。 5. 关于电影里出现的乐队和唱片,导演表示确实一个个打过招呼,很多精力花在了跟律师打交道,获得授权上。音乐,造型,还有拍摄那些专辑封面的摄影师都要一个个问过来。有些乐队一开口就要2万欧,所以没能放进来。但是The Cure最酷了,他们问Robert Smith说:我们一个小成本电影,只能给你500欧,能不能借歌和造型一用?Robert Smith大手一挥说钱不用给我了,你们捐给慈善机构,给我看个收据就行~啊!爱画粗眼线的人都是心地善良的大好人T___T 壮哉我大保健乐队! 6. 虽然是亲身经历改编的电影,但导演说家庭那段并不是真的。他自己家庭挺和睦的,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他倒真是有个哥哥给他带路。而这个哥哥在电影上映前不久过世了,所以才有了电影结束以后的那句For brothers everywhere. T___T 7. 最后一条比较严肃,导演说他以前为了生计去做音乐相关的工作,但是并不喜欢那一段经历……从此决定再也不用自己热爱的音乐作为赚钱的方式。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他在电影里借哥哥之口发自肺腑地黑了一番翻唱乐队。其实导演在电影里夹带了很多私货,除了喜欢的乐队,他中学里有个女孩子总是像抱孩子一样把包抱在胸口,他很想却从没上去搭话,更别说组个乐队来引起她的注意……导演还说最后结局的用意是希望像那个High School Prom一样,从现实慢慢变成幻想中的MV,但很多观众误以为这真的是个happy ending,为此他有点后悔没处理好。 我当然知道音乐并没有那么大的魔力,可至少我们眼泪之中仍有慰藉。懂的人自然会懂。

     3 ) 致青春 致乐队 致自由 也致我即将到来的初三

    (可能有微剧透 我也不知道算不算 捂脸.jpg还是慎入)

    看了约翰卡尼三部曲的第3部 第2部真的很喜欢 这一部的结尾依然没让我失望 一开始其实没有太get到女主的颜值 直到快到一半的时候她和男主在海边走真的很美!

    这张当时看的时候简直觉得她是迪士尼公主

    如果说4星给剧情的话,那么剩下一星一定是给兔子哥!!我真的全程截屏只要他一出现就开始咔嚓咔嚓QAQ他怎么能这么帅啊啊啊!

    他的每一件毛衣我都很喜欢!虽然这件不是咳)
    不好意思看他太专注了好像没有截全员的图 哭)

    整个电影其实强调乐队团魂部分不是很多 着重还是描绘了男主和女主之间的感情线 还有男主家庭学校生活方面的一些内容

    相对出现的比较多的还是兔子哥(可能因为我只关注到了他咳咳)

    校长的人物塑造方面感觉还是稍微有点扁平(只是一点点!我这里其实有点挑刺)

    完全不影响整部电影给我的好感!

    当然最喜欢的还是结尾的部分!第二喜欢的是兔子在结尾说话的时候!第三喜欢的是男主和兔子之间的友情!

    结尾让我感觉到哥哥这个人设是真的完全的立体了起来 非常喜欢!最后的那个一越简直越到我心里去了 感觉直接升华 而且片尾曲也是我整个电影里面最喜欢的歌!

    最后一段的氛围就是暗暗的很多云 看着真的很舒服

    看到最后才想起来男主好像跟我差不多大 可能就大了一岁😂说实话挺羡慕电影里的情节的 但是也觉得现在没什么不好 可能我就是比较喜欢平平淡淡的一生 但是当我看到他们趁着青春去做那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候 真的由衷的感到开心!可能是青春的感觉吧 就像里面的台词说道“我不知道这个举动胆子蛮大的——就这样吧”

    可能在我即将到来的青春里面不会轰轰烈烈也不能肆意妄为

    但是希望在我做选择的时候能想起虽然我不知道前方的路怎么走,但是就这样吧!

    共勉。

    (第1次写影评写的不好的地方请多指教 而且我读书也很少思想也不是很深刻语句可能也有不连贯逻辑也有可能不通顺还请多多谅解)

    最后是几张兔兔的美照!

    我永远喜欢这张图要把它改成我的朋友圈壁纸!

    ————————分割线———————

    2023.2.7

    听多少遍《go now》都会热泪盈眶

    这段时间断断续续听了很多摇滚乐 意识到:约翰卡尼真牛!

    用了半年的壁纸

     4 ) 喜欢就去做,爱就勇敢去追

    从《Once》到《Begin Again》过了整整七年。记得当我看完《Begin Again》之后,将电影原声歌单,列表循环了一个多月,以为要看到约翰·卡尼的下一部音乐电影还要再等个七年。但万万没想到今年就又看到了,比某些歌手的出新专辑的速度还要快,这着实令我感到惊喜。

    看过之后,整体感觉不如之间两部,但还是保持了约翰·卡尼应有的水准,目测又要开启列表循环模式了。

    首先,请容我郑重地吐槽一下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如果说将《Begin Again》译为《歌曲改变人生》是因为译者某晚鸡汤喝高了的话,那么将《Sing Street》译为《初恋这首情歌》的译者大概是光棍太久,寂寞难耐,太渴望恋爱的滋味了,才会译出这么一个跑偏的名字。相比之下,台湾版的译名《摇滚青春恋习曲》似乎都显得可以让人原谅了。香港版的译名叫《初恋无限JAM》,JAM在美国俚语当中是音乐录音带的意思,有一种浓厚的复古的感觉,虽然也提及了初恋,但比起大陆烂俗的名字还是要好很多。至于《唱街》这个译名则就仁者见仁了。

    《Sing Street》的故事背景又回到了海风凛冽的爱尔兰,回到了《Once》开始的地方。时间也拨转到上世纪80年代,披头士的风潮刚刚落下,迈克尔·杰克逊正席卷全球。影片中的故事场景,人物装扮,尤其是那段音乐录影带几乎完全是仿照80年代的模样,音乐的整体风格也偏向于复古的英伦摇滚。霹雳混搭的曲风,火树银花的用词,狂拽炫目的剪辑,令人仿佛乘坐着一台时光机,回到了那个躁动而自由的年代,满满的都是怀念(一个90后的谜之怀念……)。

    故事的背景是80年代的爱尔兰,14岁男孩康纳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转学至一所混乱的教会学校。在校门外,他遇到了比他大一岁的女孩拉菲娜,然后一见钟情。得知拉菲娜是一名模特后,康纳邀请她来出演音乐录影带的女主角。毫无经验的他东拉西凑的组建了一只乐队,并起名为Sing Street。开始时,康纳的音乐并不出色,而拉菲娜一心想去伦敦,于是她抛下康纳选择了伊万。在布兰登的帮助下,康纳在一次次的尝试与努力中,对音乐慢慢有了更真切的了解与领悟。康纳的音乐最终打动了拉菲娜,在学校舞会演出成功后,两人决定携手共同前往伦敦,去实现更大的梦想。

    在人物角色方面,此片几乎全部都是些新面孔,大家最为熟悉的Little Finger在片中只是来打了个酱油,并没有多少戏份。但是在学校舞会上跳舞的那段,总是被我脑补为贝里席大人(《权力的游戏》中的角色)在跳老年迪斯科,于是画面简直吊诡,不能直视。

    男主角康纳在开场时本是个性格怯懦的男孩,受人欺凌。但他在音乐中不知不觉成长为了一个颇具个性的勇敢少年,至于怎么转变的……就当又上演了一次歌曲改变人生好了。与之前两部电影的主角比起来,他的声音并谈不上多么让人惊艳,但是影片中的歌曲就像是为他量身定制的一般,听起来非常让人舒服。

    女主角拉菲娜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很现实的人,在伊万与康纳之间选择了能够带她前往伦敦的伊万,但她也会为了拍摄一段音乐录影带而跳进大海里,并且对康纳说“You can never do anything by half(做事不能只做一半)”。对她来说,生命当中最重要的是东西是梦想,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另外我特别喜欢她的声音,轻媚迷人,遗憾的是这部影片里她并没有唱歌的戏份。在伦敦之行失败归来后,她本要放弃模特的梦想,做一个平凡的麦当劳小妹。与其说是康纳的送给她的歌曲,倒不如说是康纳对于音乐的坚持与努力,最终打动了她,重新给予了她梦想的勇气。

    但我最喜欢的角色却是康纳的哥哥布兰登。表面上看,他好像就是个玩世不恭的黑胶宅,吞吞烟,听听歌,对日子得过且过。就连康纳也这样以为。但实际上,布兰登也曾是个鲜衣怒马的少年,他也曾有过自己的诗与远方。但是父母以爱的名义,生生将他拦下,将他和他的梦想一起囚禁在了这座孤岛之上。他实际上是一个真正热爱艺术并懂得艺术的人,他随手扔给康纳两张唱片,或是随口而出的几句指点,就足以让康纳走出迷津,获益良多。在父母的关系最终破裂之后,他通过一场暴发式的宣泄将自己沉重的心事全部倾泄了出来。

    You just moved in my jet stream, but once I was the fucking jet engine!(你脚下的坎坷,不过是我当年披荆斩棘后留下的残骸!)

    这一句台词戳得我的心生疼。当他看到康纳和拉菲娜怀揣着梦想向他寻求帮助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尽管他未能打破缚在自己身上的锁,但是他引导着弟弟走上了追寻梦想的道路。如今他帮着康纳迈出他当年未能迈出的那一步,将自己未竟的梦想寄托在了弟弟身上,一起乘风破浪,一起漂洋过海。他终于做了件有意义的事情,不只是为康纳,更是为他自己。

    影片中我最喜欢的场景是完成海边拍摄后,在返程火车上,其他人都在随意地聊着天,而康纳和拉菲娜则各自安静地坐在角落。光线从车窗外斜射入车厢,勾勒出两人清晰的轮廓,明暗斑驳的脸庞。伴着轻柔的音乐,两人的视线温柔相触,那一刻,仿佛时光永固。没有激烈的亲吻,没有热切的拥抱,只这样静默的凝视,便足以表达爱情里所有的缠绵与缱绻。

    这是约翰·卡尼十分擅长的手法,通过平实的细节刻画来表达爱情的细腻与动人。但在这部电影里,也许由于主角都是青年的缘故,导演不再让他们像他们的前辈那样隐忍优柔,而是勇敢直率地完成了亲吻,还吻了两次。故事也终于有了至少看起来十分圆满的结局,弥补了《Once》里未了的遗憾。

    影片的主题happy-sad并没有太大的新意,生活的悲喜交加早已被说教了无数次。音乐改变人生的套路依然满满的鸡汤味,太过突兀的转变,理想化的结局,都是本片不及前作的地方。但有一点是前作所没有的,那就是青春。

    家庭里,离心离德的父母,放浪形骸的哥哥;学校里,蛮横下流的混混,死板刻薄的教师;爱情里,喜欢的女孩似乎有条件不错的男朋友……少年康纳的烦恼,和成年人一样复杂难搞。但青春的好处就是“I’m a futurist”, “Not looking backwards, just forwards.”(我是个未来派,不回头看,只管向前)。没有过去的拖累,不必考虑的太多,喜欢就去做,爱就勇敢去追,可以为了一个遥远的梦想而热血沸腾,全倾全力。

    青春里的少年,唯一不缺的就是向前的勇气。长大后的人们,只是太过于在意自己,太害怕受伤,太害怕风险。但“Rock and Roll is a risk. You risk being ridiculed.”(摇滚玩的就是心跳,你必须要做好被嘲笑的准备)。

    导演想给我们的,也是影片中的音乐想传达给我们的,就是鼓足勇气去直面生活的悲喜,愿你还有一颗如摇滚般炽热的心,愿你还敢爱如少年。

     5 ) 梦想和青春,一拍即合的爱情,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片子很复古,基本就是80年代音乐的回顾史,从民谣到流行到摇滚,从迪曲到朋克...
    身为音乐人的约翰·卡尼,这一次在《初恋这首情歌》用音乐表达出着美好的青春年华,并以此塑造了极为充沛的人物形象,而以此所突显处于懵懂时期的爱意,成为了电影的共鸣所在,使这场用歌声所串联的青春是如此迷人。 美丽的爱尔兰风景,纯情的音乐少年梦,怀旧的音乐,可爱的人物,让你能完全沉浸到影片氛围之中。
    虽然剧情单薄,但却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梦想和青春,一拍即合的爱情,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太多美好和感动,以及歌太好听啦!满分

     6 ) 【整合帖】《Sing Street》里那些跨越时代的经典乐团

    作为曾经的乐团贝斯手,加上其之前两部音乐电影《Once》和《Begin Again》中令人惊叹的音乐,导演约翰卡尼的音乐品味早已不容置疑。此次在最新的作品《Sing Street》中,他借男主人公哥哥之口,介绍了不少在上世纪80年代风头无两的乐队。

    Duran Duran

    大家或许还记得男主人公在全能乐器音乐人小伙伴家中,被对方问及Duran Duran的场景。这支1978年成军于英国伯明翰的乐队,团名取自Roger Vadim的畅销科幻小说《Barbarella》。俊俏外貌和华丽精致的MTV,令他们成为媒体的宠儿,而乐队更成为1980年代初期新浪漫运动中的重要一员。说来,《Sing Street》中那首《模特儿之谜》的MV,还真有些Duran Duran的风范。

    乐队于1993年推出的同名专辑《Duran Duran》是他们最为出色的专辑,当中歌曲风格多样,或讽刺媒体(《Too Much Information》),或反映社会阴暗面(《Sing of the City》)。专辑全球销量近1000万张,当中的单曲《Ordinary World》不单登上了各国的排行榜首,更是乐队最出色的作品。


    The Cure

    当影片中男主人公的哥哥为他解释Happy-sad的含义时,扔给他一张The Cure的专辑。用貌似欢乐的音乐表达悲伤的主题是The Cure的典型风格,他们的作品主题多样,有受加缪小说《局外人》启发而作的《Killing an Arab》,有为卡夫卡的同名短篇小说启发所写的《At Night》。他们在歌曲中,揭示人内心的阴暗、痛苦与哀愁。

    乐队的第一张专辑《Three Imaginary Boys》与他们的早期单曲被认为是朋克摇滚革命的一部分,而在1980年代,乐队的音乐主题趋向阴暗和痛苦。1982年的《Pomography》专辑发行后,核心人物Robert Smith开始在音乐中注入流行元素,使得乐队的人气日渐增长。Robert常以一头乱发、苍白面庞、涂抹弄脏唇膏的形象示人,而这支乐队更在1990年代由宝丽金(台湾)唱片公司译名为「怪人合唱团」。而当时,他们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另类摇滚乐队。


    Motörhead

    Motörhead(摩托头)亦是电影中提到的乐队之一,这一乐团常被视为1970到1980年代英国重金属新浪潮的先驱或成员之一。他们的歌词涵盖战争、善与恶、权利滥用、滥用药物和赌博等主题,而团名便取自安非他命吸食者。艺术家Joe Petagno在1977年曾为乐团的专辑封面创造过野猪獠牙、链条和角钉组合成的乐团标识,随后它的变体屡屡出现在之后的各张专辑中。

    摩托头最成功的作品当属现场专辑《No Sleep 'Til Hammersmith》,它在1981年6月27日获得英国排行榜榜首,并奠定了摩托头作为一流乐队的地位。他们的现场演奏更是感染力十足。


    The Jam

    片中还采用了The Jam的歌作为插曲。这支来自英格兰萨里郡的摇滚朋克风格乐队,组建于1972年,在成立十年后解散。在乐团活跃的十年里,他们被视为Mod摩斯族文化的象征,创作的歌曲中,有三首成为英国榜冠军,分别为《Going Underground》、《A Town Called Police》以及《Best Surrender》。

    他們的MV真的很有年代感呢。

    <图片4>
    The Police

    既然提到The Jam,就不得不说说The Police。从1970至80年代,在日益喧嚣的欧美流行乐坛中,警察乐队以其讲究旋律的满摇滚风格异军突起,受到依然缅怀The Beatles时期的乐迷拥戴。The Police还是《Sing Street》主题曲《Go Now》的演唱者,Maroon 5主场Adam最爱的80年代乐队呢。

    The Police这一名字源自大家对乐手Copeland作为警察的父亲的玩笑,却神奇地沿用了下去。他们的作品中,有叙事民谣,有牙买加音乐元素,即使在消失一年后于1983年回归,依然凭《Every Breathe You Take》获得格莱美奖。



    -----------------------------------------------------分割线------------------------------------------------------------------------------

    昨天去影院二刷,发现很多漏网之鱼。但苦于难以记忆,所以暂时只能整合这么多。

    欢迎大家继续补全~

    (原文刊于橙新闻: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6/06/30/010036757.shtml,内有各乐队曲目视频~)

     7 ) 在声嘶力竭的青春里最想把我唱给你听

    大概每个青春期里的少年都幻想过组一支乐队,在校园毕业晚会的舞台上对着自己喜欢的女孩儿肆意放声。在荷尔蒙喷薄的年纪,音乐就是最好的发泄,再炽热的情话,都抵不过一把破木吉他。

    1985年的都柏林,少年Conor正经历着青春期所有的烦恼:羁绊于琐事的父母整日吵架,被新学校的孩子头欺凌,违反校规被教导主任训斥...... 然而Conor一切的不如意在校门口见到Raphina的那一刻都烟消云散。

    不善言辞的Conor鼓起勇气去搭讪,为了要到女孩儿的电话号码编了一个不算谎言的理由——自己要组一个乐队,邀请Raphina参演MV。你知道在英伦摇滚兴起的八十年代,音乐技能加持的男孩自带光芒,女孩儿没有理由拒绝。

    于是,一段混杂青春、初恋、音乐故事开始了。

    乐队贝斯手出身的John Carney执筒电影的原声从来都不会让人失望,每次看完片子都必定能拉出一列歌单,从《Once》到《Begin Again》再到这部《Sing Street》,毫无例外。

    乐队的第一首单曲《The Riddle of Mode》,夸张的服装、浓艳的妆容、怪诞的歌词与曲调,凌乱跳跃的镜头,与其说是一支MV,不如说是一段青春狂欢舞曲,成长中充斥着迷茫与困顿,只能暂时在肆意的旋律中找寻定位。莫名羞耻,莫名燃,这大概就是年少。

    当得知暗恋的女孩儿已经有了男友,Conor大半夜跑到好基友家:嘿,哥们儿,我们写首歌吧。#Going up, she lights me up, she breaks me up, she lifts me up#,一首《Up》把少年怀春的小心思直白表露出来,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矫揉和拐弯抹角。卸完妆的女孩儿听到之后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呆呆坐着掉眼泪。

    音乐给少年带来了力量与自信,顶着一头染发,效仿当红摇滚乐队的衣着打扮,与欺凌自己的坏小子硬碰硬,一扫在学校羸弱的形象。同时音乐也在默默影响着女孩儿Raphina。乐队去海边去拍《A beautiful Sea》的MV,有一个镜头是要Raphina假装跳向海中,实拍的时候女孩儿真的纵身跳了下去。当Conor把她从水中救起并质问为什么不会游泳还要真跳时,女孩儿一脸认真回应:艺术!Cosmo,为了我们的艺术!

    整部片子最棒的一段MV《Drive It Like You Stole it》是校园舞会前的那次彩排,Conor幻想了一幅美国50年代的校园舞曲:心爱的女孩儿身着晚礼服现身,婚姻破裂的父母和好如初挽手起舞,颓唐的哥哥风华再现,凶恶的教导主任也来了一段惊艳空翻。少年的烦恼映射出来的美好画面在音乐暂停下一秒戛然而止,口口声说自己是”futurist“的Conor却在怀旧舞曲幻象中找寻到了久违的安慰。

    校园舞会中的最后的《Brown Shoes》大概是最具摇滚精神的一首歌。台上的乐队和台下的观众每个人带上凶恶教导主任的面具,肆意狂欢、嘲弄宗教、意欲反叛。甚至之前多次欺负Conor的坏小子也成为了乐队的保镖,把一个个冲上台的小伙子们扔下去,音乐可以消除一切隔阂,音乐可以产生一切共鸣。

    在大部分青春成长电影里都有一个“施惠者”的角色,一般被导演安排来指引辅导主角。在本片中哥哥Brendan就是Conor的灯塔,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看似颓废无所事事的哥哥其实内心无比敏感和愤懑,为了家庭辍学并且放弃自己喜欢的音乐,但当得知自己弟弟在组乐队时又多次给予直白真诚的意见,最后甚至帮着弟弟私奔。看着弟弟和心爱的人乘船逃离,忍不住大声狂欢——他把希冀全部压在了弟弟身上,然后转身继续面对无聊的生活。

    在《Once》《Begin Again》中,John Carney更多是在讲述成人世界中的艰酸苦涩,而音乐恰好是那颗可以用来中和的糖。而《Sing Street》则更像是那两部的前传,在少年变青年中年之前,音乐成为实现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途径,可以作为吸引女孩子的方式,可以暂时遮蔽现实中的烦恼,可以结交一辈子的挚友——音乐的魔力让忙不迭的青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影片结尾,Conor和Raphina驾驶着祖父的小船离开北爱尔兰驶向英格兰,少年的脸庞被海水冲刷,然而依旧止不住的欢喜雀跃,Adam Levine的主题曲《Go Now》不失时机的响起,用一场私奔为这场青春恋曲划上休止符,简直完美!

     8 ) 《唱街》海边取景地,谷歌地球图

    电影没的说,喜欢影片中的人设,哥哥最爱...
    只是康纳说天气好的时候可以从爱尔兰看到威尔士,我觉得不太可能,就去谷歌地球看了看,然后顺便把海边的取景地都找出来了。
    <图片1>
    这个还是比较好找的

    恩,你可以发现那个圆柱状的建筑和房子形状的建筑是吻合的,所以可以确定。

    这个也不难找,都是在那个小码头拍的,根据栈桥的形状(左边有一个小尖尖,小康纳还开船碰到过)可以确定。
    <图片7>
    这个取景地还是挺难找的,不过还是找到了
    <图片9>虽说爱尔兰的海岸线不算复杂,码头也不是很多,但是要确定下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乐队是坐火车来的这里,所以先找到两个有大型栈桥的码头缩小范围,然后看爱尔兰的铁路分布进一步确定,但还是不确定,最后从镜头中后面岛屿的背景可以确定是基尔莫尔码头无误..
    额,对,就是这...
    以后看电影多注意注意,旅行的时候会更有乐趣~

     短评

    最好看的青春片,牛!

    7分钟前
    • 天秤座的胖子莹
    • 力荐

    嗯,开上爷爷留下的小快艇,带上喜欢的姑娘,闯过暴风雨,唱着歌,亲着嘴,一路向着天边的小岛出发。gogogogo

    10分钟前
    • 宋小君
    • 力荐

    好看好看太好看了!还是熟悉的约翰·卡尼,还是那么的小清新,而我真的太吃他那套用音乐来包装气氛的方式了,每首歌都很衬故事,真的做到了歌影合一,也难怪可以从头到尾都调动我的情绪。有点遗憾的是男主角的声音不是太完美,不过倒是在用情的唱,Up真的超好听,最后骚当声音上线也助攻了电影一把。

    11分钟前
    • Ron Chan
    • 力荐

    关于这群孩子的青春、就是要喝最烈的酒、操最爱的姑娘、玩最爱的音乐、无论成功与否、这就够了。。。当然、不知道谁翻译的名字、我他妈要叫Barry打你了。。。

    12分钟前
    • 玛丽莲教父
    • 推荐

    故事讲的有点乱,有佳句无佳章,音乐方面比前两部差的有点远,看完之后没有任何一段能在脑海回响。无望世界之下,望着渺远方向的青春非常小清新,但这情感主题反而更深沉,john carney有些力有不逮。

    15分钟前
    • 更深的白色
    • 还行

    看完以后整个人的心情都跟着明亮了起来,坐在影院里听完了片尾的所有歌曲,满脑子里想的都是青春真美好呀以及要是能再多听懂几句歌词台词就好了。幻想的舞会那段太棒!喜欢第二支女主听哭了的作品,它叫做Up!PS: 其实好像比起女主,我更喜欢戴眼镜的创作小伙伴男二号呀。

    17分钟前
    • 仰望星空不好吃
    • 推荐

    我认为不如《曾经》和《再次出发》,导演“重回”1985年的故乡,绝对是有童年烙印在里面的。组乐队找人的部分太草率,故事被音乐串联的节奏打乱,最后的Happy Ending也过于理想化了。好在导演知道如何用音乐调动故事和表达情感,音乐拯救电影一直都是导演的强项。

    2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这才是Once的升级版嘛,只是用青春成长故事包装了一下,其实各种一致与呼应,制作和剧作都更成熟更流畅更完整,把迎合好莱坞的Begin Again远远甩在了身后。

    2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歌真是好听。约翰卡尼拍的这种一首歌从无到有的过程真的令人迷恋,而且歌曲一首接一首地串联起剧情,似乎即使没什么情节也无所谓了。当然不论是“生活里发生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用音乐来解决”还是从《曾经》到这里不变的“伦敦梦想”,都显得有些虚幻失真、遥不可及了…

    3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从“Once”到“Begin Again”再到“Sing Street”,希望导演能慢慢拍下去,阴霾的世界太需要歌声拯救了。纯情的音乐少年梦,80年代的MV曲风,哪怕故事简简单单也能让人跟着舞动。爱尔兰正太真可爱~真可爱~真可爱啊!

    3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Drive It Like You Stole It" 年轻真好啊...

    33分钟前
    • ⸜( ˙-˙ )⸝
    • 力荐

    “为你的悲伤而快乐,那就是爱的感觉,悲喜交加” 约翰·卡尼导演继《曾经》《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后第三部“音乐人生”,而这一次,五线谱上流淌着青春恋习曲,六琴弦里跃动着浪漫必修课。想把我唱歌给你听,就是这部电影最贴切的意境。

    3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You just moved in my jet stream, but once I was the fucking jet engine.” 戳中

    40分钟前
    • 我是大皮哥
    • 还行

    音乐是爱,是happy,是sad,是happy sad,是逃离,是奔跑,是真,是开着的火车,是吻,是grunge,是free,是peace,是梦想,是音乐。毫不夸张费力的还原了那个时代,每个人都可爱。

    45分钟前
    • 世界已夷为碎片
    • 推荐

    好听,青春与音乐

    4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B-】粉饰太平的美好,熊熊燃烧中二魂,所讲述的其实和国产青春片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外包装精美些。我不排斥童话,但你就是个童话还要装作自己比其它童话更现实,最后装不下去照样得happily ever after,这就很让我反感了。歌还可以,其它呢?虚假,造作,鸡汤,我讨厌所有这样的电影

    52分钟前
    • 掉线
    • 较差

    青春片的正确打开方式,最后的最后我还是脑补出了一场灾难片。

    56分钟前
    • 汤彪彪。
    • 还行

    又再一次带来好音乐!!!

    60分钟前
    • 堂邦嘉真
    • 力荐

    拥有所有青春片该有的元素,濒临破碎的家庭,恶劣的教头,校园恶霸,隐世又如同先知的哥哥,以及堕落的梦中情人,还有乐队!男主形似Paul McCartney,band友形似John Lenon也是有趣。现实是残酷的,但还有音乐和爱。虽然是童话,但至少让人走出影院的一刻让人内心充满勇气。

    1小时前
    • C区柯克
    • 推荐

    啊啊啊太好看啦!各种意义上~初恋带给一个人的不只是情感的萌动,还有诗意的创造性想象与朦胧出现的梦的形状。哥哥把对音乐的热爱与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弟弟且扮演了半个人生导师太感人,一起写歌的好基友眼镜小哥也好萌。band的成长让人惊喜,让我大半夜在被窝里笑到打滚儿的青春啊!💕

    1小时前
    • 风满蜃气楼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