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急诊室故事第一季

    急诊室故事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大陆2014

    主演:内详 

    导演:郭娜,王昕轶 

    猜你喜欢

     剧照

    急诊室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1急诊室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2急诊室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3急诊室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4急诊室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5急诊室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6急诊室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16急诊室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17急诊室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18急诊室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19急诊室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急诊室故事》利用全球最先进的固定摄像技术,使用78个固定摄像头,24小时跟踪直击常人视角无法触及的急诊室真实故事,记录生死关头的人生百态,同时为确保真实还原,现场将使用66路全方位收音,确保急症室各处都可以收到现场声。节目核心立意是直面社会广泛关注的医患矛盾、信任危机,并始终坚持“生命有痛,有你真好”的主导思想,通过深入挖掘一个个真实而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救治故事,让观众感受到病患如何被救治,及过程中医患间、病人与亲友间的各种情感迸发,赞颂生命的力量与尊严,传递社会正能量。节目将全方位纪录、还原真实医患关系,直击中国医疗现状,带领观众感悟人生百态。

     长篇影评

     1 ) 充滿誠意

    東方衛視用一部充滿誠意的真人騷,向我們說:
    1、醫生永遠都與患者及家屬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有著共同的目標,就是戰勝病魔。醫患關係其實本不應如此緊張;
    2、當自己仍然健康時,請一定要珍惜自己無價的生命,好好對待自己;當身邊人仍然健康時,請珍惜每一位眼前人,因為不知道哪一天,他(她)就會與真人騷中人物對號入座;當身邊人患病時,請給予他們一個溫暖的關懷。

    14年底,我在看著這部真人騷的時候,曾幾度落淚,痛恨自己沒有珍惜自己以及眼前人,從那日開始已逐漸警醒,亦被片中各個溫暖的場景所打動,一直都無法想象,這竟然是真人真事,這個是最打動我的地方。

     2 ) 见他,见我,见众生

    急诊室,众生来来往往的修罗场。死神在这里常驻,等着完成工作指标;医生在这里武装,抢救回悬崖边的希望。在这里,一个个或清醒或昏迷的生命,一遍遍经历药物、金钱、信念、情感的考验。

    生命的脆弱往往在于对自我的忽视:小毛病,没事的,会好的,没问题。等到它叩开你的心理防线,却很少给你选择的机会。

    这世上接受最多真挚祷告的不是教堂,是医院的墙。

    在这里,人生有一个转折,心态会发生变化。在急症室度过的日夜,将会被刻到记忆的深处,不会忘记。

    从进这扇门之前,你知道你来自何方。出了这扇门后,你是否更加坚定了,你要去往何方。

    我见他,世间苦乐。

    朴实的保安,理智的医生,温柔的护士,加上形形色色的患者,时间被灯光掩盖,只能在数字钟和旁白中窥见一些。生命被具象成仪器里的波纹和数字,清醒或迷失都不是与死神谈判的筹码,而是无数次的心肺复苏,是通了电的除颤仪,是一支支肾上腺素,是精准切割的手术刀。

    我看见他们生命的脆弱,奇迹如果能天天发生也就不叫奇迹了;看见那些大吼大叫的家属,感性让我作出道德的批判,理性让我理解他们的无奈与无措;看见欢笑的瞬间,小毛病也能牵动一家人的心,年轻的朝气始终还是能冲散一些悲伤的阴翳;看见那些无声的崩溃,支离破碎的家庭与对未来的迷茫。

    众生相,有苦有乐,真实才是人间。

    年老的人经历得多了,对生死的看法总是要淡然些,可是不再健壮的身躯是否可以扛过深沉的悲伤和寒冷的冬天。人生的时光漫长,被岁月麻木的我们终究对最后一程心存芥蒂,相依相守,儿孙围绕,死亡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可怕。

    孩子眼中的世界澄澈而干净,痛了就哭,怕了就叫,有父母在就可以肆无忌惮,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医生和家长联手教会他们小心和坚强,不幸的孩子却还得提前成长,甚至要学会面对死亡。

    情侣间的依偎,夫妻间的相守。本是一个人忍受的苦难,被两个人分担,轻则嬉笑带过痛苦,重则坚守撑过黑夜。爱情的甜言是许多痛苦的良方,爱情的无言是真挚朴实的屏障。

    亲情与爱情在这里演绎,信任与坚守在这里闪耀。五湖四海的人在这里相遇,在最短的时间里彼此信任,生命相付。

    但本性的自私在这里也暴露无遗。素质的参差,理解的偏差,失去理智的慌张,物质至上的傲慢。医闹,在这个焦虑的环境里,情绪被放大。自我为中心的胡闹暴露的是教养与素质;不信任与不理解转换成原始的兽性,施以拳脚;医生无奈回避又折射出法律的滞后。好在迟到不会缺席,《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终究还是努力保护住医生的脖子。

    纪录片并没有给观众说教,因为现实就是最好的学堂。学会看待生死,学会彼此理解,学会将心比心。

    是截肢还是保命和小孩小手被夹到发生在同一天,撕心裂肺的喊叫和平静的离世也是发生在同一间病房。镜头似乎是想诉说什么东西,但是又只能让观众自己体会。

    我见他,一地苦乐,欢笑与悲伤,成长与释怀。

    我见我,浮华虚妄。

    絮絮叨叨说些从小至今那些让我记忆深刻的“生死”吧。

    小学一年级,医院病床上,刚认识不到半个学期的好朋友,身上插着管子接着心电图,听说呼唤他是能唤醒他最后的希望了,虽然他的母亲连希望都没有了。我手里捏着我们最爱玩的飞行棋,看着那像山峰一样的图片,并不明白为什么睡着了就醒不过来了。如今我无从猜测带我们去医院的老师,是否经受过善恶念头的交织,我只知道,骑电瓶车要带头盔,离土方车远点,要命的。

    还是小学,上午课间时候一楼大厅传来哭声,一个同学倒在血泊里,头还在汩汩流血。猩红的颜色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刻在DNA里的上课铃声,让我什么也没做,飞快逃到了教室。隐隐的哭声持续了十分钟,救护车的声音、沾血的墙角、和那留了一地的红色。下午的语文课,刚毕业不久的班主任脸色铁青地走进教室,怒吼着训斥我们是冷血动物,语文课变自习。年幼的我慢慢懂得愧疚的含义,十分钟后老师的道歉和语重心长的教诲让我记忆深刻。人可以软弱,但是不能冷漠。

    初中的夏天,冰凉的小河是夏天消暑最好的去处。我和小伙伴避开人群,到稍远一点的地方玩耍。浅水区与深水区的界限太难看清,以为我在表演的小伙伴并不能体会被河水倒灌的难受。瞬间的慌张让我忘记所有的游泳技巧,下意识的呼吸让所有思考停止。一只大手将我拽了上来,呵斥内容我并没有听清,只看见小伙伴略显慌张的眼神。我怂了,再也没有去除了游泳馆以外的地方游泳了,毕竟,小命就一条。

    生死在人生中压过太多印子,亲人的离去,意外的来临。就像这纪录片真实的冲击会带给我们很多的思绪,可能一夜辗转反侧,醒来后我们又匆匆放下,努力生活。

    一年级的同学永远睡在了那个医院。那个破了头的同学,一个月后包着头又在和同学们奔跑在操场上,全然不顾老师父母医生的嘱托。他也不会知道,众人的冷漠让他再晚一点就无法看见光明的模样。

    但我想这就是生死的意义:我们都知道冰冷的含义,但是不会沉湎,我们还是向着阳光生活,只是更加珍惜温暖。

    生死让我做一个稍微胆小的人,让我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生死让我不敢冷漠,举手之劳能做必做;生死让我看他人都更加尊重,也许我们相见都是生死选择的巧合。

    我见我,不完美,想变好,有血有肉。

    我见众生,处世从善。

    我写下这些字眼的时间是2021年11月16日。新闻上,一位中年男子得知母亲出事在地铁痛哭,周围许多茫然的人并不知道眼前奔溃的男子其实也只是某个人的儿子。

    2020年以前,我一直以为生活就应该趋于平常,口罩除了在医院,其他地方应该算个稀罕物。如今呢,它已成为和手机一样,出门都不会忘记的东西。

    从武汉到全国,一场新冠突然就拉进了我们的距离,突然之间仿佛能体会到,其实我们的苦难有时真的可以感同身受。人类的悲欢在某一时刻被打通是真的很奇妙的事情,似乎我们在这场疫情中突然学会了包容。

    但遗忘依旧是人类的本性,现实的冲突慢慢消耗着我们对这个世界,对他人的善意。

    我不知道那个失去儿子的父亲,走出大门后,来时的路和回去的路在他心中有了多少变化。生命很难比较,被镜头记录到的悲欢和阳光下的我们其实并没有太多区别。我们会被遗忘,我们也遗忘别人,所以,善意需要被不断重复。

    我教孩子们作文的第一堂课,永远是告诉他们要发现美的东西,要用发现美好的出发点去捕捉身边被遗忘的细节。作文可以写的不好,但是发现美的能力,比修辞更重要。

    我们都需要被这种真实的纪录片不断重复,不断冲击我们有些悲观,有些敌视的被动防御。生活的苦难并不是能冷漠的理由,或许我们没法像白衣天使一样战斗,但至少能做一个理解医生的家属,一个乐观坚强的病人,一个善小而为的热心人。

    善良和单纯一样,不是对黑暗和恶无底线的退让和逃避,而是我们知道那种负能量对人的摧残,从而坚决与之抗争。我们不会放弃“独善其身”的基本处世原则,我们要追求“兼济天下”的理想与信念。有位网友说的好:“我可以不高尚,但是我必须知道高尚是什么样子。”

    我见众生,以善处世;众生见我,应如是。

     3 ) 急诊室故事 第一季 The Story in ER

    l 简介

    《急诊室故事》利用全球最先进的固定摄像技术,使用78个固定摄像头,24小时跟踪直击常人视角无法触及的急诊室真实故事,记录生死关头的人生百态,同时为确保真实还原,现场将使用66路全方位收音,确保急症室各处都可以收到现场声。

    节目核心立意是直面社会广泛关注的医患矛盾、信任危机,并始终坚持“生命有痛,有你真好”的主导思想,通过深入挖掘一个个真实而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救治故事,让观众感受到病患如何被救治,及过程中医患间、病人与亲友间的各种情感迸发,赞颂生命的力量与尊严,传递社会正能量。

    节目将全方位纪录、还原真实医患关系,直击中国医疗现状,带领观众感悟人生百态。

    l 笔记

    第1期:争分夺秒,真实记录图遭意外的患者重获新生故事

    蒋宝泉57岁 心肌梗塞

    顾丞雨11岁 右足脱套伤、右股骨骨折

    汪正云37岁 右下肢毁损伤、左下肢多发开放性骨折

    第2期:人在异乡,来沪务工突遭意外求医辛酸路

    刘春美 25岁 意外昏厥

    滑凤伟 47岁 手部机械绞伤

    王波 43岁 手指意外摔断

    肖瑞 17岁 脚部意外受伤

    第3期:家属为车祸埋单,石膏大夫亮正骨绝技

    罗华 57岁 车祸入院

    陈阿条 82岁 心功能不全

    第4期:致敬可靠家属,八岁幼子冷静救母

    于秀平 36岁 车祸

    陈金妹 62岁 车祸

    金庭 81岁 摔伤

    龚德嵩 47岁 车祸

    第5期:19岁少女怀孕六个月突发脑出血,感受绝不轻言放弃生命故事

    陈先生74岁 意外摔倒

    李云花19岁 脑出血

    黄玫榕48岁 疑似脑炎

    第6期:女儿右脚不慎卷入父亲的摩托车,守护最后的希望

    俞强39岁 脑外伤,左下肢血管断裂或栓塞可能

    柳东海 31岁 全手碾压伤

    邹彬 24岁 右足右踝毁,损伤

    陆楚莹 10岁 足踝部开放,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

    第7期:90后小伙无法忍受断臂伤痛,医护人员轮流安抚不见效

    姜旭 22岁 右手皮肤脱套伤

    朱俐燕 28岁 内踝骨折

    裘文龙 78岁 突发低血糖昏迷

    洪财星 46岁 双下肢粉碎性骨折

    第8期:蛮横患者暴打医生,医院里最真实的无奈

    陈雅 7岁 手部骨折,股骨粉碎性骨折

    陈闯 9岁 脚踝骨折,伴脱套伤

    王志菊 31岁 小腿开放性骨折

    第9期:幼童被电梯夹断手指面临全麻手术,家属拎着断腿求医

    张辰逸 18个月 电梯夹伤

    戴双梅 45岁 车祸伤

    刘玉凡 52岁 墙体压伤

    第10期:病人生命垂危拒绝接受治疗,高中生午休时坠楼原因成谜

    陆春英 58岁 胃出血

    郭建荣 58岁 急性心肌梗塞

    王睿凯 17岁 坠落伤

    段付军 28岁 白血病

    急救知识

    (1)脱臼

    小孩发生脱臼时,首先请家长不要惊慌,尽量避免活动其受伤的关节,以免增加疼痛或引发二次创伤。

    处理方法应当是适当固定孩子的患肢后,第一时间送医院治疗。

    (2)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可由多种疾病引发,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呕吐和便血。

    如果有病人出现消化道大量出血,应安慰病人并让他尽快静卧,消除其紧张情绪;注意给病人保暖,让其保持侧卧。病人要保持头高脚低的姿势,可在脚部垫枕头,与床面成30度角,这样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到心脏,保证大脑的血供。

    (3)心脏骤停

    目前,对心脏呼吸骤停的患者,最迅速有效的方法是按“CBA”方法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方法是:头后仰、托颈、托下颌,从而使气道开放。

    气道开放的方法是:口对口或口对鼻将气吹入。“C(Circulation)”指人工循环,也就是胸外按压,如果单纯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也是对病人有益的。

    (4)挤压伤处理

    首先,应尽快解除挤压的因素,也就是把挤压物挪开。可立即用冷水冷敷,减少出血和减轻疼痛。如果怀疑已有内脏损伤,应密切观察有无休克先兆,并呼叫救护车急救。

    挤压综合症:是肢体埋压后逐渐形成的,因此要密切观察,及时送医院。不要因为受伤,当时没有伤口就忽视严重性。

    在转运过程中,应减少肢体活动,不管有无骨折,都要用夹板固定,并让肢体暴露在流通的空气中,切忌按摩和热敷。

    (5)转院须知

    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病情变化等原因需要转院治疗。

    转院时需要准备以下内容:1.病历卡或出院小结;2.各类检查、检验报告、X线片;3.各类生活用品(包括牙刷、牙膏、脸盆、毛巾等)

    (6)急性扭伤处理

    急性扭伤时会造成韧带撕裂、毛细血管出血,在损伤处形成血肿。

    这时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立即采用冷敷。一般要在受伤48小时后,受伤部位渗出停止,这时再改为热敷,促进血肿吸收。效果较好。

    (7)骨折急救

    骨折现场急救时,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妥善固定。在固定时,我们可以就地取材,使用干净的毛巾、围巾、衣服、木板或者是雨伞柄,在骨折的上下两端加以固定,最好是能够支撑整个受伤的肢体,防止骨折移动。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发现伤口处有骨折外露,千万不要随便还纳复位,以免造成深部感染。

    (8)断指紧急处理

    首先是要用干净的纱布或布条将断指包好,再放在塑料袋中并将口系住,最后保存在有冰水或冰块的容器中。

    断指保存需要的是冷藏而不是冷冻,千万不可以把断指浸在酒精、消毒水或盐水中转运。

    l 短评

    从今天起,锻炼身体,抛弃垃圾食品;

    从今天起,一点点改掉不良习惯,少抽烟,把嗅觉让给鲜花和爱人的香水;

    从今天起,每天多一个微笑,多说一句谢谢;

    从今天起,勇敢去表白,失败后还是要勇敢去爱;

    从今天起,多拥抱父母,多亲吻孩子;

    从今天起,让我们为了更好的未来,准备一个更好的自己!

    “这世上接受最多真挚祷告的不是教堂,而是医院的墙。”生命的脆弱往往在于对自我的忽视:小毛病,没事的,会好的,没问题。等到它叩开你的心理防线,却很少给你选择的机会。

    我见众生,世间苦乐。

    朴实的保安,理智的医生,温柔的护士,加上形形色色的患者,时间被灯光掩盖,只能在数字钟和旁白中窥见一些。生命被具象成仪器里的波纹和数字,清醒或迷失都不是与死神谈判的筹码,而是无数次的心肺复苏,是通了电的除颤仪,是一支支肾上腺素,是精准切割的手术刀。

    我看见他们生命的脆弱,奇迹如果能天天发生也就不叫奇迹了;看见那些大吼大叫的家属,感性让我作出道德的批判,理性让我理解他们的无奈与无措;看见欢笑的瞬间,小毛病也能牵动一家人的心,年轻的朝气始终还是能冲散一些悲伤的阴翳;看见那些无声的崩溃,支离破碎的家庭与对未来的迷茫。

    众生相,有苦有乐,这才是人间。

    年老的人经历得多了,对生死的看法总是要淡然些,可是不再健壮的身躯是否可以扛过深沉的悲伤和寒冷的冬天。人生的时光漫长,被岁月麻木的我们终究对最后一程心存芥蒂,相依相守,儿孙围绕,死亡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可怕。

    孩子眼中的世界澄澈而干净,痛了就哭,怕了就叫,有父母在就可以肆无忌惮,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医生和家长联合教会小心和坚强,不幸的孩子却还得提前成长,甚至要学会面对死亡。

    情侣间的依偎,夫妻间的相守。本是一个人忍受的苦难,被两个人分担,轻则嬉笑带过痛苦,重则坚守撑过黑夜。爱情的甜言是许多痛苦的良方,爱情的无言是真挚朴实的屏障。

    亲情与爱情在这里演绎,信任与坚守在这里闪耀。五湖四海的人在这里相遇,在最短的时间里彼此信任,生命相付。

    我见人,众生苦乐,欢笑与悲伤;

    我见我,所象皆为虚妄;

    我见众生,以善处世;

    众生见我,应如是。

     4 ) 他们,才是为了你的人

    关于生命,总是会给人带来感动,而那份感动你是否知道从何而来?是医生,是白衣天使,是救你命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人类不停的克服大自然带来的折磨,所以,感恩医生,更要了解医生,了解之后理解医生,信任医生,这也是为什么你们受到折磨时第一刻想到他们的原因。这部纪录片,本来觉得急救小知识是个多余之处,后来发现,为了我们身边人的健康,学习急救知识,能够真正地敬畏生命。

     5 ) 关于全民医保——急诊室故事

    最近看了魏则西的故事,也开始看了东方卫视的急诊室故事,他们不断的让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回想起那些生离死别的故事们,我想,国内的同行们的故事,一定更多。

    这部片子毫无疑问的是模仿的英国的24 hours in the A&E,一部前无古人的真人医疗剧,我还见过几个其中的医生,几年前看了以后我就和我在上海电视台工作的朋友说,要是能拍这样一部剧就牛逼了,中国太需要这样的一部真实反映医患关系的电视剧了,然后几年后我就看到了这样的一部良心之作。虽不是那个朋友的成果,但是觉得上帝居然就这么应了我的祈求,我他妈人品真的是太好了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坐在剑桥的公寓里,我的心里很安心,因为在我所在的这个国家的土地上,所有人包括外国人都被英国的国家健康保险NHS保护着,不管你口袋里有多少钱,来自于哪里,做过多少恶事,性取向如何,只要你走进那扇医院的门,你就是NHS的病人,你将得到尊重和无私的治疗

    我试想,如果有一天,每一个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人如果都能有这种安全感就好了,病人将不会因为没有钱而得不到救治,医生也不用像个会计师一样算着给病人在生命、生活质量和银行账号之间两难的选择了,中国的医生们能够返璞归真去做医生,给中国病人们带来无私的福祉

    ——我们或许依然无法救回魏则西,但是他给这个世界留下的印记或许不会是一篇“你认为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的回答,而是更美好温暖的痕迹。

    有些人告诉我,你国外活得好好的,不要假了,真想改变中国你回来做医生试试,让你几个星期就对人性绝望,马上改行。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觉得医生都应该是理想主义者,因为不管你每天在哪个国家赚着多少票子,你每天要经历的混乱,痛苦,劳累都是能腐蚀人心的,但是这和病人所受的苦楚来比不过是沧海一粟,医生们选择着继续,除了那些世俗的原因,也必然有着或多或少的理想主义

    --------------------------------------------------
    这也是最坏的时代,诱惑多,垄断多,利益链牢不可破,每一个撼动利益集团的梦想,过去都被利益的车轮碾为灰烬,亦或是加入他们成为统治的工具

    但也这是最好的时代,如果你是有能力,有担当,有志同道合的团队,有不怕付出的人,你的努力或许只能改变政府文件的一个报销数字百分比,但却会惠及几亿中国百姓——制度的不健全会催生的是各种值得改善的地方,如果监管得当,可以催生健康的市场,而市场提高效率,降低价格,提高医疗质量,惠及百姓

    最后我想用NHS的创始人Aneurin Bevan的一句话结尾

    “No society can legitimately call itself civilised if a sick person is denied medical aid because of lack of means”

    “如果在一个社会病人因为没有支付的方法而无法获得医疗援助,那这个社会是无法被称为文明社会的”


    全文为本人所撰写的知乎回答和微博:我们离文明社会还有多远——魏则西事件想到的
    链接: http://www.weibo.com/p/1001603971576470065710

     6 ) 观影感受

    上海六院的真人真事,医患之间的真实表示,应该在中央一套播放,就算没有别人希望病人好,但是医生是一定希望病人好起来的,大家互相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其中有一次是医生在手术室抢救,病人在书中发出了惨叫,病人家属在门外急的砸门,这样的事情应该由保安出面,医生难道不知道抢救么,难道医生会故意整病人么。这个地方觉得医生真是弱势群体

     7 ) 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此时此刻,有你真好

    生命面前,人人平等

    平凡人的真实故事,不添加一丝的柴米油盐,比任何电影都要感人至深。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生命的真谛?

    也许有时候不到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你永远也解答不出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生老病死,在疾病面前,不管你衣着如何光鲜,社会地位如何高,终究是一身皮囊。

    这是我们想象不到的社会,利益纷争,尔虞我诈,雾里看花,水中窥月。同时,这也是最好的社会,医疗升级,福利保障,国泰民安。但有些问题终究还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医患关系,金钱与疾病的矛盾等等等等。

    医者仁心。既然你选择了医院,那就应该相信在这里辛勤工作的医生。但在这个信息时代,难免会有干扰。这方面,权健,无极限很有发言权,问问这些保健品,是如何想在市场里分一杯羹的。

    其实,人都不想生病,所以活着的时候要珍惜生命,孝敬父母,善待子女,友邻他人。

    如果真的是生了病,进了医院,那么,就索性相信医生,别闹,他们会尽力的。

    最后插一句,教育医疗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既然选择了,就要相信和坚信,至少做到不诋毁,多配合,那一切都会好的。

     短评

    想安利给每一位朋友。隔着段看,看一集哭一集。想给每一位工作人员鞠躬,能拍出这么好的真人秀。

    6分钟前
    • 嘿嘿嘿
    • 力荐

    有温度的作品。而且跟第二季比起来,更真实细腻。

    8分钟前
    • 每天都要取名字
    • 力荐

    只见真人,不见秀。

    12分钟前
    • 越国大夫
    • 力荐

    那个脚受伤 丑丑穿蓝色夹克的男孩子 强吻女朋友真是把我笑得够呛 长得好看点活生生就是偶像剧!

    16分钟前
    • redthumb
    • 推荐

    明星娱乐真人秀泛滥成灾的年代,还是真实记录老百姓生活的纪录片最真挚感人。真的会看哭。

    18分钟前
    • invisible_me
    • 力荐

    “当巨大的痛苦向你袭来时,一切你平时在意的钱职位都会消失,你只会希望你的亲人陪伴在你的身边,陪伴你的还有我们。”片头这位女医生说的印象最深刻

    21分钟前
    • 曦流
    • 力荐

    我期待几年的学习英国24 hours in the A&E的中国版本终于出现了,感谢东方电视台为医患理解迈出重要的一步,十星好评

    24分钟前
    • Cedonulli
    • 力荐

    这个不五星 那我也不知道什么能五星了

    28分钟前
    • Enigma
    • 力荐

    1.纪录片都虐狗2. 定海神针一出场 心就定了 3进了医院就请你相信医生 不信就别看 4.医闹的都应该进入征信系统

    31分钟前
    • 林翛然
    • 力荐

    —— "這世上接收最多真摯禱告的不是教堂, 是醫院的墻."

    32分钟前
    • Q·ian·Sivan
    • 力荐

    有温度的纪录片。把现实生活的无奈、面对疾病的悲痛、内心的温柔和人性的光辉、生生死死病魔痛苦离别孤独都赤裸裸表现在镜头下的纪录片,看完真感慨啊。

    33分钟前
    • 英恩
    • 力荐

    生活百态,便是如此,生命是如此脆弱,又是如此坚强,珍惜生活,爱父母,爱自己。

    37分钟前
    • 逸轩兰弦
    • 力荐

    石膏嘛,有两种...

    40分钟前
    • 西南北
    • 力荐

    可惜是放在地方台,真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767538/index_1.html

    43分钟前
    • 苏结衣
    • 力荐

    良心安利#东方卫视急诊室故事# 都说媒体决定着我们大众观看的内容和方式,那些镜头下的故事,我们看到因贫致病,因病返贫,以及种种车祸和不可抗拒的意外,平民百姓在生死面前的挣扎以及真情流露,格外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诚如片头所讲,我们带着对生命的敬意与爱意,为您讲述最真实的今日中国。

    48分钟前
    • 一纸素言
    • 力荐

    绝对五星~特别人文的一部医学纪录片~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这种人道主义关怀是相互的,不仅仅是对病人和家属~医护人员也需要人文关怀

    52分钟前
    • Frederike
    • 力荐

    很直击人心的片子,和我以前看的西方医疗纪录片的视角很不同,并没有选取那些很罕见很艰难的医疗案子,而是通过急诊室里的人生百态,反映当前中国的医患关系,社会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对于我这样泪点低的人来说,就是每一集都能跟着哭,每个人在死亡面前都是渺小的,要敬畏生命,相信医生。

    56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力荐

    说是神圣的职业不为过,愿医生们好。一些患者家属真的就自求多福吧,别人真帮不了也没义务帮你们。

    60分钟前
    • scenel
    • 力荐

    特别有意思。老医生在查看伤口讨论截肢不截肢的时候简直像在菜市场买肉。。。

    1小时前
    • maple
    • 力荐

    透过的是急诊室,看到的却是人生,他们的故事也正是我们所经历着的生活。面对生命,永远充满敬意,永远热泪盈眶。

    1小时前
    • 王喝冰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